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华中
农业
大学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党和国家领导亲切关怀。董必武、李先念等先后为学校题词和题写校名。1998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学校百年校庆亲笔题词。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听取我校关于生物产业的汇报。201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给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勉励学校师生“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 校园环境得天独厚。校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主城区,坐拥狮子山,三面环湖,拥有5平方公里山水校园,9公里浪漫湖岸线,10公里“林中路”,6.6公里湖光绿道,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景面文心、情境交融的校园风貌引人入胜。 学科优势特色明显。首轮“双一流”成效评价,学校整体建设9项评价指标中,7项指标为第一档。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再次滚动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1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分布于农学、生命科学、理学、工学、医学、社会科学等6个门类。其中,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实现了农学、生命科学2个门类的全覆盖;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实现了农学门类的全覆盖。 教育体系完整。现有学院(部)17个,本科专业6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全日制在校学生34048人,其中本科生19451 人,硕士生10418人,博士生3747人,留学生432人。 硕彦俊秀荟萃。现有教职工3022人,其中教师1701人,教授559人,博士后322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4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5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6个,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83个。国家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 教育教学改革卓有成效。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5项。获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1项、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6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专业2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8门。 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1个。 发展愿景:到2035年,将学校基本建成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世界高等农业教育高地、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优秀人才富集区。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01
南京
农业
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王春春,校长陈发棣。 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金陵大学农学院、南京大学农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为主体,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1年,搬迁至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回迁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 南京农业大学现有农学院、工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含无锡渔业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金融学院、草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体育部等20个学院(部);74个本科专业、30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17个博士后流动站;全日制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教职员工29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47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5人,入选国家其他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150余人次,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7个。 南京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涵盖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干部培训等各层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植物生产、动物科学类、农业生物学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是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的大学之一。2000年,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14年,首批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园艺、风景园林、茶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英语、社会学、农村区域发展、旅游管理、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金融学、会计学、草业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4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生态学、园林、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中药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动物药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法学、投资学等1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以“诚朴勤仁”为核心的南农精神,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质”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先后造就包括66位院士在内的30余万名优秀人才。 南京农业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3个学科获评A类。在第五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有10个学科进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社会科学总论、临床医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1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3个学科进入1‰,其中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进入前1‱,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 展望未来,作为近现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拓荒者,南京农业大学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加强内涵建设,聚力改革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全面开启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崭新征程!
