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上海仪研YJ-8146H全自动松香软化点测定仪
YJ-8146H全自动松香软化点测定仪 本仪器是根据本仪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药典松香软化点测定所规定的要求设计制造的,是本公司最新开发的软化点试验器的升级产品,适用于松香等物质的软化点测试。按照药典要求,软化点取本品适量,依法检查(通则2102膏药软化点测定方法),升温速率约为每分钟5.0°C ±0.5°C,软化点应不低于76.0°C。同时本仪器也符合GB/T 8146-2003 松香试验方法中软化点测试要求。 一、主要技术特点 1、采用电脑智能控制、激光自动检测、液晶触摸屏人机界面、丝杠步进电机升降等技术,具有升温线性,浴液搅拌均匀,自动完成试样检测等特点。是一款自动化程度高、测试快捷方便、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松香软化点测定仪器。 2、仪器通过加热管溶液介质和松香加热,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使烧杯内温度均匀,控制器采用插补算法控制输出,使介质按照5℃/分钟线性上升。试验环内的松香在升温过程中开始慢慢软化,当达到软化温度点时,试样环内的松香在钢球重力作用下呈水滴状缓慢下降,当两个试样环内的松香下降接触到下挡板时的温度平均值即为松香软化点温度。 3、仪器主要由机箱支架、触摸屏人机界面、丝杠升降系统、加热升温调节系统、激光检测系统、磁力搅拌系统等部分组成。 4、为方便试验操作和组件在烧杯内的平稳升降,设计了一款试验平台,试验组件悬挂定位在试验平台上,通过丝杠驱动试验平台及试验组件平稳下降并定位精准,实现对射激光的光柱柱贴近下挡板的上侧面。 5、试验过程有动画模拟显示,触摸操作,人机交互界面,更直观,更方便。 6、温度控制采用斜率插补算法,精准升温,程序控制,实时控温。 7、分体式磁力搅拌采用无极调速,温度更加均匀。 8、激光对射自动检测判断样品下落,抗干扰能力强,反应灵敏度高。 9、配备松香专用制样环,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10、本产品荣获国家资质证书,编号为:软著登字第6089527号。 二、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 1、测量范围 A.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5℃~80℃(蒸馏水)。 B.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上者,32℃~160℃(甘油)。 2、温度分辨率:0.1℃(偏差可修正)。 3、加热管功率:700W。 4、升温斜率:启动三分钟后,升温速率稳定在(5.0±0.5)℃/min。 5、烧杯尺寸:直径110mm,高度130mm。 6、测量样品数:同时测量2个试样。 7、搅拌器 :磁力搅拌,搅拌速度连续可调。 8、试验结果处理 200组数据存储。 9、存储的数据可液晶调取显示,也可U盘转存查看(.csv文件)。 10、可选配微型打印机打印结果。 11、通讯接口 RS-485通讯接口,ModBus协议。 12、外形尺寸 390mm×300mm×575mm(长×宽×高)。 13、工作电源 220±10%VAC/50Hz。 14、整机功率 最大800W。 15、整机净重 12.0Kg。 16、使用环境: A.温度:15℃~35℃且相对稳定,无明显空气对流现象; B.湿度:≤85%;
仪研智造(上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 2025-02-20
差示扫描量热仪
差示扫描量热仪是一种测量参比端与样品端的热流差与温度参数关系的热分析仪器,主要应用于测量物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各种特征参数:玻璃化转变温度Tg、氧化诱导期OIT、熔融温度、结晶温度、比热容及热焓等。
上海和晟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5-05-06
装有陀螺稳定系统的两轮前后置自平衡电动车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有陀螺稳定系统的两轮前后置自平衡电动车及其控制方法。它包括底盘、驾驶室、陀螺稳定器、蓄电池、前轮、后轮、方向盘、座椅、轮支撑架、电动车架、传感器、信号处理器、电路控制系统。本发明适用于乘坐代步,特别注重乘用安全。本发明具有全封闭的驾驶舱,满足驾驶者全天候的驾驶需求,利用高速转动的陀螺的定轴性来维持车辆平衡,当传感器检测到陀螺器停止工作或者车辆转弯时,电动车架自动伸出维持车辆直立。本发明具有两轮电动车的优点:节能、环保、体积小等;同时具有四轮轿车的舒适、安全等特点。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上海仪研YJ-0613G 全自动药物凝固点测定仪
