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全功能护理人模型(带血压测量功能)
产品详细介绍一、特点高级全功能护理人训练模型是根据临床基础护理操作与实习护理技术大纲的要求,经专家研讨后由我公司开发研制的最新产品增加了血压测量操作练习。该产品综合了基础护理与外科护理的主要功能。 本模型由进口PVC塑胶材料,经模具浇模工艺制成。具有形象逼真、操作真实、拆装方便、结构合理和经久耐用等特点。还可以拆装分部件进行局部功能教学训练。是目前国内最先进、功能齐全、材料讲究的全新高级护理训练模型。二、产品功能:1、头部护理:洗头、洗脸。2、眼、耳滴药水清洗。3、口腔护理。4、氧气吸入法。6、气管切开护理7、可进行口腔直接气管插管操作训练。8、洗胃法。9、胸腔解剖重要器官结构观察。10、手臂静脉注射、输液、输血训练。11、三角肌皮下注射。12、大腿、臀部肌肉注射。13、男、女性导尿术。 14、男、女性膀胱冲洗。15、灌肠法。16、会阴护理。17、造瘘引流术护理。18、胸、腹部穿刺训练包括胸腔、腹腔、肝脏、骨髓和腰椎穿刺。①胸腔穿(在左侧肩胛线第7-8肋间,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②腹腔穿刺(在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暂缺);③肝脏穿刺(在右侧腋中线第8-9肋间,深度不超过6cm)(偏高);④骨髓穿刺(在左侧髂前上棘后方1-2cm处);⑤腰椎穿刺(在第3-4腰椎棘突间隙,成人进针深度为4-6cm,髂嵴最高点平第4腰椎棘突)。19、胸腔解剖重要器官结构观察20、整体护理:床上擦浴、座式擦浴、穿换衣服、冷、热疗法21、创伤护理:消毒、换药、止血、包扎(1)、大腿皮肤裂伤(消毒、清洗)(2)、大腿感染性溃疡(消毒、清洗、换药)(3)、足坏疽,第1、2、3足趾和足跟压疮(褥疮)(4)、上臂截肢残端(供包扎训练)(5)、小腿截肢残端(供包扎训练)三、可进行血压测量练习(功能特点)1、血压测量训练模式及考核模式,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参数可自行设定2、技术指标:①设定收缩压范围:80-200mmHg ②设定舒张压范围:50-120mmHg ③心率设定范围:50-140次/分五、血压测量训练模式及考核模式1.血压测量训练模式使用方法:⑴ 将手臂模型与训练仪连接并设置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值。注意:使用时,如果发现训练仪所测压力值与压力表指针读数偏差较大,请进行压力校正以保证训练的准确性。⑵ 将手臂模型水平放置,手心向上,血压表平放在桌面上,排尽袖带内的余气,平整地缠绕在肘关节上方2厘米处,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⑶ 戴上听诊器,将听诊头紧贴在肘关节上方上臂内侧肱动脉处,关紧气门,握住手球往袖带内打气至160mmHg左右(正常人舒张压<130mmHg),然后缓慢打开气门放气,使指针缓慢下降,当听到听诊器中的第一声响亮搏动声,血压表指针所指示的刻度即代表收索压。继续放气,搏动声继续存在并放大,当搏动声突然消失时,此时指针所指示的刻度即代表舒张压。*如果没有听清楚,可将指针降至”0”位,重新测量。*如果在第一次加压结束后马上听到柯氏音,请再适当加压20~30mmHg进行测量,高血压病症适用。*放气测量过程中,如放气速度过快,训练仪将报警提示*测量过程中,如柯氏音不明显或声音偏低,请确认听诊器头放置是否正确*测量过程中,放气速度控制在2-4mmHg/s可使测量结果精确⑷ 测量完毕,排尽袖带内余气,拧紧气门,解开袖带,整理妥善,放入盒内。2.血压测量考核模式使用方法:①首先进行压力校正(见”压力校正方法”)②然后设置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值。③最后同时按”+”和”-”键,此时,训练仪将进入考核模式,屏幕上主要参数值将被隐去,同时键盘被锁,无法执行单键操作(不包括快捷键)。④考核模式血压测量方法与训练模式测量方法相同⑤将学员所测得的收缩压、舒张压数值与设定数值进行对比,考核学员成绩。⑥考核结束后,用户再次同时按“+”和“-”键切换到训练模式,原设定的参数值将重新显示。六、适用范围1、适用于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院、职业卫生院校等临床教学示教及学员实践操作训练2、医院医护人员继续教育临床教学实践操作训练3、基层卫生单位临床医学普及培训
上海中弘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康大夫”中心静脉穿刺注射躯干模型
产品详细介绍功能特点:■ 模拟一成年人躯干,仰卧位,头偏向左侧;  ■ 解剖标示明显,包括穿刺必要的解剖结构;■ 可模拟颈动脉、股动脉搏动; ■ 可进行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练习;■ 腹股沟部、颈部模块及内产中血管均可替换。 
上海康为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康大夫”心包穿刺与心内注射训练模型
产品详细介绍功能特点: ■ 仿真模型取斜坡卧位,质地柔软,触感真实,外观形象逼真。 ■ 解剖位置准确:胸骨、剑突、肋骨、各肋间隙,可明显触。 ■ 可行心前区穿刺训练、剑突与第7肋软骨交界处下方穿刺训练,穿刺针进入心包腔(通过负压)有液体引出。  注:皮肤和模拟心脏囊腔可更换,供应耗材。 
上海康为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DNA复制与蛋白质合成演示模型
