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光学干涉式重力仪中的闭环信号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光学干涉式重力仪中的闭环信号采集装置,具有稳频激光光源、第一分束器、落体棱镜、参考棱镜、两个平行设置的平面反射镜、第二分束器、光电探测器、相位调制器以及PC上位机或者示波器。由光电探测器将落体棱镜下落过程中采集的光信号作为反馈信号输给相位调制器,相位调制器输出一个偏置相位,补偿落体下落过程中测试光和参考光之间的相位差,相位补偿至2π后立即重置,并且重复相位补偿过程。通过相位调制器引入的相位差以及产生相位差的电压值作为最后获得的信号数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信号数据处理简便,测量灵敏度高。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光学测量仪器样品台校准的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学测量仪器样品台校准的系统及方法。在椭偏仪直通式的情况下进行光路系统的对准,包括前光路和后光路的对准;在椭偏仪斜入射式粗调样品台上的旋钮,使得检偏臂光学接收器孔能够接受到一部分光束;微调样品台上的旋钮,使表示光束的十字光标出现在中心位置;以 l 为步长令系统前部和系统后部在 Z 轴方向上进行扫描,并记录在每个高度位置时探测器接受到的总光强,绘制出一条光强曲线,系统自动选取光强值最大点处为样品台最优相对高度位置。系统主要包括光源,起偏臂,前置四象限探测器,检偏臂,分光镜,内置四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注入种子光的光学微腔光频梳产生装置及产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注入种子光的光学微腔光频梳产生装置 及产生方法,包括泵浦激光、第一光放大器、第一分束器、光纤环、 光滤波器、合束器和光学微腔;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泵浦激光, 分束器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光纤环的一端连接至分 束器的第二输出端,光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光纤环的另一端,合束 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分束器的第一输出端,合束器的第二输入端连 接至光滤波器的输出端,光学微腔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合束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光学元件支撑参数的蒙特卡洛分析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元件支撑参数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具体为:确定保证面形精度的最少支撑点数为最优支撑点数,并计算支撑点的理想支撑力;依据理想支撑力定义多个不同支撑力波动水平,计算不同支撑力水平下随机支撑力引起的镜片面形变化;统计并检验镜片面形畸变的随机分布规律,建立不同支撑力水平与光学元件成像质量的映射关系;根据质量控制标准,确定支撑力的波动范围。本发明基于蒙特卡洛方法,解析不均匀支撑力作用下镜片面形畸变的随机分布规律,分析不同随机支撑力水平对光学元件成像质量的影响,从而确定合理的支撑力波动范围,为光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薄型金属双极板及批量化精密制造技术
2019年上海市技术发明特等奖 燃料电池“高功率密度、大功率输出、长寿命运行、低成本制造”是长期制约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推广的国际难题,变革燃料电池核心部件,采用金属双极板替代现有石墨双极板,是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上海交通大学来新民教授团队历经十余年研发,与上汽集团、新源动力、上海治臻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明了薄型金属双极板设计与制造新方法、新工艺和新装备。主要发明如下: 1、提出了“岛群-流道”复合的大规模并联流场均匀分流原理,解决了现有叉分流道分流的过约束问题,创建了错层密封的冲压单极板背对背焊合方法,发明了薄型金属双极板“两板三场”新构型。 2、揭示了大面积超薄板细密流道的成形回弹及焊接变形规律,建立了细密流场成形及焊接的残余应力分析模型,发明了极板多步成形误差补偿与激光焊接变形抑制技术。 3、提出了“非晶碳耐蚀-石墨微晶导电”的涂层性能综合原理,探明了石墨微晶纵向生长机制;提出了非晶碳沉积过程伴生石墨微晶生长的控制方法,发明了非晶-微晶复合涂层及其磁控溅射制备技术。 4、发明了耐蚀导电复合涂层的多腔连续磁控溅射等工艺装备,研制了融合多步成形-多工位焊接-多腔溅射的金属双极板生产装备系统,创建了我国首条金属双极板批量化生产线。 本项目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7项,申请PCT专利5项,牵头和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3项,发表SCI论文91篇(全球双极板主题论文数第一)。开发的金属极板在国内率先通过5000小时车载工况寿命考核,在国内金属极板市场上占主导地位;成果应用于我国首辆金属极板燃料电池轿车与客车、首个上汽P390型115kW车用全功率电堆开发,为上汽、东风、长城等国内金属极板燃料电池汽车开发提供了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 金属双极板 金属双极板连续冲压成形   金属双极板多工位连续激光焊接 金属双极板多腔连续磁控溅射工艺装备 金属双极板生产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薄型金属双极板及批量化精密制造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2019年上海市技术发明特等奖燃料电池“高功率密度、大功率输出、长寿命运行、低成本制造”是长期制约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推广的国际难题,变革燃料电池核心部件,采用金属双极板替代现有石墨双极板,是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上海交通大学来新民教授团队历经十余年研发,与上汽集团、新源动力、上海治臻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明了薄型金属双极板设计与制造新方法、新工艺和新装备。