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压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
江苏六鑫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磁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
江苏六鑫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氧气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 量程:0~100% 分辨率:0.1%;优质电化学探头,无需填充液,数据传输端口为智能HDMI接口,支持与采集器的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
江苏艾迪生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湿度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 量程:0-100%RH  分辨率:0.1%RH 数据传输端口为智能HDMI接口,支持与采集器的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
江苏艾迪生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甲醛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 预热时间≤3分钟,响应时间≤60秒,恢复时间≤60秒 量程0~50000mg,分辨率1mg/m^3 工作温度-20℃~50℃ 工作湿度15%RH-90%RH(无凝结) 存储温度-20~60℃ 数据传输端口为智能USB接口
江苏艾迪生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氧气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 量程:0~100% 分辨率:0.1%;优质电化学探头,无需填充液,数据传输端口为智能HDMI接口,支持与采集器的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
江苏艾迪生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心率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 量程:30~200bpm/0~100AM,分辨率:1bpm/1AM ;指脉式探头 软件选择量程,数据传输端口为智能HDMI接口 ,支持与采集器的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
江苏艾迪生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倾角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名称:倾角传感器LE-60产品简介:一. 产品简介LE-60系列倾角传感器用于测量载体相对于水平面的静态倾斜角度,通过测量静态重力加速度变化,转换成倾斜角度变化,用俯仰角(x)和横滚角(y)表示测量倾角值。 传感器采用具有独特优势的硅微机械传感器和高性能的微处理器,通过对重力加速度信号的数字化处理降低测量信号的噪声,提高测量数据的稳定性,确保测量的实时性和精准度。产品的电源接口和通信接口采用了电磁兼容处理,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产品的精度等级有高(H)、中(M)、低(L)三类,角度量程有±60°、±75°、0-120°,0-360°可供选择,硬件接口有数字接口、电流输出、电压输出,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二.    性能参数 特性  条件  H型  M型  L型  单位 供电电压  直流12V供电产品  9~15 V直流24V供电产品  19~27 V工作电流  供电电压=12V 30 25 30 mA稳定时间  测量温度25℃  5 5 5 sec测量范围  75 75 75 o 精度 (pk-pk)  测量温度25℃、测量范围±15°  ±0.05 ±0.07 ±0.1 o 测量温度25℃、测量范围±30°  ±0.07 ±0.1 ±0.15测量温度25℃、测量范围±45°  ±0.07 ±0.15 ±0.2 o 测量温度25℃、测量范围±60°  ±0.1 ±0.2 ±0.3 ° 测量温度25℃、测量范围±75°  ±0.15 ±0.3 ±0.5 ° 分辨率  测量温度25℃ ±0.01 ±0.02 ±0.03 o 线性  测量温度25℃、测量范围±75°  ±0.2 ±0.3 ±0.4 %重复性  测量温度25℃、工厂滤波频率设置  ±0.03 ±0.08 ±0.1 o 稳定性  测量温度25℃、工厂滤波频率设置、时间间隔24小时 ±0.05 ±0.1 ±0.15 o 热零点漂移  工作温度范围  ±0.002 ±0.004 ±0.02  °/℃ 交叉轴灵敏度误差  测量温度25℃  ±1 ±2 ±3 %数据更新率  输出方式为连续输出  30 15 15 Hz通信参数  RS232、RS485、RS422 baud,n,8,1存储温度  周围环境温度  -50~90 -30~80 ℃ 工作温度  周围环境温度  -40~80 -20~70 ℃ 防护等级  封装  IP55重量  封装  255±10 380 g尺寸  封装  90*62*31 100*77*52  mm      联系人:季文娟     TEL:029-82501710-803 、 18729268128     QQ:317244831
