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
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是一个挑战性的国际难题,采用常规方法难以制备。四川大学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胶乳混合和原位还原的方法制备石墨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解决了石墨烯的剥离和均匀分散难题,材料的机械强度、导电、阻隔等综合性能大幅度提高。提出了材料增强、阻隔、耐疲劳机理。研究工作被国际权威专家评价“他们的发现阐明了石墨烯用于天然橡胶增强的巨大潜力”。
四川大学 2021-04-11
煤基石墨烯制备技术
本项目提出以中国富产的煤炭为前驱体,采用催化石墨化耦合高温提纯技术,利用催化剂的溶解再析出机理和碳化物转化机理,调变煤基本有机结构单元的尺寸,并辅以化学氧化及低温等离子等技术手段,将煤炭基本单元的无序结构转化为结构和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的煤基石墨烯。项目的实施将全面诠释煤粉粒度、有机显微组分、无机显微组分、挥发份、固定碳等参数对煤基石墨烯之形成和组装的基本影响规律,研究建立构筑煤基石墨烯的新方法及其调控策略,可以开发煤炭加工利用的新方向,扩大和丰富粉煤利用技术的内涵。 本项目的创新点在于用结构杂乱无章的煤炭构筑结构规整有序、具有丰富而新奇物理特性和许多优异化学性质的石墨烯。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年产20000吨壬烯、十二烯
丙烯齐聚生产得到的三聚丙烯(简称壬烯)/四聚丙烯(简称十二烯)是非常重要的液体有机化工中间体,广泛用于表面活性剂、油品添加剂、塑料橡胶助剂、涂料助剂和油墨树脂等的制造领域。较典型的壬烯下游品种有:壬烯:合成壬基酚(NP),异癸醇(IDA),叔碳酸,二壬基对苯二胺,二壬基萘磺酸盐壬烯:支链十二烷基苯,十二烷基酚,叔十二硫醇,十二烯基丁二酸,高碳醇 丙烯齐聚生产三聚丙烯(壬烯)及四聚丙烯(十二烯)之工艺技术主要包含两部分:齐聚催化剂的制造技术及丙烯齐聚和齐聚体
常州大学 2021-04-14
柔性石墨烯加热膜产品
春寒料峭,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形势严峻,加上持续的阴雨天气,近日武汉的气温断崖式下滑。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保证通风条件,武汉一线医护人员无法在工作、休息区域开启空调加温。他们身着憋闷的防护服,衣服汗潮极易受凉,这着实是抗疫医疗人员面临的一个难题。尤其在医疗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节约使用防护服的他们更值得称赞。看到这一情况,嘉庚创新实验室团队—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郑南峰教授、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吴炳辉副教授,随即想到课题组前期的一项研究成果——柔性石墨烯加热膜产品,可以在低温阴天给医护人员带来健康保障,更无忧地抗击疫情。 团队研发的石墨烯远红外加热产品,采用石墨烯导电膜通电后可高效发射出与人体辐射相近的远红外,能够提升人的基础体温。温暖守护的背后是科研工作者的马不停蹄奋战,紧急启动产品生产工艺方案调整,与下游制作商合作,采取边生产边发货方式,力争在疫情期间持续向湖北武汉抗疫前线输送石墨烯热敷腰带等产品。 受限于学生延迟开学而导致研发人手不足的现状,由郑南峰教授、吴炳辉副教授及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6位工程师,亲自下到生产一线,联合厦门晞和科技有限公司彻夜加班赶制了一批电热护腰带、地板加热片、加热床垫等石墨烯远红外加热产品,于2月20日一早将第一批产品通过中山医院搭乘专机驰援湖北一线,为医护人员开展救治和患者康护贡献厦大力量。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援助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的二队医院人员表示,这段时间的武汉较为阴冷,厦大的石墨烯加热腰带及地暖等产品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操作方便并且加热保暖效果非常好,他们衷心感谢厦大和嘉庚实验室科研团队的支持和帮助。 患难见真情,天寒暖人心。我校科研工作者在奋斗一线的同时,与我校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密切合作的福建经纬集团有限公司也提供了口罩物资援助,在这个抗疫的冬天,所有人的行动都暖在心,武汉加油!
