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物柱面反射棱镜耦合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包括光发射组件、光接收组件和用于接收光发射组件发出的光线并将其反射至光接收组件的光反射组件。所述的光发射组件沿光线方向依次设有光源、扩束镜、准直镜、滤光片和矩形光阑;所述的光反射组件由抛物柱面反射棱镜和位于抛物柱面反射棱镜的焦线部位的金属薄膜组成;所述的光接收组件由接收光反射组件发出的光线的偏振分光棱镜、用于接收偏振分光棱镜发出s光的第一CCD阵列和用于接收偏振分光棱镜发出p光的第二CCD阵列组成。本发明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结构简单紧凑,光束汇聚准确,制作与调试简便,有效提高了角度调制型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检测稳定性。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包括本体(1)、电机(10)、手指 座(4)以及中间传动环节,其 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环节采用蜗轮蜗杆副,其 中蜗杆(3)直接与电机(10)的输出轴相连,蜗轮(7)与手指 座(4)组合成 一体,蜗轮——手指座组合体对称安装在蜗杆两侧本体(1)上,所述手指座(4) 上开有开放式 快速装卸槽,手指(6)与手指座(4)间通过螺钉(5)连接紧固。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提供驱动动力,可以直 接利用电源工作,没有额外的动力 源要求;采用蜗轮蜗杆直接传动手指座张合,结构简单;开放式快速装卸槽可 以实现手指的快速装卸。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一种液滴阵列PCR芯片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滴阵列PCR芯片,所述芯片是以单晶硅片或玻璃片为基材,采用标准光刻和湿法刻蚀技术制备得到,所述的芯片以单晶硅片或玻璃片为基材、在所述的基材上依次附着SiO2氧化层、由SiO2氧化层表面硅烷化生成的硅烷层,所述的硅烷层布置有光刻胶工艺刻蚀形成的可形成液滴状阵列的亲水坑阵列,所述亲水坑阵列外围设置有封闭成环的护栏,所述的护栏与所述硅烷层液密封连接。并公开了所述芯片应用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或实时定量等温扩增反应检测。本发明提供的检测系统将反应体积大为降低,而且检测灵敏度和商品化定量PCR仪相当。检测体系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可应用于商业化。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二十八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十八醇的全合成方法,以环十二酮(I)为起始原料,经与第二胺反应得到烯胺(II),烯胺在缚酸剂存在下和酰氯反应得到1,3-二酮(III),然后在碱性条件下1,3-二酮开环得到酮酸(IV),酮酸经Wolff-Kischner还原得到高级脂肪酸(V),将其酯化得到高级脂肪酸酯(VI),最后用氢化锂铝或钠-乙醇还原得到高级脂肪醇即二十八醇(VII),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二十八醇,其纯度可达99.5%。LD50大于15000mg/kg,经人体实验证明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硅基新一代锂电负极材料制备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其在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和大规模储能方面的应用。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主要是因为所采用的正负极材料的比容量较低,尤其是负极材料石墨,其理论比容量为 372 mAh/g。目前研究最多的、最具有商业化前景的负极材料为硅基负极材料,其理论比容量为 4200 mAh/g,是石墨的十倍以上。据招商证券预计,硅基负极材料在 2020 年的市场使用量接近于 5 万吨,销售额接近于 50 亿。 然而硅基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较大的体积变化率(>300%)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较大的体积变化导致极片碎裂以及电解液在材料表面持续分解,从而造成其循环性能剧烈下降。另外,硅基材料为半导体,其导电性较差,从而导致硅基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较差。如何解决硅基负极材料这两大缺点是普及硅基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应用的关键。 陈永胜教授课题组结合在纳米技术和石墨烯材料领域的专长,经过近 10 几年的研究,采用低成本的原材料、易工业化的工艺技术制备了石墨烯包覆的硅基负极材料,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1)采用独特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技术将大粒径的硅粉进行纳米化处理,纳米化大大缓解了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的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硅基负极材料循环性能差的问题;2)石墨烯包覆则充分发挥了石墨烯导电导热性能好、机械性能优异、电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改善了材料的锂离子扩散性能和电子导电性,大大提高了功率特性; 14隔绝了硅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抑制副反应造成的电解液分解和材料侵蚀,提高了首次效率,延缓了使用过程中的寿命衰减;进一步减缓了充放电过程中硅的体积变化,维持材料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极大地提升了循环特性。
南开大学 2021-02-01
一种含有窄光谱LED 红光的牙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保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有窄光谱 LED 红光的牙刷。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2-01
一种复合型无人潜水器
技术分析(创新性、先进性、独占性) 传统水下机器人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无人有缆机器人,由于其受缆限制,通常用于定点取样和观察,探测距离有限;第二种是无人无缆机器人,主要用于长距离测绘作业,无法进行定点作业。 目前,上述两种机器人都有较为成熟的应用和商业产品。本项目提出的是一种复合型无人潜水器,综合了两种机器人优点,既可实现定点作业,又可进行长距离探测和测绘作业。目前,国际上仅美国有所研制,国内仅2家单位在研制,包括上海海洋大学。 本项目由一个潜水器本体、一个中继站、一个综合控制系统和一套布放与回收系统四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通过线缆连接构成完整的无人潜水器系统。 已研制复合型无人潜水器两台,其中第二台设备国产化率在90%以上;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5-11
一步法病毒RNA提取试剂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峻博士在第一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一步法病毒RNA提取试剂”。
福州大学 2021-04-10
一种植物内生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内生菌,分类命名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完整命名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SAN1,该菌株已于2013年3月11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No.7295。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植物内生菌在修复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与镉复合污染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巨大芽孢杆菌CGMCC7295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同时促进植物对Cd的吸收,有效的消除土壤中的Cd污染;并且能高效转化土壤的硝态氮,减轻次生盐渍化的危害;通过巨大芽孢杆菌CGMCC7295与植物的联合作用,可实现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与重金属Cd复合污染的修复。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多孔粘土异构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粘土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过程是:首先将脱水干燥后的废弃有机膨润土与共表面活性剂混合反应;再加入中性无机前驱体进行搅拌反应;然后固液分离;固体部分经焙烧去除表面活性剂和吸附的有机物染物,即得到所要求的多孔粘土异构材料。无须常规合成方法中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粘土反应步骤,且无须额外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该方法制备的多孔粘土异构材料符合常规方法制备的同类材料的特点,比表面积大,孔分布均匀,孔径介于微孔和中孔之间,空隙有序度高。由于该材料采用成本极低的废弃物为原料,且无须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因而大大降低合成成本,简化制备步骤。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01 902 903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