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空调网关(一控一)
本产品可将多联式或单元式空调连接至智能家居集中控制系统或BMS系统,以实现智能化监控与控制。 本产品需连接至空调室内机,一个室内机连接一台本设备。
浙江瑞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2024-12-30
空调网关(一控多)
本产品可将多联式空调连接至智能家居系统,以实现智能化监控与控制。
浙江瑞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2024-12-30
全钢智能试剂柜
  全钢型智能试剂柜优势一智能、安全  全钢试剂柜的特点1、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试剂柜管理系统V2.0”,液晶显示,触摸屏操作,可监测柜内温湿度,空气质量等信息。  全钢试剂柜的特点2、外接控制软件  双模式-可外接控制软件“试剂柜控制软件V2.0”,实现多柜连接管控,试剂出入库管理,查询试剂信息。  全钢试剂柜的特点3、智能定位层板  产品需连接外接软件,通过射频技术精准定位到每层、每个孔位,主动识别试剂信息,无需扫码操作,多种孔位可选。  全钢试剂柜的特点4、多柜并联、系统交互  嵌入式系统和控制软件可以通过WIFI功能进行远程交互、多柜并联,存储空间无限扩大,试剂信息统计更为便利、准确,导出、打印各式样报表,数据海量存储,长久保存。  全钢试剂柜的特点5、空气过滤系统  内置活性炭空气过滤系统,有效解决化学品气味影响实验员身体健康的问题。可更换的过滤材料,大风量风扇、保证内部空气每分钟循环三次。  全钢试剂柜的特点6、双人双锁  有效解决试剂的安全管理,符合管理要求。对于常规试剂也可方便的实现单人单锁控制。  全钢型智能试剂柜优势二经济、方便  1、超大的存储容量  JPG-2000试剂柜的单柜存储容量达到了920L,并可多柜并联。  全钢试剂柜的特点2、可调节层板  灵活存储,层高调节极为方便,每层可根据需求放置不同规格的试剂瓶。  全钢试剂柜的特点3、RFID刷卡模块  通过刷卡及输入密码可方便的开关柜门,IC卡片具有多种样式供用户选择,在断电的情况下具有柜门自动锁止功能,可通过钥匙手动开关柜门。  4、全模具化设计  模具化设计降低了客户采购成本,并提高了产品一致性及制造精度,使工件的质量有所改善和提高,加强了标准结构互换性,现场组装方便快捷。  全钢型智能试剂柜优势三灵活、扩展  1、智能摄像系统  无人值守,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视频监控,360°无死角,硬盘存储可达30天,并可无限扩充。  2、UPS电源  具有断电续航能力,并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  全钢型智能试剂柜产品展示
北京晶品赛思科技有限公司 2025-03-25
中央空调控制/监控实训考核装
https://www.shjcedu.com  上海计呈教学设备13636618907                                                GC-6600D型 中央空调控制/监控实训考核装置 一,产品概述:   GC-6600D型 中央空调控制/监控实训考核装置适合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及本科院校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电气技术应用、电机与电器、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的《制冷空调机器设备》、《制冷空调装置的安装操作与维修》、《制冷空调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空气调节技术与运用》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二,特 点 1,中央空调系统实训平台 是根据目前国内建筑电气,楼宇智能化精心设计的综合实验装置,本装置结合当前安防领域的先进技术,从教学实验的要求的角度出发,以工程化的设计理念完整的实现了中央空调全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作过程。       