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次实现谷光子的长距离保真传输与定向分发
近日,由中国科大陈杨研究员、吴东教授、褚家如教授课题组,华中科大王凯教授、陆培祥教授课题组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课题组组成的联合团队在谷电子学与微纳光子学交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基于混合纳米波导的WS2谷光子的长距离保真传输与定向分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10-17
一种两层非均匀拓扑结构异构网络下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两层非均匀拓扑结构异构网络下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目标模型构建为所有用户速率的对数累加和并将目标模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拆分为三个子问题依次求解:首先,初始化其他的参数,求解当前情况下的用户连接及频率资源分配;第二,当用户连接及频率资源分配情况确定以后,求解当前最优的ABS比率配置;第三,求解每个Macro基站在ABS时隙的发射功率;设置终止条件,循环执行步骤一到步骤三,当满足终止条件时停止循环。该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总用户速率并且保证了用户之间的公平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自支撑网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本发明属于结构优化设计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 增材制造的自支撑网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 利用 SIMP 材料密度-刚度插值模型,获取[0,1]之间不同层次实体材 料的密度分布,同时得到宏观材料布局形式及宏观位移场;(2)构建基 于参数化水平集方法的优化模型,在宏观材料布局优化的基础上,针 对不同的中间密度单元进行微结构构型拓扑优化,并输出最优细观微 结构构型。上述方法将支撑结构与所设计结构自身相结合,融合了宏 观材料布局优化及细观微结构拓扑优化,避免了在增材制造成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自支撑网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本发明属于结构优化设计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 增材制造的自支撑网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 利用 SIMP 材料密度-刚度插值模型,获取[0,1]之间不同层次实体材 料的密度分布,同时得到宏观材料布局形式及宏观位移场;(2)构建基 于参数化水平集方法的优化模型,在宏观材料布局优化的基础上,针 对不同的中间密度单元进行微结构构型拓扑优化,并输出最优细观微 结构构型。上述方法将支撑结构与所设计结构自身相结合,融合了宏 观材料布局优化及细观微结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超晶格结构的磁性拓扑绝缘体来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研究表明,陈绝缘体可以通过磁性掺杂的拓扑绝缘体薄膜获得,但是这种方法产生稳定的长程铁磁序比较困难,而且产生的体能隙也比较小,导致可观测温度极低(30-100 mK)。刘奇航课题组及其合作者通过研究本征的层状磁性拓扑材料Mn-Bi-Te家族(MnBi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分子磁体研究团队在自旋交叉磁双稳态领域取得新进展
自旋交叉(Spin-Crossover,SCO)化合物作为经典的具有磁双稳态的分子磁体,在分子电子学、传感、信息存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因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倍受关注。
中山大学 2022-05-31
一种黄曲霉毒素的流态化连续式等离子体降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黄曲霉毒素的流态化连续式等离子体降解装置,所述黄曲霉毒素的流态化连续式等离子体降解装置设有等离子发射器、等离子体发生器、传送带装置、鼓风机及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黄曲霉毒素的流态化连续式等离子体降解装置,主要用于粮食表面的黄曲霉毒素的降解,物料在处理过程中处于流态化,保证每颗粮食都能接触到高能粒子和活性自由基,因此可以快速连续化地降解每粒粮食表面的黄曲霉毒素。该装置降解过程低温、无溶剂残留,无环境污染,且能保护粮食中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在二维极限下的高温超导体中对零能束缚态的研究
