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矿用三维激光数字测量仪项目
三维激光数字测量技术是一种集激光测距传感器、控制模块、三维数字建模等高新技术的新型空间测绘技术。其硬件主要包括:激光发射接收器(脉冲法),步进电机(垂直方向、水平方向),角度编码器,控制器,倾斜补偿器,手持式PDA,电源等组成;控制模块:仪器自检、调平、校准,参数设置,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文件储存(数据格式转换),数据输出,误差分析等;数据处理:点云数据采集,点云特征描述与提取,点云数据拼接,图像切割,数据除噪,点云曲面重建、可视化等。 项目设计的产品是一种三维激光数字测量仪,是与岩体三维激光数字测量系统配套使用的全新的空间三维信息获取手段,可用于矿业工程、地铁工程、铁(公)路隧道工程、水利工程、地下储油库、人防工程、土木工程测量,能够为客户提供“硬件+数据+软件+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服务。 三维激光数字测量技术是一种快速直接获取被测目标表面模型的技术,最终目的就是要建立被测目标的数字化的精确三维模型以服务于工程建设各个领域。由三维激光数字测量技术进行数据采集之后,获取的是目标表面高密度的点云数据,进而对被测目标表面的完整、清晰的表达。将采集到的点云数据进行优化,其实质就是如何将“点”变为“体”的过程。点云重建复原了被测目标的真实形状且对其表面模型进行数字化表达,对后继算法的实施、算法效率的优化、最终模型的生成以及信息的正确提取。 技术指标:测量距离:100m、150m、500m、1700m;采样频率:200Hz;测量误差:20mm;视角:360°×270°;测距方法:脉冲法;重量:6kg 大规模推广三维激光数字测量仪的应用领域及应用规模,建成国内领先的三维激光数字测量软硬件创新与研发基地,推动我国三维激光数字测量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产品定位: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 产品市场定价在25~30万元。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具有很高的价格优势。 该产品能够快速量测被测三维空间,建立三维空间模型,并计算三维空间体积、稳定性分析、数值计算等,为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分析提供技术保障。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东北大学 2021-04-11
钢板板厚及横向板型曲线测量仪
用于冷轧板材绝对厚度/相对厚度(可自由转换)测量的高灵敏度仪器。 该仪器的测量原理是采用双CCD传感器分别放置于被测钢板厚度上下两面的同一轴线上,沿平行于钢板面移动,采用和差补偿测量电路预处理和采集信号,并将该信号经89C52单片机后,进行一系列数据处理,然后传输给LJD-GP2410 ARM一体机存储并显示测量结果。仪器具有“人机对话”、“输入板带各种参数”、“自动采集数据”、“数据处理”、“存储测量结果”、“显示和传输各种数据”、“打印曲线”等智能化功能。能实现手持简易测量,同时又能在固定导轨测量。 主要性能指标:1. 仪器测量范围:宽度0~2000mm,厚度2~50mm;2. 仪器分辨率:1mm;示值误差:<5m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高精度三维轮廓激光扫描测量仪
激光扫描测量仪是高精度三维物体表面形状测量设备,该设备基于线结构光和三角测量原理,采用四轴运动系统。其主要特点是系统结构简单、测量速度快、且具有实时处理能力。在计算机控制下,可以实现三维复杂物体的快速、高效的数字化,为三维曲面重构,快速成型制造,立体数控加工等后续处理提供完善可靠的数据。该设备在2001年通过有关部门的鉴定,其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发明专利3项。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手持式表面粗糙度快速测量仪
表面粗糙度是机械零件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评定指标,在任何一张零件图上都离不开它。因为它与零件的摩擦、磨损、疲劳、腐蚀、配合、密封和美观等使用性能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工作寿命和可靠性。因此,对重要的、精密的加工零件进行表面粗糙度的快速测量尤为必要。目前的测量仪器主要有两类:①电动轮廓仪(包括大型固定式和小型便携式);②光学显微镜(包括双管显微镜和干涉显微镜)。光学显微镜通常是在计量室或实验室中使用,由于自动化程度差,测量效率低,现已少用。电动轮廓仪是利用仪器的金刚石测针在被测表面上以一定的移动速度自动划过,被测表面的微观高低不平将使测针作垂直方向的位移,再将测针的位移转换为电量并加以放大后送入计算机,就可在显示器上得到被测表面粗糙度的有关数据或通过记录器绘制出被测表面轮廓图。电动轮廓仪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器。但它也存在如下不足之处:①电动轮廓仪的测针易划伤软质金属表面及精加工表面;②电动轮廓仪需要一个放置仪器的工作台,并把工件从机床或生产线上取下来测量,而且受到测针移动速度的限制,测量效率仍不高。