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用于浸没式光刻的浸液温控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浸没式光刻的浸液温控系统,包括:用于浸液流动的浸液管路,待温控的浸液通过一管路进口进入该浸液管路,温控处理后的具有稳定温度的浸液通过该浸液管路的出口输出;用于对所述浸液进行冷却的工艺冷却液回路,工艺冷却液在该回路中循环流动;以及多个热交换器,其沿流向依次布置,所述浸液管路和工艺冷却水回路同时流经每个热交换器,并利用各热交换器分别依次完成工艺冷却液和浸液之间的热交换,从而通过多次换热获得具有稳定温度的浸液,实现对浸液的温度控制。本发明的装置系统采用内部回流结构与多级热交换器相结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全息历史教学系统
   中教启星全息历史教学系统是利用全息设备、立体播放器和历史资源包三者结合的方式将全息投影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中。    全息历史教学系统将博物馆中的历史文物以动态、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教室中就能够细致、全面地观察文物的器形、颜色和纹理,掌握文物的基本信息,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乃至革新历史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符合历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全息270投影演示仪
苏州育龙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铜聚合物基微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与成型机理
1、高密度接枝改性的 CNTs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2、应用电场力协同制备聚合物复合材料 3、聚合物基微纳复合材料流变学及界面特性4、在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Chem. Comm., Acta Biomater., Carbon,Macromolecules 等发表相关论文多篇,申请发明专利 40 余项,其中已授权 24 项。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在微纳尺度上进行固固界面热传输的定量化研究
工作的研究对象为无穷大固体表面以及在其上微纳尺度的悬臂。该研究发现,随着固体表面粗糙度增大,界面热阻呈指数化增大,同时测量获得的数据也更加弥散。单层石墨烯加入到固固界面之间能够有效降低界面热阻,同时测量的热阻弥散度也快速减小。结合计算模拟的结果,这里发现的奇特热阻的弥散现象(不确定性)可以解释为当悬臂和界面粗糙度的尺度可以比较时,每次悬臂与无穷大固体表面的接触面积将出现极大的差异。 单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微纳深沟槽结构侧壁形貌快速测量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深沟槽结构侧壁形貌快速测量方法及装置,能够同时快速测量微纳深沟槽结构线宽、沟槽深度、侧壁角、侧壁粗糙度等侧壁形貌参数。步骤为:将波长为从近红外到中红外的光束经起偏后得到的椭圆偏振光投射到待测结构表面;采集待测结构表面零级衍射信号,计算得到微纳深沟槽结构测量红外椭偏光谱;采用分波长建模方法分别计算在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理论椭偏光谱,采用分步光谱反演方法与实验测量红外椭偏光谱匹配,依次提取出沟槽结构参数和粗糙度参数。装置包括红外光源、第一至第四离轴抛物镜、迈克尔逊干涉仪、平面反射镜、起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硅基微纳结构调控太阳光谱提升光伏器件效率的研究
拥有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半导体节能器件及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以及江苏省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在硅基纳米结构材料与性能调控,硅基光子学器件和新型能源器件等基础研究领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近年来,在硅基太阳能电池片研发及其新型结构材料在电池片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研究,承担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相关课题的研究。提出了渐变带隙的纳米硅量子点电池结构,利用渐变带隙进一步拓宽电池的响应光谱范围,发展了包
南京大学 2021-04-14
光刻胶及液体硅橡胶的开发
悬赏金额:50万元 发榜企业:惠州市强达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需求领域:特种功能材料 LED前沿与核心技术 精细化工 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 产业集群:先进材料产业集群 技术关键词:光刻树脂; 光刻胶; 特种硅树脂; 高性能硅橡胶; 紫外光固化技术
惠州市强达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2021-11-02
纳豆及纳豆激酶的高效生产技术
一、成果简介 纳豆是日本的一种传统大豆发酵食品,由纳豆菌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发酵大豆制备而成,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纳豆的营养价值丰富,一直被视为药食同源的食品。研究发现纳豆中含有大 量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纳豆激酶、异黄酮、皂青素、维生素K2等。常吃纳豆可改善人体肠道微 生态平衡、预防痢疾、肠炎和便秘等疾病;同时还能起到降低血脂、预防大肠癌、降低胆固醇、软 化血管、预防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近场声全息技术及其应用
技术途径:利用声学传感器,于紧靠被测声源物体表面的测量面上记录全息数据,然后通过空间声场变换算法,如Helmholtz方程最小二乘法 (HELS),重构三维空间空间声场。该技术主要用于汽车产品及机械产品的声源识别和定位,声场可视化。项目优势:(1)实验设备精度高,配套软件底层算法先进,实验结果准确可信。(2)实验设备体积较小,测试对象要求较低,准备工作较少,试验周期较短。  投资规模及设备需求: 50-100万人民币。项目研究阶段:技术成熟  项目效益分析:为产品降噪作出指导,提高产品质量。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70 7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