综合性;采用国内先进的二次回风系统,在同一台实验台上完整的完成                                                          不同制冷系统工况 工程化;整套控制系统大部分采用工业现场实际应用部件 开放性;装置采用透明化,开放性设计,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整个系统工    作原理 安全保护;装置设有强电漏电系统装置 2,实用性强 控制器采用一台三菱PLCFX3U-48M及相关继电器、控制开关、指示灯、标准通信接口可编程控制器,上位机软件实时显示系统运行状态及数据。 3,直观性强 实训装置直观展示了中央空调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可清楚的看到制冷循环系统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实物,系统还配置有系统完整流程图、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真空压力表、信号指示灯使整个系统的实时工作状态一目了然;便于教学演示讲解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此外,管路中设有视液镜可观察制冷剂状态;高压管路为红色部分,低压管路为蓝色部分。 4,综合性强 整套实训装置集制冷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故障模拟系统于一体,满足对实训的要求。 5,中央空调制冷、制热循环输送管路:用最新型色铝塑管以及铜件连接,并标有明显的走向标志。输送管路经电磁阀、风机盘管输送给模拟房间或模拟风管、根据所需调节风速开关或风量。 6,带电脑串行接口,组成智能化测试装置:系统的控制软件采用全汉化菜单式操作。测温器是高精度的热电锅,自A/D摸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经Rs232电脑接口输出,在电脑安置相关程序之后,屏上清楚记录、采样、通过打印机输出进行理论分析。 7.在原来的系统中加装了教师端动画/控制/监控主机系统, 远程程独立监控:在系统能独立监控中央空调机触摸屏对系统的工作状态,方便老师远程监控学生在实训时的情况。操作方法是否正常,正确。 8、实验台控制智能模块 本模块可控制整机工作环境,确定 系统的工作稳定,可保护学生的实训时的稳定和安全,关键时可切断总电源。: 1)、智能模块模块可检测、监控装置系统的交流电源的电压,在测量过压时,设备过载保护、能够采集被监控设备交流电源的电流值,在测量过流值时,设备过载保护、能够采集被监控设备交流用功功率温度、在测量过温时,设备过载保护 2)、软件平台: 电流、电压温度、并通过CAN /GSM通讯上传到监控主机或监控云平台,监控主机或云平台可以判断被监控电源的运行状态,如电压,电流,电流和温度。 3)、工作电源 额定电压AC220V、功耗  正常监视状态≤2W 报警状态≤2.5W、 4)监控报警过压(115%)、欠压(80%)过流、电流(50~1000mA)。 5)、温度:50-120度、漏电报警:50-1000MA连续可调、漏电报警通道:1路、温度报警:4路。 6)电流检测通道:1路、电压检测通道:3路。 7)报警方式:APP远程报警触点容量AC 220V/3A ,DC 30V/3A、 8)通讯接口   通讯/GPRS通讯(选配)有效通讯距离≤1km. 9)、通过手机可下载APP软件控制系统,或者电脑通过软件监控, 10)、传感器:电流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使用2000:1。如果实际使用互感器和产品配,置不同,多咯温度传感器使用的是100K特性的热敏电阻. 11)功能显示:可显示电压、电流、功率 12)、界软件面   13)、无线传感器:电压:3.6V。待机电流:20MA.报警电流产250MA、低压报警:30天、通信方式:GSM、接收灵敏度:-129dBm、无线标准    14)、内置无线网络信号发射,可连接4G网络,不再需要另外增加通信成本 现场需对功能逐一演示,提供有效、权威的证明文件,证实该产品的可靠、安全、先进性。 *10、投标至少要提安监部门供检测报告文件以下几条内容 1)提供可供现场查询检测报告编号: 2)提供防触电保护,检测报告页面图 3)提供接地保护措施测试电流 (A):1.5倍额定电流,但不小于25A,检测报告页面图 4)提供电气强度和绝缘电阻,检测报告页面图 5)提供机械强度,检测报告页面图 6、提供耐热、耐燃和耐漏电起痕,检测报告页面图     三,技术参数 电源:三相五线 AC 380 V±10%  50Hz; 满量程供冷量:7.5kW; 满量程输入总功率:6.5kW; 制冷额定功率:7.5.kW; 满量程堵转电流:50A; 制热额定功率:2.0kW; 额定输入电流:7A; 循环风量:700m3/h; 制冷剂:R22; 漏电动作电流:≤30mA; 噪声:35-40dB(A); 安全保护措施:具有过压、过流、过载、漏电、接地四种保护措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四 装置的配置 1、控制器系统配置: 控制系统由可编程控制器、数据采集、力控组态软件等组成。