南京农业大学
2021-02-01
基于
农业
废弃物资源
化
利用的多功能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
针对畜禽粪便、稻麦秸秆和生活污泥等有机固体废弃物,通过筛选快速腐熟、除臭等功能微生物和研究有机固体废弃物好氧堆肥快速发酵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抗作物病害高效有益微生物菌群,将有机固体废弃物研制成功能生物有机肥产品,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治理目标,同时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改善了土壤质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达到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扬州大学
2021-04-14
农业
农村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
农业
农村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亟需加快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面塑造创新力更强、竞争力更强、供给更安全的产业发展新优势。
农业农村部
2022-01-10
工业生产中的
现代
控制技术
项目简介 本项目来源于工业生产实践,用智能控制技术代替或结合传统控制技术,实现操作自动化和过程的最优控制。主要包括应用锁相环技术实现严格的同步要求,基于神经网络的压力调节器,利用专家智能系统提高操作自动化水平。本项目获得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新疆
现代
职业技术学院
一、开新疆创办民办高校的历史先河 1995年,新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由吾甫尔·尤努斯联合几个有识之士,借国家《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东风,审时度势,以10万元资金创建,初始以开办高考辅导、成人高考辅导、短期培训班等为主,1997年批准成立了“新疆医科专修学校”,以后又与新疆医学院合作成立了“新疆医学院高职学院”。2004年3月4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家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为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新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新疆首所民办高职院校,开了新疆创办民办高校的历史先河。 二、学院目前基本条件 1、学院发展初见成效 2006年,在乌鲁木齐市政府2006年6号文件即:荒山绿化文件政策的支持下,现代学院获得位于头屯河区骑马山荒山绿化的教育建设用地3341余亩。在完成了70%的荒山绿化(即2340亩)任务后,30%(即1100亩)可用于校舍建设用地。2006年启动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经过克服建设经费几度短缺的困难,其间头区党委和政府两度担保借款(一次700万、一次600万),最终于2008年7月第一期一栋教学楼、四栋宿舍楼和食堂等部分附属工程胜利完工。成为自治区首家自建校区的民办院校。目前我院建筑面积为9.5万平方米,总投资近两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达近8亿元。图书藏书65万余册(含电子图书40万)。学院自1995年办学至今,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各类医药卫生类人才2.6万人。就业率均保持在93%以上,护理、助产专业就业率95%以上。毕业生已经遍布全疆各地州市县医院及乡镇医院,有的已经成长为社会精英或单位领导。 2、专业教学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现设有护理学院、语言部、基础医学教研室、公共体育教研部、实验室管理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计算机中心等教学部门。以及教务处、学生处、人力资源部、财务处、后勤管理处、保卫处等教学和后勤服务部门。 设有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助产、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6个专科专业,涵盖国家统招普通高职高专、统招五年一贯制、统招中专、统招成人专科等多个办学层次。目前在校生6000人,教职员工283人,其中专兼教师127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6名,占35.2%,讲师30名,研究生21名,助教26名,见习助教26名,专任教师比例逐年增加,现已达到40.9%。 全院累计拥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近3000万元,建有人体形态学实验室、人体机能学实验室、基础护理实验室、临床护理实验室、康复治疗技能等实验室25间;全院建有60多间多媒体设备教室及控制室、语音室、计算室等多种教学设备。学院与自治区县级以上156所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合作关系。 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院设有健全的行政教学管理机构及党委、团委、工会等组织。 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推荐指导就业,为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就业提供便利条件。就业率自2013年以来始终保持在93%以上。 3、学院的发展体现了鲜明的文化特色 (1)医学类专业特色 现代学院的医学类专业特色在自治区民办教育中独树一帜。特色是职业院校生存的基础,现代学院这一宝贵资源是不可多得的,尽管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历经艰难,但我们始终牢牢把握医学类特色不放弃,最多时我们曾开办了16个专业,几经市场选择,我们最终保留了护理等六项专业至今,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学生上学报到率、毕业就业率等方面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院广受社会欢迎,影响力渐强是不争的事实。 (2)良好的民族大团结特色 现代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占比75%-80%,教职工队伍也基本如此比例,但是办学20年来,民族团结氛围始终浓厚如一。没有发生过一例民汉学生间打架斗殴的事例,这实属不易。教师间也没有发生过民汉间的矛盾,这与学院开办之初董事长吾甫尔·尤努斯就一直积极提倡的民汉团结一家人的理念分不开。 (3)专职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管理特色 现代学院自建院以来,始终把建设一支专职化班主任管理队伍作为重要工作紧抓不放,一是突出班主任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强调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当好班主任的基本要求;二是采取请进来、送出去、老带新、专题讲座等各种办法积极培训,以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严格的管理制度,督促班主任时时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 (4)丰富的学院文化氛围 学院在教学楼内每层共五层长廊悬挂了几百块文化宣传牌、校园主要道路两旁关键部位建有琳琅满目的文化宣传栏和宣传墙、标语,构建直观的文化氛围;而且也通过院团委、学生会等组织,阶段性的组织文艺晚会、球类比赛、演讲比赛、职业技能比赛等各类文化宣传活动构建学院文化。在宿舍管理中还不断引进舍务整理样板间、模范间等来构建良好向上的宿舍文化。 三、十三·五发展目标 一是建成自治区1万5千人的大学;二是医学类职业技能型、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三是自治区模范高职院校。目前二期工程开建在即,学院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新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湖南
