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针对我国低 C/N 比污水现状和深度脱氮除磷的要求,本项目全面开发适用于低 C/N 比污水处理的A2
高倍聚光光伏技术(HCPV)也称为第三代光伏技术,是通过光学聚光器(聚光倍数   500-2000)将大面积的太阳光汇聚在很小面积的高效太阳能电池上,而进行发电的一种技术。 与传统的晶硅太阳能和薄膜太阳能相比,具有光电效率高、平衡时间短、度电成本低、无污染、寿   命长、土地综合利用率高等优点。 预计到 2020 年,HCPV 发电技术会成为人类最主要的太阳能发电方式之一。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在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中,用于城镇、住宅区、宾馆及一些公共设施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归纳起来有三种:第一种是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其污水需要经过投资较大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输送,并且设备和基建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虽然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但总体处理成本偏高,在中小城市推广普及困难。第二种是无动力生活污水生化处理装置,该装置的结构是采用增大厌氧池的容积和增加后续池内污水与空气的自然接触面积,以获得较大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溶解氧来满足不同微生物的繁殖需要,该运转费用较低,但工程量和占地面积较大,而且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无法进行人为的调节,很难实现达标排放。第三种是对上述第二种装置的改进,在厌氧池后面增设好氧化曝气池,虽然处理后污水能达到排放标准,但该装置厌氧处理效率较低,给后续的好氧段的污染物负荷较大,运转和维护费用较高。 我校自行设计的一体化装置克服上述不足,在装置中设立高效厌氧生化反应池,使住宅区的生活污水经过初步格栅处理的粪便污水在该池多个分隔室中充分地厌氧处理,去除60~70%的污染物,然后从装置的底部均匀自流至好氧生物滤池,经沉淀池处理后达标排放。在沉淀池中部的小型回流泵将部分泥水回流至厌氧池后部的兼氧隔室进行反消化反应脱氮,使排放的出水总氮降低。整个装置集成为一体化。可以实现整体地埋。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半集中式污水及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及资源化技术
在中德双边政府合作协议框架——环境能源领域“中德清洁水创新研究项目(Clean Water)”项目支持下,与德国专家合作研究提出了“半集中式污水及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及资源化技术”, 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集中式供排水模式的“污染物末端处理”结构与物质流和能量流“直线式”流动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和污染物难以资源化难题,该技术成果成功在2014 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进行示范应用,通过生活污水分质收集、处理,满足再生水的分质回用的同时,实现再生水回用率达 90%以上,生活用水节水率达 40%以上;通过污水污泥与生活垃圾协同消化处理,在有机废弃物 100%无害化处理与利用的同时,实现绿色清洁能源(沼气发电)回收利用。该技术解决了快速发展中城市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污染问题,引领市政供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实现了“能源消耗最低、污染排放最少、废物综合利用”的最优化。既体现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原则,又与我国当前建设“低碳社会”和“绿色住宅区”的小康社会目标吻合,不仅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而且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4-22
一种提高冬季低温污水生物反硝化脱氮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冬季低温污水生物反硝化脱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采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运行方式,将驯化好的活性污泥和硝酸盐废水置于四个连续搅拌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用冷却水循环器将所述反应器中的水温控制在5~15℃温度状态下。从四个反应器中取样测定总氮,我国GB18918-2002要求总氮的最高排放标准为20mg/L,结合测定的结果分析最终排放总氮的量是否达标。本发明的效果是采用该方法能够在低温条件下投加介体后显著提高了生物脱氮,达到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要求总氮的最高排放标准。