控制器采用三菱PLC FX3U-48M可编程控制器,并加有1个压力扩展模块和两个模拟量采集模块。系统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法控制,并且可通过上位机力控软件监测系统运行工况,即系统中制冷状态、制热状态、温度大小、设备运行状态等情况。通过PLC模拟量模块采集温度等相关系统参数对整个系统进行自控。通过对PLC程序编辑,可改变系统的控制过程。组态软件借助于Windows 2000/XP多任务环境,是本系统的管理与调度的中心,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集中管理、以及对整个楼宇的被控设备进行监测、调度、管理,实现设备的联动控制。在不接对象时,还能完成中央空调电气系统排故实训。 2,控制柜: 铁质双层亚光密纹喷塑结构,结构坚固。前门采用透明设计,可观察到中央控制器、接触器、热保护器等控制元件。面板上面有控制开关旋钮、工作状态指示灯、系统流程图及PLC主机单元及测试点。 3,交流电源控制单元: 三相四线制AC 380V电源供电,并设有漏电保护器控制控制屏总电源。 4, 模拟故障: 模拟故障设置与软件结合完成,学生根据工艺分析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确定故障发生的范围,并进行排故。 5,测量仪表 1)电源电压指示单元:提供1只交流电压表和1只交流电流表,用于测量系统电网电压与测量压缩机、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工作电流。制冷系统压力检测单元: 2)提供2只真空压力表和1只双组压力控制器,测量范围分别为-0.1~1.5MPa、-0.1~3.5MPa,可显示系统压缩机低压侧和高压侧的压力变化,对压缩机起到保护作用。 6,该装置可实现手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两种控制方式: A手动控制按钮在控制柜的门上,这些控制按钮接入到PLC各个相应的输入变量上,可直接对整个中央空调进行控制; B计算机控制则采用组态技术建立计算机与PLC之间的稳定通讯,从而控制整个中央空调,并实现对空调运行数据的显示、分析等各种功能,同时也可通过网络升级建立远程计算机与现场计算机的通讯,实现对中央空调的远程控制 7、系统原理图: 为了能更 好的掌握中央空调的控制和系统原理,控制面板上画有制冷系统流程图,并配有对对应的相关器件工作指示灯,开启或关闭对应的部件时,相应的状态指示灯亮或关闭 8.控制面板上在对应的元器件上喷绘有标识,字体,流程图 *9、老师端:动画/控制/监控主机系统”,以FLASH动画的形式来仿真中央空调各个工作流程(包括正常工作流程和故障工作流程)、故障产生过程现象、故障排除过程现象。中央空调动画/控制/监控主机系统中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1)、系统主要部件说明组成:如压缩机、却水泵、冷却风机、风机盘管、分水器、集水器、表冷器等。 (2)、是系统动画演示:如压缩机系统、制冷系统、制热系统、风系统、集中送风系统、半集中送风系统的原理过程。 (3),系统故障运行演示:在配置有实物中央空调实训考核装置时,在软件演示故障时系统动画与实物实时故障同步,让学生更好地撑握空调原理、操作方法,如压缩机系统、制冷系统、制热系统、风系统、集中送风系统、半集中送风系统的原理过程。 (4),远程独立监控:系统能独立监控中央空调机触摸屏对系统的工作状态,方便老师远程监控学生在实训时的情况。操作方法是否正常,正确。 控制柜配置表 编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配电控制柜,网络式机柜 套 1 1800*700*700MM,采用蓝色框架结构,白色为搭配色,前后开门,方便实训操作,前门采用玻璃装饰,美观大方(面板:铁质面板,激光雕刻,彩色喷绘) 2 三相4P带漏电开关 只   32A 3 三相保险 台 1 32A 4 450V电流表,30A电流表 个 1 6L2 5 按钮 套 8   6 开关电源:为控制系统提供电源 套 1 Q60.:提供+24V.