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光伏领域
晶盛机电以技术创新作为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相继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单晶生长炉、多晶铸锭炉、区熔硅单晶炉、蓝宝石炉等晶体生长设备,同时开发并销售晶体加工、光伏电池和组件等装备,致力于打造光伏产业链装备技术和规模双领先的装备龙头企业;在半导体产业实现8-12英寸大硅片制造用晶体生长及加工装备的国产化,并取得半导体材料装备的领先地位;成功掌握国际领先的450kg级超大尺寸泡生法蓝宝石晶体生长技术,蓝宝石材料业务具备较强的成本竞争力并逐步形成规模优势;在工业4.0方向,公司为半导体产业、光伏产业和LED产业提供智能化工厂解决方案,满足了客户对“机器换人+智能制造”的生产模式需求。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热管式壁挂双效平板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管式壁挂双效平板集热器,包括有箱体,箱体的前侧安装有玻璃盖板,箱体内分别安装有吸热板和集热水箱,集热水箱上分别设有进、出水口;箱体的后侧分别设有进、排风口,箱体内设有附着于吸热板后侧面的空气流道;箱体内分别设有多根热管,多根热管的蒸发段分别嵌入到空气流道中,冷凝段分别嵌入到集热水箱中;箱体内通过填充保温材料形成有保温层。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集热水、空气的双效功能,大大提高了对太阳能的热利用效率;热管的使用可以解决冬季温度过低,水易结冰致使铜管会胀裂问题,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延长了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
产品详细介绍DF-101系列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 DF-101系列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是我厂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磁力搅拌器,该产品在全国各大高校实验室推广试用效果良好,深受用户好评。主要特点: 一、采用集热式加热法,被加热容器完全处于强烈的热辐射之中,加热速度是其它平面加热磁力搅拌器的三倍。温度均匀、效率高,更适应球型烧瓶进行加热反应。 二、本机主要部件选材优良,电机选用直流大功率电机,搅拌力矩大、噪音小。特制不锈钢加热管在800℃高温中老化24小时。绝缘电阻>1000MΩ,干烧时安全可靠。磁钢选用目前磁力最强的“钕铁硼”永磁做转子,确保足够的吸力和扭矩。 三、结构合理,集热锅用优质不锈钢冲压而成,与特制加热管和耐高温密封组合,可加水(水浴)、加油(油浴),以及干烧,也是本机主要优点所在,加热部分与电气箱之间采用散热板隔离,在高温加热搅拌下,不影响整机电气性能。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定做大、小容量的集热式搅拌器。 注意事项:做油浴与干烧试验,需有人值班。 技术参数: 序号 规格型号 特征 搅拌容量 搅拌速度 加热温度 控温方式 工作电压 整机尺寸 1 DF-101SZ 智能 最大2000ml 无级调速0-2600数显转速 室温-400℃ 智能控温 220V/50Hz 239×245×220 2 DF-101S 智能 最大2000ml 无级调速0-2600 室温-400℃ 智能自动 220V/50Hz 239×245×220 3 DF-101S 智能 最大3000ml 无级调速0-2600 室温-400℃ 智能控温 220V/50Hz 239×245×220 4 DF-101Z 小型 最大750ml 无级调速0-2000 室温-400℃ 数显自动 220V/50Hz 160×170×216 5 DF-101S 智能活锅 最大2000ml 无级调速0-2600 室温-400℃ 数显自动 220V/50Hz 239×245×220 6 DF-101T 特型 最大15000ml 无级调速0-3000 室温-400℃ 数显自动 220V/50Hz 239×245×220 
巩义市科华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太阳灶聚光式光伏光热发电综合利用装置
(专利号:ZL 201410182973.1)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灶聚光式光伏光热发电综合利用装置,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太阳灶聚光式光伏光热发电综合利用装置包括光伏光热温差发电锅炉、聚光式太阳灶和太阳灶及锅炉支架组件,聚光式太阳灶将收集到的太阳光反射给光伏光热温差发电锅炉;顶部光伏发电组件和底部光伏发电集热器分别位于炉体的顶端和底端,底部光伏发电集热器与炉体之间还设置有温差发电片,均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炉体底端中心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太阳灶式光伏-光热-温差发电综合利用系统
(专利号:ZL 201510044647.9)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灶式光伏‑光热‑温差发电综合利用系统,属于太阳能利用领域。本发明的太阳灶式光伏‑光热‑温差发电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光热采集系统、水路循环系统和双面集热器,光热采集系统中的伸缩杆与置物圈把柄铰连,通过置物圈把柄与伸缩杆使置物圈与聚光太阳灶的外圆口所在面平行设置;在置物圈上安装有双面集热器,该双面集热器由上部光伏组件、中部集热总成和下部光伏组件组成,且双面集热器通过通水管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智能云光伏
