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具有纳米异质复合结构的紫外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 TiO2/ZnO 纳米异质复合结构的紫外光探 测器结构,其最底层为基底材料,其上为叉指电极,并覆盖一层 ZnO 薄膜,薄膜之上为 ZnO 纳米棒,纳米棒表面为 TiO2 纳米结构。本发 明还公开了所述紫外光探测器的制备方法:(1)在基底薄片上镀上金 属电极形成叉指电极;(2)镀上 ZnO 薄膜;(3)合成 ZnO 纳米棒阵 列;(5)在 ZnO 纳米棒表面形成 TiO2 纳米结构。本发明的紫外光探 测器在保持 ZnO 紫外探测器超高光电流增益的同时引入 TiO2 纳米结 构,形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结构可控的三维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结构可控 的三维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设计 构建 CAD 模型,并通过增材制造得到相应的结构的三维树脂结构;(b) 将步骤(a)中获得的三维树脂结构采用化学镀方法在表面镀铜或镍金属 层,并去除树脂材料得到铜或镍的三维结构模板;(c)采用化学气相沉 积法在三维结构金属模板上生成石墨烯,由此制得所需的结构可控的 三维石墨烯。通过对得到的石墨烯进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具有纳米异质复合结构的紫外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 TiO<sub>2</sub>/ZnO 纳米异质复合结构的紫外光探测器结构,其最底层为基底材料,其上为叉指电极,并覆盖一层 ZnO 薄膜,薄膜之上为 ZnO 纳米棒,纳米棒表面为TiO<sub>2</sub>纳米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紫外光探测器的制备方法:(1)在基底薄片上镀上金属电极形成叉指电极;(2)镀上 ZnO薄膜;(3)合成 ZnO 纳米棒阵列;(5)在 ZnO 纳米棒表面形成TiO<sub>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大尺寸高承载复合材料-金属组合多级智能化结构的设计与制造
以目前航空航天、陆海空等军种的军事装备上主承载结构的轻量化为主要研发目的,通过高性能材料组合、多尺度优化以及智能化控制等来实现结构轻量化、提升军事装备作站效能的目的。同时研发的轻量化结构可以用于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以及空间结构上,从而实现汽车与机械的节能减排、桥梁与建筑的更大跨越能力等。 针对上述情况,做了如下研究:研究复合材料与金属组合的多级智能化结构的多尺度设计方法,解决复合材料与复合材料之间以及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高效连接技术,研发高性价比的复合材料构件,研究适合高性能材料组合的结构形式与制造工艺等。 研发了预紧力齿连接技术,解决了复合材料高效连接技术,研发出高纤维比、高性价比的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管材,并提出多种节点连接形式,提出了复合材料-钢-铝合金组合桁架结构形式以及配套多尺度优化设计方法。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预制墙体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结构
本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墙体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结构。其中预制墙体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和预制墙体,框架结构包括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钢筋混凝土梁、柱;梁柱内部提前预埋高强螺栓,预制墙体的四周预埋有固定件,预制墙体与框架结构的连接通过安装螺母带减震垫片将预埋的固定件分别与钢筋混凝土梁、柱固定连接,预制墙体的四周与钢筋混凝土梁、柱的缝隙处用泡沫胶进行密封。本新型通过安装螺母辅以减震垫片固定为主,缝隙处用密封胶密封的弹性连接的方式,相比湿式连接,本新型的连接方式具有更低的刚度、一定的柔性以及更好的防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钢结构
山东蓝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4