+5V 7 中间继电器 套 8 24V 8 交流接触器 套 13 220V 9 12位接线端子 套 4   10 3位接线端子 只 14   11 7寸彩色触摸屏 只   昆仑动态 12 通信线 只 1   13 制热水泵 个 1   14 中央空调控制实训软件 套 1   15 实验操作指导书 套 1   16 PT100传感器 只 6   17 PLC,FX3U-48M 台 1   18 数据采集系统 温度采集模块,FX2N-4AD-PT 套 2   19 压力采集模块,FX2N-2AD 块 1   20 压力变送器,0-10V 只 2   22 可移动式学生终端计算机台架 套 1 (钢木结构≥ 材500×550×900 mm) 23 系统 流程图 套 1   24 电脑上位机软件 套 1 控制/监控   通信模块 套 1   8,中央空调实训考核装置采用3匹水冷机组: 为整机系统提供冷源,采用一套分水器对冷量进行分配调节,整个中央空调采用PLC作为主控机,由计算机通过通信线与PLC进行通信,从而控制整个空调的运行,也可通过网络实现远程控制。空调的运行参数由传感器及变送器进行采集,并通过A/D模块转换后送入PLC中,再由PLC送到计算机中进行实时显示监控。 冷水机配置表 编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压缩机(3P) 台 1 涡旋压缩机,在同等功率下涡旋压缩机能提供更大的制冷压缩比 2 蒸发器,干式3P 只 1 304不锈钢,内部采用19MM不锈钢管作为蒸发器,克服了个别地区水的酸碱比重较高,容易损坏蒸发器(铜一般3年就损坏) 3 模拟锅炉 台 1 40L 4 储液器2P 个 1   5 水冷凝器 套 1 304不锈钢,内部采用19MM不锈钢管作为蒸发器,克服了个别地区水的酸碱比重较高,容易损坏蒸发器(铜一般3年就损坏) 6 3T冷却水塔 套 1   7 冷却风机 个 1 轴流FN吸风式-220/300MM 8 热力膨胀阀 只 1 丹佛斯进口 9         10 手阀 只 4 包含:,1只加液阀,1个截止阀,2只高低压传感器截止阀 11 角阀   2 2只制冷剂回收阀 12 高低压表 只 2   13 冷却阀门 个 4 采用黄铜升降闸阀,结构:多圈手轮式 14 冷却水泵 只 2 一个作为主泵,一个当成备用制冷水泵使用,当主泵损坏时,可启动备用水泵 9、冷冻水系统 和制冷系统 : 水系统是中央空调的神经末端系统 ,为终端用户提供冷媒水和热媒水,系统配置2台冷却水泵(其中1台备用)、2台冷冻水泵,1台制热水泵,,采用一套分水器对冷量进行分配调节,整个中央空调采用PLC作为主控机,由计算机通过通信线与PLC进行通信,从而控制整个空调的运行,也可通过网络实现远程控制。空调的运行参数由传感器及变送器进行采集,并通过A/D模块转换后送入PLC中,再由PLC送到计算机中进行实时显示监控。 冷水和制热机配置表 编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分水器 套 1 一进4出:采用304不锈钢制作,设计有排水口,设备停止使用时可排出设备内的水 2 分水器配套阀门 个 5 采用黄铜升降闸阀,结构:多圈手轮式 2 集水器 套 1 一进4出:采用304不锈钢制作,设计有排水口,设备停止使用时可排出设备内的水 3 集水器配套阀门 个 5 采用黄铜升降闸阀,结构:多圈手轮式 2 不锈钢补水水箱400*300*350 套 1 不锈钢补水水箱400*300*350 5 制冷水泵 只 2 一个作为主泵,一个当成备用制冷水泵使用,当主泵损坏时,可启动备用水泵 6 制冷阀门 个 5 采用黄铜升降闸阀,结构:多圈手轮式 7 制冷水泵 只 2 一个作为主泵,一个当成备用制冷水泵使用,当主泵损坏时,可启动备用水泵 8 制热阀门 个 2 采用黄铜升降闸阀,结构:多圈手轮式 9 制热水泵 只 1   10 管路     采用新型铝塑管结构,:管子为双层塑料中间采用0.1MM形铝方式,耐用耐压,可重复折装 11 黄铜接头 只 80 接头使用6分黄铜接头,可重复拆装不损坏。 10、中央空调末端系统: 由一个模拟房间,和一个组合式风柜组成。模拟房间采用30*30工业标准铝型材和双面烤漆木板结构,内部装有和真实空调末端同样的风机盘管,三级调速,由调整开关用户自由调。组合式风柜系统由回风口,新空气混合风口,送风机,中央空调蒸发器,管道,电磁阀组成。 