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氧还原传感器
量程:-2000mV~2000mv;分辨率:1mV;可测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平衡点,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氧化还原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 量程:-2000mv~+2000mv,分辨率:1mv,精度:1%FS 数据传输端口为智能HDMI接口,支持与采集器的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
江苏艾迪生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天然产物厚朴酚的制备
厚朴属木兰科,其树皮为我国传统中药材,被誉为三木药材,系国家计划管 理的麝香、甘草、杜仲、厚朴四种重要药材之一。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 肿瘤、抑制吗啡戒断反应等药理作用。我国的厚朴分布很广,市场需求量较大, 市场价格也较贵,厚朴酚一般通过乙醇或者石油醚等热回流提取方法将厚朴酚从 中草药中分离提纯得到。目前,过分地依赖从植物中提取厚朴酚,造成对森林和 环境的极大破坏,需求也受到季节收获和市场生产的限制。通过有机合成制备方 法获得厚朴酚将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摆脱受季节的影响,满足市场需求。通过 对厚朴酚及 2,2′-二羟基联苯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的研究,特别是合成 路线中所涉及的格氏反应、苯酚类化合物的氧化偶联反应等,获得了制备厚朴酚277 并产业化的途径。 关键技术  厚朴酚制备反应新路线;  厚朴酚制备新工艺;  厚朴酚结构修饰与生物活性的调控技术。 获得成果 1、论文发表方面:公开发表 SCI 学术论文 30 余篇; 2、专利申请方面:授权中国专利 6 件; 3、基金资助方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 
江南大学 2021-04-13
高级催化还原技术与设备
该项目为“十五”国家 863 计划课题成果。针对难降解工业废水浓度高、色度大、 有毒有害的特点,开发出催化铁、催化铝等内电解方法,经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大 改善、色度降低,且产生的铁离子等起到混凝作用,强化了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对 一般化工区混合废水采用该方法预处理、再经通常的生物处理工艺,出水可以达到二级 排放标准。 
同济大学 2021-04-13
复杂笼状天然产物全合成
在徐晶课题组的系列研究中,团队均以含季碳双环二酮前体为出发点,利用快速骨架构建和高选择性化学反应为核心策略,高效地完成了多个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复杂虎皮楠生物碱的全合成。在虎皮楠生物碱Dapholdhamine B的全合成研究当中,徐晶课题组意外发现了一个1,5-氢迁移反应,并由此设计了Caldaphnidine O的一个高效自由基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稻米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大米淀粉颗粒只有 2~8μm,是天然淀粉中最小的一种;大米蛋白是低过敏、高营养的优质植物蛋白,这两种产品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需求。我国年产近 2 亿吨稻谷,经过加工后,大约产生 2000 万吨碎米,这部分碎米除了外形缺陷外,主要成分是淀粉与蛋白,和大米几乎一致,但价格却要低很多。 若将碎米综合利用制备成大米淀粉和大米蛋白,则可以大幅提高其附加值。 创新要点 ①开发了米蛋白、米淀粉、功能性淀粉糖浆联产技术; ②研发了专用的湿法超微粉碎装备; ③研发了基于米淀粉与蛋白分离的高压微旋流分离装备; ④开发了米蛋白增溶改性技术; ⑤开发了米蛋白重金属与黄曲霉毒素消减技术; ⑥开发了功能性米蛋白肽制备技术; ⑦开发了可食用全脂米糠加工技术。 
江南大学 2021-04-11
深度多级还原冶炼钛基合金项目
项目涉及的产品是钛基合金,具体包括钛铁合金、钛铝合金以及钛铝钒合金等,其广泛用于冶金、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目前,现有的钛及钛合金等钛材的利用流程仍全是高钛渣/金红石-高温氯化-真空还原-精制-海绵钛-破碎-真空熔炼-钛材这一高能耗、高污染的高成本生产工艺。东北大学在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企业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的联合资助下,针对现有金属热还原法直接制备钛基合金存在的钛氧化物还原不彻底等技术难题,发明了基于喷吹金属蒸气深度多级还原直接冶炼钛基合金的新技术,并突破了其喷吹金属蒸气深度还原装备的技术难题,建成了吨级规模的基于喷吹深度多级还原装备。成功制备出氧含量低于0.6%的低氧高钛铁;氧含量低于0.1%,氮含量低于200ppm的钛铝合金及钛铝钒合金,目前已完成20kg规模的放大试验,建成了吨级规模的基于喷吹深度多级还原核心装备,进入产业化和推广应用阶段。核心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整体技术及装备水平世界领先。 项目研究形成了从方法-产品-装备的原始创新,突破直接热还原法制备钛基合金的技术难题,实现了钛合金的短流程清洁制备,为国家安全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战略物质保障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未来5年,我国特种钢精炼用高钛铁合金用量可达30万吨,若投资建立一条深度多级还原直接冶炼低氧高钛铁的生产线,可实现年产量5000吨的规模,其总产值可达2.5亿元以上,年均创造效益约5000万元。建设一条1000吨规模的钛铝基钛合金生产,其总产值可达2亿元以上,年均创造效益约5000~8000万元。因此项目建设将极大地拉动地方经济。
东北大学 2021-04-11
利用DNA存储还原数据信息的方法
