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亚洲最大气溶胶地基遥感探测网建成
为实现我国气溶胶地基遥感关键技术突破,项目团队开展了气溶胶网络化遥感探测技术攻关,构建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辐射定标方法和反演技术,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观测设备。
科技日报 2024-01-05
巷道掘进含水异常体电磁综合超前探测技术
本方法利用直流电法和瞬变电磁法两种方法综合,对巷道前方地质异常体实施探测,预报和判断其位置及特征。通过两种方法的电性剖面综合对比与分析,可进一步提高对目标异常体的预报准确率。针对不同探测条件可选择单一或两种方法组合,其操作方便快捷,适应性强。对于长距离掘进巷道可实施连续跟踪探测,即每一次探测控制前方距离 100m,根据探测情况可掘进 80m,当达到 80m 位置时再进行下一次探测与预报,如此循环,向前延伸完成整条巷道的掘进保障任务。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711ZCA多频管线综合探测仪
产品详细介绍 一、应用范围 丰泽MD-711ZCA型多频管线综合探测仪是专业管线探测、管线管理与维护、市政规划建设、供电单位、动土施工等设计地下管线的单位探测输油(气)管道、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等各种管道以及电力、电信等各类电缆的理想设备,是管线仪更新换代的最佳选择。   二、特点 a. 采用DSP处理器,运算速度快,精度更高; b. 带有导向功能指标管线走向,定位更快; c. 采用10W宽频发射机,适应各种环境的探测; d. 接收机和发射机都采用锂电池组供电,节能环保。 三、发射机的技术参数 功能:对管线施加特定频率的定位信号 1. 输出模式:感应模式、直连模式、夹钳模式 2. 工作频率:128Hz、512Hz、1KHz、2KHz、8KHz、33KHz、65KHz、83KHz 3. 不同模式的频率配置:     感应模式:65KHz、83KHz     直连模式:128Hz、512Hz、1KHz、2KHz、8KHz、33KHz、65KHz、83KHz     夹钳模式:33KHz 4. 最大输出功率:10W 5. 最大输出电压:60V 6. 电大输出电流:1A 7. 电源:双电源,锂电池组(节能环保) 8. 连续工作时间:  1W 12小时             5W 8小时             10W 5小时 9. 重量:2.6Kg 10. 环境温度:-20℃-50℃ 四、接收机技术参数     用途:地下管线和电缆定位(可测量地下管线位置、走向、深度、电流) 1. 定位模式:峰值模式:使用两个水平线圈;                  宽峰模式:使用一个水平线圈;                  谷值模式:使用一个垂直线圈,具有左右导向功能。 2. 接收频率:50Hz、100Hz、无线电、128Hz、512Hz、1KHz、2KHz、8KHz、                33KHz、65KHz、83KHz 3. 增益控制:自动增益,增益范围0-100dB 4. 定位精度:深度的5%(深度范围0-3m)                  深度的10%(深度范围>3m) 5. 电流测量精度:≤实际电流的5% 6. 测量范围:0-6m 7. 电源:锂电池组(节能环保) 8. 工作时间:平均工作时间8小时 9. 重量:1.8Kg 10. 环境温度:-20℃-50℃
西安广昕丰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FZGX-2000地下管线探测仪
产品详细介绍 【使用范围】:    FZGX-2000型地下管线探测仪由一台发射机和一台接收机构成,用于地下管线路由的精确定位、深度测量和长距离的追踪。FZGX-2000型地下管线探测仪采用了双水平线圈和垂直线圈电磁技术,提高了管线定位定深的精度和目标管线的识别能力,在管线密集复杂的区域也能准确地对目标管线进行追踪和定位。因而 FZGX-2000型地下管线探测仪在电信、网通、移动、联通、铁通、电力、自来水、煤气、物探、石化和市政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参数】:a)       发射器指标注入模式 :  480Hz  31KHz感应、钳夹模式:  31KHz输出电压:  0-400VP-P根据绝缘情况自动/手动调节输出波形:   正弦波电    源:   12VDC  4AH NI-NH 电池最大输出功率: 〉10Wb)       接收机指标接收灵敏度:   1≤100μA@1M对50HZ干扰防卫度: ≥100db  功    耗:    <1.0W供电电源:  12V  1.5AH NI-NH电池最大测试埋深: 4.5米 测试埋深误差: ±0.05h±5CM (h为光缆的埋深)  测试路由误差:  ≤5Cm测试线路绝缘程度: ≤25MΩ用注入法测试管线路由及埋深有效长度   不小于20Km (正常情况下)。利用感应法测试线路路由及埋深有效长度   不小于3Km  (正常情况下)。 注:正常情况下指所测试的管线在上述测量范围内没有绝缘故障及其它干扰.
