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单片机教学开发套件ITS-C51DK
产品详细介绍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是电类专业基础课之一, 在电子、通信、自动化及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实验是本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对加深学生对课堂上讲授内容的理解, 提高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ITS-C51DK 是针对高职院校办学宗旨和教学特点研制开发的实验设备,采用美国Silabs 公司的增强型51 系列单片机C8051F340 作为核心控制器,我们针对C8051F340 单片机片上的全部资源,编写了所有功能的测试程序,对该单片机的性能做了全面的测试评估,使用方便。使用该开发套件能使学生迅速掌握C8051F340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   ITS-C51DK 可以选配LF RFID 模块、HF RFID 模块、UHF RFID 模块、433M 有源RFID 模块、2.4G 有源RFID(Zigbee)模块、传感器模块、各种扩展模块。   强大的C8051F340 单片机:   1. 高速流水线结构的8051 兼容的CIP-51 内核,最高48MIPS 执行速度;  2. 全速非侵入式的系统调试接口(片内,C2 接口),不占用IO,仿真和下载都支持;  3. 真正10 位200ksps 的多通道单端/ 差分ADC,带模拟多路器;  4. 内部高精度的高频振荡器,精度满足USB 和串口通信;内部低频振荡器;4 倍时钟乘法器;外部晶体或RC 振荡器; 可在运 行时随意切换外部内部时钟源,或改变频率;  5. 64K FLASH, 支持在系统编程,4532 字节片内RAM。系统时钟高达48M,绝大多数指令为单周期,与传统51 完全兼容。KEIL 开发环境;  6. USB 2.0 通信接口,支持全速12Mbps 通信和低速1.5Mbps 通信,内部1K 字节的USB 缓存;  7. 硬件增强型SPI,SMBus/IIC ,两个UART 串口,独立波特率发生器;  8. 4 个通用定时/ 计数器,16 位可编程定时/ 计数器阵列,5 个比较/ 捕捉模块,片内看门狗;  9. 具有5 个捕捉/ 比较模块的可编程计数器/ 定时器阵列;  10. 片内上电复位,看门狗定时器,2 个电压比较器,VDD 监视器和温度传感器;  11. 40 个IO,均可耐5V,两种输出方式,弱上拉或推挽;  12. -40~85 度工业级温度范围;  13. 2.7V~3.6V 工作电压,TQFP48 封装;   板上资源:       MCU 为Silabs 公司C8051F340,64KB FLASH、(4096+256)B RAM、最高48MIPS 执行速度;外扩32KB SRAM( 选用IS62LV256, 速度70ns),外扩64KB 串行FLASH ( 选用AT25F512,,也可以选用更大的FLASH);       2 路10 位AD 采样+ 模拟信号接口+ 模拟信号电位器,AIN1 到AIN2 输入信号量程0 ~+24.4V;     2 路标准RS232 通讯接口;     IIC 接口的EEPROM AT24C02( 可选更大容量的EEPROM);     IIC 接口的RTC 时钟,选用PCF8563, 带停电保护功能;     3X3 矩阵键盘,蜂鸣器,LED 指示;     1.8 寸彩色LCD 液晶屏,最高支持320×240;      USB2.0 通信口,可以通过一根USB 线完成供电,下载程序;     ESD 防静电保护芯片;     高达1M 的SPI EEPROM 芯片;     以太网接口+ 以太网滤波器+RTL8019AS;      继电器+ 继电器指示灯+ 继电器接口;      红外线接收器;      JTAG(C2)调试接口;      SD 卡座;       3 个贴片二极管灯。直接通过IO 口控制灯的开和关;       BootLoader 按键。通过该按键可以实现USB 下载编程,也可以完成中断实验;       74HC573。标准的D 触发器,完成8 位总线转16 位总线功能;       32K SRAM 存储器。该存储器直接挂到C8051F340 总线上,扩展单片机访问空间;       7 片74HC595 静态的串转并芯片,把3 个IO 扩展到56 IO 口;       ULN2003+ 步进电机座子+ 步进电机;       直流电机座子+ 直流电机;       8 个直插二极管灯,通过74HC595 串转并芯片控制;       6 个独立的共阳数码管;       500ma 自恢复保险丝;      RFID 读卡器扩展接口。        
北京华育迪赛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2021-08-23
汽车电子与汽车CAN总线网络实验开发系统
该系统可学习: 1.汽车ECU的软、硬件设计方法; 2.ECU虚拟仿真、测量、调试、诊断的基本方法; 3.OBD相关技术,实现系统的自诊断功能; 4.汽车控制系统中的典型控制策略及诊断方法; 5.该实验开发系统与模拟实车网络的联合仿真。
成都盘沣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华中农业大学脉动真空灭菌器项目(二次)竞争性磋商公告
