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光纤光栅锚杆测力装置
锚杆支护已发展成为世界矿井巷道以及其它地下工程支护的一种主要支护形式之一,锚杆的支护质量决定着巷道的使用安全和围岩稳定。该光纤光栅锚杆测力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重复使用、易于保护和维修,可用于对锚杆应力进行分布和长期监测,且具有很高的测试精度,长期稳定性好,信号传输距离远,给锚杆支护质量的长期在线监测提供了一种可靠有效的手段。利用该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井下各个监测点锚杆的受力情况进行监测,从而对井下巷道支护质量及煤柱稳定性等做出评估和预测。该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 1 项,在神华宁煤集团的红柳煤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光纤陀螺精密寻北仪
1、成果简介 在运载体上,在机动停止状态,精密寻北。技术指标: 1、寻北误差小于1″ 2、寻北时间小于3min2、应用说明 主要应用对象:惯性转台、战车、火炮、船舶、任意空间场所、大型望远镜等领域。3、效益分析高技术产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微纳结构光纤制备项目
项目简介本项目提出一种微纳结构光纤的制备方法和方案,可以实现光在微纳光纤中稳定传 输,并克服了微纳光纤在封装上的困难,所提出的微纳光纤制备工艺实现将对微纳光纤 的制备与封装结合,有效避免了由普通光纤直接拉锥制备微纳光纤存在的微纳光纤区机 械性能差、结构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干扰等缺点。制备完成的微纳光纤还可通过毛细 管将特殊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材料填充进石英管内,从而形成特殊包层结构的微纳光纤。 为基于微纳光纤在高非线性效应、超连续谱生成、超灵敏度光传感等应用提供理想的解 决方案。 相关研
江苏大学 2021-04-14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可以量产/n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是由光电子器件组成的光干涉仪系统,高低压端之间仅有光纤相连,测量原理是基于法拉第磁光效应,且采用了互易性结构,抑制了共模误差。具有一系列优点,如:体积小、重量轻、不易受电磁干扰、测量动态范围大、寿命长、潜在的成本低、加工简单。这些优点是其它电流互感器不能比拟的。随着电力系统中电网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容量不断增加,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逐渐暴露出了严重的缺陷,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要求,全光纤光纤式电流互感器必然代替传统电流互感器,成为电力系统电能计量保护控制和系统诊断与监测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皮秒光纤激光器
该种类型激光器因其为光纤激光器,具有传统的固体激光器所没有的许多优点。它在激光微加工和微制造工业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在激光雷达、生物医疗、激光通信等等工业领域都有显著的市场。 1064nm 波长, 100mW 输出平均功率, 30ps 脉冲宽度,高度均匀和稳定的脉冲串。
扬州大学 2021-04-14
光纤超快激光光源
依托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高精度光梳成像分析仪应用与工程化开发”(2012-2019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短脉冲激光隐形切割系统及应用” (2018-2022年),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实现了高光束质量、高偏振消光比、抗环境干扰的超短脉冲输出。期间,攻克了超短脉冲自稳定锁模技术、低非线性无畸变脉冲放大技术,解决了脉冲锁模器件易受光致损伤这一制约超快激光发展和应用的根本问题,成功实现了锁模光纤种子源光路的永久免维护。项目开发了国内首台第三代半导体晶圆划片激光器,在应用单位进行芯片封测量产,解决了机械划片效率低、易崩边的难题。项目开发的激光光源在THz光谱仪器、光子3D打印、非线性光谱成像、激光精密测量等领域进行示范应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5-15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与应用
南开大学在“863”计划项目、市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与应用课题组取得诸多创新性研究成果。如成功构建了可编程、微位移光纤光栅写入设备,并成功研制出高性能国产化光纤光栅;以光纤光栅作为传感基本元件,利用其波长编码与温敏力敏等优良特性,采用独特的材料和工艺进行封装,创新性地设计并开发出多种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以及系列器件;研制和开发具有多参数、多功能、分布式的全光纤光子传感网络系统;同时,构建多光纤光栅线阵、面阵及体阵等多种拓扑结构,将光纤光栅传感器网络布设于高层建筑用于对
南开大学 2021-04-14
光纤位移传感器系统
在现行的铁路运行系统中,铁路道岔的搬动是靠转辙机来完成的,而道岔是否搬到位又是借助于一种被称为缺口检测的机械传动装置来实现的,由于这种机械传动装置只能检测开关量而不能检测具体位移量、有误报警却不能立刻识别等缺点,给行车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项目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光纤位移传感器系统。与传统传感器相比,光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频带宽,测量动态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高效利用天然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应用
该技术是在物料处理过程中,固体原料颗粒团经过微切变,细胞表面产生新鲜切面,助剂与活性物质之间发生基团或分子间的相互吸附或作用,改变活性成分的微观性能,增加水溶性,活性成分产量比传统加工方法提高70-350%。运用该技术得到的微切助粉,粒径在0.5-40μm,粒度细微,口感细腻,活性物质便于动物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无需进一步加工,即可直接用作功能性添加剂(食品和饲料)或用于制备特殊功能产品,效果明显,成本低廉。目前全球中草药市场需求量为每年160亿美元,估计到2010年将达到200亿,我国中草药市场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4
一种互穿网络水凝胶填充复合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穿网络水凝胶填充复合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聚合物膜在第一单体溶液中浸泡,取出后在紫外光下辐照交联,得到第一网络凝胶复合分离膜;然后,将第一网络凝胶复合分离膜在第二单体溶液中浸泡,取出后通过热引发交联,形成互穿网络水凝胶填充复合分离膜。本发明制备的互穿网络水凝胶填充复合分离膜具有重金属离子吸附功能,在过滤分离的同时,可有效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高效、易操作、成本低、可工业化生产,对铜、铅、汞、锌、镉、镍等多种重金属离子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既可用于工业重金属污水处理,也可用于生活饮用水中去除重金属离子。
浙江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47 4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