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磁记忆效应的微缺陷检测技术及系统(服务)
成果简介:磁记忆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技术,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前景的绿色诊断技术。该技术可以对铁磁性构件和机械零部件受损程度进行快速诊断,在检测时不要求清理金属表面和进行人工磁化等预先处理,可以完成疲劳损伤的早期诊断,寿命评估和设备可靠性诊断。可以高精度确定滋生裂纹的位置、方向以及定位已生成的裂纹。可以有效发现超声、涡流、漏磁等其它无损检测方法难以察觉的微观缺陷。该系统由探头、调理电路、计算机、信号处理软件等部分组成,可以根据需要,做成各种结构的检测装置,如多探头、单探头检测方式等,可以做成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一种气动热辐射效应的频域校正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热辐射效应的频域校正方法,所述方法·760·包括:通过高斯曲面来近似热辐射噪声,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幅度谱,然后对幅度谱进行归一化与分割来获取滤波器二值模板 BW,通过获取的滤波器二值模板 BW 构建滤波器函数 H;对气动热辐射退化图像 f 做傅里叶变换得到中心化频谱 F,将 F 与 H 点乘后得到滤波后的实时图像频谱 G,最后对 G 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并取模,得到热辐射校正后图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利用液体热电效应进行发电的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液体热电效应进行发电的系统,它由高温循环回路、液体热电发电系统和低 温循环回路组成;高温循环回路上设有热交换器,工厂或环境中的低温热能在热交换器内与热循环工质 进行热交换,低温循环回路中设有冷凝器,低温循环工质在冷凝器中进行冷却;当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 交换膜时,高温循环回路和低温循环回路分别经过液体热电发电单元的正负极。本发明对热能温度要求 较低,只要液体热电发电单元两端存在温差就可以正常运行,在电厂和工厂余热以及海水低温热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抑制激光探针自吸收效应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激光探针自吸收效应的方法,该方法采 用脉冲激光对待测样品进行烧蚀以产生等离子体,再利用与等离子体 中基态粒子受激吸收跃迁到高能态能级相匹配的激光束对等离子体进 行选择性激发,提高对基态粒子的受激吸收跃迁效率,避开对等离子 体中心待测元素发射光谱的自吸收,以避免待测元素激光等离子体自 吸收效应的产生。本发明从等离子体的本征物理特性出发去消除自吸 收效应,同时又不引入外来干扰,这样不仅可以获得等离子体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X 射线的康普顿效应实验仪 NMS-6014-K
实验内容 1、观察钼原子的 X 特征谱线; 2、X 射线的康普顿效应,计算其波长漂移量, 并与康谱顿散射的理论值相比。
成都华芯众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8
光电效应(普朗克常数)实验仪 COC-GD-S
实验内容 1、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理解; 2、测量普朗克常数 h; 3、测量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成都华芯众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8
基于注入种子光的光学微腔光频梳产生装置及产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注入种子光的光学微腔光频梳产生装置 及产生方法,包括泵浦激光、第一光放大器、第一分束器、光纤环、 光滤波器、合束器和光学微腔;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泵浦激光, 分束器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光纤环的一端连接至分 束器的第二输出端,光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光纤环的另一端,合束 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分束器的第一输出端,合束器的第二输入端连 接至光滤波器的输出端,光学微腔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合束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伏芹 1 号”水芹夏季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
该成果获 2014 年获中国商业科技一等奖。 “伏芹 1 号”水芹新品种由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育成, 2010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耐热性和耐抽薹性强,平均亩产高,是目前为止选育的第一个可用于夏季栽培的水芹品种。夏季遮阳网覆盖条件下,植株田间生长势较强,一致性好,抗逆性中等偏强,尤其耐热性较强。
扬州大学 2021-04-14
稀土合金材料的电磁输运特性及其磁热效应研究
对稀土合金磁性材料的电磁输运特性、变磁性转变、自旋重定向及 其与之相关的结构相变等行为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重点关注其中 介观尺度磁畴结构、相分离现象以及微观电子结构等的衍变规律、 以及它们与宏观电磁现象的关联效应,深入理解稀土元素在其中发 挥的重要作用以及稀土合金材料的磁性作用机制,探究4f—3d电子 的相互作用机理,以达到探寻其微观物理本质的目的;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该类材料中的磁热效应,为磁制冷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支持。 该项目的研究对象为先进功能材料,对于改善生活环境和节能减排 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该项目已获上海市自然基金项目立项支持。
上海电力大学 2021-04-29
具有巨霍尔效应的纳米铁金属颗粒薄膜磁敏料
  巨霍尔效应是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中反常霍尔效应的巨大增强现象,是纳米材料的新效应,本课题利用巨霍尔效应原理,制备出磁场灵敏度高达125AT、具有实用价值的新型的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磁敏材料;并将颗粒薄膜应用于霍尔器件,替代现有的掺杂半导体活性层材料,制备出具有实用意义的新型霍尔器件原型。    本课题的研究,率先将纳米体系的新效应巨霍尔效应原理应用于传感器件领域,制备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新型纳米材料及微型霍尔器件,具有原始创新性。与传统的半导体霍尔器件相比,基于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巨霍尔效应的霍尔器件具有体积小、制备工艺简单、高度集成、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具有更为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霍尔器件具有的工作温度宽、温度稳定性能优异、抗核辐射等优点,在微弱磁场探测、航天器的精确定位、导航以及军事装备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市场前景广阔。   本课题利用巨霍尔效应原理,首次制备出磁场灵敏度高达125VAT、具有实用价值的新型的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磁敏材料;并将颗粒薄膜应用于霍尔器件,替代现有的掺杂半导体活性层材料,制备出具有实用意义的新型霍尔器件原型。主要创新点有将稀磁半导体引入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体系,替代绝缘体母体材料,使体系在厚度较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高温铁磁性;制备出不同种类的具有高灵敏和实用价值的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磁敏材料;将具有巨霍尔效应的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应用于传感器件,替代现有的掺杂半导体活性层材料,制备出具有实用意义的新型霍尔器件。    主要创新点有将稀磁半导体引入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体系,替代绝缘体母体材料,使体系在厚度较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高温铁磁性;制备出不同种类的具有高灵敏和实用价值的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磁敏材料;将具有巨霍尔效应的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应用于传感器件,替代现有的掺杂半导体活性层材料,制备出具有实用意义的新型霍尔器件。相关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九项。    本课题的研究,将巨霍尔效应这一纳米体系的新效应应用于器件领域,以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替代现有霍尔器件的掺杂半导体活性层材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取得了多项具有原始创新性的技术成果,进一步推进了纳米材料在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应用    应用状况:    与传统的半导体霍尔传感器件相比,基于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巨霍尔效应的霍尔传感器件具有体积小、制备工艺简单、高度集成、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具有更为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霍尔器件具有的工作温度宽、温度稳定性能优异抗核辐射等优点,在微弱磁场探测、航天器的精确定位、导航以及军事装备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市场前景广阔。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 22 23
  • ...
  • 55 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