厦门大学 2021-04-11
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实现科技创富
企业发布需求,政府归纳共性难题制定专项,广邀全国创新团队破题——像这样的“揭榜挂帅”模式已成为宁波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的重要路径。今年1月至8月,宁波完成技术交易额205.9亿元,同比增长96%。
宁波市科技局 2020-10-22
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技术
"该成果获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类二等奖。1、单颗粒流化床富氧燃烧实验,揭示了气氛对脱挥发分、挥发分燃烧、焦炭燃烧的影响机理。2、循环流化床O2/CO2 燃烧小试研究,揭示了CO2/H2O气氛对燃烧效率及S/N、重金属、PM2.5和痕量元素等污染物析出排放的影响规律。3、50kWt氧/温烟气循环中试试验,验证了系统经济性和安全性、实现了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控制。4、面向高氧浓度的新型2.5MWt IBHX-CFB中试研究,验证新型分区受热面布置方式,解决高氧浓度实质瓶颈 。5、 2.0MWt面向零排放的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中试研究。6、第二代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增压富氧燃烧,更高经济性。 "
东南大学 2021-04-10
重庆市富尊实业有限公司
重庆市富尊实业有限公司 2022-05-24
天翼富媒体直播录播工作站
产品详细介绍  天翼TM 富媒体直播录播工作站是北京经纬中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多年网络视音频应用系统开发的基础上,融合国内外先进应用模式和多项自有核心技术,针对政府教育等内外网会议直播和录制保存的应用需求开发而成的。系统包括多路视频信号采集编码、编辑切换、混音处理、多内容联动直播和同步录制等功能,将这些功能全部集成在一个手提箱大小的机箱内,可有效满足多路视频编码输出、多媒体会议直播、会议全过程录制回放等应用需求,可广泛应用于单位内部会议、新闻发布会、高峰论坛、网络培训等活动的网络直播和内容录制保存等。
北京经纬中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超重力法制备石墨烯技术
石墨烯作为化工新材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其规模化制备是难点。超重力旋转床作为一种新型反应器,在化工过程强化等领域具有总要的应用,且无明显放大效应。以超重力旋转床作为石墨(氧化石墨)剥离和还原的反应器制备石墨烯,具有效率高、产品质量及应用性能好等特点。目前已达到中试水平。 本技术属于石墨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用超重力法以石墨为原料制 备高性能石墨烯的方法。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的二维自由态原子晶体,是构成石墨、碳纳 米管、富勒烯等碳材料的基本结构单元,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高强度、 高透明度和超大的比表面积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复合材料、电子器件、电 能储存装置、生物传感器、催化剂载体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及前景,是 目前最热研究领域之一,也有大量的潜在需求。实现其高性能低成本规模化制 备是其应用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现有的石墨烯制备方法很多,如:机械剥离、化学气相沉积、液相剥离法、 化学氧化-剥离-还原、碳纳米管切割以及完全有机合成等。在这些方法中,机 械剥离法虽然能得到高性能的石墨烯,但产量很小,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化学 气相沉积法虽然可合成量较大的产品,但设备复杂且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应用; 完全有机合成法得不到大面积的石墨烯片。低成本剥离法和化学氧化-剥离-还 原法通常以廉价的石墨为原料,在低温常压下进行制备,其成本较低且易放大规模,是石墨烯规模合成的重点研究方向。 目前用于剥离的装置主要有超声波清洗器、微波炉、球磨机、超临界装置 等。在这些装置中,超声波清洗器虽然使用的最多,但其剥离时间长、产率低、 对石墨烯片的晶体完整性和结构破坏大,影响其导电性和其他应用性能;微波炉剥离利用微 波炉加热集中、功率大的特点,加热使石墨或预氧化石墨迅速膨胀,达到剥离 的效果,该方法过程较为剧烈,产物损失不可控,而且所得到的石墨烯缺陷较多;球磨机制备出来的石墨烯片小;超临界装置制备成本高、需要反复多次剥离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不适于规模化连续生产)。所以如何找到一种可以大规模剥离且对石墨烯性能影响小的剥离方 法和装置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超重力技术是利用比地球重力加速度大得多的超重力环境对传质、传热过 程和微观混合过程进行强化的新技术,在地球上通过旋转产生模拟的超重力环 境而获得。它能够大幅度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显著地缩小反应器的体 积,简化工艺、流程,实现过程的高效节能,减少污染排放。在超重力旋转床 内气体呈连续相均匀分布,液体被分散成大量的液滴、液丝和液膜,具有极大 的比表面积。研究表明:在超重力环境下相间传质速率比传统塔器提高1~3 个数量级,微观混合和传质过程得到极大强化。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已被大量 用作需要对相间传递过程进行强化的多相过程,和需要对相内或拟均相内微观 混合强化的混合与反应过程,并达到了工业化水平或中试水平。目前还没有出 现过将超重力技术应用在石墨领域的例子。 本项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重力法制备石墨烯的方法;通过对 石墨进行预处理,使石墨的层间距增大,之后在超重力旋转床中剥离预处理石 墨,得到石墨烯;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低成本、高产量,适合大规模生产,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具有很高的导电率和极少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重力法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石墨为原料,对石墨进行预处理,使石墨的层间距增大,得到预处 理石墨; 2)在超重力旋转床中剥离预处理石墨,得到石墨烯。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超洁净石墨烯制备的研究
石墨烯因 其 优异 的性质而 被 誉为 “ 材料之王 ” , 在诸多 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 距离 真正实现产业化 还存在诸多 问题和挑战 。制备决定 未来, 高品质 石墨烯薄膜的 可控 制备 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 重点 。 化学 气相沉积法( CVD ) 以 其优良 的 可控性和可放大性被 公认 为最具前景的石墨烯 薄膜 制备方法, 经过 近十年的发展, 虽然 在单晶尺寸上 取得 了诸多突破性进展, 但 CVD 石墨烯的性能 和 理想 水平 仍然有不 小 的差距 , 这一问题已经困扰石墨烯领域很久 。 该研究首次 揭示了 CVD石墨烯 的本征污染问题,提出气相反应调控的方法,分别使用泡沫铜辅助催化和含铜碳源实现了超洁净石墨烯的制备( Nat ure   Commun .  2019 ,  10 , 1912 ; J. Am. Chem. Soc.   2019 ,  141 , 7670 )。 对于已存在 本征污染的石墨烯薄膜,他们 巧妙地 使用 二氧化碳 对其进行刻蚀 ,而不引入额外缺陷,从而成功 制备出大面积的超洁净石墨烯薄膜,该 方法与普通CVD工艺完全兼容 ( Angew . Chem.  2019 ,10.1002/ange.201905672 )。 同时 ,他们探究 了本征污染物与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发展了基于活性炭的界面力调控方法,成功实现了石墨烯的表面清洁( Adv.  Mater.  2019 , e1902978 ) 。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90 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