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聚苯乙烯催化氢化制备新型材料氢化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 (PS) 是用途广泛的重要聚合物,透明性好,但性脆易裂、拉伸强度低、耐热耐氧性能差。通过氢化改性,链上苯基加氢得到的聚环己烷基乙烯(PCHE)耐热、耐氧、拉伸强度、抗吸水等性能大幅提高。所制备得到PCHE产品的各项性能均优于PS、聚碳酸酯 (PC) 材料,PCHE透光率高达91%,PCHE的应力-光学系数也很低;PCHE耐冲击,质量轻 (比PC更轻) 、强度高,易加工;PCHE耐腐蚀、耐温耐湿;PCHE可以作为汽车、高铁、光学仪器等用高等透明树脂,是目前应用量大、价格高的PC材料的优良替代材料。然而聚合物加氢体系具有与小分子体系完全不同的特点,其分子尺寸大 (40-60 nm) 、聚合物溶液粘度远高于小分子溶液,传统粉末状催化剂存在分离困难、加氢速度慢、加氢条件苛刻等缺点亟待解决。本项目采用专用催化剂进行PS加氢。不仅有利于催化剂与物系的分离,有利于高粘流体的流动,强化物质传递。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环戊酰亚胺催化加氢合成八氢环戊烷[C]吡咯的方法
八氢环戊烷[C]吡咯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主要用来合成治疗丙型肝炎的关键药物特拉匹韦(Telaprevir)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格列齐特(Gliclazide),八氢环戊烷[C]吡咯在医药工业中有着较大的需求量,采用环保、经济的方法,大规模合成八氢环戊烷[C]吡咯有着重要的意义。早期报道的八氢环戊烷[C]吡咯的合成方法是采用LiAlH4在四氢呋喃溶液中还原环戊酰亚胺,八氢环戊烷[C]吡咯的收率可达51%;中国专利(CN201310627653.8)公开了一种采用NaBH4为还原剂、ZnCl2为促进剂、在适当溶剂中还原环戊酰亚胺合成八氢环戊烷[C]吡咯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中,前者所用的还原剂LiAlH4是一种遇水易剧烈分解的化学试剂,在较大规模使用合成八氢环戊烷[C]吡咯时,存在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同时,有较大量有害废水排放;后者所使用的NaBH4/ZnCl2还原体系,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易产生大量的含硼、含锌工业废水,不符合环保、绿色化学要求。 成果亮点 本课题针对现有以环戊酰亚胺为原料合成八氢环戊烷[C]吡咯的方法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更加绿色环保、高效、经济的催化加氢合成八氢环戊烷[C]吡咯的方法。本课题发明了一种PtV/-Al2O3负载型催化剂,采用高压催化加氢反应实现了环戊酰亚胺高效催化加氢合成八氢环戊烷[C]吡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催化加氢方法更加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易控制,易于工业化放大生产。
兰州大学 2021-01-12
一种利用铂基催化剂用于巴豆醛加氢制备巴豆醇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铂基催化剂用于巴豆醛加氢制备巴豆醇的方法,铂基催化剂的连续流制备方法,相比于浸渍法用时长,取决操作人员的手法和易混合不均等问题,该方法更为简单高效并且可一步且连续生产。采用毫米级管式反应器,强化气液固三相接触效率,通过超高比表面积和湍流效应,实现前驱体溶液的均匀混合与界面反应。该方法将传统多步工艺整合为连续化流程,提升催化剂晶面结构可控性和活性位点分布一致性。实验表明,使用该方法制备的5%Pt/ZnO催化剂,在3MPa H<subgt;2</subgt;、170℃下反应5小时,巴豆醛转化率和巴豆醇选择性分别达96.53%和84.52%,收率优异。机械化操作避免人为误差,提高生产效率和重复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低温稀土基脱硝脱氯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稀土基脱硝脱氯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以微米棒二氧化钛为载体,氧化铈和四氧化三铁的纳米针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组分;以载体质量为基准,活性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0%。本方法合成的催化剂具有低温活性高、抗硫中毒强等优势,能够实现非电行业复杂烟气脱硝脱氯苯的目标。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新型2,4-二羟基二苯甲酮绿色合成催化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高除湿能力且循环稳定性优异的含一维孔道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水平轴向扩展X型有机连接子的核心部分,确保有机连接子“邻位二苯甲酸”部件保持不变,实现能同时满足含一维孔道、Zr<subgt;6</subgt;簇螯合配位甲酸根同平面且相邻Zr<subgt;6</subgt;簇甲酸氧间距≤5.4Å三个必备条件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同构合成。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可有效限制相邻Zr<subgt;6</subgt;簇之间中心位置引入水分子,从而防止了该位置水分子在脱附过程中引起受力不均衡导致整体网格结构坍塌的情况。通过有意地缩短或延长有机连接子核心在水平轴向上的长度,合成得到的含一维孔道的锆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均表现出高的水吸附循环稳定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螺旋体MOC材料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体MOC材料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为结构通式(I)的化合物。本发明化合物是一种在可见光下可降解染料、四环素及还原六价铬的光催化剂,催化剂易于从溶液中分离,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VOCs 处理系列关键技术与设备