一种基于包芯结构复合相变储热层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包芯结构复合相变储热层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系统壳体、彼此层状交错分布在壳体中的电池单体模块和储热模块,以及执行装配和定位的上盖板和锁紧螺杆;其中各个储热模块整体呈包芯结构,并包括处于各模块外层且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密封外壳、以及真空灌装在该密封外壳内腔且由导热材料和石蜡类相变材料共同混合而成的复合相变材料,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固化温度被设定为高于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并且在由其制成的密封外壳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膜吸收去除二氧化碳技术
目前国内发电厂主要是燃煤发电,煤炭的燃烧使发电厂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占工业CO2 总排放量的30%左右,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燃煤电厂中二氧化碳的处理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燃煤电厂废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燃煤电厂尾气脱CO2 理论上有吸收分离法、吸附法、膜分离法、膜基吸收法和低温蒸馏法等。国际能源署在上世纪90 年代对上述几种脱CO2 法的调查研究表明,对烟道气脱CO2 较有前途的是“膜基气体吸收法”。膜吸收技术是膜技术与气体吸收技术相结合的膜过程,通常使用疏水微孔中空纤维膜将气体与吸收液隔开。用于分隔气液两相的疏水微孔膜的可用材料广泛,可以为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丙烯等。利用膜吸收技术捕集CO2 与传统的吸收塔相比,膜吸收可以对气、液两相流速宽范围独立控制,而且气液接触面大,能耗低,避免了液泛、雾沫夹带、沟流、鼓泡等现象发生。另外,膜吸收技术更有利于燃煤电厂尾气中CO2 的回收后再次利用,利用膜吸收技术回收的CO2 纯度高,可达到95%以上,可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本技术以疏水中空纤维膜为气液两相间分隔界面,其较强的疏水性能可以防止液相的泄漏,另外所用膜材料能耐受强酸强碱的长期腐蚀,给膜吸收设备提供了更长的使用寿命。而所采用的中空纤维膜组件还具有气液接触面积大、设备体积小等优点。以MEA、MDEA 等醇胺溶液为吸收剂,膜解吸过程相对简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设备投资低、分离效率高、使用周期长等优点,是具有广大前景并值得推广的技术。 技术指标:所用吸收剂:MEA、DEA 等醇胺类吸收剂;处理前CO2 含量≤10%;处理后CO2 含量≤0.3%;去除能力:99%;吸收剂回用方式:加热解吸循环;吸收剂热解吸温度:60~80℃;装置使用寿命1~2 年。应用范围:可广泛应用于燃煤发电厂尾气中CO2 的回收处理、烟道气处理及相关领域。市场分析膜吸收法捕集CO2 技术能耗低,占地面积小,在操作上存在很大的优势;另外,吸收CO2的吸收剂可经过加热等方法进行循环利用,捕集的CO2 浓度较高,市场前景相当广阔。效益分析:本技术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成本低,与传统技术相比能耗大大降低,而且回收的CO2纯度较高,经过净化之后可再次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一种微波吸收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波吸收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微波吸收增强剂为表面附着一层纳米Fe3O4磁性材料的路用石料,其中,纳米Fe3O4磁性材料的质量分数为5~15%。其制备方法为:(1)将亚铁盐和铁盐溶于蒸馏水中分别配制成浓度为0.5~10mol/L的溶液;(2)在隔氧环境下,将亚铁盐溶液、铁盐溶液和氨水按摩尔比Fe2+:Fe3+:OH-=1:1.6~2:8~16的量先后喷洒在路用石料表面,然后加热并搅拌20~30min;(3)将表面反应后的路用石料放入50℃~70℃的烘箱中加热直至完全干燥;(4)将干燥后的石料加热至80℃使反应残留物分解除去,得到微波吸收增强剂。将这种微波吸收增强剂部分或全部替代普通集料加入到沥青混合料中,可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的微波加热升温速率和微波能量利用率。
东南大学 2021-04-11
流态化吸收式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及装备
流态化吸收式烟气脱硫脱硝系统由脱硫吸收塔、脱硫剂制备系统、脱硫产物处理系统、控制系统、电气系统、水系统和烟气系统组成。锅炉尾部烟气预除尘后,向烟气中喷入雾化液滴,使烟气降温,同时颗粒长大,然后将烟气喷射进入吸收塔内的吸收液中,在液层上部形成一流态化反应区,在此区域内实现脱硫脱硝。脱硫脱硝后的烟气通过高效低阻惯性分离器除去水分和泡沫后由引风机、烟囱排出。反应塔下部通入空气形成氧化反应区,使脱硫反应产物CaSO3完全氧化成稳定的CaSO4。
东南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204 20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