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南京江南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南京江南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南京江浦光学仪器厂,是原国内著名光学企业南京江南光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企业。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生产光学元件、显微镜镜头、显微镜部件;90年代生产普及型生物显微镜;进入新世纪生产销售的中、高档显微镜已占有较高比例,每年有数千台产品出口。 江南光电(集团)与香港永新实业合资后,成立了南京江南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伍佰万元整。工厂占地面积27800㎡,厂房面积14000㎡,员工258人,技术人员10人,有整套生产显微镜流水线和加工中心,是专业生产显微镜厂家,目前“宁光”牌显微镜虽然是新面孔,但工厂生产的产品已被广泛用于科研、教学、医疗、电子、化学和生物工程。 
南京江南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2021-01-15
南京诺旭微光电有限公司
    南京诺旭微光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致力于中高端光学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企业。有多年的光学市场销售经验和专业工程师,能为客户提供合理、适用的显微镜检测方案。公司同时拥有专业的光学设计师和维修工程师,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能为客户提供更多快捷、方便的服务。     主要产品有:各种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测量显微镜、金相显微镜、视频显微镜、特殊显微镜改造),显微镜配件,CCD镜头等!主要服务于半导体、液晶面板、探针台、MEMS、精密刀具、精密加工、光纤通讯、 生命科学、高校、研究所等行业所涉及的显微检查、测量、分析。     经营理念:品质、服务、价值、共赢
南京诺旭微光电有限公司 2021-01-15
东莞德光电子仪器公司
东莞市康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于2008年8月通过IS9001:2015质量体系认证,2018年7月通过IECQ符合性证书认证,2020年11月通过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薄膜按键、导光膜、面板及五金端子、连接器于一体的高新科技型专业厂商,产品广泛应用于遥控器、银行U盾、POS机、蓝牙、手机、对讲机、数码相机、游戏机、点读机、键盘、家电、手机、汽车、军工及航天等各个领域。  
东莞德光电子仪器公司 2021-01-15
西安超凡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西安超凡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2022-05-24
乐普科(天津)光电有限公司
乐普科(天津)光电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德国LPKF集团在中国的独资子公司,先后于上海/苏州/深圳设立分公司,负责销售、售后技术支持、售前研究及应用LPKF设备,向中国客户提供合理化解决方案。目前中国业务管理中心位于上海。 我们开发制造行业专用设备和技术,为高/职院校、研究所、制造厂、服务商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包括:DQ业务(快速样品PCB制作技术及设备),EQ业务(SMD漏版激光切割设备、FPC/PCB激光分板切割/钻微孔设备、3D-MID激光直接成型技术及设备以及LIDE激光诱导深度蚀刻技术对薄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WQ业务(激光塑料焊接设备)和SQ业务(薄膜太阳能模组激光划线设备)。 德国LPKF激光电子股份公司,成立于1976年,总部位于Garbsen,致力于开发创新性激光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目前已为电子行业、半导体领域、太阳能光伏产业、医疗行业、汽车行业成功开发专用技术和设备,为制造者和服务商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LPKF于1998年在法兰克福上市,目前是德国高科技SDAX-150指数公司之一。
乐普科(天津)光电有限公司 2022-05-24
重庆澳浦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重庆澳浦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创办于2003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专业从事现代光学显微镜研究制造的新型高科技企业。在中国西部最大的仪器仪表显微镜生产基地重庆,具备良好的配套条件,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公司已获得国家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CE出口产品认证,拥有多项自主创新研发的发明专利、新型实用专利、外观专利等知识产权,目前更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公司在国内外集合了一大批具备经验丰富,水平高超的研发人员,组成一支优秀团结,不断创新的研发团队,在光学研究,机械设计,软件开发等方面具备强大的显微镜光机电系统集成的开发能力。公司研发能力强大,发展后劲充沛。澳浦具备强大光学冷加工和优质光学镜头的生产加工能力,全部光学镜头自行生产,充分地保障了公司产品优异的光学性能和清晰的成像质量;公司生产基地还同时具备高质量的金属加工,表面处理,装配校正的生产和管理能力。公司严格地按照各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对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进行运作管理,充分保证了每一台产品的质量和客户对于产品售后服务的严格要求。              公司目前已申请多项在国际国内领先的完全自主创新的技术专利,拥有UOP商标。              公司在企业文化中强调团队精神,不断创新,诚实守信,追求完美。我们也强调在澳浦发展的同时,保证用户和经销商也能分享到澳浦发展所创造的价值和利益。     
重庆澳浦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2022-11-01
广州长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长鹏成立于2018年1月,是一家专注研发教育装备软硬件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200多项知识产权。 公司始终秉承着紧跟教育革命的步伐,致力为中国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安全、实用、便捷的产品,让实验考试更轻松!
