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杭州冠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冠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建筑增材智能制造全方案提供商和建材智能智慧型试验检测设备研发生产的科技型企业,总部位于杭州,在山西设有机加工基地,山东设有建筑3D打印基地。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外观专利9项、软著8项,专著3部,主参编行业内标准31部。   组建了一支由具有多年土工工程行业背景、全球知名高校硕博毕业高级知识分子构成的研发团队,涵盖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算法开发、软件开发、机械设计、电控设计等多专业、多学科融合,主要研发人员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的6名博士、6名硕士,其中6人具有高级职称,6人具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技术中心等国内建筑领域知名央企高管从业背景。
杭州冠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4-10-31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实训平台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实训平台是一款专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学生设计的多功能教学工具,它集科研教学、实验实训和项目实践于一体,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环境。该平台以国产高性能芯片RK3588作为其边缘计算的核心,支持本地化编程开发,使得学习者能够深入掌握人工智能技术。此外,平台还支持PyTorch、TensorFlow、NCNN等多种主流深度学习框架,便于学生进行模型训练和推理实践。 平台内置了丰富的案例资源,包括但不限于MobileNet、Fcn_Resnet、Resnet、Openpose、Unet、Retinaface、Yolov8pose、Yolov11等前沿模型,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和学习深度学习模型的机会。这些内置模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深度学习算法的实际应用,也为他们的创新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样的实训平台,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平台融合了先进的多模态大模型智能体,并配备了一系列场景化实体组件,包括深度相机、双轴云台、多轴机械臂、微型输送带、工业级相机以及麦克风阵列等。这些尖端设备使得我们能够快速构建智慧工厂、智能分拣、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多种应用场景。
江苏学蠡信息科技有限 公司 2025-07-15
一种焊接治具的便携式合金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焊接治具的便携式合金支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表面套接有与其相适应的滑块,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部的左侧通过第三转轴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左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该焊接治具的便携式合金支架,工作人员需要合金支架携带时,首先去除支撑柱与底座的连接,通过锁紧件使支撑柱收缩进固定柱内部开设的滑槽内,再转动固定柱通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光热效应的单点纳米焊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座散热片焊接装置,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电机座定位转动机构,以及对散热片进行焊接作业的焊接机,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散热片递送机构,该散热片递送机构包括:递送底板,该递送底板上具有在焊接过程中将待焊接散热片保持在焊接位置的承接区域;设置在递送底板上方的散热片料仓;用于将散热片料仓输出的散热片定时转移到所述承接区域的推料机构;用于将待焊接散热片压紧在承接区域的压紧机构。本发明的电机座散热片焊接装置,可实现对散热片的自动上料,同时配合焊接机和驱动机构,可实现对散热片的自动焊接,能够高效地完成电机座散热片的焊接工作,同时提高了焊接质量。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光热效应的单点纳米焊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热效应的单点纳米焊接方法,现有关于纳米焊接的发明与研究多是基于大规模纳米线网络。本发明利用连续激光器输出单色激光,再通过光束衰减器调节单色激光的入射功率,然后用快门控制单色激光通过时间;再然后单色激光经四分之一玻片后由线偏光转换为圆偏光,再经光学显微镜内的分束镜反射后进入显微物镜,然后聚焦在金属纳米元件待照射位置上,金属纳米元件受激发由于表面等离激元特性产生光热效应,发生熔化或焊接过程。