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肝癌荧光成像研究
本项目拟研发肿瘤特异荧光增强核酸递送体系,该体系的制备及产业化将有助于开发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新材料和新方法,提供肿瘤的荧光成像及术中导航的新产品和新思路。
南京大学 2021-04-14
微型显微成像系统
微型显微镜尺寸在毫米到厘米量级,内部集成了透镜组、滤光片、对焦机构、传感器等一系列元件,分辨率可达0.5微米,成本不到传统显微镜的10%。兼容明场、暗场、荧光等各种成像模式。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照相设备的小型化数字化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是显微和望远设备还停留在专业仪器或者纯光学仪器阶段。本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意,在消费影像和医学检测领域普及显微和望远产品。通过非球面透镜组和光机电集成技术,将显微镜缩小至摄像头大小,实现了显微成像的移动数字化。微型显微镜尺寸在毫米到厘米量级,内部集成了透镜组、滤光片、对焦机构、传感器等一系列元件,分辨率可达0.5微米,成本不到传统显微镜的10%。兼容明场、暗场、荧光等各种成像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成像屏及支架
产品详细介绍
偃师市正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现单离子超分辨成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冷原子超分辨成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黄运锋、崔金明等人在离子阱系统中实现了单个离子的超分辨成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12-29
微型磁共振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实验仪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简介:   MRIjx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实验仪是一款专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教学实验而设计的小型台式核磁共振成像仪器。可配合物理相关专业(如近代物理、应用物理、无线电物理、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和医学相关专业(如大型医疗器械、医学影像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开设核磁共振原理、磁共振成像演示等实验课程;也可配合核磁共振工程类专业开设设备硬件结构方向的开放性拓展实验课程。技术指标:1、磁体类型:永磁体;2、磁场强度:0.5±0.08T,仪器主频率:21.3MHz;3、探头线圈直径:15mm;基于仪器的核磁共振教学相关实验:一、核磁原理核磁共振及其成像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现象弛豫与核磁共振信号核磁共振信号的空间定位核磁共振图像重建核磁共振脉冲序列二、核磁成像原理自旋回波序列成像自旋回波权重像一维梯度编码成像反转恢复序列成像二维梯度回波序列成像采样参数对图像大小及形状的影像规律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成像核磁共振原理实验:核磁共振油水T1、T2加权成像:核磁共振教学配套教材:注:仪器外观如有变动,以最新款为准。
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光电对抗仿真平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纳米结构光电器件
中试阶段/n该项目是采用纳米级别的加工制造技术制作具备纳米级尺度并且带有一定功能的光电子器件。纳米光电子器件的工作效率更快,能耗更低,具备强大的信息储存量,且体积和重量明显的变小。随着光电器件在通信、照明、传感器等领域上的运用,纳米光电器件的制备技术已经受到越来越重要的关注。该项目实现了一种低成本、大面积、易操作、高效的纳米结构制备工艺方法,可实现在各种材料表面纳米结构(50-500nm 直径纳米孔、纳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高毒性、低阈值VOCs新型光电催化氧化净化技术
所属领域: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成果介绍:针对化工行业高毒性、低阈值VOCs,研发新型光电催化氧化技术,大大提高VOCs的去除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疾病标志物检测用半导体光电生化智能传感技术
疾病标志物的发现与鉴定对于疾病早期诊断、预防、治疗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其状态的改变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疾病标志物的发现与鉴定对于疾病早期诊断、预防、治疗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其状态的改变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基于化学修饰电极的生物传感器可将电极表面生物分子反应产生的信息直接转换为电信号加以输出,有望为癌症、传染性疾病、炎症等重大疾病的标志物检测提供快速、便捷的自动化方法。然而,抗原及抗体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与电极界面的电荷传输机制尚不明晰,制约了这一传感技术在疾病标志物检测中的发展与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基于偏振成像的水下考察勘探成像观察仪(产品)
成果简介:对于自然光照明的水下场景,不同距离上目标场景的偏振信息不 同。当采用线/圆偏振光照明时,目标场景的退偏度一般均大于水体散射光 的退偏度,利用该特性来滤除传输路径上的水体后向散射光。本成果研究了自然光在水下传输的偏振变化规律,提出一种利用目标和背景偏振差异进行 水下低对比度图像复原的方法,利用偏振成像及其图像处理技术,研制水下 考察勘探成像观察仪(照相机或摄像机),实现在日光照明或全色主动照明条 件下对海洋、湖泊、水库等的水下观察、勘探和救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