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工业炉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研发、空调系统设计
针对现有工业炉所存在的能耗较高或者工业炉使用寿命较低,可以通过改进操作工艺或筑炉工艺等等降低能耗、提高工业炉使用寿命。其它涉及热或冷量的工程技术问题,需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地方,都可以研究开发相应的产品。 以下是承担过的项目:一、工业炉窑1、燃煤粉锻造加热炉系统的研究 对该系统包括煤粉的干燥、粉碎、旋流煤粉燃烧器、锻造加热炉、辐射式换热器(用来加热浴室用水)、旋风除尘器和布袋式除尘器整个系统的研究。本人设计了锻造炉、风机和烧嘴部分,厂方根据图纸生产安装好,进行实验,效果达到预期。 2、提高3t工频炉炉衬寿命 针对3t工频炉炉衬寿命只有35炉左右,通过制定和实行严格的操作和筑炉工艺,把3t工频炉炉衬寿命由原来的35炉提高到200多炉。二、耐磨产品的开发应用1、2500立方米高炉槽下耐磨铸铁衬板研制 经严格的生产工艺,如铸造、热处理等等工艺进行生产。当年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物理性能达到国外生产水平,成本大幅度降低。2、2500立方米高炉开铁水口钻头 钻头的耐磨性等存在缺陷,通过配料和热处理工艺的改进可获得较佳效果。3、高速线材无限冷硬球墨铸铁轧辊辊颈的喷焊修复 利用等离子喷焊技术修复磨损的高线轧辊辊颈,难度非常大。至今仍是难题。保温过程处理控制、喷焊过程操作控制,粉材选择等都需注意。三、换热器、冷却壁等的研发1、2500m3高炉QT400—18冷却壁的研制开发 开发研制了试件在高炉上试用效果良好,投入了批量生产。球墨铸铁冷却壁的生产工艺要求较严格。2、层流流量计二次仪表开发和热膜风速仪的开发 用汇编语言编程。都已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3、微型燃气轮机的回热器研制 这种微型燃气轮机的回热器结构紧凑,水力直径一般在1mm左右,制造工艺等要求很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四、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目前,主要从事暖通空调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特别是致力于节能技术的研究,设计过某商会大厦中央空调系统和给排水系统。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车用涡轮增压器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
Ø  成果简介:凡是噪声环境恶劣、且需要通话的场合,都适用抗噪声通话系统。达到国外抗噪声通话产品的性能指标。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车用涡轮增压器市场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但是与涡轮增压器市场迅猛发展不协调的是,目前国内增压器设计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国际知名企业手中,国内的增压器制造企业,新产品的开发主要还是依靠仿制,产品的设计还是停留在经验设计阶段,没有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法和核心技术,这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针对国内车用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资源教室方案设计资源中心方案设计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是在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它具有为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提供咨询、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教育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和教育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满足具有显著个别差异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
北京中盛普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哈尔滨新闻网】哈工程研发国内首个船海学科教育大模型亮相“高博会”
为更好发挥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5月23日至25日,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长春隆重举行。其中,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发的国内首个船海学科教育大模型亮相“高博会”,引起极大关注。
哈尔滨新闻网 2025-05-26
大功率液力传动产品绿色节能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本项目成果在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下,面向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效传动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针对国外的技术封锁,从掌握液力传动产品瞬态复杂流动机理着手,提出了大功率液力节能产品定子/转子多流域耦合的尺度解析模拟方法,创建了动态空间非定常多尺度漩涡流动可视化测量体系;首创了定子/转子耦合叶片边界层流动新型仿生主动控制技术,实现仿生耦合叶片减阻增效;构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封装的大功率液力产品优化集成设计体系,形成融合轴向力动态监控模型和运行热平衡反馈自动补偿系统,攻克了大功率液力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性能预测难、叶片优化难、动态匹配难、精确制造难、极限工况运维”等难题,最终形成了适应大型泵与风机等高耗能设备的自调节的大功率液力调速装置、满足首台最大吨位12吨装载机用的高效率液力变矩器、匹配大吨位和长距离制动的重型车用液力辅助系统等新型绿色节能液力传动产品。 研究团队 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刘春宝教授研发团队。 成果成熟度 批量
吉林大学 2021-05-11
