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帝能(广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帝能电子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20日正式更名帝能(广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已覆盖十多个大区域的直属服务办事处。专业从事多媒体教学一体机、视频展示台、高拍仪、电子白板等电教设备产品的研发和销售,2018年帝能智慧校园物联网管理云平台,正式上线,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扩展性强、易操作、安全、节能环保的校园设备管理平台。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智慧校园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全程提供产品专业系统的培训服务,以促进行业和教育事业智能化发展。在做好优质产品的同时,突出最优越、最完美、最人性的服务观念,公司将一如既往地以亲密伙伴的姿态,与客户寻求共同的事业和成功。
帝能(广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1-15
西南大学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竞争性磋商
西南大学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竞争性磋商
西南大学 2022-06-23
集电化学、光谱和质谱方法于一体的单细胞成像仪
世界上首台有机融合电化学、光谱学和质谱技术的优势于一体的“单细胞时空分辨分子动态分析系统”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成果简介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陈洪渊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专项支持下,联合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攻克了单个细胞内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高时空分辨和微弱信号精准测量的技术瓶颈,研制成世界上首台有机融合电化学、光谱学和质谱技术的优势于一体的“单细胞时空分辨分子动态分析系统”。 首次阐明单细胞内溶酶体中生物催化反应机制;创建了胞内不同空域热传导系数的准确测量,阐明胞内热量产生与耗散机制以及胞内“出汗”与机体“出汗”散热的生命整体一致性;研制成的极紫外(VUV)质谱成像,摆脱了MALDI技术对电离介质的依赖,极大地降低了二次离子质谱(SIMS)的电离碎片,从而降低了重构分子结构的难度,显著提升了我国生命与健康领域高端科研仪器的国际竞争力。 本项目迄今已发表研究论文逾百篇。包括PNAS 4篇,NatureComm. 2篇,Science Adv.1篇,JACS 6篇,Angew. Chem. Int. Ed. 6篇,Anal. Chem. 49篇等。申请了国内专利41件,国际专利1件,授权18件。项目组成员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以及2018年度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朱良漪分析仪器青年创新奖”;所研发的“单细胞活性分析仪”获“2018年度科学仪器行业优秀新产品奖”及“2021年度日内瓦发明金奖”。
南京大学 2022-08-12
一种分辨 N2 分子振转 Raman 谱的双光栅光谱仪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大气水 Raman 谱和气溶胶荧光谱的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由发射单本发明 公开一种分辨 N2 分子振转 Raman 谱的双光栅光谱仪系统。包括信号馈入单元、光学色散单元和信号检 测单元。信号馈入单元采用集束光纤将传导的信号光馈入光学色散单元;光学色散单元包含两组级联的 准 Littrow 结构布局的单光栅色散系统;信号检测单元分辨与记录色散后的通带范围内谱信号。在波长 354.8nm 紫外激光辐射下,由 N2 分子产生的 Stokes 振转 Raman 谱中心波长为 386.8nm,对称分布在两 侧的 O 支与 S 支谱各谱线在频谱上等间距;本发明能提取 N2 分子振转 Raman 谱 O 支及 S 支各分立谱 线信号,实现对 N2 分子振转 Raman 谱的分辨与检测,同时能对 354.8nm 附近光信号产生大幅抑制。
武汉大学 2021-04-13
MXY8000-5 四象限探测器及光电定向实验仪
一、产品简介      目前四象限探测为比较理想的线性定向传感器,本实验仪为四象限探测与光电定向相关的实验装置,包含硬件电路设计对探测信号的处理包括信号的加减等,最终将测量结果显示在数字表头上;单片机采集探测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将实验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或者上传给上位机,上位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在显示器上。 二、实验内容 1、系统组装调试实验 ;   2、红外发射管伏安特性实验; 3、红外接收管暗电流和光电流测量实验; 4、PWM脉冲波调节激光发射器电压实验; 5、四象限探测器输出脉冲信号放大实验; 6、四象限探测器输出脉冲信号展宽实验; 7、由电阻构成的硬件和差运算电路实验; 8、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硬件和差运算电路实验; 9、坐标计算实验; 10、四象限探测器输出信号数据采集实验; 11、四象限位置测量系统设计实验(LCD128*64显示测量坐标); 12、上位机软件实验; 13、扫描寻光实验; 14、半自动跟踪实验; 15、全自动跟踪实验; 16、外接驱动信号跟踪实验; 17、四象限探测外接信号调制解调实验; 三、平台配套文件资料   实验指导书1本;  
天津梦祥原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7
挠曲面太阳能聚光系统
东南大学 2025-02-08
关于化学交联质谱技术的研究