主要发明如下:1、提出了“岛群-流道”复合的大规模并联流场均匀分流原理,解决了现有叉分流道分流的过约束问题,创建了错层密封的冲压单极板背对背焊合方法,发明了薄型金属双极板“两板三场”新构型。2、揭示了大面积超薄板细密流道的成形回弹及焊接变形规律,建立了细密流场成形及焊接的残余应力分析模型,发明了极板多步成形误差补偿与激光焊接变形抑制技术。3、提出了“非晶碳耐蚀-石墨微晶导电”的涂层性能综合原理,探明了石墨微晶纵向生长机制;提出了非晶碳沉积过程伴生石墨微晶生长的控制方法,发明了非晶-微晶复合涂层及其磁控溅射制备技术。4、发明了耐蚀导电复合涂层的多腔连续磁控溅射等工艺装备,研制了融合多步成形-多工位焊接-多腔溅射的金属双极板生产装备系统,创建了我国首条金属双极板批量化生产线。本项目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7项,申请PCT专利5项,牵头和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3项,发表SCI论文91篇(全球双极板主题论文数第一)。开发的金属极板在国内率先通过5000小时车载工况寿命考核,在国内金属极板市场上占主导地位;成果应用于我国首辆金属极板燃料电池轿车与客车、首个上汽P390型115kW车用全功率电堆开发,为上汽、东风、长城等国内金属极板燃料电池汽车开发提供了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金属双极板金属双极板连续冲压成形 金属双极板多工位连续激光焊接金属双极板多腔连续磁控溅射工艺装备金属双极板生产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其他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国家级计划/专项类别: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重大项目等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种两自由度隔振与精密定位的复合主动隔振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自由度隔振与精密定位的复合主动隔振器, 该隔振器包括基础平台(10)和负载平台(30),该隔振器还包括隔振单 元,其设置在所述基础平台(10)和负载平台(30)之间,所述隔振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空气弹簧(20)和第一音圈电机(25a),所述隔振单 元还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可调刚度片弹簧和第二音圈电机(25b),该 隔振器还包括定位单元,其设置在所述隔振单元的外侧,所述定位单 元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比例压力阀(26),所述定位单元还包括沿第二 方向的第二音圈电机(25b)。本发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五轴数控精密刀具磨床、刀具研发软件及刀具一体化研制
成果瞄准国外对刀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及装备的封锁,以及国内该领域的空白,采用自主研制的整体立铣刀通用数学建模理论及磨削算法,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出我国自己的整体立铣刀设计与制造软件、数控系统、五轴数控精密刀具磨床以及国产化刀具,该项成果已经获得2项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目前已经开发出刀具设计与制造软件,正在开发数控系统,后期开发出五轴数控机密磨床装备,项目整体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有望实现产业化。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一种用于点光源配光的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点光源配光的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属于非成像光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设计要求设置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具体结构,根据折射定律和能量守恒定率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设计出满足预定照明要求的自由曲面,使光源的出射光经该自由曲面偏折后在目标照明区域产生预定的照明光斑,如带有“ZJU”字样的圆形照明光斑和均匀的矩形照明光斑。该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某一表面为自由曲面,该自由曲面通过曲面拟合离散数据点得到。本发明设计效率高,能实现复杂照明,能获得连续的自由曲面,实现了曲面的可加工。折射型和反射型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均可以用光学树脂等材料借助注塑成型技术来实现。
浙江大学 2021-04-11
曲面光学结构的多电荷耦合器件组自适应成像仪
本实用新型的曲面光学结构的多电荷耦合器件组自适应成像仪,属于图像信息获取和处理领域。其结 构为:3个CCD构成仿复眼的曲面结构,再分别连接到3个可编程视频信号处理芯片的模拟信号输入端;可编 程视频信号处理芯片的状态信息输出到复杂可编程逻辑电路(CLPC)中作为控制信号,而数据信号则经过上 述3个电可擦存储芯片分别输入到3个第一类DSP数字信号处理芯中,3个第一类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控制 信号输入到1个第二类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做为片选信号和使能信号。该成像仪具有随光照条件改变自动 调节融合模式的成像功能,它不仅可以在正常光照条件下获取高对比度的图像,还可以在较弱光照条件下 获取高亮度敏感性的图像。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