现代
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65年,是全国唯一一所以现代物流为主导专业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地处长沙市远大路和全国经济发展百强长沙县新安路间,毗邻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50余年办学底蕴。我校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建院校、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教育部指定的高职学徒制试点院校、国家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连续6年被评为“湖南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我校于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牵头成立了湖南省第一家职教集团——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该集团于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被教育部职成司誉为“助力行业,引领产业”典型集团化办学模式。我校2017年毕业设计抽查合格率为100%,排名全省第十。我校被抽中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技能抽查合格率为100%。 我校科研工作在物流行业和物流职业教育界享有较高声誉,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共同承建的湖南省“物联网感知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是湖南省发改委成立的十个工程研究中心之一,我校也是全省唯一一所跻身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高职院校。学校与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一起承担了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超高频电子标签芯片研制与应用示范”,是全省唯一一所跻身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研究的高职院校。 名专业:学校全方位对接物流产业打造现代物流大专业群。围绕现代物流开设专业,设有物流管理学院、物流工程学院、物流信息学院、物流商学院、物流人文艺术学院和国际合作与继续教育学院6个二级院,开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管理、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27个专业,其中物流管理是湖南省首批示范性特色专业;物流信息技术是湖南省特色专业和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物流工程技术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会计是省级精品专业。 名师资: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拥有现代物流专业群、物流工程技术专业、物流信息技术专业3个省级教学团队,有一批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物流业促进发展委员会专家委员和湖南省物流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委员,参与了湖南省物流业振兴实施规划、湖南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长株潭物流规划等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承担了165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和一批企业项目的研发工作。 名学生:学生通过学校中央财政支持的实习实训基地、湖南省现代物流重点实习实训基地、湖南省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专业教学技能水平认证培训基地,学校与企业联合创建的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湖南省智能物流实训中心、物流工程机械操作实训中心等20多个校内实训基地和230多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强化实训,通过在本校全国物流技能大赛标准化场地的得天独厚的训练与比赛,每年取得了不菲成绩,练就了过硬的本领,毕业生直接进入中远物流、中储股份、中铁五局、三一重工、德邦物流、安吉物流、一力物流和平安银行等200多家企业稳定就业,待遇丰厚;在金霞物流园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和校内大学生创业园真实创业,事业蒸蒸日上,成就了大批名学生。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现代
混凝土早期变形与收缩裂缝控制
目针对收缩开裂这一长期困扰工程界而未能有效解决的国际难题,刘加平教授团队创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收缩开裂风险量化评估方法,设计制备了核心关键材料,建立抗裂能力精准调控成套技术,实现了混凝土收缩开裂风险可计算、抗裂性能可设计、收缩开裂可控制。
东南大学
2021-04-11
现代
天线设计制作的极化控制技术
极化控制是提升系统性能、集群化MIMO设计的核心,多功能调控管理一体化技术研究的深入,对于天线这个基本器件的需求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着持续不断增长的需求,是提升系统性能的硬件核心。团队具有从设计理念到器件材质选取/研发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具有按合作方需求完成多种交叉应用的按需新产品研发天线及相关产品能力,兼顾系统EMC集成化的设计,完成一体化智能化的高端装备制作。 其中,应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多频圆极化微带天线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一般存在带宽窄、尺寸大、馈电复杂等不足。本项目可提供一种适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较宽频带、馈电简单的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主要采用了新缝隙引流技术来进行极化控制。另外,MIMO 共极化多天线结构需占据较大空间,使天线系统成本增大,且各支路的平均接收功率差异变大导致天线单元间的相关系数增大。极化分集技术是在同一单元上采取不同极化来发射或接收信号,不同极化方向上的多径信号仅是部分相关的,因此,可以获得极化分集增益,分集性能与空间分集相当,并可以减少极化失配影响。本项目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工作频带内端口间的隔离度大于25dB且主辐射方向交叉极化比大于20dB的双极化天线,主要采用了H形缝隙结构来进行极化控制,可应用于WLAN频段的MIMO系统中。 极化的灵活控制对大规模MIMO天线体系是新发展方向、技术含量极高的产品。制作各类天线的材料小型化后用量有限,本身价格一般不超过成品售价十分之一,新设计理念可大大提升系统效率,获取更高的天线特性。从投资的角度,天线批量制作工艺要求并不复杂,采用常规具有一定精度的机械加工设备或者高稳定度的PCB制版设备就可以完成平面小型化天线,设备寿命较长,在高科技设计技术的保障下操作调控也很方便。扣除产品的后期包装和推广成本,利润极高,需求量大,保守估计各种类别的天线年产值都会在数千万以上,前端创新的可以有数亿,属于低投入高回报的产业,核心点在于极化控制及分布设计。 项目投资额视合作关系而定,一般前期投入每个特需专项前期 100~150万人民币,后期追加及提成 (不包括厂房等投入)。
厦门大学
2021-04-11
现代
混凝土早期变形与收缩裂缝控制
"刘加平教授团队历时20年的时间,完成了国家、省部级和重大工程科研项目50余项,实现了收缩开裂风险可计算、抗裂能力可设计、收缩开裂可控制,并应用于数十项重大工程,切实解决了极端干燥环境下的塑性开裂以及强约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大型预制构件等硬化收缩开裂难题。 项目在理论和实际上面的贡献主要在于:建立“水化-温度-湿度-约束”耦合作用收缩开裂机制及模型;发明了现代混凝土水化热调控、收缩全过程抑制等关键材料。"
东南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9
10
11
...
210
2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