化学交联结合质谱技术 (chemical cross-linking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 CXMS) 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一种检测蛋白质结构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随着质谱仪器以及交联数据搜索软件的发展,CXMS技术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该技术中能够应用的交联剂类型却并不丰富。目前商业可购买的交联剂主要是针对蛋白质N端和赖氨酸残基,还有少量针对半胱氨酸残基。精氨酸在蛋白质中含量丰富 (>5%),而且经常出现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中。但目前还没有成熟的针对精氨酸残基选择性的交联剂被开发出来。 为了进一步丰富交联剂的种类,该研究开发了靶向精氨酸的交联剂。该系列交联剂在不同长度的聚乙二醇单元两端连接芳基取代甲酰甲醛结构(aromatic glyoxal),分别命名为ArGO1-3交联剂。此外根据甲酰甲醛结构的相对位置、苯基取代情况、交联剂臂长情况以及化学连接方式的情况,还开发出meta-ArGO1-2、ortho-ArGO1、MeO-ArGO1-2、HP-ARGO1以及amide-ArGO1-2等一系列ArGO交联剂。
北京大学 2021-04-11
TD-SCDMA系统空时扩谱技术
本项目的TD-SCDMA下行链路空时扩谱技术,能够在无额外带宽资源的情况下实现空间完全分集,每个移动用户只需一个扩谱编码,并仍采用一个全向天线及现标准的接收技术。 TD-SCDMA下行链路空时扩谱技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TD-SCDMA基站端的发射分集技术和TD-SCDMA移动台的接收技术。现有不少设备商拟开发TD-SCDMA移动终端,但他们忽略了TD-SCDMA模式,移动终端需要考虑空时扩谱接收技术,否则,TD-SCDMA移动终端只能工作在GSM模式。 TD-SCDMA下行链路空时扩谱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肖扬,北京交通大学,“CDMA系统空时扩谱方法及相应的移动台接收电路”[P].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003435.8,2004年3月9日。 技术特点: 1)    TD-SCDMA空时扩谱阵列天线设计,2阵元全向天线,与8阵元的圆阵列天线的空时扩谱应用; 2)    基站对多用户码流的分解与空时扩谱基带复加权; 3)    TD-SCDMA移动台的空时扩谱码流接收技术。 技术指标: 1)    TD-SCDMA空时扩谱用的阵列天线:2阵元全向天线,或8阵元的圆阵列天线; 2)    基站可对48-128个用户的码流的分解与空时扩谱基带复加权; 3)    TD-SCDMA移动台可对空时扩谱码流解码。 应用范围: TD-SCDMA系统,WCDMA系统与CDMA2000系统。 市场前景: 空时扩谱技术对于TD-SCDMA系统基站实现的关键技术,对于设备制造商使TD-SCDMA系统产业化至关重要。绕开该技术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提供的技术与产品将具有一定的市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饱和吸收谱稳频激光器技术
01. 成果简介 高性能、小型化稳频激光器在基础科研、精密测量、计量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饱和吸收谱稳频技术可以实现激光器频率锁定于原子、分子的特定跃迁谱线上,不仅可以保证锁定激光器输出激光相对频率的长期稳定性,而且可以实现输出激光具有很高的绝对波长准确性,因此饱和吸收谱稳频激光器可以应用于长度基准、超高精度长度测量等领域。 传统的高性能稳频激光器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获取较高的谱线信号的强度,在激光器的光路设计中,通常使用长度较长的气室,因而造成了光路占用面积和体积大、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项成果提供一种紧凑型饱和吸收谱稳频激光器光路设计和包含其的饱和吸收谱稳频激光器,可以在获得有效饱和吸收信号强度前提下缩短气室长度,这种设计既有利于提高有限功率输出激光器的饱和吸收谱探测效率,又可以保证激光最终输出功率,同时,可以减少饱和吸收谱稳频激光器光路占用的体积和面积,方便使用。饱和吸收谱稳频激光器光路设计图02. 应用前景 本项成果可应用于精密测量、计量领域。03. 知识产权 本项成果核心技术已申请1项国内发明专利,目前正在申请国际专利。04. 团队介绍 本项目负责人为清华大学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激光冷却镉离子微波频标、Ramsey-CPT微波原子钟、冷原子束、时间频率传输与比对、精密激光光谱等,其中基于稳频激光的精密光谱技术可以获得非常高的测量灵敏度,广泛应用于气体检测、计量、工业检测等领域。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等项目研究。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得4项专利授权。2015年获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05. 合作方式 专利许可、合作开发。06. 联系方式 邮箱:zhangyan2017@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JMC 道路模拟试验路谱采集与处理
在对“ JMC 道路模拟试验路谱采集与处理”项目研究过程中,获取适合该类型车型的典型路面载荷谱,并结合甲方提供的该类型车辆耐久试验工况要求对路面谱数据进行处理,提供该类型车辆室内道路模拟实验驱动目标谱。以 JMC 样车为实验对象,参照襄樊试验场试验规程,在襄樊汽车试验场采集相关路面激励载荷谱,并甲方有关耐久性试验规程进行数据处理。 为实现工作目标而将要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根据有关耐久性试验规程、确定典型路面分配、路面激励载荷谱采集方案。( 2)根
江苏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330 3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