除了上述测量仪器,还有一种人工比较法,即把被测表面与表面粗糙度样板通过视觉或触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被测表面的粗糙度大致范围,其测量精度不高。2、本专利的目的和特点本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为生产现场提供一种简便快捷的工件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本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的特点是:测量仪体积小,功耗低,操作方便快捷,不需要把工件从机床上取下来测量,可在多种机床上使用。如果发现工件的测量结果还达不到技术要求,可接着继续加工,从而减少装夹次数,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研制出了“手持式表面粗糙度快速测量仪”初步样机。
长沙理工大学 2021-04-13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仪,所述的测定仪有一底座1,底座1上固定一立柱2,固定滑块6固定在立柱上。升降滑块8与固定滑块5滑动配合,力敏传感器9固定安装在升降滑块8上,铝合金吊环14、小型水平仪12都安装在一固定架上,水平调节钮13与悬挂细线11相连,铝合金吊环通过细线悬挂在力敏传感器10上。铝合金吊环14的升降通过转动升降调节手轮3实现。恒温加热套16用来将烧杯15里面的被测液体加热到设定的温度。本发明由于采用恒温加热套对被测液体加温可对不同温度下的液体表面张力系数进行测量;铝合金吊环从液面中拉脱通过转动升降调节手轮带动升降滑块实现,仪器稳定度高,调节容易,升降迅速,重复性好,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实验精度也高。
西华师范大学 2015-01-07
电子肺活量仪电子肺活量测试仪FCS-10000
FCS-10000电子肺活量测试仪   FCS-10000型电子肺活量计(电子肺活量测试仪)选用了压差型传感器,采用了微电脑技术,所测数据稳定、可靠,显示清晰,主要用于人体机能的测量,可供体育、医卫、劳动、学校、科研等部门及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使用。   技术参数: ■ 量程:1-10000ML ■ 分度值:5ML ■ 精度:1%F.S ■ 电源:9V电池/直流供电 ■ 显示:4位液晶显示 ■ 按键:电源开关,清零功能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纵横计量支付结算决算一体化云版软件V3.5
作为工程施工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计量支付是准确考核工程进度、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施工产值统计、经济核算及财务拨款的基本依据。做好计量支付工作,对加强成本管理、优质高效完成工程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纵横计量支付结算决算一体化云版软件,解决从“计量支付到结算决算”的工程数据管理,实现从“概算-计量-决算”的公路工程全过程动态管理,基于大数据、云计算进行开发,提供SaaS平台服务,使计量支付结算决算智慧化、数字化,信息化。 快速准确建立各类台账,满足各维度计量(清单计量、0#台账计量、比例计量)要求,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合理的控制工程建设投资,方便全过程跟踪审计,维护参建各方合法权益。
珠海纵横创新软件有限公司 2023-02-13
深圳体质测试仪器 中考仪器 国家权威质量保证
产品详细介绍
广州市恒康佳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有关微腔非线性光学的研究
左图:表面二次谐波效应示意图;右图:光学微腔增强表面非线性效应。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是现代光学研究与应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非线性光学过程之一,被广泛地用于实现频率转换、光学调制和量子光源等。由于结构反演对称性的限制,常用的硅基光子学材料往往不具备二阶非线性电偶极响应。借助材料的表面或界面,这种反演对称性可以被打破,进而诱导出二阶非线性光学响应。然而,传统的表/界面非线性光学研究存在两个重要挑战:一是非线性转换效率极低,即使在高强度的脉冲光激发下也仅能产生极少量的二阶非线性光子;二是体相电四极响应严重地干扰表面对称性破缺诱导的非线性信号分析。 该项工作中,北京大学课题组利用超高品质因子回音壁光学微腔极大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优势,在二氧化硅微球腔中获得了高亮度的二次谐波和二次和频信号。为了充分发挥微腔“双增强”效应,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动态相位匹配方法,利用光学微腔中热效应和光学克尔效应的相位调制,高效地实现了基波和谐波信号同时与微腔模式共振。实验上获得的二次谐波转换效率达0.049% W-1,相比传统表面非线性光学,该效率增强了14个数量级。左图:实验获得的激发光和二次谐波光谱图;右图:动态相位匹配过程二次谐波功率变化。 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对基波偏振和二次谐波模式场分布的测量分析,成功提取得到只有表面对称性破缺诱导的非线性信号,排除了体相电四极响应的干扰。这种表面对称性破缺诱导的非线性信号有望作为一种超高灵敏度的无标记“探针”,用来检测和研究材料表面分子的结构、排布、吸收等物理与化学性质,为表面科学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平台;同时,该项研究发展的动态相位匹配机制具有普适性,可进一步推广到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光学谐振腔中,有望在非线性集成光子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 2021-04-11
