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燃煤烟气协同脱硝脱汞催化剂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针对传统SCR脱硝催化剂难以适应我国高硫、高灰、高汞燃煤烟气而导致的 催化剂失活、使用寿命缩短、脱硝成本增加等问题,以及实现燃煤烟气协同脱硝 脱汞目标,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等项目支持下,重庆大 学与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催化剂有限公 司通力合作,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集多项核心技术于一体、适应我国 恶劣燃煤烟气条件的脱硝脱汞催化剂配方及制备关键技术。主要取得以下创新性 成果: (1) 率先建立了高硫高灰高汞燃煤烟气条件下催化剂中毒失活机理模型, 开发出适应我国复杂燃煤烟气的耐磨抗中毒钛鸽-堇青石复合催化剂载体; (2) 揭示了汞在燃煤烟气中的热力学特性和迁移行为,建立了汞在脱硝过 程中的吸附与氧化机制,开发出了适应高硫高灰高汞烟气的宽尺度协同脱硝脱汞 催化剂; (3) 建立了我国典型煤种汞分布与赋存形态数据库,开发了汞高效吸附氧 化设计平台,构建了针对不同煤质条件的协同脱硝脱汞催化剂设计与快速响应系 统; (4) 开发出协同脱硝脱汞复合载体催化剂制备关键技术与生产工艺,建立 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脱硝脱汞试验平台,构建了催化剂运行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本项目研制的新型脱硝脱汞催化剂脱硝率、汞氧化率、耐磨性、使用寿命等指标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它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重庆大学 2021-04-11
半焦焦末中低温催化石墨化制备功能化石墨粉技术
半焦是利用低变质非炼焦煤低温干馏所制得的固体产物,以其固定碳含量高( >82% )、电阻率高、化学活性高、灰分低( <6% )、低铝、低硫( <0.3% )、低磷等特性,已逐步取代冶金焦而广泛应用于电石、铁合金、碳化硅等产品的生产。在半焦生产过程中,约有 10% 的半焦焦粉因粒度小,不符合生产工艺要求而未能加以利用。本项目 通过在半焦焦末中添加金属、金属化合物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并进行中低温热处理,在比通常石墨化所必要的温度更低时进行石墨化,并且因为金属或非金属粒子与碳原子的结合可同时实现功能化石墨粉的制备。可作为功能材料、添加剂、电极材料、贮氢材料等,广泛应用于国防和民用领域,成为现代工业及高、新、尖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非金属材料。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合成丙二醇、碳酸二甲酯及碳酸丙烯酯的绿色催化(技术)
成果简介:丙二醇、碳酸二甲酯以及碳酸丙烯酯是重要的有机化学品。丙二 醇在食品和医药工业有多种用途,可制聚醚多元醇等。碳酸二甲酯可以用作 汽油添加剂、甲基化反应试剂,以及用作合成医药、农药和香料的原料等。 碳酸丙烯酯是无毒高效的有机溶剂,也可用于酯交换反应制碳酸二甲酯。现 在的市场售价是: 丙二醇 11000- 13000 元/吨,碳酸二甲酯(医药级)9000-10000 元/吨,碳酸丙烯酯 6000元/吨。我们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燃料电池铂碳和铂基合金催化剂的批量化制备技术
本团队采用独特的从“0 到 1”的原创水相体系制备技术路线,实现铂载量从 30-60%不同系列铂碳催化剂的小规模批量制备。以典型的50%铂碳催化剂为例,催化剂粒径 2.5nm,均匀分布,BET 面 积 260m2/g,电化学活性面积 80 m2/g,初始质量活性 0.25 A/mg@0.9V;按照 DOE 测试标准,3 万圈循环,电化学活性面积衰减30%,质量活性衰减 35%。小规模量产的铂碳催化剂一致性偏差小于5%,且制备过程环保、成本低、性价比优良。以此铂碳催化剂制备的膜电极功率密度大于 1.1W/cm2@0.65V。 铂基合金催化剂包括铂镍碳和铂钴碳,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含量大于45%,平均粒径 3.6nm,BET面积305 m2/g,电化学活性面积 65 m2/g,初始质量活性 0.55 A/mg@0.9V;按照DOE测试标准,3万圈循环,电化学活性面积衰减30%,质量活性衰减30%。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8
基于催化臭氧化的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关键技术及设备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对于经过物理、生化之后的废水深度处理,可以实现回用或者零排放,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难点在于,残留的污染物浓度很低、成分复杂,且不能引入二次污染。催化臭氧化可以实现高氧化性物种羟基自由基的产生,将污染物成分高效去除,是经济实用的可行方法之一。在多年从事废水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催化臭氧化的废水深度处理和回用工艺、装备,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江南大学 2021-04-13
仿生高性能铂催化剂