中央空调末端系统置表 编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模拟客房 套 1 2000*900*800,铝木结构装有四个轮子,方便移动,门使用有机玻璃,提高实用性 2 房间风机盘管 套 1 F34   功能:三档风速度调节 3 风速调整开关     86型 4 回风口 套 1   5 空气混合风口 套 1 带有调节功能 6 送风管道 套 1 PVC 7 组合式风柜 套   采用PV板材制作,保温效果好,不会结露, 8 送风机 个 1 300MM,风量2800/S 9 中央空调专业冷排 个 1 20平方 五,实训内容 1认识中央空调的结构及设备的实训; 2中央空调启动和停止的实训; 3中央空调的运行、调节操作实训; 4对中央空调的运行工况及各运行参数进行检测实训; 5对可编程控制器PLC进行高级编程及PLC的安装接线调试进行实训; 6配套压力、温度传感器和相应的A/D转换功能模块,可对整个中央空调的运行进行采集、实时监控等实训; 7组态技术应用实训:采用组态技术实现对中央空调运行进行动画显示,运行数据显示、实时监控、组态等功能; 8远程控制实训; 9网络的安装及设置实训;
上海计呈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2025-05-08
压缩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本项目提供压缩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建立模块化、集成化数据环境,面向于往复压缩机、隔膜压缩机,服务于石油化工、加氢站、储气库、船舶动力等行业主要包括: 设计规划阶段——压缩机整体方案设计,压缩机结构形式设计,核心部件材料遴选分析,启/停流程设计,安全控制策略设计等; 运行工作阶段——压缩机运行数据实时采集、远程动态展示,核心部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监测诊断一体式/分体式硬件与软件系统开发; 检修维护阶段——零部件维修预警、寿命预测,可视化维修方案、维修模型、维修视频,压缩机及其辅助系统、零备件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 关键技术一:压缩机性能计算技术与选型设计技术 基于 Windows 平台,遵循结构化、模块化原则,采用 QT 框架、C++语言编制交互设计软件,可实现往复压缩机物性计算、热力计算、动力计算、设计校核复算、平衡计算、产品系列化自动匹配、多工况计算七项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往复压缩机机组设计计算、选型、零部件管理一体化功能。现阶段已授权发明专利 1 项,软件著作权 1 项。 关键技术二:压缩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及设备 针对压缩机核心零部件构建相应状态监测方案与故障诊断方法,包括:①集成气缸内热力过程特征和阀片声发射信号的诊断方法,基于气阀声发射信号获得气阀故障的特征参数和反映故障程度的量化指标,诊断不同类型气阀故障;②基于活塞杆应变重构 pV 图方法的往复压缩机气阀无损故障诊断方法,基于活塞杆应变重构压力-容积图(p-V图)的无损监测方法,为传统侵入式方法破坏气缸完整性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③十字头销磨损、活塞杆松动的故障诊断方法,对不同程度十字头销磨损、活塞杆松动故障进行模拟试验,对比时频域分析研究十字头销磨损、活塞杆松动的故障机理、声发射信号和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故障特征识别故障程度;④基于压缩机内油-气压力“伴随”关系,国内外首次提出了集成声发射与油-气压无损监测的隔膜压缩机状态监测新方法,进一步根据油-气压力“伴随”关系的失调追溯故障根源;⑤基于增量式编码器的往复压缩机轴系扭振测试方法,基于增量式编码器构建了往复式压缩机扭振测试系统,为传统方法在现场实际应用时难于实施提出解决方案;⑥压缩机气流脉动和振动模态分析技术,隔振结构设计、管路结构设计,提供机组振动测试、诊断以及改进方案。 本项关键技术现阶段已授权国内发明专利 4 项,申请国际专利 2 项、国内发明专利10 项;应用于中海油海洋平台天然气压缩机;开发压缩机故障诊断仪,已在某加氢站压缩机调试中成功检测出气阀泄漏、膜片运动失效、活塞环磨损、溢油阀阀芯磨损等严重故障。 关键技术三:压缩机数据共享与健康管理云平台 构建压缩机及其辅助系统、零备件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构建压缩机热力-动力-应力-寿命分析模块,集成监测数据评价机组运行状态;基于故障诊断技术,建立机组现场监测数据与健康/故障状态信息实时共享平台,打破机组现场与远程管理者之间的技术壁垒;实现压缩机核心部件维修预警、寿命预测,交互 GUI 界面集成可视化压缩机维修维保手册、指导视频、三维模型;压缩机全生命周期管理,显著提高运维效率和管理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 2025-02-08