1. 痛点问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生活中的一切都在数字化,对信息存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IBM统计,人类每天创造的数据已达到2.5百亿亿byte,大约相当于5亿部高清电影的下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研究显示,到2020年数据总量(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将达到42%,2010~2020十年间,世界上数据总量从1 ZB增长到50 ZB,共增长50倍。 面对巨大的数据量,传统存储介质的存储能力以及材料的消耗与信息存储需求间将会面临严重不平衡状态。人类工厂生产的可存储设备总存储容量与数据产生总量间差距越来越大,到2020年几乎达到两倍的差距。根据目前硅基存储的发展趋势推测,可用于信息存储的硅储量将在2040年被完全耗尽。因此,寻找硅基存储的替代物,开发高效稳定低成本的新型存储介质,实现低成本,高效稳定且长期的数据存储是目前信息时代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2. 解决方案 DNA在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未来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数字存储介质。首先,相比较于传统存储介质,在数据保存寿命和存储密度上都有着极大的优势。在自然界中,DNA长久以来作为是承载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地球发现的最早古生物蓝细菌,DNA作为其遗传物质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且在极端条件下仍然可以保存。在存储密度方面,DNA数字存储理论上可以达到455 EB/克 (4.55 × 1011GB/克),大约 1018  bytes 或107 GB每mm3, 比传统存储介质提高了5-6个数量级。其次,在数据维护与备份成本方面,DNA数字存储所需要的占地,资源,能源均远远小于传统存储介质。
清华大学 2021-09-23
钢铁企业生产物流优化研究
1.项目的简单概述 钢铁行业生产物流的优化重点在于,通过对钢铁行业的物流进行诊断,制定物流优化整合方案,指导企业进行现代物流管理创新。 钢铁企业生产物流优化研究项目通过建立物流优化与整合的数字模型,将各个生产企业的原燃料采购、生产过程的半成品转移及产品销售至用户的全过程进行系统优化;通过物流优化数学模型,使整个物流达到最优化的程度,实现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的整体创新。 2.项目来源 钢铁工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为了提高企业的产量和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莱芜钢铁公司和太原钢铁公司提出了钢铁生产物流的优化战略。在现有客观条件下从全局高度对整个生产系统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均衡生产、降低库存、及时供给、降低成本的目的。 太原钢铁公司新建不锈钢生产线一条,为了达到合理的规划、设计,使新建项目达到较优的程度,太钢采用仿真建模和优化的方法,对生产线进行了规划研究。 3.项目的研究内容和优化重点 根据钢铁生产物流现状,生产物流优化的重点,应该是那些与生产及物流管理相关问题。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钢铁企业的生产物流: (1)通过“建立和完善生产物流优化指标体系”和“生产计划优化”,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和作业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2)强化“生产及物流控制”,解决钢铁企业生产作业计划优化编制、物流跟踪、生产调度等方面的问题; (3)采用实用拉动式库存管理方法及原则,改进企业多级库存管理; (4)以运输成本和服务水平作为运输方式选择的依据,并以此进行科学的运输决策优化; (5)建立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解决物资供应及备件管理方面的问题;(6)建立钢铁企业面向仿真的模型和数字物流仿真系统,对钢铁生产物流进行可视化仿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天然产物合成揭示出新的生源合成途径
探索天然产物生源合成途径对于天然产物合成以及化学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生源合成途径中的“环化/后期氧化”(cyclization/late-stage P450-mediated oxidation)策略被运用于一系列具有抗癌活性二萜的全合成中。生源合成上,从共同的生源前体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GGPP)出发,通过萜类环化酶(terpenoid cyclase)催化的多步碳正离子环化和重排反应可产生各种二萜类天然产物,例如抗癌药物紫杉醇 (Taxol)、巨大戟醇(ingenol)和抗生素截短侧耳素 (pleuromutilin)。因此,人们对二萜类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仿生合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香茶菜属(Isodon)二萜是一类结构复杂的多环活性天然产物,迄今为止已分离鉴定出1000多种该家族天然产物。与诸多其他二萜天然产物一样,其生源合成是从GGPP出发,通过一些列酶促环化反应得到共同的生源前体随后通过碳正离子重排得到已知的香茶菜属(Isodon)二萜结构,包括ent-kaurane型,jumgermannenone型和ent-beyerene型。生源推测不同类型香茶菜属二萜的骨架之间的转化也是通过碳正离子重排实现的。例如最初的生源途径认为,jungermannenone 型是从ent-kaurane 型通过两种可能的碳正离子重排而来。
北京大学 2021-04-11
1 2 3 4 5 6
  • ...
  • 11 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