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全电脑多梳经编机集成控制系统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多梳经编机集成控制系统 WKCAM 生产速度高、稳定性好、可靠性强,实现数据管理,直观简便。该系统基于电子凸轮控制的柔性电子梳栉横移控制,适应机速高;可在线花型编辑与显示功能,系统可直接显示花型,生产中实时显示花型编织位置,进行在线花型修改;可用于大花型编织,且更换花型简单,最大花高可达 8000 横列以上;同时配以 6 轴以上的 EBC 多速送经和 1 根 EAC 多速牵拉和 1 根卷曲装置;采用最新 Piezo 贾卡装置,贾卡梳的安装位置根据需要可前可后;且具有停电保护功能,保证重新上电时花型能连续编织。该系统可用于低成本的链块机升级改造,原钢片式花梳配置不变,改造后花梳累计横移量可达 60 针,机速提高至 450r/min 以上;也可与新型高速电脑多梳机配套使用,累计横移可达 180 针,生产速度可达 1000r/min。 关键技术 (1)高动态响应柔性横移技术,实现对大惯量导纱梳栉进行高频启停和高精定位; (2)高精度随动多速送经技术,实现送经与主轴频率和横移曲线的快速跟随; (3)高速率存取贾卡提花技术,实现对贾卡提花数据的大容量静态存储与高速率动态存取; (4)高分辨扫描在线监测技术,实现织物图像的高速扫描与识别。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1、发表 CSCD 论文 37 篇; 2、申请专利 9 项,授权 7 项; 3、获 2014 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 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1)效益分析 多梳经编机集成控制系统适用于市面上多重型号的多梳经编机,稳定性好,机速高,产品适应性大,将机器的效益最大化,促进经编企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生产。 (2)应用情况 已在江苏润源、常州申达、汕头飘娜和广东彩艳等多家企业应用。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陶瓷素坯管的双工位自动磨切机
一种陶瓷素坯管的双工位自动磨切机,包括机架、储料仓、上料机构、传送机构,陶瓷素坯管的磨削工位、切割工位,陶瓷素坯管的磨削工位在切割工位的左侧;上料机构左侧为储料仓,上料气缸位于储料仓末端,储料仓支撑梁末端固定有陶瓷素坯管下落的引导板;传送机构包括运送托架驱动气缸和双V型槽运送托架,双V型槽运送托架和运送托架驱动气缸固定在一起,双V型槽运送托架侧面固定导向滑块;磨削工位,具有无心支撑轮、磁力驱动装置以及砂带磨削装置;切割工位,具有无心支撑轮、磁力驱动装置、切割装置,切割工位也具有工件的下料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只需一台机器即可实现陶瓷素坯管表面磨削和陶瓷素坯管两端余料切割的优点。
浙江大学 2021-04-13
多PC多核分布式并行计算系统
多PC多核分布式并行计算系统是一个通用的分布式并行计算平台,易于使用且扩展能力强,适用于海量数据的数据分析、数据统计、数据挖掘、科学计算等领域的快速处理。 图1多PC多核分布式并行计算系统布局图 系统实现了任务提交、任务管理、任务分配、任务调度、负载均衡、结果融合、容错处理等功能。用户只需要通过C、C++、Fortran等编程语言,按照串行思路编写数据处理和数据融合函数,就可实现中小集群环境下的多PC多核分布式并行计算。 主要性能: ? 系统可扩展性好,可适应几个到100个计算节点,可适应一个或多个磁盘; ? 在网络带宽和磁盘读写速度等能保证的情况下,处理速度与计算节点数目基本呈线性变化; ? 动态加载不同的计算函数和处理函数,实现不同的数据处理。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单动力源多负载分时传动系统
本项目研究了单个动力源分时段驱动多个负载的传动方案,采用电磁控制技术设计了分体式电磁联轴器,通过径向移动活动半联轴器,实现其与不同位置的多个固定半联轴器分时段接合。将该分体式电磁联轴器应用于多层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各层车位的升降传动装置,能够实现同一层的多个车位共用一台升降电机,电机分时段驱动各个车位的升降动作,减少电机数量,提高电机的使用率;多个车位采用一台升降电机驱动,能够方便的在电机驱动部分安装配重块,以减小电机功率、节约能源。本项目获批发明专利3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05-04
多PC多核分布式并行计算系统
多PC多核分布式并行计算系统是一个通用的分布式并行计算平台,易于使用且扩展能力强,适用于海量数据的数据分析、数据统计、数据挖掘、科学计算等领域的快速处理。系统实现了任务提交、任务管理、任务分配、任务调度、负载均衡、结果融合、容错处理等功能。用户只需要通过C、C++、Fortran等编程语言,按照串行思路编写数据处理和数据融合函数,就可实现中小集群环境下的多PC多核分布式并行计算。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智能化多机器人协作焊接系统
自主研发了多机器人协作焊接系统,其中机器人控制器自主研发,采用EtherCAT总线通讯控制底层伺服,控制周期1ms。参与协作焊接的机器人均为国产6轴通用该机器人,多机器人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对照ABB MultiMove、KUKA RoboTeam功能,技术指标达到国外领先品牌同等技术水平。具体技术指标: ① 变位机(夹持)机器人支持6维力-力矩传感器,实时补偿估计偏差; ② 焊接机器人支持接触找焊缝、激光焊缝跟踪等多种焊接工艺; ③ 最多支持4台机器人协作; ④ 可根据应用需求开发新场景控制程序。
