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网络创业培训
自2011年起,沃土股份邀请国家人社部、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速卖通大学、淘宝大学等互联网、电子商务及创业培训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组建了网络创业培训(TSPS)项目专家委员会和项目建设小组,前后历时三年,系统研发了网络创业培训(TSPS)项目:开发了课程体系,建设了教学平台,制定了技术标准,出版了系列教材,培养了师资队伍,搭建了扶持体系,并成功举办了数场声势浩大的网络创业大赛。该项目所确立的“理论(T,Theory)+模拟(S,Simulation)+实践(P,Practice)+扶持(S,Support)”的“TSPS”模型,呈现出课程立体化、教学个性化、实操模拟化、创业成果化、扶持体系化和管理信息化等六大显著特点。
杭州沃土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一种足球射门演示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足球射门演示装置,包括球门、移动平台系统和射球系统,移动平台系统设置在球门的外侧;移动平台系统包括纵向导轨、横向导轨及移动轨,横向导轨与纵向导轨交错设置并固定连接,移动轨为双面均带有滑槽的滑轨,移动轨的底端滑槽通过万向轮与纵向导轨及横向导轨相触接;射球系统设置于移动轨的顶端,射球系统的底端通过滑轮与移动轨的顶端的凹槽活动连接。本发明通过移动平台系统中纵向导轨、横向导轨及移动轨的设置使得该演示装置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移动及方向的改变;发射系统中角度设置装置及发射装置的设置,能够通过对发射足球的角度及力度的改变来达到不同的射门演示效果。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足球训练用跨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足球训练用跨栏,涉及足球教学用器材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底座的内部设有配重物,底座上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为多段伸缩杆,伸缩杆上设有定位螺栓和高度标识线;支撑杆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有由多节子栏杆依次连接而成第一栏杆和第二栏杆,第二栏杆位于第一栏杆的下方,子栏杆上设有宽度标识线;第一栏杆呈直线型设置,第二栏杆包括两根直杆、两根斜杆和一根横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内部设置有配重物的底座对跨栏进行固定,固定牢固,不会倾倒;栏杆由即时连接的子栏杆组成,训练者的身体碰撞栏杆时,子栏杆的连接断开,避免绊倒训练者,安全放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容易,高度和宽度均可进行调整,使用方便。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科技互动展品科普器材虚拟足球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专业提供科技馆、科普馆、科技创新实验室、科学探究实验室、数字化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航天航空科普馆、航天航空科技馆、地震科普馆、地震科技馆、安全教育科普馆、安全教育科技馆、公共安全科普馆、交通安全科普馆、交通安全科技馆、消防科普馆、消防科技馆、幼儿园科学发现室、农业科普馆、社区科普馆、社区科技馆、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室的设计方案。     我单位主要承接校园综合科技馆和主题科普馆业务。校园综合科技馆主要包括大中小型科技馆、袖珍科技馆、科技走廊和科技活动中心。主题科普馆主要包括:生命健康、低碳环保、防震减灾、交通安全主题馆。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2021-08-23
足球场网球场草坪
产品详细介绍足球场网球场草坪  企业目前主要生产的系列产品,适用于足球场、网球场、曲棍球场、高尔夫果岭等其它各类运动场地。系列人造草凭着品牌四十年卓越的产品品质和优秀的服务,已获得数十个国际权威运动协会的认证。   同时公司为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率先在中国通过的FIFA国际足联的二星实验室检测认证都将为中国人造草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常用材料点评:人造草坪 ★ 人造草运动场地优点人造草运动场整体布局美观、使用率高寿命可达10年以上,且耐用易保养,可全天候持续使用。 ★ 人造草材质环保,成品施工,工期固定,品质易察,验收简单,不需太多专业知识。 ★ 人造草透气透水,铺设于硬土或混凝土的基础上,基础质量要求不高,不怕开裂,无起泡脱层之忧,既简单又经济。 ★ 人造草内填充石英砂,起到保护草的作用,使草更为耐用。 ★ 人造草维护简单,养护费用低,用清水冲洗即可去除污垢,而且具有不褪色、不变形的特点。 ★ 人造草场地使用率高,即减震、以无噪音、安全无毒、富有弹性,阻燃性能好等特点,很适合于学校使用,是现时最佳 的活动、训练、比赛场地。 人造草坪适用范围:足球场、田径场跑道、棒球场、曲棍球场、橄榄球场、游泳池周边、休闲场地。  
广州市奥力生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2021-08-23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是2016年2月25日甘肃省人民政府以甘政函〔2016〕31号文件批复同意设立的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职业学校,以实施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由兰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和管理。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是由兰州女子中专、兰州理工中专、兰州旅游中专、兰州市商业学校、兰州城建学校、兰州市园艺学校、兰州市卫生学校等10所市级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整合组建的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1421人、在校生24737人。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位于兰州新区职教园区东南面,东至辅西路、南接纬十六路、西至山体公园、北接纬二十六路,占地约为2700亩,总建筑面积约为100.2万平方米。为兰州新区职教园区中,单体面积最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设置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现设置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旅游管理、园林技术、护理等16个高职(专科)专业。 教学管理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将根据兰州新区产业布局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突出办学特色,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改革,充分发挥引领当地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作用;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加快构建产教融合机制,逐步扩大办学规模,计划到2020年全日制在校大专生达到8000人。 兰州市人民政府将加强对学院的领导和管理,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确保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要以设立兰州现代职业学院为契机,指导本地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办学质量,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甘肃教育厅认真做好兰州现代职业学院报送教育部备案工作;指导学院的发展规划编制、专业设置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定期检查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对首届高职毕业生进行教学合格评估;指导兰州市中、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兰白经济圈建设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2021-02-01
兰州文理学院
兰州文理学院是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50年创立的甘肃教育学院和1985年创办的甘肃联合大学,2012年甘肃省艺术学校并入。2015年被列为甘肃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学校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三千里丝绸之路,八千年华夏文明,甘肃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区位优势,多姿多彩、灿烂辉煌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学校办学育人提供了独特丰厚的资源和巨大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与时并进,为甘肃经济社会建设,基础教育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特别是2013年升本以来,学校主动服务甘肃文化大省建设,聚焦文化传媒旅游艺术四大方向转型发展,已经成功转型为一所服务甘肃文化大省、旅游强省建设,为区域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校,特别在文化传媒旅游和艺术四大方向已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彰显出明显的学科发展优势。 学校现有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媒体学院、传媒工程学院、化工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美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社会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艺术职业学院(甘肃省艺术学校)等15个教学单位。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广播电视工程、通信工程、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旅游管理、投资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25个本科专业,32个专科专业,涉及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等8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文化传媒内容类、文化传媒技术类、文化传媒教育类和文化传媒经管类四大学科专业群,形成了以文学、艺术学和工学为支撑,文、理、艺术、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1000人。