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两部门:在5G、千兆光网等领域布局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挖掘需求潜力,拓展工业经济市场空间。其中要求在5G、千兆光网等领域布局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
人民网 2021-12-14
长牡蛎“海大1号”、“海大2号”和“海大3号”新品种繁育及养殖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长牡蛎“海大1号”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牡蛎新品种,填补了我国牡蛎良种培育的空白。中国海洋大学自2006年在国内率先开始了长牡蛎快速生长系的选择育种,以山东乳山海区自然采苗养殖的长牡蛎为基础群体,基于群体选育、辅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采用有效繁殖亲本数量控制、选育群体世代遗传参数与选择效应评估以及选育世代遗传多样性监测等多项关键技术,通过连续6代成功培育出长牡蛎“海大1号”新品种。该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壳型规则等特性,目前在山东、辽宁、江苏等地养殖面积超过20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推动了我国牡蛎养殖业的良种化进程。长牡蛎“海大2号” 新品种是中国海洋大学继培育我国第一个生长性状优良的长牡蛎“海大1号”新品种的基础上培育的长牡蛎第二个新品种。长牡蛎“海大2号” 新品种是以金黄壳色和生长速度作为选育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和群体选育相结合的混合选育技术,辅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经过4代培育而成。该新品种体重和出肉率可分别提高38%和25%以上,左右壳和外套膜均为色泽亮丽的金黄色(养殖户喜称“金牡蛎”“金蚝”),在北方沿海进行了示范养殖,深受育苗企业和广大养殖户的喜爱,大大提高了我国养殖牡蛎的品质和档次。长牡蛎“海大3号”新品种是以2010年从山东沿海长牡蛎野生群体中筛选出的左壳为黑色的个体为基础群体,以壳黑色和生长速度为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和群体选育相结合的混合选育技术,经连续6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长牡蛎相比,10月龄贝壳高平均提高9%,软体部重平均提高64.5%,左右壳和外套膜均为黑色,黑色性状比例达100%。适宜在山东和辽宁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项目阶段:工业化生产阶段效益分析:牡蛎是世界上养殖产量最大的海水养殖种类,世界年产量为400多万吨,产值近40亿美元,也是消费量最多的贝类产品。我国是牡蛎的故乡,牡蛎居我国四大经济贝类之首,年产量480多万吨,占世界牡蛎产量的4/5。我国牡蛎产量虽然很大,但产值仅占世界的1/4左右。在我国牡蛎价格仅为2-4元/kg,而在美国和欧盟国家的牡蛎价格却高达1~2 美元/个。虽然国外牡蛎价格昂贵,但我国每年却要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大量的牡蛎,来满足各大城市高档市场的需求。长牡蛎“海大1号”、“海大2号”和“海大3号”新品种品质优良,可作为进口牡蛎的替代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预期投资500万元,养殖规模2000亩,产值2000~3000万元。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知识产权编号:GS-01-005-2013 GS-01-007-2016 ZL201410120162.9 GS-01-007-2018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4-11
长牡蛎“海大1号”、“海大2号”和“海大3号”新品种繁育及养殖技术
长牡蛎“海大1号”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牡蛎新品种,填补了我国牡蛎良种培育的空白。中国海洋大学自2006年在国内率先开始了长牡蛎快速生长系的选择育种,以山东乳山海区自然采苗养殖的长牡蛎为基础群体,基于群体选育、辅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采用有效繁殖亲本数量控制、选育群体世代遗传参数与选择效应评估以及选育世代遗传多样性监测等多项关键技术,通过连续6代成功培育出长牡蛎“海大1号”新品种。该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壳型规则等特性,目前在山东、辽宁、江苏等地养殖面积超过20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推动了我国牡蛎养殖业的良种化进程。 长牡蛎“海大2号” 新品种是中国海洋大学继培育我国第一个生长性状优良的长牡蛎“海大1号”新品种的基础上培育的长牡蛎第二个新品种。长牡蛎“海大2号” 新品种是以金黄壳色和生长速度作为选育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和群体选育相结合的混合选育技术,辅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经过4代培育而成。该新品种体重和出肉率可分别提高38%和25%以上,左右壳和外套膜均为色泽亮丽的金黄色(养殖户喜称“金牡蛎”“金蚝”),在北方沿海进行了示范养殖,深受育苗企业和广大养殖户的喜爱,大大提高了我国养殖牡蛎的品质和档次。 长牡蛎“海大3号”新品种是以2010年从山东沿海长牡蛎野生群体中筛选出的左壳为黑色的个体为基础群体,以壳黑色和生长速度为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和群体选育相结合的混合选育技术,经连续6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长牡蛎相比,10月龄贝壳高平均提高9%,软体部重平均提高64.5%,左右壳和外套膜均为黑色,黑色性状比例达100%。适宜在山东和辽宁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5-09
人才需求:海洋装备机械设计;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装备(海洋牧场/旅游/养殖)行业资深顾问
1、高级(海洋装备)机械设计人员。2、海洋装备制造专业工艺及研发人员。3、海洋装备(海洋牧场/旅游/养殖)行业资深顾问。
山东海洋盛景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2021-06-22
关于做好2024年度上海市本级大型科学仪器设施项目支出预算申报工作的通知
根据《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上海市市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和《上海市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联合评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做好2024年度市本级新购50万元以上大型科学仪器设施项目支出预算申报和专项评审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3-07-25
关于做好2024年度上海市本级大型科学仪器设施项目支出预算申报工作的通知
根据《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上海市市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和《上海市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联合评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做好2024年度市本级新购50万元以上大型科学仪器设施项目支出预算申报和专项评审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3-08-02
吴建平:筑牢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 支撑教育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11月28日,以“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应用融合创新”为主题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在福州隆重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CERNET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在会上作了《筑牢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的主题报告。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023-11-30
中国大鲵子三代全人工繁殖和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研究及健康养殖示范
1 .掌握大鲵子二代亲鲵生殖生理特点和生殖调控机理,创建大鲵子 二代生殖调控技术和大鲵子三代全人工繁殖和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2 .选育和培育出体质健壮子二代亲 鲵400多组(1尾雄亲鲵+3尾雌亲鲵为一组),诱导性腺发育与雄雌同步成熟,使用高活性催产剂进行人 工催产,催产率达72%,受精率90%,孵化率33%,苗种存活率90 .5%,三年(2007-2009年)共繁育大 鲵子三代苗种44800尾;3 .实现大鲵子三代苗种规模化生产,能提供大批量子三代苗种供养殖部门发展 大鲵养殖产业,并在自然保护区放养,还进行子三代健康养殖示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生态效益
中山大学 2021-04-10
广东省发布《关于深入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 率, 加快推进完全或主要利用省级财政资金或省属国有资本建设、 购置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单台(套) 价值在50 万元及以上的科学仪器设备(简称大型仪器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共享,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 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 号) 《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广东省人民政府促进大型科学仪 器设施开放共享的实施意见》(粤府函〔2015〕347 号) 和《广东 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粤府〔2021〕62 号) 等法规政策, 提出如下措施。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2023-03-09
华中师范大学通风设备类、实验柜、基础设施类(废液)等实验设备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通风设备类、实验柜、基础设施类(废液)等实验设备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华中师范大学 2022-06-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