大功率液力传动产品绿色节能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本项目成果在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下,面向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效传动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针对国外的技术封锁,从掌握液力传动产品瞬态复杂流动机理着手,提出了大功率液力节能产品定子/转子多流域耦合的尺度解析模拟方法,创建了动态空间非定常多尺度漩涡流动可视化测量体系;首创了定子/转子耦合叶片边界层流动新型仿生主动控制技术,实现仿生耦合叶片减阻增效;构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封装的大功率液力产品优化集成设计体系,形成融合轴向力动态监控模型和运行热平衡反馈自动补偿系统,攻克了大功率液力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性能预测难、叶片优化难、动态匹配难、精确制造难、极限工况运维”等难题,最终形成了适应大型泵与风机等高耗能设备的自调节的大功率液力调速装置、满足首台最大吨位12吨装载机用的高效率液力变矩器、匹配大吨位和长距离制动的重型车用液力辅助系统等新型绿色节能液力传动产品。研究团队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刘春宝教授研发团队。成果成熟度批量应用范围:本项目成果通过突破“流动解析实现高精度预测性能”、“性能预测指导叶片设计”、“流动解析完善液力产品匹配建模”、“先进制造保证液力产品与设计一致”、“大功率液力调速装置自动补偿系统智能运维系统”等涉及设计、制造与运维等核心难题的、紧密相连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在工程机械、重型商用车、电力和化工等行业成功应节能降耗的目的。“大功率液力调速产品集成设计关键技术及其节能应用”、“工程机械液力变矩器绿色节能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先后获得2020年吉林省技术进步一等奖和2019年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成果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已完全掌握绿色节能液力传动产品设计、制造核心技术,提高了国产液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突破了传统设计方法的局限性,扭转了国外产品逆向开发的局面,打破了国内液力产品不成体系而难以推广应用的现状,极大地提升了自主品牌大功率液力产品的综合性能和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了开发成本,促进了绿色制造与应用产业的节能减排,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工程机械液力传动领域专业人才。本项目制造的液力变矩器、液力缓速器、液力偶合器等成果先后在国内首台最大吨位12吨柳工装载机、国内首台重型铁路养护车用的YH350多档变速器、一汽解放J6卡车、电力和化工等“大国重器”大功率调速设备中得到应用。
吉林大学 2021-04-10
分布式小型光伏电站系统设计仿真实训
本仿真实训要求学员根据常见60KW以下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需求书要求,到现场进行测量、采集项目所需数据,然后回到办公室使用设计软件进行项目设计,并且做出系统分析结果、施工图以及施工材料清单。 1.1. 场景设计 虚拟场景包括办公设计场景,楼顶建筑场景; 场景模型主要包括:办公室建筑模型、办公家具、办公设备、长度测量工具、方向测量工具、楼顶建筑模型等 设计软件模拟包括:阴影阵列分析软件、CAD制图软件、倾角分析软件、系统分析模拟软件 1.2. 互动设计 在办公室里使用电脑了解项目需求书,根据提供的信息收集项目所在位置的地理与环境信息 到现场使用长度与方向测量工具测量设计所需数据 回办公室使用各种专业设计软件对该项目进行系统设计。
广东顺德宙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5-06-02
非洲猪瘟 PCR 与 ELISA 诊断与风险预警技术
本成果首先参照 GenBank 收录的 23 株 SAFV P72 蛋白全基因序 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根据设计的引物探针最佳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并对 建立的 PCR 反应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试验;其次,参考非洲猪瘟 病毒 Con09/Bzz020 株 p54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 p54 蛋白的体外表达,并进 一步建立一种间接 ELISA 检测方法,所建立的两种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性, 能够用于非洲猪瘟疫病的检测。同时建立了非洲猪瘟的风险分析和预警技术。 该技术能对非洲猪瘟进行临床鉴别诊断和预警分析,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应 用前景广阔。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区块链与无线通信技术融合与应用
1、面向B5G/6G的新型无线通信技术,包括高频段无线通信、超大维空时无线传输、超密集无线异构网络、巨址无线通信等技术,解决未来移动通信“巨流量、巨连接”需求; 2、无线通信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深度融合,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无线传输与组网技术途径,建立数据-模型联合驱动的无线资源调配 王教授专攻区块链与无线通信技术融合与应用,提出了B-RAN (Blockchain Radio Access Network) 新型网络架构,以及基于区块链的新型无线接入机制,为无线网络资源最优配置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东南大学 2021-04-13
新型纳米晶荧光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纳米光子学材料与技术实验室在致力于开发性能优异、绿色、实用的纳米晶发光材料研究。在国家“973”计划项目和自然基金项 目的支持下,研制出一种基于铜铟硫(CuInS2)和铜铟硒(CuInSe2)的新型、 绿色、低毒荧光纳米晶材料,已在白光照明、发光二极管、生物标记、太阳能电池等领域获得重要的应用,相关的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已申请了专利。 本项目所制备的新型纳米晶荧光材料性能优异,波长可在 500-900 nm 之间 调控,荧光量子产率超过 50%,可作为荧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6 47 48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