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早期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磁共振成像技术
中试阶段/n该项目通过分子及功能性 MRI 技术观察早期 IVDD 的可逆性变化;明确早期 IVDD 可逆性变化的 MRI 表现特征,建立一套临床诊断 IVDD 可逆 性变化的 MRI 技术和诊断标准。通过椎间盘分子及功能性 MRI 技术的建 立,实现椎间盘营养源成像、营养-代谢物运输成像、基质生化状态成像、 基质力学性质成像等;建立一套临床诊断 IVDD 可逆性变化的 MRI 技术和 诊断标准;提供 IVDD 早期临床诊断方法并为治疗疗效评估提供观测手段; 为颈椎 IVDD 及其它骨关节退变的早期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皮肤病无创检测的光学成像技术
 光学相干层析术(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简称oCT)利用宽带光波场的低相干性来探测被测组织内部不同深度处的散射光信号,是继超声波、XCT、MR技术之后的一种全新的医疗检测和成像技术。自1991年首次被提出以来,该技术便得到了国际生物医学光子学界和医学成像领域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并被证实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现代生物医疗仪器领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热点,在眼睛、耳鼻喉科、胃肠病、妇科、牙科等等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主要指标:    OCT技术的探测深度为15~2毫米,分辨率为几到十几微米,可非接触、无创、原位及实时地诊断表皮、上真皮及皮肤附属器的一些病变特性,如活动性炎症、坏死和角化过度、角化不全、真皮内空洞形成、大疱性疾病、恶性黑色素瘤、湿疹、疥螨及银屑病等皮肤疾病,可精确给出病灶或可疑病灶区域的大小、形状和所在位置。    应用状况:    OCT技术涉及光、机、电、控制、图像处理、信号处理、光生物学及生物医学诊断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我校自2003年底以来一直从事光学相干层析术的研究,搭建了光纤型光学相干层析系统样机,在进一步优化系统各项技术指标的同时,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包括系统的噪声分析、图像处理及信号处理等,为皮肤病无创检测系统的实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皮肤病无创检测的光学成像技术
光学相干层析术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简称OCT) 利用宽带光波场的低相干性来探测被测组织内部不同深度处的散射光信号,是继超声波、X-CT、MRI技术之后的一种全新的医疗检测和成像技术,并被证实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现代生物医疗仪器领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热点,在眼睛、耳鼻喉科、胃肠病、妇科、牙科等等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OCT技术的探测深度为1.5~2毫米,分辨率为几~十几微米,可非接触、无创、原位及实时地诊断表皮、上真皮
南开大学 2021-04-14
精细电子陶瓷、光电陶瓷粉体及其应用技术
内容介绍: 采用软化学工艺合成了不同成分,不同配比的精细电子陶瓷、光电陶 瓷粉体,其粒度可控,成份可调,尺寸分布窄,粉体分散性好,可广泛 用于生产压电陶瓷、多层陶瓷电容器、新型光电透明陶瓷的原始粉料, 以及陶瓷换能器、滤波器、谐振器、电容器、变压器、存储器、声表面 波滤波器等方面,也可用于单晶生长原料和多元氧化物功能薄膜靶材, 及供高校、科研单位研究使用。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用于荧光检测器的成像辅助调节焦距和位置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荧光检测器的成像辅助调节焦距和位置系统,包括校准平台、聚焦于荧光收集物镜、激发光源、透镜、二向色镜、长通滤光片、光电检测器、摄像装置和电脑,摄像装置通过铁架和光电检测器固装在一起,使该摄像装置成像的中心位置和光电检测器前方的小孔重合,所述长通滤光片位于光电检测器上方,在长通滤光片上方设置二向色镜,其上方设置聚焦与荧光收集物镜,在聚焦与荧光收集物上方设置校准平台,校准平台上设置辅助光源,所述辅助光源的光线通过聚焦与荧光收集物镜、二向色镜、长通滤光片,将微通道的像投射在光电检测器前的小孔所处的平面上。 成果亮点 技术特点:操作简单,不受所用微流控芯片形状的限制。
兰州大学 2021-01-12
大型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缺陷的测量与诊断技术