“智能云光伏”是机器人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生产中的综合运用,目标是将光伏电站的PR值提高15%以上,以提高光伏电站生产效率。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1、 研发背景 太阳能是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蓬勃发展,中国光伏装机量已经达到了近70GWp,预计2020年,全球装机量达到540GWp。传统的人工光伏电站运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产业的发展需要,为了提高电站的生产水平,降低运维成本,必须实施智能化、无人化的光伏电站维护技术。 2、 技术说明 “智能云光伏”是机器人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生产中的综合运用,目标是将光伏电站的PR值提高15%以上,以提高光伏电站生产效率。 采用智能电站运维机器人完成对太阳电池组件表面的清洁和缺陷检查,相比人工方式,可提高清洁水平,极大程度的减少水资源的使用,且降低30%左右的成本; 采用组件级别的电站运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系统,分析电站的运行性能瓶颈、预警潜在故障,提高电站的可靠性; 借助于智能云光伏技术,可极大的降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维成本。 3、 合作意向 太阳电池组件厂智能组件 大型光伏电站的运维与性能评估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集中管理和低成本化 国家光伏扶贫工程
南开大学 2022-08-11
光伏水泵系统
成果简介本系统可以将太阳能电池组件接收到的太阳辐照能量逆变成标准的正弦交流电来驱动三相异步电机带动水泵实现扬水功能。 本系统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以及完善的保护功能。 此外, 还可以实现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无人值守功能。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样机基本完善, 初步具备了相关的功能, 后续需要一定的资金购买设备以便推出产品。技术指标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市场分析和应用前景本系统属于新能源发电范畴, 从国家的中长期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光伏并网逆变器
Ø 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可将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的电能转换为电网可接收的电能。本项目所开发的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和反孤岛能力。网侧采用VSI结构逆变器,通过网侧电抗器直接并网。这种并网结构确保了并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利用升压变换器对光伏电池进行控制,实现最大功率点追踪。系统的效率在满功率20kW时达到了96.5%。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光伏组件生产仿真实训
光伏组件生产仿真实训让学员以车间技术人员的身份参与晶硅光伏组件的生产工作。学员按标准生产流程操作车间生产设备、检测生产样品以及了解生产车间的运作与问题返工流程。 一.1.1. 场景设计 场景由组件生产车间、材料准备区、固化房、分选检测区组成。场景素材从多个真实工厂采集而来,高保真还原车间设备与生产流程 场景模型主要包括:流水线传送带、全自动玻璃吸附机、EVA自动铺设机、串焊机、排列机、自动缓存机、EVA/TPT裁剪铺设机、EL检测仪、层压机、全自动修边机、翻转检查机、全自动装框机、灌胶机、全自动固化房、绝缘检测仪、组件IV分选检测仪、电烙铁。材料模型包括:钢化玻璃、EVA、TPT、焊带、156多晶太阳电池片、铝合金边框、玻璃胶、接线盒、助焊剂、MC4接头等... 一.1.2. 互动设计 第一人称视角控制主角场景漫游,学员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自由活动和观察场景中的物体。 主角走到生产线相关岗位内,出现信息提示,点击弹出全息UI,动态图文与人工智能语音相结合提示关键知识点 与车间工程师对话了解生产相关知识 学员可操作车间里的检测设备,发现问题并进行问题组件返工。
广东顺德宙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5-06-02
一种光伏板清理装置及光伏系统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板清理装置及光伏系统,涉及光伏维护技术领域,包括集水装置和清洗装置;集水装置限制出容纳雨水的容纳腔;清洗装置包括输水管,输水管位于相邻两个光伏板之间,且输水管上朝向至少一侧的光伏板设置有用于清洁光伏板的喷头,输水管与容纳腔连通。本申请提供的光伏板清理装置,可通过清洗装置的输水管伸入相邻两侧光伏板之间,从而可利用收集的雨水实现对多个光伏板的清洗效果,可减少人工操作,同时可通过一个输水管实现多个光伏板的清洗,提高了在干旱缺水地区清洗光伏板的便捷性和效率,且利用收集的雨水对光伏板进行清洁,可节约水资源成本,进而降低了光伏板的清洁成本。
兰州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94 39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