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加工废料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加工废料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收箱,回收箱的右侧滑动连接有电机箱,且电机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电机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中轴,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废料回收技术领域。该具有清理功能的加工废料回收装置,达到了可以升降的目的,使得在清理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力度,确保能够清理彻底,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可以有效的进行清理,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定制实验室真空腔体箱体加工真空容器
定制实验室真空腔体箱体加工真空容器    真空腔体是保持内部为真空状态的容器,真空腔体的制作要考虑容积、材质和形状。不锈钢是目前超高真空系统的主要结构材料。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放气率低、无磁性、焊接性好、导电率和导热率低、能够在-270—900℃工作等优点,在高真空和超高真空系统中,应用广泛。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定制实验室真空腔体箱体加工真空容器 近年来,为了降低真空腔体的制作成本,采用铸造铝合金来制作腔体也逐渐普及。另外,采用钛合金来制作特殊用途真空腔体的例子也不少。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为了减小腔体内壁的表面积,通常用喷砂或电解抛光的方式来获得平坦的表面。超高真空系统的腔体,更多的是利用电解抛光来进行表面处理。 焊接是真空腔体制作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为避免大气中熔化的金属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焊接质量,通常采用氩弧焊来完成焊接。氩弧焊是指在焊接过程中向钨电极周围喷射保护气体氩气,以防止熔化后的高温金属发生氧化反应。超高真空腔体的氩弧焊接,原则上必须采用内焊,即焊接面是在真空一侧,以免发生虚漏。 真空腔体的内壁表面吸附大量的气体分子或其他有机物,成为影响真空度的放气源。为实现超高真空,要对腔体进行150—250℃的高温烘烤,以促使材料表面和内部的气体尽快放出。烘烤方式有在腔体外壁缠绕加热带、在腔体外壁固定铠装加热丝或直接将腔体置于烘烤帐篷中。比较经济简单的烘烤方法是使用加热带,加热带的外面再用铝箔包裹,防止热量散失的同时也可使腔体均匀受热。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真空腔体设计制造技术,根据工业和研究中心的高要求制造腔体,用于高真空和超高真空制程或学术研究设备。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为真空腔体(箱体)设计制造供应商,依照客户订制的需求客制化真空腔体(箱体),分析您的需求以找到适合的应用设计,并拥有良好品质的制造质量保证,提供安装和咨询现场服务解决方案的协助。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亦有生产和供应范围广泛的真空零组件和真空配件,例:真空法兰、真空配件、真空波纹管以及蓝宝石真空视窗等,可应用于真空腔体(箱体)上。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 2022-04-06
一种铣削加工振动位移高带宽补偿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铣削加工振动位移高带宽补偿装置,属于铣 削技术领域,其包括用于支撑主轴的主轴支撑块,呈方框状的口字型 滑块以及敞口凹槽,该口字型滑块包围在主轴支撑块的周围,敞口凹 槽用于容置口字型滑块和主轴支撑块,主轴支撑块两个侧面分别通过 第一X轴音圈电机和第二X轴音圈电机与口字型滑块的与Y轴平行的 两个边的内壁相连接,敞口凹槽的与 X 轴平行的两个边的内壁分别通 过第一Y轴音圈电机和第二Y轴音圈电机与口字型滑块的与X轴平行 的两个边的外壁相连,敞口凹槽的底部安装有 Z 轴音圈电机和多个柔 性铰链支撑。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检测精度高,能同时 检测沿 X 轴、Y 轴以及 Z 轴的振动位移并进行补偿。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利用自学习系统实现逼近理论极限的光学手性材料设计
随着纳米光子学的发展,具有超颖性质的人工微结构吸引了众多研究。针对日益增长的研究和设计需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方哲宇及其研究团队实现了一种自洽的框架——BoNet,其结合了贝叶斯优化(Bayesian optimization)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实现了纳米结构对于超强光学手性的自学习。基于此框架,他们将纳米结构设计表示为图形,并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电场分布和反射光谱的学习,此过程不需要将纳米结构参数化为向量,因此最大化的保留了其几何信息和边界条件。同时,利用贝叶斯优化以实现对纳米结构远场光学手性的优化,并运用其采样样本反复训练神经网络实现自学习。利用BoNet,他们针对远场反射光谱的圆二色性进行优化并逼近了其理论极限(CD = 1),同时利用神经网络匹配预测的近场电场分布,对获得的强光学手性进行分析解释。 此框架能够被直接推广用于其他光学性质的自学习优化,例如实现反常透射,偏振态调制和相位调制。更进一步的,此方法论能够帮助设计更多的,具有良好光学性质和运用价值的纳米光子学器件,比如消色差超透镜,超灵敏的微传感器以及智能超表面等。此研究同时能够启发更多数据驱动的研究,通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和其他机器学习的方法,实现对传统科学研究的新探索,在制药,引物设计,固体结构分析上启发新突破。 该工作于2019年11月19日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题为“Self-Learning Perfect Optical Chirality via a Deep Neural Network”(DOI: 10.1103/PhysRevLett.123.213902)。