通过超高真空分子束外延技术,在SrTiO3衬底上成功制备出宏观尺度的单原胞层(厚度小于1纳米)高温超导体FeSe与FeTe0.5Se0.5单晶薄膜,其超导转变温度大约在60 K左右,并通过原位扫描隧道显微镜和隧道谱技术对其中的超导配对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原位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表明沉积的Fe原子处于薄膜上层的Te/Se原子间隙处。由于沉积密度极低,Fe原子以孤立吸附原子形式存在,且吸附位附近无近邻Fe原子团簇。系统的原位超高真空(~10-10 mbar)扫描隧道谱实验发现,对特定的吸附原子/单层FeSe(FeTe0.5Se0.5)耦合强度[数量占比约13% (15%)],Fe吸附原子上可观测到尖锐的零能电导峰(图1)。该电导峰紧密分布在吸附原子附近,衰减长度~3 A,且远离吸附原子时不劈裂。变温实验表明,零能电导峰在远低于超导转变温度时即消失,可初步排除Kondo效应、常规杂质散射态等解释(图2A和图2B)。进一步的控制实验和分析显示,零能电导峰半高宽严格由温度和仪器展宽限制、在近邻双Fe原子情形不劈裂、服从马约拉纳标度方程,这些结果均与马约拉纳零能模的唯象学特征吻合(图2C-图2G)。对沉积于单层FeSe薄膜与FeTe0.5Se0.5薄膜上的Fe吸附原子,结果基本相同。相比于单层FeSe,统计结果表明单层FeTe0.5Se0.5上Fe吸附原子中观测到零能束缚态的几率更高且信号更强。波士顿学院汪自强教授和合作者曾在理论上提出,无外加磁场时,强自旋-轨道耦合s波超导体间隙磁杂质可产生量子反常磁通涡旋。理论上如果单层FeSe和FeTe0.5Se0.5由于空间反演对称破缺而具有较强的Rashba自旋-轨道耦合, Fe原子的磁矩局域破坏时间反演对称,可以使量子反常涡旋“承载”马约拉纳零能模。对单层FeSe和FeTe0.5Se0.5有些理论也预测存在拓扑非平庸相。在二维拓扑超导体中,马约拉纳零能模也会产生于Fe原子诱导的量子反常涡旋中的束缚态。因此,实验中观测到的零能电导峰可归因于Fe吸附原子引起的局域量子反常涡旋。更深入、具体的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探索。这一工作将探索马约拉纳零能模的超导材料从三维拓展到二维、从低温超导拓展到超过40 K超导转变温度的高温超导体系,同时无需外加磁场,观测到的零能束缚态原则上可操纵、“存活”温度明显提升。这些优势为未来实现可应用的拓扑量子比特提供了可能的方案。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针对偏振光束与磁光材料作用下偏振态时间分辨谱的检测 系统
本发明属于偏振检测设备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针对偏振光束与 磁光材料作用下偏振态时间分辨谱的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包括高压 脉冲发生器、火花隙、电光 Q 开关、连续激光器、飞秒激光器、聚光 透镜、第一偏振棱镜、第二偏振棱镜和偏振测量仪;连续激光器用于 产生连续激光;第一偏振棱镜用于使所述连续激光的 P 偏振光通过; 飞秒激光器产生的脉冲激光可打开电光 Q 开关,从而让所述测量光束 依次穿过电光 Q 开关、第二偏振棱镜后和磁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同时检测三相态水 Raman 谱信号的双光栅光谱仪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时检测三相态水 Raman 谱信号的双光栅光谱仪系统。包括信号馈入单元、光学 色散单元和信号检测单元。信号馈入单元采用一根芯径 0.6 mm、数值孔径 0.12 的光纤将传导的信号光 馈入光学色散单元;光学色散单元包含两组级联的准 Littrow 结构布局的光栅色散系统,能高效传输并 以 1.0 mm nm-1 的线色散率将 393.0-424.0nm 范围通带信号光在焦面上色散,同时对带外 354.8 nm 附近 光产生优于 6 个数量级的抑制;信号检测单元能以 0.8 nm 的谱精度分辨与记录色散后的通带信号光。在 354.8 nm 紫外激光辐射下,气态、液态和固态水的振转 Raman 谱区依次对应 395-409 nm、396-410 nm 和 401-418 nm 范围;本发明通带光谱范围覆盖了三相态水的振转 Raman 谱区,实现对三相态水 Raman谱信号的同时检测,还能对 354.8 nm 附近光信号产生大幅抑制。
武汉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