设有甘肃省动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戏曲人才培养与舞台剧目开发协同创新中心、西北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中塔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化工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级科研平台,甘肃旅游智库秘书处设在学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8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2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59人。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外引内培结合,引进一批高学历、高职称优秀人才;聘请国家一级编导、国家工艺美术大师、著名书画家、著名作家、戏剧“梅花奖”得主等6位行业领军人才为驻校专家,聘请了46位各行业、各学科的高层次优秀人才担任特聘教授;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或赴美、英、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访学和开展学术交流。 学校坚持借力借势开放发展战略,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发展规划建设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香港大公国际传媒学院、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福特海斯州立大学、塔吉克斯坦国立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多领域合作,与甘肃各市州、新疆哈密市等地市开展战略合作,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面向未来,兰州文理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甘肃、面向西部,辐射中亚”的服务定位,坚持“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着力提升学校“文化、旅游、传媒和艺术”四大方向产出的市场占有率、业界话语权、政府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坚持“对标追赶、转型提升,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方略,致力于为区域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技素养、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懂专业、精实务、能创新”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高素质应用型文化、旅游、传媒、艺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培训基地,甘肃地方文化与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研究创新和传承传播平台,区域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智库和服务中心而努力奋斗。
兰州文理学院 2021-02-01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兰州市政府所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现有总校区、雁儿湾校区、桃林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462亩,建筑面积22万平米。设3个学院、7个系、4个教学部、1个中心。在校生近万人,教职工744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273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82人。2011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在学院挂牌成立了甘肃工商技师学院。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院坚持党建统领、内涵发展,注重意识形态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建设标准化基层党组织,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现设有16个党总支,46个党支部。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狠抓内涵建设,立足兰州,面向甘肃,辐射全国,服务兰州、甘肃产业结构需求,致力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市场和企业发展需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示范性专业;数控技术、学前教育等2个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等3个专业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数控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3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团队、CAD/CAM应用技术团队等6个省级专业教学团队。建成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7门省级精品课程,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等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得“依托校企校研合作平台构建光伏特色专业模式”等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018年4月,学院成立省内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着力培养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非遗传承人。 学院现有机械工程、汽车技术、生物制药、动漫设计、物流技术、学前教育、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等128个校内实训中心。近3万平米的实训大楼已建成。机械工程实训中心、动漫设计实训中心、物流技术实训中心为中央财政支持、国家重点建设的实训基地,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被国际太阳能研究所确定为太阳能技术示范与国际培训实习基地。 学院与德国BOSCH(博世)、麦特奔腾、费斯托(中国)、巴斯夫、奔驰、陆科斯德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与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共建培训中心,共同开展汽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和培训,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建立了惠普网络实验室、微软技术实验室,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成为甘肃省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设的首个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下的专业。 学院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生就业“一把手”负责制,倡导学生“体面就业”,与广西柳工集团、北京21世纪教育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宁波方太集团、深圳恩斯迈、联邦制药、甘肃紫金等百余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就业基地、订单班,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保持学生高就业率。 学院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近三年,有500余名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8中国机器人焊接技能大赛”、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3D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挑战杯”大学生技能大赛等国家、省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10余家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180余次。 学院紧紧抓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机遇,根据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充分利用师资、专业、教学条件等资源优势,主动融入社会,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院的社会声誉。学院教师多次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技术革新项目,为中国航天510所、中国航空兰飞总厂、兰州瑞德机电公司、兰州申誉精密仪器公司加工高精度零配件。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学院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学院建立了大学生创客沙龙和省级众创空间,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广阔的平台。 学院是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学院的信息化建设及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智慧兰职”已上线运行,实现了人、财、物、事的高效快捷管理。 学院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以师德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梯队。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组建了9个“大师工作室”。学院教师有70多人次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园丁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金城文化名家等荣誉称号。12人入选兰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151”人才工程。近年来,学院课题立项82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63项,出版各类学术著作184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00余篇。 