该成果提出了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的系统的、全面的外部干扰排除方法;提出了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宽带天线阵列定位新技术;提出了变压器内部局部放电缺陷严重程度的特征参数,进而提出了局部放电缺陷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诊断方法,并且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自动诊断软件。 研究成果通过了实验室试验验证,并在上海市电力检修公司和福建省十余座变电站得到应用。该成果抗干扰技术的在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过去相比提高了3倍,准确率提高到95%;定位技术误差一般不超过30cm;总体运算时间在秒级,Y型优化阵列准确定位区域比现有的矩形阵列大18倍。 该成果在局部放电缺陷严重程度的诊断方法和预警预测方法方面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对放电类型的严重程度识别的准确度达到了93.3%以上。授权发明专利3项,发表SCI、EI论文14篇,并获得2012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大型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缺陷的测量与诊断技术
该成果提出了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的系统的、全面的外部干扰排除方法;提出了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宽带天线阵列定位新技术;提出了变压器内部局部放电缺陷严重程度的特征参数,进而提出了局部放电缺陷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诊断方法,并且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自动诊断软件。 研究成果通过了实验室试验验证,并在上海市电力检修公司和福建省十余座变电站得到应用。该成果抗干扰技术的在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过去相比提高了3倍,准确率提高到95%;定位技术误差一般不超过30cm;总体运算时间在秒级,Y型优化阵列准确定位区域比现有的矩形阵列大18倍。 该成果在局部放电缺陷严重程度的诊断方法和预警预测方法方面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对放电类型的严重程度识别的准确度达到了93.3%以上。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21-02-01
DC-DC变换器的建模、分析与先进控制技术
因其广阔的工业应用范围和越来越高的精度、效率要求,DC-DC变换器系统已经引起电气工程师和控制工程师的广泛研究和关注。DC-DC变换器系统本身固有的非线性特性,已经使得传统线性控制方案,如PID控制等,无法取得满意控制效果。此外DC-DC变换器系统负载的突变、输入电压的波动、半导体器件的电磁干扰和参数变化等各种因素都严重破坏DC-DC变换器的精度要求。面向DC-DC变换器系统,我们已经拥有一整套的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案。利用干扰观测器技术对有负载突变、输入电压波动和模型误差引起的干扰进行实时精确估计,从而进行精确补偿,消除干扰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与滑模控制和其他先进的非线性控制算法结合,实现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非线性抗干扰技术。我们提出了从建模、分析、先进控制方法设计到具体实现参数、规律总结凝炼等一整套的DC-DC变换器系统先进控制解决方案,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工业设备。一方面可以通过软件算法设计保证和提升DC-DC变换器系统的精度和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系统对于负载突变、输入波动、电磁干扰的有效抑制,提升系统的抗干扰性能。目前成果已有多篇SCI高水平论文发表,申请授权多项发明专利,技术成熟,解决方案尤其适合多元干扰严重、模型偏差和精度要求高的应用场合。
东南大学 2021-04-13
汽车变速器总成关键设计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
成果涉及自主创新研发了多种针对汽车变速器核心零部件的关键设计技术。攻克了变速器壳体、同步器和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难关,填补了多项我国汽车变速器开发技术空白,突破了汽车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与垄断,取得了具有国际先206进水平的创新成果。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CSY-2000D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
CSY-2000D系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由主控台、三源板(振动源、温度源、转动源)、传感器和相应的实验模板、数据采集卡及处理软件、实验台桌六部分组成。涵盖:温度、位移、压力、光电、振动、转动、电磁感应等多种传感器。可完成应变、差动、涡流、霍尔传感器等40项实验。
浙江高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