产品详细介绍
福州九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级组合式基础护理人训练模型
产品详细介绍KAF-100型高级组合式基础护理人训练模型高级组合式基本护理人是根据临床基础护理操作与实习护理技术大纲的要求,由我公司最新开发研制的高级型全功能护理人。取代以前不能真实操作训练的护理人,本模型是由塑胶材料,经模具浇模工艺制成,注射、穿刺、生殖器等由进口硅橡胶制成。具有形象逼真、操作真实、拆装方便、结构合理、经久耐用等特点。模型具有整体护理的全部功能也可以拆装分部件进行教学训练。是目前国内最先进、功能最齐全、材料最讲究的全新高级护理训练模型。产品功能:1.洗脸、洗头与眼、耳的冲洗;2.床上擦浴、座式擦浴,穿换衣裤;3.口腔护理;4.氧气吸入法;5.鼻饲法;6.洗胃法;7.气管切开护理法;8.胸腔解剖重要器官结构;9.手臂静脉注射、穿刺、输血;10三角肌皮下注射;11.灌肠法;12.男、女导尿术;13臂部肌肉注射;14.造瘘引流术;15.腹腔解剖重要器官结构。  
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1部门关于实施“创业齐鲁十大推进行动”的通知
创业齐鲁·乐业山东”行动提档升级,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纵深发展,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潜能,决定在全省实施“创业齐鲁十大推进行动。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02-06
中山大学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
研究团队通过将量子点精确地集成在带有角向光栅的微环腔的波幅位置、并结合超低吸收的零场镜面高反结构,同时实现了单光子的发射增强和轨道角动量的高效提取,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可携带轨道角动量的高亮度固态单光子源,有望为高维量子信息处理提供小型化、可集成、易扩展的半导体核心光量子器件。
中山大学 2022-05-30
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大健康与生物医药及有关社会发展领域)项目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全力打造创新生态的重大决策部署,重点解决面向全省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学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根据《山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晋政办发〔2021〕42号),现将凝练形成的2023年度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大健康与生物医药及有关社会发展领域)申请方向予以发布,请根据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山西省科技厅大健康与生物医药科技处 2023-08-07
预移相模型热线(膜)动态流速计
用于中低速风洞动态流速测量,是湍流研究,风洞试验的必备设备。 功能特点: 1.操作极简单,无需平衡消振荡调节; 2.流速全范围一次标定,任意测量; 3.动态响应极好,贫响宽; 4.全计算机控制处理,高速 A/D,软件包内含基本流体测量,研究算法。 应用领域: 风洞试验,环境现场流场测量分析等
同济大学 2021-04-11
带钢连续热处理热过程模型与工艺优化
带钢连续热处理(包括立式炉、卧式炉)过程是冷轧和热轧带钢生产的重要工序,该过程是在带钢成分确定的情况下,依靠控制热量传递过程来控制带钢内部微观结构的演化,最终完成金相组织的转变,达到控制带钢力学、电磁等性能的目的。因此,温度控制是带钢热处理过程控制的核心,也是热处理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解决带钢连续热处理炉优化控制的技术难题,并克服半理论或纯经验控制模型严重依赖于现场、难以移植和泛化能力有限的不足,本成果基于传热机理模型对带钢在连续热处理炉内的传热过程及其优化控制策略展开相关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本成果瞄准带钢连续热处理热过程模型研究,基于传热学的基本原理,精确解析退火炉内辐射换热、对流换热(喷气快速冷却、喷气快速加热)、接触换热(炉辊与带钢之间)、喷雾冷却等传热过程,开发带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分布预测软件,准确预测带钢温度分布(包括稳定工况和工艺过渡工况),带钢温度预测的典型精度在±2.5%以内(90%以上的命中率),为提高带钢连续热处理的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在带钢温度精准预测的基础上,基于可行工况集和最优化方法,建立了炉况参数优化策略,大大降低带钢连续热处理工艺切换的效率。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38 239 240
  • ...
  • 319 3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