本项目通过使用仿生概念,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具有笼状结构的铂催化剂。在该催化剂中,金属铂被包覆在有机物笼内,反应物可以自由进出笼内外,在铂的催化作用下合成有机硅化合物,金属铂被困于笼内,可以有效地阻止团聚而失去活性,从而可以反复发挥其催化作用,使其同时具备高活性和高稳定性。该新型催化剂在全世界第一次实现了铂催化剂在多次循环使用后,依然保持其极高的催化活性。 有机硅产品的制备过程中,硅氢加成反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目前该反应主要使用卡斯特催化剂进行催化,若替换为本项目所研发出的新型催化剂,催化效率将实现指数级的提高。对于三烷氧基硅烷同己烯制备己烷偶联剂这一最常见的氢硅化反应,如使用本项目所制备出的新型催化剂,其催化效率较卡斯特催化剂能够提高1000倍以上。 该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目前已经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投稿并获得了审稿人的好评,审稿人认为该项目研究工作将很快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同时,该项目正在开展进行相关专利申请工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非晶态合金加氢催化剂
非晶态合金是一类原子排列具有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特点的材料,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已成为一种技术潜力很大的新型材料。非晶态合金作为催化剂的研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是催化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大量研究成果见诸于报道,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工业化进程一直比较缓慢;南开大学开发出了粉末诱导化学镀法制备负载型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新方法,进而成功实现了催化剂生产的工业化,并在多个加氢领域中得到应用及试用。如,葡萄糖类加氢,硝基苯类加氢,烯烃,炔烃类加氢,肟基类加氢,腈类加氢等等。与常规的加氢催化剂
南开大学 2021-04-14
新型高熵合金催化剂
新型高熵合金催化剂可以直接代替原有的贵金属催化体系,大大减少催化剂价格及成本,可广泛应用于传统化工催化及新能源电催化领域。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90%的化工品生产需要高性能催化剂,清洁能源汽车及燃料电池的商业化也离不开高性能催化剂。然而,现有商用催化剂一般为贵金属(价格昂贵)或简单合金(性能及稳定性差),无法实现高效、节能、环保的催化过程及清洁能源利用。 新型高熵合金催化剂可以直接代替原有的贵金属催化体系,大大减少催化剂价格及成本,可广泛应用于传统化工催化及新能源电催化领域。 以化工催化中氨气氧化制硝酸为例,工业界使用贵金属PtPdRh催化剂网格,价格高昂,并且反应温度为900℃。使用纳米分散的高熵合金催化剂(PtPdRhCoCe),整体贵金属用量减小90%以上,且反应温度降低200℃,可同时实现性能优异及高度稳定。 因此,通过针对不同反应进行高熵合金催化剂的开发,有望代替贵金属催化剂,大大提升反应活性及能源效率及产品产出率等。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纳米材料电催化性能研究
开发了多种结构的纳米复合催化材料,用于高性能的电解水制氢电极材料。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生物催化生产半胱氨酸
L-半胱氨酸(L-CySH)是组成蛋白质的20多种氨基酸中唯一具有还原性基团巯基的氨基酸,为谷胱甘肽的组成成分之一。由于其分子中含有活性的巯基,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可以增强肝功能,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与肝昏迷等症状;可以作为解毒剂,解除苯、萘等有毒芳香物质及药物中毒;可用于治疗因原子能辐射、X射线以及其它短光波所引起的放射性障碍和各种白血球减少症;有抗过敏与消除过敏症的作用;可用于蛋白质氨基酸制剂,解毒镇痛剂、疲劳恢复剂、溃疡治疗剂,L-半胱氨酸还是特效的化痰剂;可促进毛发生长和防止食品氧化等。因此L-半胱氨酸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以及饲料工业。此外由L-半胱氨酸可以得到多种衍生物,有镇痛、消炎、退烧、止痛以及抑制细菌和肿瘤生长的作用,目前也在得到不断的开发和应用。 国内目前L-半胱氨酸的生产主要依靠人或动物的毛发经酸水解或碱水解提取L-半胱氨酸后,再经过电解还原制得L-半胱氨酸。该方法收率低,能耗高,水解过程产生大量刺激性气体,废酸处理困难,对环境污染严重。随着L-半胱氨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微生物转化法制生产L-半胱氨酸逐渐取代了毛发水解制备L-半胱氨酸。微生物转化法制备工艺以其反应条件温和、专一性强、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而日益受到重视。本课题组利用自行筛选的高效菌株,通过高密度培养获得大量菌体,可以将底物D,L-2-氨基-Δ2-噻唑啉-4-羧酸(D,L-ATC)转化为L-半胱氨酸,浓度为5.8g /L,转化率92%,半胱氨酸得率78%。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704 70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