YJ-0613G 全自动药物凝固点测定仪 本仪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 通则 0613凝点测定法要求设计制造,用于检测化学试剂及药物等凝固点。本仪器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检测部分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主控部分采用工业级PLC系统,控制性能稳定,制冷采用高性能压缩机,具有降温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仪器采用工业控制屏操作,样品装好后,一键开启,自动往返式机械搅拌、自动显示温度曲线、自动判断凝固点、自动打印测试数据。本仪器配有加热和制冷,介质浴温控范围广。 一、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 AC220V±10% 50Hz 2、依据标准: 2020版中国药典 3、显示方式:  7寸工业级彩色液晶触摸屏,全中文操作界面 4、控制系统: 工业级PLC控制 5、冷浴温度范围: -40~80 ℃,分辨率 0.1 ℃ (也可以选配-70~80 ℃) 6、测温元件:  高精度温度传感器 7、工作单元: 单浴双孔(可独立可同时实验) 8、恒温浴液: 防冻液、水或酒精(依据恒温浴实验要求) 9、搅拌方式:  电机搅拌,60次/min 10、制冷方式:  压缩机制冷 11、数据输入:  触摸屏数据输入 12、数据输出:  微型热敏打印机,自动打印,打印快速、清晰 13、存储数据:  自动储存1000个测定结果,可随时查看或打印历史测试数据 14、环境温度:  5℃~30℃   15、相对湿度: 30~70%RH 二、性能特点 1、7寸工业级彩色触摸显示器,全中文操作界面,实时显示试样凝固点过程的温度曲线。 2、仪器自动搅拌,自动判断凝固点、自动打印测试数据。 3、采用高性能压缩机,低噪音、降温快。 4、采用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内置温度校正,检测结果可靠。 5、仪器浴槽为杜瓦瓶材质,耐低温和高温范围宽、 根据实验要求选用适合的温度来实验。 6、采用电机搅拌,特殊机械搅拌装置,搅拌均匀。
仪研智造(上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 2025-02-20
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系统及其应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系统是一种融合传感、控制等功能的网络系统。光纤传感器通过改变的各种特性,比如波长、相位、强度等,来实现对外界物理量的传感。同时光纤又是一种很好的通信媒介,因此可以很好的同光纤传感网络系统融合。该网络系统具有抗电磁干扰,可靠性高,远距离分布式监测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室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便开始了光纤传感器的研究工作,九五期间又承接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光纤工业控制网络系统"的研制任务。多年来潜心攻关,埋头研究,成功的研制了多模光纤光栅、长周期光纤光栅,各类光纤传感器件(包括微弱力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等)以及光纤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各项成果通过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该成果进一步加速了我国在光纤传感以及光纤工业控制网络系统领域的发展,为发展全光传感控制网络奠定了基础,广泛用于工业控制、管道监控以及周界安防等领域。
东南大学 2021-04-10
双波长可调谐掺铥光纤激光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波长可调谐掺铥光纤激光器,属激光器技术领域。由泵浦源、掺铥光纤、泵浦光聚焦透镜、分色镜、激光准直透镜、两个反射式体布拉格光栅(以下简称为VBG)和宽带介质膜高反镜组成。本发明利用两个VBG作为谐振腔端面反射元件,使两个VBG所对应的反射波长同时起振,利用体布拉格光栅反射波长随角度可调谐的特性,振荡的两个波长可分别独立在几十纳米的范围内进行调谐,其调谐范围的大小与VBG设计参数有关。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适用于高功率运行,且可进一步升级为多波长同时输出的激光器系统。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光物联网之智能光纤光缆管理监控系统
