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原理与应用
   首部系统讨论锂电制造工艺的高水平科技著作《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原理与应用》由化工出版社出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杨绍斌教授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梁正编著,共63万字。历经12年编著而成,经三位院士推荐,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该书构筑了锂电制造工艺的理论框架,集成反映了国内外相关基础与应用研究最新成果,包括制浆、涂布、辊压、分切、焊接、装配和化成等章节。锂电的原材料著作已经出版多部,但锂电生产工艺涉及化工、机械、粉体、材料和电气等多学科知识,企业公开资料少,至该书出版之前,国内外未见系统讨论制造工艺的著作出版,该书填补了锂电制造工艺领域著作的空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05-04
精密挤压成形工艺技术与模具制造
精密锻造成形(或称闭塞挤压成形)是一种新型精密塑性制造技术,它是当今金属制品制造先进技术之一。所开发的闭塞精密挤压成形工艺技术不仅可以在制造过程中节材、节能,缩短产品制造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可以获得更好的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随着我国汽车、摩托车、兵器、 航空及通用机械等重点产业的发展,精密塑性加工技术将成为提高产品性能与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制造成本的关键技术。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30
人才需求: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领域: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非织造布、印染、皮革、新能源新材料等专业;岗位要求: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从事真皮或超纤后整理工作经验者优先
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31
人才需求: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有机化工工艺、精细化工等相关专业,熟悉化工设备与工艺流程优化、自动化仪表等化工专业人才。
荣成青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09
氯化废气分子捕获与资源化集成工艺
针对氯化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机无机混合废气(主要有氯气、氯化氢、有机化合物等),研发了氯化废气分子捕获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吸收和吸附技术的柔性耦合,通过优化捕获的内部结构,采用自主研发的多级多孔填料,增加了物相传动,实现对有机成分的大容量、高选择性地捕集,并通过控制空塔流速与滞留时间保证这一过程的充分与稳定。且同步制得高品质的副产盐酸,饱和后的捕获剂可以再生,实现循环利用。该技术还可直接应用于有回收价值的VOCs的治理。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水处理组合工艺与生态高效低耗技术创新与研发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主要内容: ① 用吸附-混凝-超滤组合工艺,高效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采用光催化-吸附-膜分离组合工艺,有效去除水中亚硝胺类污染物;同时采用正反冲清洗方式的膜滤装置,最大程度提升清洗效果;研制了一种简单且高效的三相分离器,解决污泥沉淀区入流口和回流口的重合问题,提高了气液固的分离效果。 ② 研制了具有不同内部构造的EDI工作模型,实现了无酸碱再生、零废酸废碱排放条件下的连续、高效的废水直接处理,所得淡化纯水和高浓度浓缩液均得到回收利用。 ③ 研发了铝盐型、铁盐型、硅酸盐型、天然有机高分子型等一系列复合高效絮凝剂,在提高其絮凝性能、注重技术的经济性与实用性的同时保障了生态安全性。 ④ 开发了以生物膜叠球填料为特征的剩余污泥减量型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建立了基于生物电化学系统的有机废水能源化处理技术体系,实现了污泥减量化和污水处理能源化;通过开发联合改性催化剂和泥炭吸附剂,解决了既不能生物处理、也不具备能源化的废水处理问题。 ⑤ 提供了一种高效低耗、应用范围广、使用便利的挂膜式浮动链曝气污染水体修复方法,有效实现区域污染水体的原位修复;系列重金属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特别是利用水生植物千屈菜修复铬污染水体,治理效果明显,美化景观环境。 项目特色: 本成果明显使操作费用降低、膜使用寿命延长、污水处理排污费减少,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已在天津、江苏、辽宁、海南和广东等省市多家企业进行成功的实施转化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明显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南开大学 2022-07-28
聚合物气体辅助挤出成型工艺及装置
项目研究内容及用途: 本项目采用一种气体辅助挤出成型技术,其技 术关键是通过气体辅助控制系统精确控制气体压力, 采用气体辅助挤出口 模使聚合物挤出时在口模内壁形成一层稳定的气垫膜层, 从而实现挤出由 非滑移粘着剪切口模挤出机理转化为完全滑移非粘着剪切口模挤出机理, 将口模壁面对挤出熔体的阻力降到最低限,从而达到减小挤出胀大、降低 口模压降和制品内应力、提高制品表面和内在质量的目的。聚合物气体辅
南昌大学 2021-04-14
Lyocell纤维国产化工艺与设备的研究
课题组自1994年进行Lyocell纤维实验室小试;2001年与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共同申请的“年产1000吨Lyocell纤维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新材料专项项目,又于2004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首批“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年产千吨规模Lyocell纤维工业化生产线正在生产。成果获“2000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称号。课题组还开发各种改性Lyocell纤维。
东华大学 2021-02-01
带钢连续热处理热过程模型与工艺优化
带钢连续热处理(包括立式炉、卧式炉)过程是冷轧和热轧带钢生产的重要工序,该过程是在带钢成分确定的情况下,依靠控制热量传递过程来控制带钢内部微观结构的演化,最终完成金相组织的转变,达到控制带钢力学、电磁等性能的目的。因此,温度控制是带钢热处理过程控制的核心,也是热处理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解决带钢连续热处理炉优化控制的技术难题,并克服半理论或纯经验控制模型严重依赖于现场、难以移植和泛化能力有限的不足,本成果基于传热机理模型对带钢在连续热处理炉内的传热过程及其优化控制策略展开相关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本成果瞄准带钢连续热处理热过程模型研究,基于传热学的基本原理,精确解析退火炉内辐射换热、对流换热(喷气快速冷却、喷气快速加热)、接触换热(炉辊与带钢之间)、喷雾冷却等传热过程,开发带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分布预测软件,准确预测带钢温度分布(包括稳定工况和工艺过渡工况),带钢温度预测的典型精度在±2.5%以内(90%以上的命中率),为提高带钢连续热处理的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在带钢温度精准预测的基础上,基于可行工况集和最优化方法,建立了炉况参数优化策略,大大降低带钢连续热处理工艺切换的效率。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高精度陶瓷增材制造装备与工艺研究
面向大尺寸高精度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复杂形状结构的成形,基于面曝光技术,开发了专用大尺寸陶瓷增材制造成形装备及相关工艺。 技术特征 基于面曝光技术的陶瓷预制体成形设备可成形ZrO2、Al2O3陶瓷预制体,利用微透镜阵列聚焦及光斑微偏移技术,分辨率可提升到37.5μm,结合收缩预测技术,大大提高陶瓷成形精度,成形尺寸达270mm×300mm×450mm,成形相对精度达到±1%,同时配套研发了无缺陷脱脂与烧结工艺,烧结样件致密度可达9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613 61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