本发明能够快速、非接触地进行纳米元件的组装,不仅可以灵活控制焊接的位置,而且对于基底的损伤性也较小,大大提升了在微纳加工领域的结构可拓展性。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激光电磁脉冲复合焊接方法与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电磁脉冲复合焊接方法及设备。所述方 法可用于激光缝焊与激光点焊工艺,是在激光束作用到工件上进行激 光焊接的过程中,将脉冲强磁场施加到焊接区域,和焊接形成光致等 离子体、熔池流场、应力应变场发生相互作用,并完成焊接任务。设 备包括激光器、电磁脉冲发生器、数控系统、光学传输系统和激光电 磁脉冲复合加工头。复合加工头用于集成激光束和脉冲强磁场,调节 电磁转换装置和工件的间距;它安装在加工机床上。本发明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焊接熔池动态过程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熔池动态过程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该 系统包括集成控制中心、传感检测子系统、运动控制子系统、专家数 据库、焊接工艺控制子系统和数据传输接口,集成控制中心用于接收 数据信息,发送运动控制指令、焊接工艺控制指令,以及发送数据和 读取指令;传感检测子系统用于采集焊接熔池图像信息、工艺信息、 声音信号和温度;运动控制子系统用于完成焊缝跟踪、焊枪高度调整 以及速度的控制;专家数据库用于保存焊接工艺控制参数、运动控制 参数和传感检测信息;焊接工艺控制子系统用于实现对焊接电流、电 弧电压、速度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用于塑料激光焊接的Er:YAG脉冲激光器
塑料激光焊接技术是通过激光产生高温溶解,对两件产品进行固定的技术。塑料激光焊接技术主要用于连接敏感性的塑料制品,例如 PCB 电路板、精密塑料零件电子感应器、真空塑料制品,以及无菌医疗器械等要求密封及洁净度高的塑料制品。塑料激光焊接的优点是:焊接速度快,适用于精密器件焊接;能产生真空密封结构,防水防尘;焊接牢固,能够制造出超过原材料强度的焊接缝;焊接过程中树脂降解少,热损坏和热变形小,无飞边,焊缝严密,没有残渣。目前已有的塑料激光焊接采用的是10.6μm 的CO2激光器、1064nm的Nd:YAG激光器的和808nm的半导体激光器。但是对于某些材料如聚合物, 对1μm或0.8μm的光吸收太少,而对10μm或紫外线(UV)的吸收太强, 1.645μm是更合适的激光波段。此外, 1.645μm属于人眼安全波长,相对其它波长对人眼更安全(视网膜安全)。1.645μm激光器的应用包括透明塑料焊接,塑料面板的嵌入式或多层打标以及精密的聚合物薄膜焊接和切割。许多塑料材料在可见光中本质上是透明的,在1μm左右也有很高的透射率,但是在1.6μm附近的波长却没有。比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环烯烃共聚物(CO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这四种不同类型的透明塑料透射光谱显示在1.645μm附近有很强的吸收峰,可以形成更好的焊接。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5-09
用于塑料激光焊接的Er:YAG脉冲激光器
塑料激光焊接技术是通过激光产生高温溶解,对两件产品进行固定的技术。塑料激光焊接技术主要用于连接敏感性的塑料制品,例如 PCB 电路板、精密塑料零件电子感应器、真空塑料制品,以及无菌医疗器械等要求密封及洁净度高的塑料制品。塑料激光焊接的优点是:焊接速度快,适用于精密器件焊接;能产生真空密封结构,防水防尘;焊接牢固,能够制造出超过原材料强度的焊接缝;焊接过程中树脂降解少,热损坏和热变形小,无飞边,焊缝严密,没有残渣。目前已有的塑料激光焊接采用的是10.6μm 的CO2激光器、1064nm的Nd:YAG激光器的和808nm的半导体激光器。但是对于某些材料如聚合物, 对1μm或0.8μm的光吸收太少,而对10μm或紫外线(UV)的吸收太强, 1.645μm是更合适的激光波段。此外, 1.645μm属于人眼安全波长,相对其它波长对人眼更安全(视网膜安全)。1.645μm激光器的应用包括透明塑料焊接,塑料面板的嵌入式或多层打标以及精密的聚合物薄膜焊接和切割。许多塑料材料在可见光中本质上是透明的,在1μm左右也有很高的透射率,但是在1.6μm附近的波长却没有。比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环烯烃共聚物(CO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这四种不同类型的透明塑料透射光谱显示在1.645μm附近有很强的吸收峰,可以形成更好的焊接。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5-20
激光焊接中狭窄对接焊缝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焊接中狭窄对接焊缝的测量方法及装置,它将二维和三维视觉信息进行有机融合,通过对 CCD 相机和二个激光平面进行标定,利用含有三条激光条纹的焊缝图像,在同一测量位置获取焊缝中心的三维位置、法矢及焊缝宽度信息。装置包括:远心镜头、CCD 相机、图像采集卡、带通滤光片、计算机,各线光源激光器投射出会聚的三个激光平面,各激光平面在与 CCD 相机主光轴垂直的平面上相交所形成的激光条纹基本平行。第一、第三线光源激光器对称地安装在 CCD 相机的左右两侧,与 CCD 相机的主光轴成 15~60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2 103 104
  • ...
  • 313 31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