"项目涉及兼具高科技和经济环保意义的光纤光缆传感技术,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两项,该技术利用光纤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将输入物理量变换为调制的光信号。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纤的光调制效应,即光纤在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压力、电场、磁场等等改变时,其传光特性,如相位与光强,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因此,如果能测出通过光纤的光相位、光强变化,就可以知道被测物理量的变化。凭借自主研发的专利光纤光缆传感技术以及精湛的工艺水平,并结合多年的行业经验和客户积累,开发出了面向通信行业的业界首套智能光纤光缆管理监控系统(IFMS),该系统采用创新式的便携式音频标签,对于无源的光纤线路做业务无损的快速标定。智能光纤光缆管理监控系统具有外形紧凑、节能、智能化、高可靠、无污染、大数据等特点,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拓展到光纤周界防护、水下震动定位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在物联网发展及国家对光纤光缆改造工程的大背景下,“智能光纤光缆管理监控系统”,仅在运营商就拥有每年有~0.9亿的市场规模,考虑基于该系统的扩展,计算国防、民生、工程等领域,更是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山东大学 2021-04-10
基于SPW光纤传感器的自动监测系统
通过分析液体对入射光线的折射率,可以检测液体中所含的成份。而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SPW)传感器是一种最近提出的新型光纤传感器,体积小,灵敏度高,测试装置简单,其原理涉及到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电磁场理论,光波导理论,波动光学,金属光学等领域,属于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将其与光谱仪和计算机结合,就可构成新型的液体成份检测仪器。对不同的溶液及不同的溶质,预先测出其折射谱存储下来供以后比对,即可形成系列化的分析测试设备。特别是可以与通信网络相连,实现在线式/便携式、自动化/智能化的实时检测/监测网络。我国目前为了和国际接轨,对于药品检验、生化检验、绿色食品、尤其是污染治理的要求逐步提高,所以,基于光纤SPW传感器的系列仪器和测试系统有利于社会发展,应用领域广阔,经济效益巨大。
东南大学 2021-04-10
全光纤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赵建林教授研究团队在全光纤光波长转换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一种二维材料辅助的全光纤波长转换方案,利用该方案制备的波长转换器,仅需百微瓦量级光功率(远小于一支普通激光笔的输出光功率)即可将近红外光稳定地转换为可见光。该技术在全光纤中实现光波长的高效转换,兼容现有成熟的光纤通信和传感系统,也为其他高性能全光纤非线性器件的实现开辟了新的途径。利用全光纤的二阶非线性效应不仅可以拓展光纤激光器的工作波段,还有望实现全光纤的线性电光调制器、缠绕光子对等,可极大拓展业已成熟的光纤通信、传感技术在信息处理与感知领域的应用范围。然而,石英光纤的中心反演对称性阻碍了其二阶非线性效应的产生和利用。目前,基于二阶非线性效应实现光波长转换,需要对光纤进行特殊掺杂、极化等复杂工艺处理,以及高功率脉冲激光泵浦等苛刻条件,因此如何降低光纤中波长转换的实现条件,成为困扰科学家们的一个难题。针对此问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层状二维材料硒化镓辅助的全光纤波长转换器,利用微光纤导波模式的强烈倏逝波与硒化镓的相互作用,利用百微瓦级连续光即可实现倍频、和频等非线性参量转换过程,进而将近红外光稳定地转换为可见光。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efficiency second-order nonlinear processes in an optical microfibre assisted by few-layer GaSe”为题,已在国际光学顶尖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发表。论文第一作者为团队姜碧强副教授,通讯作者为甘雪涛教授和赵建林教授,西北工业大学为唯一作者单位。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0-0304-1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工业用高功率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188 18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