华中农业大学脉动真空灭菌器项目(二次)竞争性磋商
华中农业大学 2022-06-07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数字种植交互式体验系统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数字种植交互式体验系统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大道109号雨花客厅2幢1307室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7月06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6-14
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领域)项目的通知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推进落实《山西省“十四五”新技术规划》,瞄准攻关现代农业领域关键核心共性技术问题,为我省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根据《山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晋政办发〔2021〕42号),现将凝练形成的2023年度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领域)重点支持方向予以发布,请根据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山西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 2023-08-09
基于光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监测岩石变形与破坏
项目成果/简介:煤层采动过程中围岩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技术参数对巷道支护、保护煤柱合理留设及水害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法基于光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与钻孔结合进行煤层开采围岩破坏特征观测。通过在井下巷道或地面施工并形成不同方位单孔、多孔等观测系统,并在孔中布置分布式传感光缆和电阻率传感单元等形成一套综合测试监测系统,利用相关测试仪器采集与传输应变场、温度场及直流电场等数据,通过分析实时得到的工作面顶、底板监测区域中岩体的应变场、温度场及地电场综合地球物理场参数变化情况,评价探测目标区域采动过程中岩体变形、破坏规律及其破坏高(深)度值。同传统的钻探方法及单一地球物理场勘探相比,综合测试可查明探测剖面内岩层的结构形态,通过多次对比时空演化规律,可获取岩层在采动过程中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1
生物炭暨秸秆炭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针对秸秆直接还田难、综合利用率低、焚烧污染严重,土壤碳库匮缺、耕地质量提升乏力等“老、大、难”问题,沈阳农业大学率先提出了“秸秆炭化还田”新理论,确立了“以生物炭为核心,以炭化技术为基础,以生物炭基肥料和生物炭基土壤改良剂为主要发展方向,兼顾能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2005年以来,围绕“生物炭暨秸秆炭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先后突破了生物炭规模化制备与农业应用关键技术,构建了全产业链技术体系,推动了成果高效转化,为秸秆间接还田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 研发出“半封闭式亚高温缺氧干馏炭化工艺”和“组合式多联产生物质快速炭化设备”,突破了秸秆“低成本、大批量制炭”的产业技术瓶颈。该工艺设备对原料适应能力强、生物炭生产效率高、能耗低,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密度低、含水量高、预处理能耗大、炭化效率低等问题。所制备的生物炭含碳量高、孔隙丰富,可广泛用于土壤碳封存、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提升等领域。    2. 开发出生物炭基肥料等系列生物炭基农业投入品,集化肥减量、土壤改良、节本增效等功能于一身,寓土壤改良与土壤利用之中,突破了生物炭规模化田间应用技术瓶颈。综合运用作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系统揭示了生物炭固碳、改土、保肥、持效、促生作用规律与机制。在此基础上,遵循养分归还学说和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发明了以生物炭为载体生产专用肥料、土壤改良剂、水稻育苗基质的技术与方法,开发出以生物炭基肥料为代表的系列生物炭基农业投入品,能够在不增加农民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实现秸秆间接还田,解决了生物炭直接还田成本高、推广难、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打通了生物炭规模化田间应用“最后一公里”,改变了化学类缓控释肥料只减肥、改土作用不明显、只在当季起作用的局面。    