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采用改进型同轴高压静电喷雾工艺,制备载药蛋白质纳米颗粒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碱式碳酸铜载镓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式碳酸铜载镓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含硝酸铜、硝酸镓和尿素的混合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碱式碳酸铜载镓复合氧化物。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方便批量合成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优点,且所述催化剂在电还原制备合成气过程中,具有超宽的稳定电位范围,稳定电位范围宽至‑0.6~‑1.8V,且能稳定地调节CO/H<subgt;2</subgt;比。本发明制备出碱式碳酸铜载镓复合氧化物,CO<subgt;2</subgt;电还原制备合成气,合成气效率在90%以上,该催化剂有望在电催化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光-浪-流集成一体化发电装置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目前的潮流能发电机组以直驱液压变桨及带变速箱的液压变桨为主,其发电机和变速箱均采取机械动密封方式进行密封防水处理,海洋环境下,机械动密封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往往冲突,密封层级多运行阻力大,效率低,密封层级少,密封可靠性差,机组的运行可靠性大大降低。光伏、波浪、海流一体化集成发电,波浪能与海流能水轮机对转并通过磁力耦合驱动发电机增速,具有多能互补、高效获能、转换效率高、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等特点,为规模化海洋能开发提供创新型设计。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制氢和副产二氧化碳的水煤浆电解工艺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氢化铝锂基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化铝锂基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储氢材料是由氢化铝锂(或氢化铝锂与硼氢化锂的混合物)和20~30wt.%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如粉煤灰或高炉矿渣粉)组成;其通过机械球磨氢化铝锂(或氢化铝锂与硼氢化锂的混合物)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混合粉末而获得。本发明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来改善材料的储氢性能,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廉;所提供的氢化铝锂基复合储氢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安全可靠,具有低的放氢温度和高的放氢量。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药物中间体“1H-八氢吲哚-2-羧酸”制备工艺
该化合物为高血压治疗药物群多普利的中间体,是合成的手性非天然氨基酸,从环状化合物和天然氨基酸出发进行制备。产品外观为白色固体,纯度>98%。国外利用此中间体开发的新药已获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
南开大学 2021-04-10
世界首套煤炭超临界水煤气化制氢示示范系统
本项目突破超临界水流化床中煤气化制氢反应器的排渣和长时间连续稳定运行等关键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难题,构建了世界首套煤炭超临界水煤气化制氢示示范系统,实现了以超临界水相还原气化煤为核心的新型高效气化制氢完整流程工艺技术的集成与长时间连续稳定生产实验,装置连续稳定运行达 4000 小时以上。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二氢喹唑啉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氢喹唑啉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述二氢 喹 唑 啉 酮 衍 生 物 具 有 如 式 Ⅳ 所 示 的 化 学 结 构 式 <img file=""DDA0001411453450000011.GIF"" wi=""478"" he=""399"" />所述 制 备 方 法 的 化 学反 应 式 如 下: <img file=""DDA0001411453450000012.GIF"" wi=""1870"" he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含补骨脂二氢黄酮和咖啡酸的药物组合物
【发 明 人】李伟东;颜翠萍;翁泽斌;陈志鹏;蔡宝昌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补骨脂二氢黄酮和咖啡酸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补骨脂二氢黄酮和咖啡酸的重量比为0.5-1:1。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既可以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成熟,又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发挥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从而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症,并公开了含补骨脂二氢黄酮和咖啡酸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中的应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基于光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监测岩石变形与破坏
项目成果/简介:煤层采动过程中围岩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技术参数对巷道支护、保护煤柱合理留设及水害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法基于光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与钻孔结合进行煤层开采围岩破坏特征观测。通过在井下巷道或地面施工并形成不同方位单孔、多孔等观测系统,并在孔中布置分布式传感光缆和电阻率传感单元等形成一套综合测试监测系统,利用相关测试仪器采集与传输应变场、温度场及直流电场等数据,通过分析实时得到的工作面顶、底板监测区域中岩体的应变场、温度场及地电场综合地球物理场参数变化情况,评价探测目标区域采动过程中岩体变形、破坏规律及其破坏高(深)度值。同传统的钻探方法及单一地球物理场勘探相比,综合测试可查明探测剖面内岩层的结构形态,通过多次对比时空演化规律,可获取岩层在采动过程中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8 29 30
  • ...
  • 300 30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