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水稻种植区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治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种植区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治理方法,从农业面源污染流出农田到进入下游受纳水 体的整个过程入手,提出三道防线的具体减污技术,以田间节水灌溉与水肥综合调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排放 的源头控制为第一道防线,生态沟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去除净化为第二道防线,塘堰湿地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去 除净化为第三道防线,三道防线之间为串联关系,即首端为第一道防线,其次联接到第二道防线,最后联接 到第三道防线。本发明
武汉大学 2021-04-14
基于北斗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关键技术及应用
基于卫星定位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技术的系统。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成果简介 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技术是智能农机装备的核心技术,可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项目团队从2004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基于卫星定位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技术的系统研究,突破了十项关键技术,取得了三大创新成果:1.突破了复杂农田环境下农机自动导航作业高精度定位和姿态检测技术;2.创新提出全区域覆盖作业路径规划方法、路径跟踪复合控制算法、自动避障和主从导航控制技术,提高了农机导航精度、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3.创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自动导航作业线控装置和农机北斗自动导航产品。 在新疆等十省区累计推广农机自动导航作业产品2679套,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7件,制定技术标准1件,发表学术论文46篇(SCI/EI 33篇)。培养博士9人和硕士17人,博士后2人,其中1人获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项目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水田自动导航作业和主从导航作业居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保障了我国农机导航装备的自主安全可控,引领了我国农机导航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我国智慧农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该成果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华南农业大学 2022-08-15
农业废弃物资源(作物秸秆、加工废料)综合利用技
一、成果简介 利用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等草腐型食用菌,利用木屑、枝杈和玉米芯栽培香菇等木腐型食用菌的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具有经济效益高和不产生污染物等优势,采收食用菌后的菌渣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农户栽培食用菌的投入产出比平均为1:2,即投入1000元钱的纯利润也达1000元。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青岛森咖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青岛森咖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地址位于中国品牌之都、世界啤酒之城青岛,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镇丁家寨村驻地,于2017年09月27日在青岛市黄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在公司发展壮大的4年里,我们始终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健全的售后服务,我公司主要经营许可项目:农作物种子进出口;农作物种子经营;食用菌菌种经营;食用菌菌种生产;粮食收购;食品经营(销售预包装食品);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草种生产经营;食品经营;食品进出口;食用菌菌种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林木种子进出口;草种进出口;旅游业务;住宿服务;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房地产开发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农作物栽培服务;农业机械服务;食用农产品批发;农业园艺服务;农副产品销售;农用薄膜销售;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农村民间工艺及制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初级农产品收购;农业机械租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食用农产品零售;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设施建设运营等服务;农作物种子经营(仅限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五金产品批发;水果种植;新鲜水果零售;坚果种植;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休闲观光活动;新鲜水果批发;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林业产品销售;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树木种植经营;肥料销售;花卉种植,我们有好的产品和专业的销售和技术团队,我公司属于青岛进出口代理公司行业.
青岛森咖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1-09-01
南京农业大学资环院沈其荣院士团队揭示了植物残体自然腐解的“分解者-剥削者”互作模型