西安广昕丰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湖南安检门长沙金属探测门
产品详细介绍 1、根据人体基本结构,将安检门探测区划分为6个相互重叠的网状探测区域。采用单一频率激励技术,并在探测区内形成十分均匀的垂直磁场密度,穿透力强,探测灵敏度高,并消除了探测区域的“弱区”和“盲区”。 2、六组探测区域均可进行100级灵敏度的调整,可根据实际应用状况,预先设定灵敏度的级别,并可对整体灵敏度进行相应的设置。可在排除皮带扣、钥匙、首饰、硬币等物品,检测到管制刀具和枪支或金属物品。 3、 对各种使用环境的电磁干扰(EMI),对整个系统进行了电磁兼容设计(EMC),并对违禁物品采样信号使用DSP处理流进行相关运算和滤波,从而使得整套设备具有极强的电磁抗干扰能力,并有抗震动设计,门体晃动的时候可以不误报。 4、双侧对射红外扫描,迅速捕捉感应信号,杜绝人体通过时因感应滞后造成的探测失误,并自动统计通过人数。 5、可设定多组工作频率,使得多台设备并排相邻工作时,互不干扰。 6、预留的通讯接口采用了防雷设计(ESD),并可用R485连接到计算机控制界面,对设备灵敏度进行调节,并显示通过人数、报警人数和报警区域,对报警情况有历史记录。 7、可自行在控制面板上修改密码及调节灵敏度,也可通过遥控器对门体进行控制。 8、双侧两对红外对射进行扫描,迅速响应相关的探测信号,复位速度极快,可进行大流量的检测(60~70人/分钟,如不报警,通过人数还可加倍),并对通过人数进行统计,可对相应方向的人数进行统计(即入门统计,出门统计不计),统计人数准确。 9、拥有多种选择的声光报警方式,便于识别。 10、使用人可修改参数,增设密码保护。 11、对人体无害: 对人体内的心脏起博器、孕妇、磁性软盘、磁带、录像带等无害。 12、门体采用特珠材料制成,表面耐磨、耐腐蚀、防水、防潮和防火,并且不变形。 13、门体颜色有黑、白、红等到,如客户订单数量大也可按客户要求选用门体颜色。 14、采用符合当前适用环境的所有国际安全标准 l 技术标准: 电器参照EN60950安全标准执行 辐射参照EN50081-1标准执行 抗干扰参照EN50082-1标准执行 严格执行现行通过式金属探测器国家标准 符合标准: GB15210-2003《通过式金属探测门通用技术规范》 l 技术参数: 外接电源:90V —250V 50/60Hz  功耗:35W 工作环境:-20摄氏度— +45摄氏度  运输全重:约95kg 整机重量:约90kg 工作频率:根据安装环境自行调节 外形尺寸:(mm)2220(高) x 820(宽) x 522(深) 通道尺寸:(mm)2000(高) x 700(宽) x 522(深)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李澄副教授课题组指导本科生发表新型半导体光电器件衰减机制研究重要成果
研究者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明界面修饰层对电子传输层与钙钛矿层缺陷的双重钝化作用;通过光、电信号的瞬态响应,证明苯丙氨酸层可提升界面处的载流子电荷转移;通过本课题组创建的宽场荧光成像显微镜,实现了抑制碘缺陷移动的实时原位观测。
厦门大学 2022-06-15
单分子晶体管器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当电子器件基本单元--晶体管的尺寸进入到亚纳米尺度,量子效应将越来越显著。探索极端尺度下的晶体管器件并研究其性能和物理机理,对未来信息技术以及介观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科技部 2021-04-19
电子材料及器件低频噪声-可靠性测试平台
电子材料及器件噪声-可靠性测试平台,该系统是国内外首套电子器件噪声-可靠性分析系统。采用了基于虚拟仪器的微弱噪声测试、基于噪声的可靠性诊断方法、电子器件噪声的子波分析方法等关键技术,将子波分析用于噪声-可靠性表征,可对各种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模块进行噪声测试与分析、内部潜在缺陷诊断和无损预筛选。系统可以测量电子器件的各种噪声参数,同时对噪声进行频谱分析、子波分析、集总参数分析。具有实时检测、采集、和分析, 高精度、高可靠性、智能化、小体积的优点,良好的通用性和可升级性使其同时适用于科研和生产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用于ESD保护的低压触发SCR器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 ESD 保护的低压触发 SCR 器件。本发明创造采用第一 PMOS 和第二 PMOS 分别进行衬底触发和栅触发,从而降低 SCR 器件的触发电压。 ESD 脉冲信号施加在 Anode 和 Cathode 之间,第一 PMOS 和第二 PMOS 首先被触发导通,第一 PMOS 开通之后,给 Nwell 施加一触发电流,第二 PMOS 开通之后给第三 PMOS 施加一触发电压。第一 PMOS 施加的 Nwell 触发电流和第三 PMOS 的沟道电流触发晶闸管导通,晶闸管电流( SCR current )导通大部分 ESD  电流,从而实现了 ESD 保护。