陕西航天长城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照度传感器,照度变送器,光照度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照度传感器产品介绍 产品介绍  GZD系统光照度变送器采用对弱光也有较高灵敏度的硅兰光伏探测器作为传感器;具有测量范围宽、线形度好、防水性能好、使用方便、便于安装、传输距离远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场所,尤其适用于农业大棚、城市照明等场所。根据不同的测量场所,配合不同的量程,线性度好、  防水性能好 、可靠性高、  结构美观、安装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 使用标准 1个单位的照度大约为1个烛光在1米距离的光亮度。 夏日晴天强光下照度为10万 Lux(3~30万Lux); 阴天光照度为1万 Lux; 日出、日落光照强度为    300~400Lux; 室内日光灯照度为         30~50Lux; 夜里                    0.3~0.03 Lux(明亮月光下); 0.003~0.0007 Lux(阴暗的夜晚) 以上参数公供参考   技术参数:   供电电压:          12VDC~30VDC 感光体:         带滤光片的硅蓝光伏探测器; 波长测量范围:         380nm~730nm;   准 确 度:                   ±7% 重复测试:                  ±5%; 温度特性:                 ±0.5%/℃;   测量范围:                0~200000Lux   输出形式:           二线制4~20mA电流输出 三线制0~5V电压输出 液晶显示输出 232/485网络输出   使用环境:           0℃~40℃、0%RH~70%RH(带液晶); 0℃~70℃、0%RH~70%RH(不带液晶) 大气压力: 80~110kPa 联系我们: 电话: (010)57167501/7502 网址:   www.diysensor.com 手机:  13488682012 Q Q:     33536323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奥运9#院  
北京无线联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关于微腔表面非线性光学的研究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肖云峰教授与龚旗煌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微腔非线性光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有机分子修饰的二氧化硅光学微腔的高效三次谐波产生,比此前报道的二氧化硅微腔转换效率提高了四个量级,接近晶体微环腔三次谐波的最高转换效率。成果被《物理评论快报》以封面及编辑推荐形式亮点报道:Phys. Rev. Lett. 123, 173902 (2019)。论文题为“Microcavity Nonlinear Optics with an Organically Functionalized Surface”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3.173902)。左图:二氧化硅微腔表面修饰有机共轭分子;右图:实验测得的激发光和三次谐波光谱图 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是现代光学研究和应用中最重要的非线性光学过程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实现光频梳、全光开关和量子光源等。二氧化硅回音壁微腔由于具有超高的品质因子和成熟的制备工艺,已经成为是现代光子学研究的重要器件。然而,由于材料的限制,二氧化硅三阶光学非线性响应较弱于多数晶体材料,这严重地制约了二氧化硅微腔器件的性能。另一方面,有机共轭小分子具有离域的电子系统,在光场激发下,离域电子表现出很强的非谐振动,从而具有很高的非线性响应系数。同时,回音壁微腔的表面倏逝场为微腔与外界物质相互作用提供天然的通道。因此,采用表面修饰技术,光学微腔和高非线性响应的有机分子形成连结;有机分子通过表面倏逝场作用,有效地调控微腔系统的非线性效应,从而提高微腔器件的性能甚至可能突破微腔材料的限制。 在该项工作中,研究团队通过采用两步反应法,实现了二氧化硅微腔表面均匀地修饰有机分子层,既有效增强了微腔表面三阶非线性系数,同时保持了腔的高品质因子特性。实验中,研究者采用最近发展的动态相位匹配技术,即基于腔克尔效应和热效应补偿非线性频率转换过程中本征的相位失配,实现泵浦光和谐波频率与热腔模频率的共振匹配,最终实验上观测到三次谐波转换效率达到1680%/W2,比之前报道的二氧化硅微腔的最高转换效率提高了四个量级,接近目前晶体微环腔转换效率的最高值。研究者进一步地在实验上揭示了三次谐波的增强来自表面修饰的有机分子:微腔三次谐波/合频转换效率显著依赖于泵浦光偏振,平均输出功率对比度达到50倍,这是由于有机分子偶极取向导致的偏振依赖响应。该工作采用的表面修饰技术和动态相位匹配方法可以普适地推广到其它微腔和光波导等体系中,在宽带可调谐非线频率转换和表面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77 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