3. 开展了大规模试验示范,构建了“分散制炭、集炭异地深加工”产业模式,实现了成果转化。针对集中处置利用与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分布广、收储运困难之间的矛盾,构建了“分散制炭、集炭异地深加工”产业模式,将产业链中的运输成本降低约 70%;制定了《生物炭基肥料》农业行业标准并首次发布,突破了制约生物炭技术产业化和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    截至 2016 年底,项目技术累计推广 1090.2 万余亩,辐射全国 20 余个省(市、自治区)。其中,2014-2016 年,项目技术推广应用 575 万亩,新增销售额 19665.6万元,新增利润 2359.9 万元,节支增收 42890.9 万元。合计新增经济效益 45250.8万元。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04
煤矸石、粉煤灰铝、铁、硅综合利用成套技术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铝生产国和消费国,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多,而且仍处于高速增 长中。但我国铝土矿储量仅占世界2.3%,按现有铝工业发展速度静态计算,我国铝土矿资源 将只能用10年。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不仅是重要的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 炭开采的副产物煤矸石,其排放量约占煤炭开采量的10%-25%,目前我国煤矸石堆积量约40亿 吨;煤燃烧利用的必然产物粉煤灰,占原煤质量的15%-40%。目前我国粉煤灰堆贮量已超过30 亿吨,而且每年以超过3亿吨的量继续产生。煤气化、液化等产生的煤化工灰渣在我国年排放 约4000万吨,未来40年我国将产生煤化工灰渣100-250亿吨。由于地质构造原因,我国的煤系固 废中氧化铝含量较高,具有回收利用铝资源的巨大潜力。 本项目采用界面活化方法诱导产生铝硅酸盐结构缺陷,在少量助剂协同作用下激发配位体 大量重组而最终提高煤系固废的反应活性,并以工业大量副产稀盐酸或硫酸为浸取剂,获取多 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对于提铝残渣,课题组有成熟技术生产保温建筑材料,导热系数小于0.1 W/m.K,防火等级达到A级,成本低于泡沫混凝土;另外还可用于生产其它高性能建材产品。 伴随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与环境保护日趋严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缓解资源供给 瓶颈、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转型升级是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的 准则。本项目的开发成功可有效地解决煤化工灰渣的规模化处置和资源化难题,提供新型铝资 源,并将形成能源、资源、化工、冶金、环保新型循环产业链,带动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进步 和相关产业升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尾砂坝稳定性分析评价与综合治理
所分析研究的尾矿坝坝址区为一峡谷段,两岸山顶高程可达500m左右,土坝于1978年施工后并投入使用。坝底高程为425m,坝顶高程为455m,坝高30m,坝顶宽5m,坝顶长90m。分设三个马道,设计边坡比自上至下分别为1:2.0、1:2.5、1:3.0,下游坡的变坡处设马道宽2m,下游坡脚设排水棱体,排水棱体高7.5m,坝址堆石棱体坡比为1:1.5。相应设计总库容77万m3,有效库容62万m3,服务年限20年。坝体材料由人工填土、残积土组成。尾砂坝运行以来,随着尾砂的堆积和水位上升,整个坝体逐渐处于饱和状态,坝面多处有水渗出。1998年2月13日,当时水位距坝顶约2m,右坝坡约447m高程处渗漏产生流土而失稳破坏。 该研究项目分析了土坝塌溃的原因和影响土坝稳定性的机理;对重建后坝体的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针对相应影响因素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对类似工程土坝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有相应的分析软件。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城市生活垃圾全资源无害化综合处理技术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0 91 92
  • ...
  • 140 1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