氧化还原介体的应用克服了在低温条件生物脱氮速率慢的缺点并为高效降解含氮污染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一种高温高压微波物化处理含磷污水的系统和方法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微波物化处理含磷污水的系统和方法,属于水污染治理领域。该系统由加药泵、除磷药剂溶储罐、管道混合器、微波发生器、提升泵、微波反应器、除磷反应柱、湍流压力突变器、空气扩散器、浮选沉淀池、污泥浓缩池、压滤机、减压阀、加压溶气水储罐、空压机以及加压泵组成。本发明利用微波选择性加热获得高温,利用微波和压力突变的双重作用促进气泡破灭的瞬间产生高压的特点,获得了高温高压的化学除磷反应的条件。与传统的常温常压的化学除磷法相比,本发明具有除磷效率高、反应时间短,节省除磷药剂成本等优点,有助于降低水体磷的富营养化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3
新型高效自养脱氮技术—低成本解决污水处理脱氮问题
一种新型的高效生物脱氮技术,特别针对我国特殊污水处理国情开发研制。 该技术具有无需有机碳源、脱氮负荷高(1.1-1.5 kg NO3--N/(m3 .d)、处理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适用于我国大范围的低碳氮比污水脱氮。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工业园区混合工业污水处理的方法
针对化学工业园区混合污水的成分复杂、COD 高、含盐高、难降解的技术难题,以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为基础,耐盐菌种为核心,开发A-O-A-B 复合工艺处理工业园区混合污水处理技术。具体工艺流程如下:(1)预处理:具有不同污染特征的污水单独进行相应预处理,之后均匀混合,混合后进水 COD 小于 2000mg/L;(2)出水首先引入一级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表面负荷 0.3-0.8m 3 /(m 2 ·h),水力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 10-20h;(3)出水引入生物接触氧化池。溶解氧含量一般应维持在 2.5-3.5mg/L 之间,气水比为(15-20):1。对于可生化性较高的有机污水,有机负荷宜取 1.0-1.8kgBOD/m 3 .d;对于生化性较差的废水,有机负荷取 0.8-1.2kgBOD/m 3 .d;对于生化性较好但有机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有机负荷宜取 1.0-2.0kgBOD/m 3 .d。进水 COD Cr >1500mg/L 时,HRT 为 10-18h;COD Cr 为 1000-1500mg/L,HRT 为 8~12h;COD Cr低于 1000mg/L,HRT 为 6-10h;(4)出水引入二级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表面负荷 0.5-1.0 m 3 /(m 2 ·h),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 8-12h。(5)出水进入曝气生物滤池(BAF)。气水比(3-5):1,BOD 5 负荷 2.0-5.5kg/(m 3 .d),NH 3 -N 负荷0.35-0.7kg/(m 3 .d),水力停留时间 2-2.5h,反冲洗周期 2-10d。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城市污水序批式活性污泥法高效脱氮与优化调控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改进的厌氧折流板污水生物处理设备
在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时,,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工艺可以在一个反应器内实现一体化的两相或多相处理过程,但是,一体化反应器内污泥浓度低,两相分离困难,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一直阻碍着该技术的发展,而本发明通过 在传统ABR反应器增设斜管,通过斜管区的污泥沉淀作用,不仅有效减少了污泥流失,而且在酸化反应器和甲烷反应器斜管区以下形成了悬浮污泥层,污泥浓度得到提高。实现了产酸相和产甲烷相的分离,使得产酸菌和产甲烷菌能在各自的适应的生存环境下生存,能更好的发挥各自的作用,达到高效处理废水的目的。与普通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相比,设备内污泥浓度提高了约5%-12%,COD去除率提高了约5%-10%,更好的改善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双向旋流强化絮凝一体化污水净化器
项目简介 双向旋流强化絮凝一体化污水净化器占地面积小、能耗低、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合 流制排水管网污水、生活污水等的多级净化快速处理。设计、开发了一种具有双旋流室 的新型双向旋流净化器,利用 Fluent 流体动力学软件,采用改进的 k-ε 双方程模型对 双向旋流净化器内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流场模拟结果对双向旋流净化器进行了 改进,在上旋流室中安装了多圈截头圆锥板,使水流上升时形成较小的漩涡,加强了颗 粒运动的紊乱程度,提高了絮凝效果。已完成净化器
江苏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