辽宁大学 2021-04-11
基于深度学习的新一代智能隐身器件
光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光子学》报道了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陈红胜教授课题组的一项最新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新一代智能隐身器件。在不依赖任何人为操控的情况下,快速地动态适应变化的背景环境,从而与背景电磁环境特征融为一体,实现自适应隐身。论文审稿专家认为:“这是一项激动人心的、及时而杰出的工作,它连接了变换光学、电磁超材料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为智能光子材料和器件这个新兴领域树立了很好的标杆,也将大大促进其他智能电磁器件的发展。”自然界存在两种“隐身”策略。一种是在变色龙和章鱼生物中常见的拟态隐身,使自己融于周边环境;另一种是透明隐身,即光透过物体时不产生任何散射,例如海樽和水母。科学家近年来提出的变换光学隐身方法则区别于上述两种策略,它利用坐标变换的方法来控制电磁波,使其绕过被隐身的区域,按照原来的方向传播,从而使物体完全隐形。与自然界的“隐身衣”相比,人类的“隐身衣”多数只能工作在单一的环境背景和既定的入射波条件。如果稍加改变外界环境或者入射波,隐身效果便会大幅度降低。“理想的隐身衣应该和章鱼和变色龙一样,能够快速自动地适应于变化的外界刺激和背景环境。”陈红胜说。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章鱼有色素细胞,我们有可重构的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单元;章鱼有中枢神经,我们有深度学习方法;章鱼有光敏细胞,我们可以搭建电磁波和环境探测器。”论文第一作者、课题组成员钱超说。当前,深度学习已经开始渗入电磁材料领域,但是主要偏重于理论上设计优化人工电磁材料。如何在实验上实现新型的智能电磁材料、构建新一代智能隐身系统并实现快速有效的自适应隐身,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课题,在此之前还未见成功实验的报道。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陈红胜研究团队组在充分研究隐身领域关键技术瓶颈的基础上,在微波段成功实现了智能自适应隐身器件。研究团队设计了一项小车智能隐身实验——小车身披一层超薄的可重构的超表面隐身材料,这件“隐身衣”由智能芯片控制,集成了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根据输入的电磁信息快速做出决策,改变“隐身衣”的电磁响应。探测雷达随机改变着入射波的频率、极化和入射角,而小车的任务就是动态适应变化的探测信号,对雷达“隐身”。当环境发生变化,变色龙大约需要6秒时间过度到环境色;而当电磁环境发生变化时,披着智能隐身衣的小车只需要15毫秒就能自动地实时“换装”。陈红胜教授表示,智能隐身成功地融合了新型电磁材料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其采用硬件手段实现用于隐身调控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应用中只需单次前向计算即可做出合理的决策,大大地缩短了响应时间,这一方法对于实时性要求很高的其他应用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浙江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50 5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