飞秒-纳米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
为了更加直观地探究纳米世界,大量研究者致力于发展高时间-空间分辨能力的微纳探测技术,由龚旗煌院士负责的“飞秒-纳米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正是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工作。近日,该重大仪器项目在基于超快光电子显微镜技术实现表面等离激元的多维度探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2018年11月19日发表在《自然通讯》 杂志(Manipulation of the dephasing time by strong coupling between localized and propagating surface plasmon modes,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8-07356-x)。 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因其高局域强度,小局域尺度,高灵敏度等特点,被大量应用在不同领域。但是,几个飞秒的超短模式寿命(dephasing time)大大限制了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该工作设计的多层结构实现了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和传播表面等离激元的强耦合(图1(a))。动态数值模拟结果也清晰地证明在强耦合下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和传播表面等离激元模式之间的能量交换。近场方面,光电子显微镜对表面等离激元模式进行直接成像,大大突破了原有的远场探测技术的限制。并且结合不同激发光源,实现不同维度的探测。结合波长可调的激光光源,光电子显微镜在频域记录下表面等离激元模式随波长变化的强度演化过程(图1(b))。结合超快泵浦探测技术,光电子显微镜在时域记录下表面等离激元模式随时间变化的演化趋势。该工作更加深入并直观地探测强耦合体系中的能量转换过程,并通过强耦合中失谐量的改变实现模式寿命的操控,相较于未耦合的局域表面等离模式,强耦合的模式寿命由6飞秒(10-15秒)提高到10飞秒。这一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发展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人工光合成、生物传感等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图1、(a)光电子显微镜和多层结构示意图,(b)远场和近场探测曲线、不同波长激光激发下光电子显微镜记录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分布图。 此研究是由北京大学和日本北海道大学共同合作完成,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杨京寰和重大仪器项目的国际合作者、北海道大学助理教授孙泉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龚旗煌院士和北海道大学Misawa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除了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该工作还得到了科技部、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日本文部科学省及学术振兴会、北海道大学纳米技术平台等单位的支持。目前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飞秒-纳米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的研制正在有序推进中,已经取得了一批包括此工作在内的阶段性成果。该实验系统的核心仪器是附带低能电子显微功能的光电子显微镜(PEEM), 其激发光的波长覆盖范围从极紫外到近红外(图2)。下一步该实验系统有望在二维材料、光电材料与器件、表面介观物理等研究领域大显身手、发挥积极作用。图2、北京大学研究团队的飞秒纳米时空分辨系统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78 7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