学院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纳入全局工作之中,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之中,把文明建设的长期规划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开展健康人格教育,构建兰职特色德育体系。打造《兰职讲堂》校园文化品牌、实施校园文化“双百工程”、连续开展“大学生抗挫折教育”“孝道文化教育”等大学生人格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宣讲活动、“中国梦”系列活动、“校园文化节”、“创新创业活动月”、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大学生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月、志愿服务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保护母亲河公益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着力打造文明校园。学院还紧贴大学生思想实际,与甘肃预备役某部合作组建汽车连、工化连,创新构建“军旅文化大学文化融合”的育人模式。 学院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坐落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入选高校,入选2016年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东南大学对口支援高校。 学校前身是1919年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入,并从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抽调一批教师来校工作;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院校;2003年,正式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经过近百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工科实力雄厚、理科水平不断提高、文科具有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理工科大学。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430亩,校舍建筑面积108.9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图书223万册,电子图书55000GB。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入选了“全国首批99个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设有19个学院、1个教学研究部,设有研究生院、温州研究生分院。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教育部首批示范性网络社区(易班网)试点高校,面向全国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27075人,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在2017年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获得专家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7%以上,被教育部授予“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15年,在解放军四总部组织的、有117所国防生培养地方高校参加的国防生军政素质基础达标考核中,我校国防生以全优的成绩位列第一名。 学校有教职工2309人,专任教师1412人,其中高级职称813人,博士生导师151人,博士学位教师478人。有共享院士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0人、“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有“全国先进工作者”、 “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1人。有甘肃省领军人才35人、“飞天学者”23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学校是我国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权高校,是甘肃省第一所具有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第一所设置工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现有9个学科门类,涵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有16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工程学”、“材料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4个学科进入B档。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分别位列全国高校第11位、26位。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工程硕士(18个授权领域)、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法律硕士、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有66个本科专业,其中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4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3个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 学校大力推进学研产深度融合,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先进加工、高端装备及数控加工设备、新能源技术及装备、石油化工流程装备、工业控制及信息技术、土木工程及防灾减灾等研究方向形成了鲜明特色。学校现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教育部科研基地6个,省部级科研机构36个。学校有“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的“有色金属合金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高新技术成果推广中心是首批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经工信部批准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是甘肃省首家拥有“军品三证”的高校。学校承担了包括“973”、“863”在内的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36项,入围了中国大学及科研院所研究影响力200强,2017年科技经费达到1.4亿元;SCI收录论文在全国高校排名达到140位,EI收录论文在全国高校排名达到71位。 学校与兰州市、酒泉市、白银市、金昌市、温州市等20余个省内外城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酒钢公司、金川公司、兰州石化公司、兰石集团等20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积极深化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成立了“兰州理工大学——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钴金属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院”、“甘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培训学院——甘肃省分院”、“兰州理工大学兰州新区产业发展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兰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 “兰州理工大学白银新材料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兰石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文化遗产数字保护与再利用联合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等40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项目院校,加入了“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与台湾中正大学、昆山科技大学、静宜大学等签署了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协议,与东南大学签署了第二轮(2018—2022年)对口支援协议。学校通过国家公派留学项目、西部特别项目、“2+2”、“1+2+1”等交流项目,每年派出200多名师生赴国外学习交流。学校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招生资格,来自35个国家的320多名国际学生在校学习。 学校秉承“奋进求是”的校训,大力弘扬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主要内涵的“红柳精神”,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喜人,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 “易班共建示范高校”等荣誉。2017年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成为甘肃省首家获此殊荣的高校。 “十三五”时期,学校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努力在2019年建校百年之际,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一流工科、坚实理科、特色文科的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2-01
一种足球射门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足球射门训练器,涉及足球教学器材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球门架,球门架为前侧开口设置,球门架的前侧设有多个射门孔,球门架的底部呈向前倾斜式设置,射门孔的底部设有足球出口;底座的后侧设有推手,底座的底部设有支脚,支脚为伸缩杆,伸缩杆上设有定位螺栓,支脚的底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内设有配重物,支脚的一侧设有万向轮,万向轮与支脚交替使用,万向轮上设有刹车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对球门架进行支撑,在万向轮和推手的作用下,可以推动其随便移动,移动方便;在支脚和固定座的作用下,球门架固定牢固,不需要对地面造成破坏,而且,球门架的高度可以调节,极大地方便了足球教学工作。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43 4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