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针织结构医用修补材料开发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针织结构医用修补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经过长期的研发,开发成果显著。以产业化、市场化为主导方向,对针织医用疝修补网片生物相容性原料的选用与编织性能、网片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实现了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用修补材料的生产。技术指标、产品性能或创新要点等。 2 关键技术 (1)通过组织结构和织造工艺设计,尽可能减小织物刚性,增加轮廓适应性和表面粗糙度,研究开发刚性材料的柔性编织技术; (2)通过经编网眼原料和组织选择,调整单丝之间的尺寸大小、分布状态以及网孔大小,实现医用修补网片轻量化; (3)通过修补网片定形设备研究,开发修补网片定形及消毒技术。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发表专利 3 项,学术论文 4 篇。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1)本项目研发的针织结构医用修补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其最佳的弹性指标是与修补组织的弹性接近,在 16N/cm2 压力下,轻量型修补网片的弹性为 20~35%,重量型修补网片的弹性为 4~6%; (2)本项目研发的针织结构医用修补材料水洗尺寸变化率小于 3%,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3)已在无锡市宇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投入生产,以推广至强生等大型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江南大学 2021-04-13
针织立体编织异形结构材料
本项目以高性能无机纤维、特种纤维或天然纤维作为材料,通过经编、纬编或者横编方法织造的具有三维异形结构的针织材料,包括多通管结构、锥体结构和球体结构等,产品涉及人造血管、多通输油管道、输水管道、导弹整流罩等。 由特种纤维或天然纤维织造而成的针织异形结构的弹性好、韧性佳、可成形性优异和功能性强等特点;而由高性能无机纤维织造而成针织异形结构可作为高性能异形复合材料构件预制体,具有轻质、高强、高模等特点,满足力学性能要求。 同时,针织立体编织异形结构材料预设计性强,可根据材料的最终用途实现立体编织成型,简化后道加工工序,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该材料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陆路交通、建筑和体育用品等领域。 关键技术 (1) 针织立体编织异形结构材料的设计与织造; (2) 高性能无机纤维和短纤维立体织造技术; (3) 异形预制体复合成型技术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1) 发表 SCI 论文 7 篇、EI 论文 8 篇、核心论文 16 篇; (2) 授权专利 2 项。 项目成熟度 小批量生产阶段 
江南大学 2021-04-13
32006碳-60结构模型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培养架(铝合金结构)
供应各种实验室培养架(铝合金结构),量身定做,价格从优,质量保证,欢迎来电咨询。 备注:以上是培养架(铝合金结构)的详细信息,如果您对培养架(铝合金结构)的价格、型号、图片有什么疑问,请联系我们获取培养架(铝合金结构)的最新信息。 咨询电话:0577-67473999
温州市育人教仪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金属晶体结构模型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CL建筑保温结构体系施工
山东巨能兴业新型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9-01
有层次结构的纳米立方体和纳米铁花状结构的制备方法
一种有层次结构的纳米铁立方体和纳米铁花状结构的制备方法,具体作法是:取不锈钢片和钛片、不锈钢片和钛片的面积比为2.5∶1,依次用400,600,800目砂纸抛光,清洗3-5次;超声30分钟,取出备用;配置含450g/L的FeCl2,抗环血酸1.4g/L,氟化铵0.8g/L,复合氨基酸0.7g/L,柠檬酸0.086g/L,0.05mol/L盐酸的电镀液;以处理后的钛片做阴极,不锈钢片做阳极,进行0.1A的恒电流电镀,电镀时间为3-60s;电镀完后取出钛片,即获得纳米铁立方体或纳米铁花状结构。该方法制得的纳米铁为立方体及花状结构,比表面积大,活性好,且设备简单,能耗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0
林志博士及其合作者在双分量玻色体系相关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项目成果/简介: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林志博士和复旦大学物理系/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陈焱课题组,通过Floquet 设计研究光晶格中双分量超冷原子体系,构造出可以看成“两粒子跃迁过程”的新型两体相互作用,即在体系的“人工维度”上引入新奇的人工配对跃迁相互作用,用于研究传统凝聚态体系中难以实现的新奇量子多体效应。 当前人们主要研究人工维度上的人工规范势,对于更一般的相互作用——人工配对跃迁相互作用还没被研究过。林志博士和陈焱教授课题组发现该奇异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体系中会出现两种新奇的量子物质态,即分子超流态和非整数莫特绝缘体态。这里的非整数莫特绝缘体态作为一种新奇的量子莫特绝缘体态被首次揭示,其特性是:保持每个格点上总粒子数是整数,而各自分量的粒子数是非整数的莫特绝缘体态。 该项研究代表了超冷量子气体研究领域中的实质性进展,将会促进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
安徽大学 2021-04-11
林志博士及其合作者在双分量玻色体系相关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林志博士和复旦大学物理系/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陈焱课题组,通过Floquet 设计研究光晶格中双分量超冷原子体系,构造出可以看成“两粒子跃迁过程”的新型两体相互作用,即在体系的“人工维度”上引入新奇的人工配对跃迁相互作用,用于研究传统凝聚态体系中难以实现的新奇量子多体效应。 当前人们主要研究人工维度上的人工规范势,对于更一般的相互作用——人工配对跃迁相互作用还没被研究过。林志博士和陈焱教授课题组发现该奇异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体系中会出现两种新奇的量子物质态,即分子超流态和非整数莫特绝缘体态。这里的非整数莫特绝缘体态作为一种新奇的量子莫特绝缘体态被首次揭示,其特性是:保持每个格点上总粒子数是整数,而各自分量的粒子数是非整数的莫特绝缘体态。 该项研究代表了超冷量子气体研究领域中的实质性进展,将会促进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
安徽大学 2021-02-01
基于绿色功能介质的天然海洋多糖高分子分离及高值化利用清洁新技术
本成果基于廉价易得的功能型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可从海洋废弃生物质(比如虾蟹壳,海藻,海带等)中高选择性制备甲壳素、壳聚糖、海藻酸等天然多糖高分子化合物,进而实现相应化合物的结构性能提升(如抗菌等)或者转化为高附加值衍生产品(如医药用品或者药物载体等)。该新技术有望解决传统酸碱制备方法中水耗高、污染大等问题,具备水耗低、污染少、能耗低、流程少等潜在优点。此外,新技术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灵活性,可从虾蟹壳直接制备甲壳素敷料、绷带等医疗用品。 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处理的原料来源于当地的虾蟹壳,海带/海藻等,无需特别分级处理。 (2)所得甲壳素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聚合度可调,介于400——4000。 (3)所得壳聚糖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脱乙酰度值大于85%,符合国家标准GB 29941-2013。 (4)所得海藻酸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 (5)可制备得海藻酸基功能材料(膜、纤维、水凝胶、气凝胶等),具备自愈合、阻燃等特点。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5-0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1 32 33
  • ...
  • 136 1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