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除湿材料技术及其太阳能再生
成果内容: 本成果取得3项发明专利。除湿材料技术于2019年2月在海南省万宁市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除湿和再生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8%左右,能够满足除湿材料再生的要求。 成果优势:该技术可用于潮湿环境下电力电气设施、工业生产、国防建设、仪器仪表、日常生活等的除湿,有太阳条件下可实现太阳能再生和循环利用等。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成果成熟度:小试阶段 转化方式:技术入股、合作推广、技术转让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ZL201711397996.4 一种连续化学反应法蓄热放热系统 授权 ZL201310274286.8 一种膨胀石墨复合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ZL201310274316.5 膨胀石墨复合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图1 除湿材料的DTA-TG 热分析图 图2除湿材料的吸潮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3 不同再生温度下除湿材料的再生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西北大学 2021-05-11
桌面型高效灭菌消毒口罩再生设备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简称“材料系”)系主任程鑫教授团队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紧急自主研制了低成本、桌面型高效灭菌消毒口罩再生设备(简称“口罩再生设备”)。该设备可对使用过的口罩进行杀菌消毒再生,缓解口罩供应紧张的同时减少大量废弃口罩对公共环境和公共卫生的潜在污染。 聚焦需求:让口罩再生使用成为可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等小件个人防护物资成了人人必备、出门必用的物件。随着工厂、企业等复工复产,口罩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目前,因口罩生产的关键原材料熔喷无纺布供应短缺,口罩供应依然紧张。 目前市面上不乏消毒设备,但并没有针对口罩这一特殊防护品所设计的消毒产品。  疫情就是命令。研发团队克服了研制时间紧,疫情期间供应链、物流不通畅等重重困难,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完成了灭菌消毒装置原理和方案设计、图纸设计以及装置样机组装,并申请了数项专利。该口罩再生设备集成采用多种消杀方法,能够快速实现对口罩残存细菌和病毒的彻底消杀,且不破坏口罩的基本防护功能。 目前,研发团队正在与第三方测试机构合作,获取独立评估与认证。首批设备将投放给工厂、学校、医院等单位,作为防疫应急使用。后续将借助深圳市强大的电子设备制造资源,尽快实现量产。 设备原理:多模块协作彻底消灭病毒和细菌 程鑫介绍,团队研发的口罩再生设备通过红外灯快速加热和高强度紫外灯照射等功能模块,实现口罩无害化再生处理,能够在不到3分钟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彻底消灭病毒和细菌,每台设备一天(按10小时计)可处理400个口罩。团队还和南科大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测试了口罩再生设备样机的灭菌消毒效果。此外,团队还开展了新版组合型口罩杀菌及再生设备的研制工作,能够在第一版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处理后的口罩达到原有的防护水平。 应用场景:可消毒物品类别多 适用场所广 该口罩再生设备在日常也具有广泛用途,可以为护目镜、面罩、个人毛巾、水杯等物品提供快速消杀能力。设备可为家庭、办公室、幼儿园、养老院等普通场所提供快速高效的灭菌消毒能力,为老人、婴儿等免疫力弱的易感人群在流感、肺炎等流行性疾病高发季节提供有效防护。设备研发团队包括程鑫课题组和南科大孵化的攸太科技公司的研究人员、机电设计人员。团队拥有丰富的仪器设备开发经验和能力,充分发挥南科大丰富的材料与微结构分析与表征设备作用,对口罩材质、细菌和病毒的微观结构、细菌消杀效果等进行表征。南科大相关专家也给予了项目研发很多关心和支持,设备样机才得以快速搭建完成。程鑫表示,希望此次研发的口罩再生设备能够为即将复工复产的企业和广大市民解决“燃眉之急”,并在疫情过后作为个人用小件物品的快速灭菌消毒设备,减少致病病原传播,为个人健康保驾护航。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0
角膜基质诱导再生重大成果