广州长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04
激光电影放映设备C60
ALPD®激光荧光粉放映解决方案,采用ALPD®3.0多色激光荧光粉技术,其亮度跨越性的提升到了55,000流明,代表了中影光峰除定制款产品以外最高的亮度水平,专为大型银幕量身打造。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19
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能源、光电器件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1991 年发现的碳纳米管(CNT)以及 2004 年发现的石墨烯(graphene),分别是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被认为是 21世纪的战略性材料。 本项目发明了一类新的催化剂和大量制备 SWNTs 的方法,实现了高质量单壁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图 1),纯度达 70%以上,并达到了产业化规模(达 200 公斤/年以上)。采用机械共混及"原位"聚合 等方法,使SWNTs 有效地分散于高分子基质中,获得了以环氧树脂、ABS 及聚氨酯等为基质材料,电导率达 0.2 S/cm、导电临界含量仅为0.06%、电磁屏蔽效果高达 49dB 的复合材料。 本项目首先发展了一种可大量制备的可溶性功能化石墨烯(SPFGraphene)的方法,实现了石墨烯的百克级制备(图 2)。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3)及原子力显微镜(图 4)确定了石墨烯的二维平面结构。 获得了可溶性石墨烯材料及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图 5);制备了基于石墨烯的高稳定性有机光伏电池及复合材料。 图 5、基于石墨烯的透明电极材料 所研制的单壁碳纳米管及石墨烯已用于数十家科研机构的研究和相关产品/样机的研制,包括应用于国家 863 重大汽车电池项目(中科院物理所)和军工卫星电池项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等。已研制出晶体管、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图 6)以及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多种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用范围:南开大学在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开创性成果,该项目技术的推广,将促进我国新材料、微电子、储能、资源保护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为我国在这一新型纳米材料领域占据有利地位,提高国际竞争力,做出重要贡献。
南开大学 2021-04-11
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能源、光电器件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1991 年发现的碳纳米管(CNT)以及 2004 年发现的石墨烯(graphene),分别是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被认为是 21世纪的战略性材料。 本项目发明了一类新的催化剂和大量制备 SWNTs 的方法,实现了高质量单壁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图 1),纯度达 70%以上,并达到了产业化规模(达 200 公斤/年以上)。采用机械共混及"原位"聚合 等方法,使SWNTs 有效地分散于高分子基质中,获得了以环氧树脂、ABS 及聚氨酯等为基质材料,电导率达 0.2 S/cm、导电临界含量仅为0.06%、电磁屏蔽效果高达 49dB 的复合材料。 本项目首先发展了一种可大量制备的可溶性功能化石墨烯(SPFGraphene)的方法,实现了石墨烯的百克级制备(图 2)。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3)及原子力显微镜(图 4)确定了石墨烯的二维平面结构。 获得了可溶性石墨烯材料及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图 5);制备了基于石墨烯的高稳定性有机光伏电池及复合材料。 图 5、基于石墨烯的透明电极材料 所研制的单壁碳纳米管及石墨烯已用于数十家科研机构的研究和相关产品/样机的研制,包括应用于国家 863 重大汽车电池项目(中科院物理所)和军工卫星电池项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等。已研制出晶体管、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图 6)以及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多种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南开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122 12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