本项目包括三大核心技术: 1、强制冷凝 VOCs 废气处理设备,创造性地将强制换热技术改造后应用于 VOCs 强制冷凝处理工艺中,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气,回收经冷凝的 VOCs 物质,同时回收废气中的温度生产热水。设备内表面均采用实验室自行研发的特殊拒油涂层处理,以防止有机物质对冷凝器的污染,提高冷凝装置稳定运行效率并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2、开发的光催化氧化剂和附着技术 克服纳米光催化剂易团聚、易流失的弊端,开发出新型快速的光催化剂负载技术,能够大大推进光催化剂在废水、废气中的实际应用,负载材料廉价易得,加工方便,寿命长,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在吸附 VOCs 物质的同时,直接发生光催化反应,将 VOCs 物质完全矿化。 3、开发的高效苯吸收液及分层技术 采用特殊吸收液配方制备能够分层的高效苯吸收液,能够有效地 吸收废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有害物质,净化 VOCs 废气。吸收的 VOCs 物质能够静置分层,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富集,方便下一步的回收分离,吸收液可以重复使用。 三大技术可以互相结合为工艺组合,在高浓度有机废气的净化与有价值物质的回收、油烟净化、企业 VOCs 治理等方面具有广阔地应用前景。已成功解决了河北省三家企业的 VOCs 处理与排放问题。
南开大学 2021-02-01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VOCs 处理系列关键技术与设备
项目成果/简介:本项目包括三大核心技术: 1、强制冷凝 VOCs 废气处理设备,创造性地将强制换热技术改造后应用于 VOCs 强制冷凝处理工艺中,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气,回收经冷凝的 VOCs 物质,同时回收废气中的温度生产热水。设备内表面均采用实验室自行研发的特殊拒油涂层处理,以防止有机物质对冷凝器的污染,提高冷凝装置稳定运行效率并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2、开发的光催化氧化剂和附着技术 克服纳米光催化剂易团聚、易流失的弊端,开发出新型快速的光催化剂负载技术,能够大大推进光催化剂在废水、废气中的实际应用,负载材料廉价易得,加工方便,寿命长,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在吸附 VOCs 物质的同时,直接发生光催化反应,将 VOCs 物质完全矿化。 3、开发的高效苯吸收液及分层技术 采用特殊吸收液配方制备能够分层的高效苯吸收液,能够有效地 吸收废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有害物质,净化 VOCs 废气。吸收的 VOCs 物质能够静置分层,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富集,方便下一步的回收分离,吸收液可以重复使用。 三大技术可以互相结合为工艺组合,在高浓度有机废气的净化与有价值物质的回收、油烟净化、企业 VOCs 治理等方面具有广阔地应用前景。已成功解决了河北省三家企业的 VOCs 处理与排放问题。应用范围:VOCs 治理工况复杂、技术路线众多也决定了这一行业的发展特点:市场分散,需求多样化,企业要想把规模做大很困难。正因为市场分散,VOCs 治理行业要垄断也不容易,市场完全开放,各家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策略来获得竞争优势,这个市场在未来几年将以30%的速度增长。 VOCs 污染治理正在起步,有望撬动近 700 亿产值。目前,国内VOCs 污染平均治理成本约 500-600 万元,按每座工业园 5 家企业参 102与治理,省均 150 个工业园区,全国 20 个省保守估算,市场空间将达到 625~750 亿元。未来,随国内 VOCs 排放标准有望提高,VOCs治理投资有望进一步增加。 投资估计:投资 500 万元, 经济和社会效益:利润率 20-30%,经济效益显著,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效益分析:自 2005 年企业进行 VOCs 产生全过程分析,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2013 年于宏兵承担了环保部大气污染治理应急项目 VOCs 污染控制欲核算方法研究项目,对工业企业 VOCs 排放特征、排放量核算技术方法和 VOCs 处理技术绩效进行评估,建立了天津的 VOCs污染控制体系。在 VOCs 污染前端预防、后端治理技术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南开大学清洁生产研究中心以南开大学科研平台为依托,自身拥有 XRD、同步热重分析仪、便携式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大中型仪器共计 25 台,价值合计 300 余万元,拥有非常雄厚的技术力量支撑科研工作。
南开大学 2021-04-11
分散式潜流园林绿地污水处理多元化功能集成技术
适用于村镇、别墅区、风景旅游区、养老院、厂矿、畜禽养殖场、垃圾填埋场等远离污水管网的地区进行雨污水处理,以及提升河道、人工湖等地表水体景观的可持续自净容量与游憩性的多元化服务功能生态建设领域通过在绿地下添加改性滤料、种植特定耐水湿树木,将绿地或地表水坡岸作为理化与生化的生态智能控制净化反应器,形成动植物、微生物与水体污染物之间自组装的物质循环及生态动力学自净系统;通过绿地或坡岸下嵌入生态智能控制净化反应箱,将天然净化反应器与地表水体廊道式净水装置合用,实现了地表水坡岸生态基础建设功能的多元化,及维系地表水可持续自然净化的一种创新性体验。确保净化装置所具有一劳永逸的可持续性成效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一种协同处理垃圾焚烧飞灰和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处理垃圾焚烧飞灰和垃圾渗滤液的方法,该方法依次将焚烧飞灰、垃圾渗滤液、空气/氧气注入至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无害化处置,垃圾渗滤液和垃圾焚烧飞灰的液/固比可以根据垃圾焚烧厂实际情况而定,反应温度为150℃-250℃,注入氧气的浓度为垃圾渗滤液原始COD的1.2倍,通过该方法处理,垃圾焚烧飞灰中的二噁英等有机污染物基本降解,稳定化后的重金属的浸出毒性全部达标,同时显著降低垃圾渗滤液中的COD、氨氮、悬浮颗粒和总有机碳等指标,本发明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同时不产生有毒副产物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2 143 144
  • ...
  • 387 38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