车规级全向、全环境线控底盘
团队基于集中式驱动,四轮转向的设计理念,突破了低底盘高度前后独立悬架技术壁垒,完成了从0.5吨-3吨级线控底盘的系列化开发。相对现有轮毂电机驱动的线控底盘,产品可在保证相同驾驶功能的前提下,成本降低2万元左右/台。   团队采用整体桥构型,突破了“跷跷板”机构的技术壁垒,完成了6吨-20吨级AGV系列化产品开发。与市场同类产品对比,产品具有转向半径小,成本较低和可靠性高的特点。   针对当前线控底盘难以兼顾全向、全地形和不同承载需求的痛点问题,团队开发了适用不同承载需求的全向、全环境线控底盘。技术特点为:① 采用转向、驱动和制动模块化设计理念,通过加装车规级行车和驻车制动器,整车可实现直行、斜行、阿克曼转向、坦克调头、定点调头等模式;② 采用轮边电机驱动,突破了电机+减速机+轮毂轴承单元一体化驱动技术,并基于正向设计理念,实现模块化设计。当前已开发完成8款适用不同承载需求的角单元;③ 突破了满足遥控和自动驾驶功能的整车电控技术,并基于V型开发流程完成了全向、全矢量线控底盘的系列化产品开发。   部分产品如下页图示:
聊城大学 2025-02-25
轻质高强全焊结构泡沫铝合金夹复合芯板
结构材料轻量化是目前国民经济、国家重大需求的重大挑战,材料结构功能一体是新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轻质高强泡沫铝合金复合夹芯板以超轻质的泡沫铝合金为芯层,与铝合金面板实现冶金结合,具有比重小,高刚度,高阻尼减振,高能量吸收的特点,同时实现与阻燃、电磁屏蔽功能兼容性,在先进交通、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可调控的芯层泡沫铝合金孔结构,复合夹芯板的实现了同等质量钢板6倍的高刚度,同时比重仅与水接近,该成果已经应用于我国重要装备制造。
北京科技大学 2025-05-21
面向大型燃煤机组全工况灵活智能运行的协调控制策略
高效利用大型燃煤火电机组的灵活深度调峰优越性促进更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对构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积极影响。准确掌握燃煤机组频繁变化的调峰过程动态特性是设计高性能协调控制方案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成果推出面向燃煤机组实际发电过程的智能抗扰控制关键技术及其控制器参数在线优化机制。 创新点 随着频繁大范围调峰已成为大型火电机组的常态化运行趋势,本成果设计了一种兼顾机组发电成本及碳排放量的全工况智能抗扰控制策略。通过有机融合误差自抗扰控制器与快速鸽群优化器,机组实现了对电网负荷指令的迅速响应。
华北电力大学 2025-03-26
【展会全知道】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参观指南
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参观指南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1-11
高性能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研发团队以设计制备宽光谱超材料吸收器和像元级集成红外探测器为研究主线,在超薄宽带高吸收原理与策略、材料/器件设计与制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围绕器件吸收率低、噪声等效温差(NETD)大、集成兼容性差的难题,提出了无损与损耗型介质结合、多模谐振耦合光吸收的思路,获得超薄宽带高吸收率材料;提出将超薄宽带高吸收率材料与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像元级集成新思路,获得了宽谱、NETD小、多色探测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NETD降低3倍,研究成果已在中国兵器北方夜视广微科技应用转化。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1 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