该研究通过模拟不同复杂度的植物残体分解环境,结合传代演化实验、多组学分析、系统生物学模拟和合成微生物群落实验,系统揭示了细菌与真菌在植物残体分解过程中的生态角色分化及互作机制,提出了“真菌主分解-细菌主剥削”的互作模型。
南京农业大学 2025-03-06
植物化学物在防治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哮喘中的应用
项目所涉研究公开了大量植物化学物,如姜黄素及其代谢产物四氢姜黄素、花色苷及其代谢产物原儿茶酸、鞣花酸及其代谢产物尿石素A以及甜菜苷等于防治过敏性气道疾病方面的良好改善效应。其中尿石素A与四氢姜黄素相关研究现已获国家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2210101559.8,ZL201810569066.0)。上述植物化学成分经研究均可缓解过敏性气道疾病小鼠气道病变程度,显著改善气道炎症反应,并调节氧化应激及 Th细胞比例失衡状态,表现出良好的防治过敏性气道疾病效应,未来可应用于开发相关药物或营养补充剂。
中山大学 2025-05-08
2023中国互联网大会在京召开
促进数实融合 赋能千行百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办公厅 2023-07-19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家庭智能控制终端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家庭智能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和发送通信信息的网络模块;与所述网络模块通信的信令模块;采集多媒体信息并解码输出的多媒体模块;接收所述多媒体模块的信息,并与智能家电通信的家电控制模块;用于扩展应用的扩展接口模块;与各模块连接,与各模块信息交互的中央处理器CPU,所述CPU还连接有防拆卸的报警模块。家庭智能终端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模块,可以满足实时视频和语音等大容量数据文件的传输,在实时视频通信和语音通信中传输速率大,延迟小。家庭智能终端中增加了防暴力拆卸报警模块,增加了安全性。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家庭智能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和发送通信信息的网络模块;与所述网络模块通信的信令模块;采集多媒体信息并解码输出的多媒体模块;接收所述多媒体模块的信息,并与智能家电通信的家电控制模块;用于扩展应用的扩展接口模块;与各模块连接,与各模块信息交互的中央处理器CPU,所述CPU还连接有防拆卸的报警模块。家庭智能终端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模块,可以满足实时视频和语音等大容量数据文件的传输,在实时视频通信和语音通信中传输速率大,延迟小。家庭智能终端中增加了防暴力拆卸报警模块,增加了安全性。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基于互联网+及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制造转让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复旦大学 2021-04-10
基于智能柔性传感的互联网大数据平台
大健康是未来世界发展的趋势,在未来10年内将产生10万亿美元的产业。我国在近期提出的健康中国,着眼于扩大在线健康服务,依托大数据提出诊断和治疗建议,实现大社区健康管理与大健康服务。实现这一体系的关键,在于各种柔性电子、传感器技术,与物联网、云通信技术,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皮肤表面进行检测人们身体健康状况的柔性传感器,是未来电子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将会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在以智能手机为主体的电子元器件的开发日益盛行,开发一种柔性智能传感器,舒服的贴在皮肤表面,这种传感器既能够检测人们生命体征(如血压、心跳、体温、血糖等)的变化,又能够无线连接手机。医院的医生能够通过互联网、云通讯、分布式的监测和管理每个病房的病人的身体状况,既节省大量人力时间成本,又能够及时的检测到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结合无线互联网、云通讯,能实现分布式医护,虚拟空间管理;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进行智能健康管理,实现智慧医疗(图1)。 图1 基于柔性传感器的智慧医疗系统 本项目主要应用生物相容的蚕丝材料作为传感单元主要组成部分,以无线蓝牙模块与无源RFID标签作为人机数据交互单元,以大数据为手段对平台进行管理,瞄准柔性电子与智能大数据前沿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具体如下: (1)柔性电子皮肤等智能传感新技术与器件开发 近年来,蚕丝等柔性材料作为医用生物材料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极佳的力学性能。以此为基础开发柔性电子制造技术,通过柔性材料的光刻、打印等加工技术,制备传感单元。 (2)人体传感信号实时监测的云系统的开发 通过建立皮肤表面传感器无线信号传输技术,实现体温、心跳等信号的远程监测,符合国家精准医疗精神。通过云系统可对老年社区、医院等场所进行智能化、集成化的监控,实现健康的大数据管理。除此以外,也可实现个体的远程诊疗体系。向“健康中国2030”靠拢,依托大数据提出诊断和治疗建议。 (3)将系列传感器材料制备技术与无线信号传输云平台结合,实现个人和医院的对自身和病人的健康指标数据进行检测和管理。以此无线体征检测的平台框架为基础,后续又可以引入更多传感与控制体系,适应场景的多样化。 二、前期研究基础 (1)模仿神经元突触的蚕丝忆阻器 在神经系统中,当神经冲动从轴突传导到末端时,Ca2+离子大量涌入突触前膜引起递质的分泌,从而改变突触后膜的导电性。我们通过仿生该过程,利用Ag+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WK@AuNCs蚕丝蛋白薄膜的迁移行为来模拟阻值渐变和阻值记忆的过程。其电学特性表明其具有独特的突触特性,并具有突触学习能力。 (2)蚕丝基应力传感器—柔性电子皮肤 人体电子皮肤传感器是未来传感器发展的新方向之一,超薄超柔的特性使其可以在人体几乎难以察觉异状的情况下,完成多种生理指标的采集。我们通过研制柔性压力传感器,已在运动检测、发声检测、脉搏检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 (3)纤维传感器 可穿戴设备在未来智能装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我们平时穿戴的衣物均是由纤维编织而成,智能穿戴设备设计的最高境界为对其本身必须的纤维材料的功能化。我们通过对纤维材料进行改造和设计,制备除了纤维状温度、压力传感器。对纤维传感器进行编织可实现多维度传感,并可适应多种场景,这项工作与传统纺织行业结合开创了尖端智能科技研究新领域。
厦门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8 49 50
  • ...
  • 160 16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