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辐射制冷颗粒和蒸气凝结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气回收领域,公开了一种辐射制冷颗粒和一种蒸气凝结回收装置。蒸气凝结回收装置包括蒸气凝结腔和辐射制冷颗粒,其中,辐射制冷颗粒包括:凝液体,由辐射制冷材料制成;疏液体,与凝液体相连接,由疏液材料制成;使用时,辐射制冷颗粒在介质的吹动下悬浮在介质中,用于凝结介质中的蒸气。本实用新型能在无额外能量输入,也无需吸附剂的情况下,利用辐射换热,迅速将凝结潜热释放到外界环境中,高效率地凝结蒸气。
浙江大学 2021-04-13
384×288非制冷红外探测器
本项目瞄准新一代夜视、监控装备在电力、安全监控等国民经济领域的急需,主要以解决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中大阵列、小光敏元、高性能瓶颈问题为突破口,提出了低应力、复用桥墩的器件微桥结构,突破了器件总体设计、纳米氧化钒敏感材料制备、多层复合微桥结构与工艺、读出电路设计等关键技术,在国内首次研制出阵列规模384×288、像元尺寸35μm×35μm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UIRFP)探测器,该成果与同期国外同类器件比较,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属国际领先);申请发明专利55项(授权15项,申请美国专利3项);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组
太阳能制冷,是利用太阳集热器为吸收式制冷机提供其发生器所需要的热媒水,主要是利用加热来驱动制冷,电耗仅仅是来驱动相关的水泵、风机,不需要驱动功耗较大的压缩机,所以电耗比常规的制冷机组要低。太阳能空调与常规空调相比,具有以下三大明显的优点:1. 太阳能空调的季节适应性好,也就是说,系统制冷能力随着太阳辐射能的增加而增大,而这正好与夏季人们对空调的迫切要求一致;2. 传统的压缩式制冷机以氟里昂为介质,它对大气层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而制冷机以无毒、无害的水或溴化锂为介质,它对保护环境十分有利;3. 太阳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一种水产养殖制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制冷系统,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提水系统,制冷机组和海水处理系统,提水系统包括一级泵和与所述一级泵连接的总砂滤池,制冷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海水循环系统包括板式换热器,低温车间和低温车间砂滤池,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蒸发器与低温车间连接,低温车间与低温车间砂滤池连接,所述总砂滤池通过一个二级管道泵与板式换热器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另外一个二级管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R407c 混合制冷剂
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1-08-30
光学液氮恒温器低温制冷设备
锦正茂液氮恒温器-光学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为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公司还研发有连续流型液氮、液氦型低温恒温器,使用户不需要再实验过程中一直添加液氮液氦,并能长时间稳定的测量。使用液氦作为低温媒介时,低温可以低至4K,使用液氮作为媒介时,低温可以低至78K,在工作时,低压的冷媒从进液口导入到恒温器内部,然后经过恒温器内部的毛细管路导入到恒温器底部的蒸发器当中,在恒温器的蒸发器上还安装有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经过控温仪控制温度后的蒸汽喷射到样品腔中,冷却过样品后蒸汽再通过出气管道排出道大气当中或者是气体回收装置中。该种类型恒温器设计中,为方便客户可以轻松载入样品,样品可以从恒温器的顶端通过样品杆进行载入,恒温器的底端使用的是紧凑型的设计方案,真空罩的占空比更小,更适合在磁场中进行测量。经过十多年产品品质的追求以及客户售前和售后的鼎力支持,TSKE 系列低温产品是您理想的选择。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功能和特点:  ※ 温区范围(65K~500K)、(可选700K)效率高和降温速度快; ※ 样品在真空腔内,拥有理想稳定的实验环境 ※ 真空夹层内装有低温吸附剂,能增长真空保持时间,延长液氮使用时间。 ※ 温度传感器采用有着良好稳定性和重复性的 PT100 铂电阻; ※ 多种选件,可满足不同测试需求; ※ 使用时加注液氮方便; ※ 光学样品座可配备可插拔样品卡,和易用且美观的接线柱。 ※ 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定制 ※ 标配8根测量引线,可拓展至32根 ※ 窗口标配2个熔融石英窗口,可扩展到5个,窗口材料可按用户要求更换 ※ 更换样品方便快捷,可在5min内完成样品更换 ※ 样品座可选液体样品座,粉尘样品座,固体样品座,块状样品座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01
光载太赫兹无线通信与网络技术
面向数据中心IDC或光接入网PON的短距离400G以上(多波或者单波)光相干通信技术,包括解决方案设计、低复杂度DSP技术、功耗和成本分析等。相干光通信技术通常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或数据中心互连(DCI),但近年来相干光通信技术逐渐具有向短距离通信场景(光接入网PON和数据中心内部)下沉的趋势,用以解决单波长的数据传输能力。该成果在此短距离+高传输速率的应用场景下,提供从系统级相干光通信仿真系统与相干光通信系统实验验证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在此方案基础上,分析研究传输技术性能指标,简化数字信号处理(DSP)功能,研究分析系统功耗和成本,并基于FPGA芯片对DSP算法进行功能验证
东南大学 2021-04-11
光控软体机器人运动方向便捷调控技术