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方哲宇研究员是本文的通讯作者,李瑜,徐优俊,姜美玲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来鲁华教授为合作者,北京大学为唯一通讯作者单位。该工作得到得到了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大学高性能校级计算平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中心高性能计算平台等单位的支持。用于近远场计算的神经网络结构表征实现了逼近理论极限的高手性,并利用神经网络对近场分布进行分析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主动式偏振目标增强的共光路全景环带光学成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式偏振目标增强的共光路全景环带光学成像装置,包括全景环带偏振照明系统与全景环带偏振成像系统;全景环带偏振照明系统与全景环带成像系统共光路,由全景环带透镜、后续镜组、偏振分光组件及靶面依次排布组成;偏振分光组件一侧的靶面为照明光源,另一侧的靶面为成像相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大视场范围高对比度的关键目标探测,利用目标物体和背景物体保偏性能的差异,可增强关键目标物体与背景环境的对比度,有利于目标探测与追踪。采用主动成像方式可以提供更真实有效的物体保偏性能信息。本实用新型采用共光路设计,提高了对振动等环境因素的稳健性,装置结构紧凑,体量轻巧,可适用于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光学模铁磁共振增强的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高频软磁薄膜的铁磁共振频率是集成化微磁电感的上限工作频率。受限于较低的声学模共振频率,当前微磁电感的频率较低。基于光学模共振的软磁薄膜具有非常高的共振频率,将成为提高微磁电感频率的新突破口。本发明主要介绍了实现光学模共振的多层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望用于制备集成化微磁电感或其他磁性薄膜集成器件。本发明所述的光学模共振是从未使用过的新原理,基于光学模共振的高频软磁薄膜材料及其集成电路工艺兼容性制备方法,将有利于将其推广到集成电路磁性元器件的各个应用环节,例如,微磁电感、隔离器、耦合器、滤波器等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青岛大学 2021-04-13
基于复数互相关的微血管光学造影及抖动补偿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数互相关的微血管光学造影及抖动补偿方法及系统,该方法结合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的三维空间分辨能力以及动态散射技术的空间运动分辨能力,以一定时间间隔、对同一空间位置或聚焦光斑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的位置进行多次重复的OCT成像,其中,静态组织背景的散射信号不随时间改变,而动态血红细胞的散射信号随时间改变。据此可以在OCT信号中分辨出血流信号,实现基于血流运动特征的微血管光学造影。本发明不受相位整体扰动的影响,不需要进行相位矫正;血流信号的提取与图像整体错移的矫正都基于复数互相关算法,可以并行实现。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具有超宽调谐范围的灵活宽型光学滤波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宽调谐范围的灵活宽型光学滤波器, 包括双光纤准直器、第一三棱镜、第二三棱镜、光束扩束系统、光栅、 准直透镜、平面反射镜、第一楔形反射镜和第二楔形反射镜。本发明 通过两个活动的三棱镜使三个不同中心波长的入射子波段以不同角度 入射到光栅上得到三个不同中心波长调谐子波段;利用电子机械器件 改变光栅的角度,实现衍射中心波长的不同衍射角度;改变两个楔形 反射镜的位置和相对间距,从而改变出射波长的中心波长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双光学放大倍率图像采集装置及图像采集控制处理系统
通过采用两个不同光学放大倍率图像采集系统,进行巧妙的光路切换,实现了针对检测对象变换图像分辨率的要求,有效解决了高密度PCB检测速度和微小元件检测准确度的矛盾,破解了长期困扰自动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共性技术难题;应用企业已累计生产销售682台套,用户已达到300多家,部分产品出口到了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打破了相关高端设备一直被国外设备垄断的局面,有效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4
基于光学超颖表面的多维信息复用防伪标识与加密技术
本成果将全息技术与位置复用、偏振复用、共形超颖表面、非对称传输、结构色、相变材料、轨道角动量调控等超颖表面相关特性相结合,设计出了多种基于光学超颖表面的多维信息复用防伪标识,为提升光存储技术的存储密度和防伪加密性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有极大的设计优势和应用前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近年来,超颖表面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其强大的波前调控能力和与生俱来的超薄、紧凑的性质非常适合应用于光学加密、防伪领域。为了推进超颖表面的实用化发展,增加其信息容量,项目组在超颖表面的多维信息复用领域做出许多努力。将全息技术与位置复用、偏振复用、共形超颖表面、非对称传输、结构色、相变材料、轨道角动量调控等超颖表面相关特性相结合,设计出了多种基于光学超颖表面的多维信息复用防伪标识,为提升光存储技术的存储密度和防伪加密性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有极大的设计优势和应用前景。 基于光学超颖表面的多维信息复用防伪标识与加密技术信息容量大,能提供多层次的防伪特征;必须采用电子束刻蚀系统进行加工,设计制造难度高,极难仿制和伪造;面积小,外表精致,不影响产品或证件的外观;具有极高的唯一性,由于全息算法的特性,即使对应的全息再现像完全相同,也可以通过对比SEM图来从根源上避免伪造。该技术代表着未来光学加密、防伪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作为数据存储、模式识别、信息处理和光学加密的平台,有望在增强现实、智能手机等人机交互领域及防伪、信息加密等信息安全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7 68 69
  • ...
  • 154 15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