眼角膜作为视觉成像系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织,是眼睛最前面的凸形高度透明物质,可以保护眼内的微结构及组织,并为眼睛提供大部分屈光力。但是角膜损伤、感染及一些先天性因素导致角膜疾病成为全球第二大致盲疾病。同种异体角膜、人工角膜及人的羊膜移植是三类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角膜疾病治疗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或缺陷。因此,利用先进的生物制造工程的方法(Biofabrication)开发出一种治疗性的角膜支架,用于替代受疾病影响的角膜组织或诱导角膜组织自身再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角膜组织诱导再生的难点在于角膜基质层,该层组织是角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层正交定向的纳米纤维板层组成的复杂结构,利用传统的生物工程的方法很难真实地模拟基质层的结构。纤维板层之间分布着角膜基质细胞,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及角膜组织损伤时很容易转化为角膜成纤维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导致角膜出现瘢痕。因此,制备能够模拟天然角膜基质结构的支架,同时保持角膜基质细胞的表型,诱导角膜基质的再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针对这一难题,弥胜利和孙伟课题组提出了使用近场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网格状的亚微米纤维支架,并和水凝胶技术结合,制备了纤维水凝胶复合支架,用于模拟正交定向的角膜基质板层结构和板层之间起连接作用的糖蛋白。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最优的拓扑结构及化学因子的组合,可以抑制角膜基质细胞的成纤维分化,保持其表型,并最终实现角膜基质的诱导再生。图1:(a)近场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具有不同纤维间距的PECL网格状亚微米纤维支架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SEM图片;(b)接种在100um网格状纤维支架上的角膜缘基质干细胞进行细胞骨架及细胞核染色,细胞可以在支架上沿着纤维方向生长;(c)5% GelMA水凝胶内封装的角膜缘基质干细胞进行活死染色图片;(d)5% GelMA水凝胶内封装的角膜缘基质干细胞进行细胞骨架及细胞核染色图片;(e)纤维水凝胶复合支架的SEM图片。目前近场静电纺丝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材料是PCL,但是由于PCL是疏水材料,不利于细胞的粘附,因此该研究利用PEG作为引发剂,合成了PEG和PCL的共聚物PECL,显著提高了PCL的亲水性。课题组首次利用近场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正交定向的PECL亚微米纤维支架 (图1a),角膜缘基质干细胞可以在支架表面黏附并沿着纤维方向铺展及生长 (图1b)。研究通过将MA修饰到明胶大分子链上合成了GelMA,探究出最优的MA修饰度及GelMA浓度,可以使封装在GelMA水凝胶内的角膜缘基质干细胞保持高的细胞活性(图1c)并能铺展开(图1d)。课题组采用模具灌注的方式制备了纤维水凝胶复合支架 (图1e),通过研究不同纤维间距的网格状支架对纤维水凝胶复合支架理化性能的影响,找出了最优的拓扑结构可以使纤维水凝胶在力学性能、透光度和溶胀性方面最接近于天然的角膜组织。研究将角膜缘基质干细胞接种在2D的细胞培养皿、3D的GelMA水凝胶及最优的纤维水凝胶复合支架内,并研究角膜缘基质干细胞在含血清及不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的分化及角膜基质细胞表型的维持。研究表明,这种最优的纤维水凝胶的拓扑结构及无血清培养基可以抑制角膜基质细胞向成纤维细胞分化。图2 大鼠角膜基质内板层移植实验及评估:(a)5种支架移植后裂隙灯观察图片;(b)支架移植后OCT观察图片,标尺是1000um;(c)术后不同时间段中央角膜的厚度;(d)术后1个月和3个月免疫荧光染色图片观察组织诱导再生情况,标尺是100um;(e)术后1个月和3个月HE染色图片观察组织诱导再生情况,标尺是100um。最后,研究使用大鼠进行角膜内的板层移植实验,分别进行了3D GelMA水凝胶、含化学因子3D GelMA、最优纤维水凝胶支架及含化学因子最优纤维水凝胶支架的移植,对照组为自体角膜移植(图2a)。术后通过OCT、免疫荧光染色及HE染色进行3个月的研究观察(图2b-e)发现相比于其他的支架,含化学因子的最优纤维水凝胶支架的移植可以最好地实现角膜基质的诱导再生。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4887-9
清华大学 2021-04-10
无脂密封易再生干燥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脂密封易再生干燥器,包括罐盖与罐主体,还包括扣片及密封圈;罐主体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罐主体密封圈槽;所述罐盖下边沿设置有用于压紧密封圈的罐盖密封凸起;罐盖侧壁设置有至少三个罐盖扣块,罐主体顶部侧壁对应设置有与罐盖扣块配合的罐主体扣块,在其中任意一个罐主体扣块的底部设置有与罐主体内外部相连通的通气孔;扣片分别与罐盖扣块及罐主体扣块扣合;罐主体内设置有隔板。采用该无脂密封易再生干燥器,能实现使用干净、方便的扣合方式密封,且无需使用凡士林等矿脂。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花生植株再生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生植株再生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缩短获得再生苗的时间。所述方法的主要步骤是:将消毒并清洗后的花生种子的每片子叶从靠近子叶节的位置横切下1/5~1/3放入添加2,4‑D和TDZ的丛生芽点诱导培养基上,培养2周后将形成丛生芽点的子叶节外植体,转移到添加TDZ的植株再生培养基上得到再生植株,以再生植株作为接穗,珍珠岩中无菌萌发的花生种子实生苗作为砧木进行无菌嫁接,经炼苗后移栽塑料大棚、温室或田间。本发明以花生子叶节作为外植体,子叶节部位内原激素水平较高,分化能力强,不但植株再生频率高,并且植株再生快,操作简便,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除湿材料技术及其太阳能再生
