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九年级下册科学袋装学具
浙教社版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九年级上册科学袋装学具
浙教社版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九年级下册科学袋装学具
华师大版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九年级上册科学袋装学具
华师大版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宏途教育致学智慧纸笔云平台
产品详细介绍 致学平台 是基于AIOT的“教、学、评、练、管”教育闭环云服务平台,平台通过智能笔与码点技术采集学生课堂与作业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手写笔迹自动分析、并基于致学全学段全学科的多维评价模型实现学生全面的学情诊断分析,为教育管理者推动教学持续发展和助力教学管理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教师通过班级和个人的多维度学情报告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真正达到提质增效减负目的。 学生通过学情报告和精准的推送匹配资源,明确学习方向,提升学习效率,实现个性发展。 联系方式: 广州宏途教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南翔一路62号3楼宏途教育 联系人:王生 电话:18938695151 公司官网:www.gzhtedu.cn
广州宏途教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宏途教育致学智慧纸笔教学平台
产品详细介绍 致学·智慧纸笔 发现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路径 回归教育本质,专注数据智慧 广州宏途教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秉承“科技改变教育,教育改变未来”的理念,聚焦K12基础教育领域的互联网应用和信息服务运营,旨在布局谋划围绕学校全应用场景、多接触渠道的教育信息服务生态圈,现已在市场上得到广泛认可。 产品介绍: 致学智慧纸笔云服务平台是由广州宏途教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教、学、评、测、练”教育闭环需求自主研发的AI教育大数据服务平台。 其中AI纸笔产品保留了传统的纸笔书写方式,保护青少年视力,前端通过智能点阵笔与铺码点阵  纸,采集学生课堂互动与课后作业过程的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手写笔迹自动识别与分析,对应后端K12全学段全学科多维多层评价指标与模型,全面呈现教情和学情监测和诊断报告,为分层教学、智能适应学习及推动教学持续发展和助力教学管理提升,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保障。 课堂场景流程: 教师发起互动课堂——学生纸笔作答——数据实时上传——同步统计与分析 方案优势: 纸笔书写、讲练结合、多方互动、高效有趣 以纸笔替代智能终端、围绕课堂场景开展教学 教师与学生多方互动、即问即答激发学习热情 课后场景流程: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批改作业——数据统计与分析——错题归集汇总——资源推荐 方案优势: 纸笔书写,数字存储 智能批改,增效减负 多维数据,评价分析 有效归集,查缺补漏 智能推荐,提分增效
广州宏途教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医学影像设备学综合电路实验箱
是新华医疗强大X线机研发团队专门为高校医学影像专业教学设计的又一力作,本实验台综合了单个实验箱的实验功能,综合性强,可使学生在比较中进行实验,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实验效果,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以致用。主要实验模块包括:整流电路实验、高频X线机逆变频率电路实验、旋转阳极启动与保护电路实验、磁饱合稳压电路实验、曝光限时电路实验、管电压管电流测量实验、接地电阻测量实验、X线机发生器基本工作原理及控制实验等。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2022-11-08
【高教前沿】齐齐哈尔大学校长郝文斌:立足地方,找准赛道,培养学以致用、会学善用的应用型人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推出《高教前沿》系列访谈栏目,汇聚独家视角,分享真知灼见。
中国教育在线 2024-12-06
新冠肺炎影像学AI智能辅助诊断研究
“现阶段医生需要在大量影像数据中快速诊断出新冠肺炎的病例,此外还需要诊断出病灶分布的位置、大小等来评估严重程度。”薛向阳介绍,针对临床的现实需求,团队将设计目标定位于“肺炎分类鉴别”和“关键病灶检测”两大功能,前者是为区别健康状态、新冠肺炎、其他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后者则为找到并分隔出磨玻璃影等病灶区域。针对这些需求,团队设计诊断算法模型,让机器利用模型进行训练,学习不同类型肺炎在CT影像表现上的不同特征,最终具备智能辅助诊断的能力。而这需要突破小样本学习、小目标检测等多个技术难题。“小样本学习”即在较少训练数据样本的条件下进行机器学习。在疫情发生前期,能够获取的新冠肺炎影像数据相对较少,且由于一线影像医生任务繁重,无法获得大量专家标注,因此需要算法在少量样本的条件下“自学成才”。为此,团队采用基于自迁移学习的半监督学习等技巧,使算法具备一定的“小样本学习”能力,在不增加医生标注工作量的情况下较好地提高了算法模型的普适性。由于CT影像切片中的病灶区域有大有小,且往往大中小病灶区域面积悬殊,如何使算法能同时检测大、中、小各个目标是另一大难题。团队利用神经网络的层次性特点与病灶区域的大小进行对应,“网络的底层关注细节,即小病灶区域,而网络中层到高层所关注的病灶区域则越来越大,因此模型通过不同层次的加权和融合,最终便能达到同时检测大小病灶区域的目标。”薛向阳解释道。“不过,即便有诊断‘神器’,影像科医生也是不可替代的。”薛向阳说,人是复杂的机体,病毒在不同人体内感染的反映也不一定相同。”他表示,当遇到机器未曾学习过的微小病变或疑难病例时,仍需要影像医生的经验和智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该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始终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无论是机器学习数据,还是测试评估数据,都来源于临床真实病例。在算法模型定型过程中,为了检验模型的准确率和泛化性,团队也利用现实疑似病例进行了测试。
复旦大学 2021-04-10
基于AI 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模型研究
2019年12月以来,由SARS-CoV-2病毒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在全球开始蔓延。报道显示,SARS-CoV-2感染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为10天,而武汉患者在发病10天后症状有可能加重。因此,住院时间是COVID-19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CT影像学已成为COVID-19肺炎的诊断和监测工具,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实变及混合密度影。然而,现阶段的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病灶的定性和半定量描述,缺乏对病灶的全定量分析。因此,基于前期提出的CT定量监测COVID-19肺炎病程,团队假设在CT病灶背后的高通量影像特征“隐藏”了患者预后转归的“秘密”。 本研究纳入了兰州、安康、丽水、镇江、临夏5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自2020年1月23日到2月8日期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首次CT资料,所有患者经RT-PCR证实SARS-CoV-2病毒感染。至2月20日,研究共纳入31例治愈出院的患者(排除14例未出院患者和7例首次CT检查无肺炎表现患者),并将10天作为住院时长的二分类阈值。基于有限的样本量,团队将4个中心作为训练队列,另外一个中心作为验证队列。通过自动分割肺叶和半自动分割病灶,31名患者中累计分割出72个病灶。在对病灶图像预处理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筛选。为了研究影像组学特征的稳定性,团队使用了Logistics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对筛选的特征分别进行建模和验证。​结果发现,6个筛选出的二阶特征在两种不同分类器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价值。在外部测试队列中,Logistics回归模型的AUC为0·97(95%CI 0·83-1·0), 敏感性 1·0, 特异性0·89;随机森林模型的AUC为0·92 (95%CI 0·67-1·0),敏感性 0·75, 特异性1·0。随后,研究又纳入了2月20日-28日新出院的6名患者,利用已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正确预测所有6名患者的住院时间。 
东南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44 4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