控软体机器人是智能仿生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然而,如何实现软体机器人运动方向的便捷调控,是该领域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科学性问题。传统的光刺激调控法,需要将光束集中在软体机器人的某个局部区域,或者沿某个角度或方向去照射软体机器人,使之产生局部的形变差异,进而推动软体机器人沿某个方向前进。例如,在文献中经常看到的场景是,将光束照射在软体机器人的头部,使其后退;照射在尾部,使其前进;从左向右扫描软体机器人,使其右拐;从右向左扫,使其左转。此类光刺激调控法缺乏便捷性,非常不方便。东大科研团队另辟蹊径,构建了多层次结构的液晶弹性体基软体机器人,在不同的结构层次中加入三种分别对520nm、808nm、980nm波段光源响应、且互不干扰的有机光热转换试剂,从而利用可见和红外三个波段光的开/关变化去操控软体机器人的运动方向。和传统的光刺激调控法相比,该方法是通过软体机器人不同区域对光刺激的选择性吸收,来实现整体的形变差异,进而推动软体机器人运动,因此光源的照射位置、方向、角度等因素都不会对运动方向产生根本性影响。该策略为实现软体机器人运动方向的便捷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东南大学 2021-04-11
高端半导体光掩膜版量产关键技术
光掩膜版(又称光罩,掩膜版,英文 Photo-mask )是芯片制作中实现设计图形转移的载体,是决定其微细结构和线宽精度的核心材料和工具。 目前中国半导体掩膜版的国产化率10%左右,90%需要进口,高端掩膜版国产化率3%,miniLED和microLED产业升级也需要更多高端掩膜版。随着中国市场需求的持续提升,掩膜版产能严重不足。并且中国半导体掩膜版的产业起步较晚,技术滞后,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让国外公司垄断,特别是在设备、材料领域众多技术处于“卡脖子”状态,例如掩膜版制造的核心装备光刻机、检测机、测量机、修复机和贴膜机等都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徐智谋教授团队致力于全套高端半导体光掩膜版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量产,为“卡脖子”技术研究而努力。 具有建立180 nm技术节点半导体掩膜版量产线相关核心技术;具备130 nm至28 nm半导体掩膜版研发、设计及验证能力。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 工艺突破 团队掌握了掩膜版MEMS微纳加工量产核心技术,如电子束光刻、激光光刻和纳米压印光刻等MEMS微纳加工工艺的各类技术参数的搭配和优化,以及大数据量软件快速处理、补偿等。 2) 装备国产化 A. 超高精度二维测量装备 尺寸测量是验证掩膜版技术指标的核心,主要包括关键尺寸测量(CD)和长尺寸测量(TP)。团队已掌握掩膜版的关键测量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整套设备的整机制造能力。 TP测量是掩膜版制作的核心指标,直接影响到客户的套合精度,该测量设备一直由国外极少数厂商垄断,且价格昂贵,一般在1000万美元以上,高端限制对中国出口。团队目前正在攻克该项技术,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B. 缺陷修复装备 掩膜版修补技术是提升良品率的关键手段,该技术一直为国外垄断。团队已熟练掌握UV、DUV激光化学沉积技术及皮秒飞秒激光金属处理技术,具备整机制造能力,可降低设备采购成本70%以上。 C. Pellicle自动贴膜装备 随着产品精度的提升和应用领域的高端化,掩膜版贴膜是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IC制造领域100%掩膜版需贴Pellicle,在IC封装领域90%以上需贴膜,在LED领域80%以上需贴膜。该贴膜设备一直国外公司垄断,国内厂家没有提供,国外采购全自动贴膜设备需100万美元左右。团队具备研发制造该设备的能力,贴膜精度±0.1mm,且有设备正式在产线运营,制造成本可节约90%以上。 3) 厂房建设关键技术 团队对MEMS及其掩膜工厂工艺设备厂务设计有丰富经验,掌握高等级防微震厂房结构和设备平台的设计施工,可达到VC-D级技术标准,满足纳米级生产技术要求。 【技术优势】 (1)掌握了高性价比掩膜版量产的关键核心技术,包括部分装备的国产化,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量产线建设成本节约30%以上; (2)具备28 nm及以下技术节点掩膜版设计开发能力和验证平台,验证周期可缩短3倍; (3)拥有一支20多年以上掩膜版量产、研发和销售经验的队伍,成熟的企业管理经验,保证企业稳步成长,确保投资风险可控。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合作共建或政府孵化+中试线。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3-29
田光宇
从事专业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整车控制 V2G 电池系统技术   专家简介  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在济南汽车制造总产品处工作, 1989年~1995年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研究生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其后留校任教至今。期间 2004~2005年在法国燃料电池国家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  参加了科技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电动汽车科研项目,负责了国产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北京示范运行项目。以参数匹配和整车控制为核心,在新能源汽车中技术复杂程度最高的燃料电池汽车上完成了多项国内领先的工作,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商业化示范运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期开始在电机和电池等关键部件上展开深入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 混合能源系统及车辆的硬件在环实时仿真技术和参数匹配技术。国内最先建立了基于PC机群的硬实时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仿真平台,集成了控制器在环、电池在环和司机在环,形成了有效的整车仿真和控制开发环境。  2, 整车控制及混合动力系统的能量管理算法研究。国内首次实现了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整车控制系统;应用了基于全局动态规划和最佳工作点统计特征的能量管理规则。  3, 电机主动同步换挡的电机-机械式变速器一体化的新型电驱动系统研究。  4, 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及其系统研究。
田光宇 2021-06-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709 71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