东南大学 2021-04-11
多机器人物流拣选调度智能系统
一、项目简介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国务院发布实施《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规划中明确了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和推进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是未来物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2016年福建省经信委、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福建省加快物流业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方案提出了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升物流业信息化和标准化的主要任务。实现仓储物流的信息化和拣选自动化是实现物流信息化和技术装备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智能仓储机器人的技术进步已经成为了仓储物流的信息化和拣选自动化的标志。 二、前期研究基础 采用企业与高校共同投资模式,项目组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及厦门市东万晟贸易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创新研究中心”。并联合申请了福建省产学研项目“多机器人物流拣选调度智能系统”。 三、应用技术成果 开发了AGV智能小车,完成了车体和控制系统及简易的调度系统。 开发了MES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底层硬件采集端,中间层数据处理端,数据展示端。 四、合作企业 厦门市东万晟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成立于2000年4月。其股东均为深圳市东华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主要投资人。2002年在泉州设立分公司,2012年已在漳州、龙岩、福州、三明、莆田、南平设立分公司。目前员工总数200多人。产品辐射闽南金三角的厦门、泉州、莆田、漳州地区和闽西的龙岩、三明、南平地区,闽东的福州、宁德地区,终端网络近5000多个,和沃尔玛、麦德龙、福建新华都、永辉、家乐福、大润发等卖场及各婴童渠道有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目前,厦门公司年销售额近10亿多元。厦门翔安区新建的5层物流配送中心约6000多平米。
厦门大学 2021-04-11
多模态医学影像智能协诊系统TPAID
中试阶段/n该项目主要针对开源CT 医学影像数据和多中心合作单位提供的多模医学影像数据,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自主研制的深度学习算法对心脏左心室、肿瘤等CT 影像数据进行全自动分割,验证了所研制算法在该项目计算机辅助肿瘤智能诊断应用中的有效性,为项目产业化实施奠定了方法基础。成果的先进性或独特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医学影像感知设备,设计针对性强的机器学习智能算法;国内同类研究中首次采用“双盲评估+验证”的科研方法对影像数据进
武汉大学 2021-01-12
一种多协议智能灯具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协议智能灯具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练级的信号采集模块、电源模块、计时模块、开关模块、灯具亮度调节模块和多协议通信模块,多协议通信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和智能终端连接;信号采集模块包括亮度检测单元和人员检测单元;灯具亮度调节模块包括调光脉冲发生器和PWM调光芯片,所述调光发生器通过PWM调光芯片与灯具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协议通信模块能够进行多种方式通信,满足不同通信要求,增强实用性;通过调光脉冲发生器和PWM调光芯片,对灯具亮度进行调节,保证灯具的亮度满足不同需求,具有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面向多领域的通用自动测试系统平台
面向多领域的通用自动测试系统平台(简称 GPTS)为国产化虚拟仪器,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和数据开放性。单通道最高采样率达到300KHz, 可连续采集或间隔采样。平台前台为实时测试模 块、后台为数据调用模块,原始数据可转换成 TXT文件输出。GPTS可广泛适用于低频信号自 动检测,如电能质量分析、电器状态检测、生理 信号检测、传感器特性测试等。平台可应用于教 学、科研及产品开发阶段。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86 58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