项目成果/简介:成果内容: 本成果取得3项发明专利。除湿材料技术于2019年2月在海南省万宁市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除湿和再生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8%左右,能够满足除湿材料再生的要求。成果优势:该技术可用于潮湿环境下电力电气设施、工业生产
西北大学 2021-01-12
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针对传统再生稻生产模式的制约因子开展了联合攻关,通过品种选择、栽培技术配套、肥水管理优化和再生稻专用收割机研制等,建立和形成了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集成技术。该成果改变传统中稻蓄留再生稻的种植模式;筛选和选育了一批适于机收再生稻生产应用的优质再生稻种;探明了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和再生季优质稻米形成的机理;率先研发了再生稻专用收割机;通过综合组装高产优质且再生力强的水稻品种、头季稻机械化育插秧高产高效技术、头季稻丰产高效水肥管理技术、头季机收模式下再生季促蘖增穗水肥管理和化控技术、头季机械高效收获少碾压保茬技术等一系列关键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了“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并在湖北省各地开展大面积示范与推广应用。 再生稻具有“七省二增一优”特点:即省工、省种、省水、省肥、省药、省秧田、省季节、增产、增收和米质优。该技术亩产平均增加300公斤,亩均增产值850元,亩节省成本125元,亩累计增收节支975元。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移动式医疗垃圾焚烧方舱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污染控制团队参与研制的“医疗垃圾应急处置方舱”发往武汉驰援疫区,为科学战“疫”贡献交大力量。 “移动式医疗垃圾焚烧方舱”每个方舱为20尺标准集装箱大小,体积约为30立方米,包括固废粉碎方舱、焚烧方舱和烟气净化方舱三部分,为应急抢险救灾过程中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动物尸体等固废提供移动式的处置方案,实现垃圾减量和无害化处理,焚烧烟气也经过净化达标排放。 上海交大团队主要负责烟气净化工艺及方舱设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瞿赞介绍,医疗垃圾经焚烧处置关键在病毒病菌的去除,在方舱焚烧炉中以850度以上维持两秒焚烧,病毒无法在这种条件下存活,该技术正好支持当前武汉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项目组根据武汉防疫医疗垃圾处理的现场要求,对垃圾焚烧及烟气净化方舱进行了优化改进,每日可以焚烧、无害化处理医疗垃圾5吨。 由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牵头,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与上海交通大学参与联合研制的多功能机动高效环保装备,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牵头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原高寒地区灾害现场安置装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成果,今年1月在青海格尔木通过军方验证试验。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用于医疗物资生产的超声焊接技术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智能制造团队充分发挥制造领域技术优势,为医疗物资企业提供制造技术方案及服务。智能制造与精密加工实验室主要从事超声辅助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等研究,并致力于超声技术系列产品的研发及生产制造,已有十余年技术沉淀。面对疫情防控,团队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成立了超声焊接技术攻关小组,专注于为合作伙伴提供口罩等超声焊接技术、超声焊接系统设计解决方案等产品及服务。
清华大学 2021-04-10
一种医疗植入式充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植入式充电设备,包括体外集成供电器和体内集成充电器,所述体外集成供电器包括直流供电电源和高频逆变驱动器,且直流供电电源和高频逆变驱动器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在高频逆变驱动器的右端连接有铜制线圈,所述体内集成充电器包括整流滤波稳压器、电源稳压器、电源控制芯片、可充电电池和微型用电设备,且电源稳压器设置在整流滤波稳压器和电源控制芯片中间的位置处,所述电源控制芯片连接可充电电池,且可充电电池连接微型用电设备,所述铜制线圈于体外集成供电器内的部分套接在M型变压器上,且铜制线圈于体内集成充电器内的部分对应的套接在平板型变压器上。该医疗植入式充电设备,通过设置在体外和体内分设不同构造的变压器,充分考虑到了人体的特殊要求,并尽量提高了两者之间的耦合系数,有效加强了电能。
青岛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44 4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