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双馈风电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域”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风电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双馈风电外送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S2:选取临界阻尼αcri,以风速构成的“风速稳定域”为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对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各个参数进行优化;S3:根据步骤S2优化得到的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各个参数,对风电外送系统进行特征值分析,判断所使用的附加阻尼控制器是否能使得“风速稳定域”最大:如果不满足,则返回步骤S2;如果满足,则结束。本发明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控制器的鲁棒性,且同样适用于其他附加阻尼控制器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关键词的主题网络爬虫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关键词的主题网络爬虫设计方法,包括:(1)配置主题关键词的搜索URL,形成初始种子超链接originalURL;(2)根据originalURL,在搜索引擎中进行检索并下载网页,基于网页内容抽取新闻的初步字段;(3)根据主题相关性算法,得到每篇新闻与主题的相似性,将与主题相关的新闻字段保留下来放入公共队列newsQueue中,过滤掉与主题不相关的新闻;(4)根据nextPageURL下载下一页的网页内容,抽取出nextPageURL和步骤(3)所述的相关字段,将后者放入公共队列newsQueue中,不断重复步骤(4),直到没有下一页超链接nextPageURL为止;(5)从newsQueue中取出URL交给爬虫处理线程,即消费者线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特种冷凝式燃气锅炉及冷凝式换热器设计技术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张弦结构体系分析设计理论及施工关键技术
成果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高效大跨度结构体系不仅关系到资源节约、施工便捷和效果美观,更是一个 国家建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传统的梁板式结构用钢量大效能低、单层网壳稳 定性差支座水平推力大、单一网格结构难以实现轻盈美观,研发新型大跨体系成 为建筑结构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课题组在较早开展张拉整体体系研究的基础上, 从 1998 年开始对张弦结构大跨度建筑结构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了张弦结构分 析设计理论和施工成套技术,解决了张弦结构基础理论匮乏、分析方法欠缺和在 工程应用中受到结构选型、节点构造、施工方法和监测技术等多方面问题制约的 技术难题,为张弦结构的推广应用和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 支撑。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1、系统研究基于张拉整体思想的张弦结构体系,提出了发明专利-弦支筒壳 和弦支混凝土楼盖等新型张弦结构形式,建立了平面、空间等张弦结构分类体系, 研发自制设备空气加热索膨胀系数测定仪和水域加热索膨胀系数测定仪,测定了 张弦结构核心构件-拉索的膨胀系数,为张弦结构分析设计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 础。 2、确定了平面和平面组合型张弦结构的最优构成规律,揭示了平面和平面 组合型张弦结构静动力特性和抗风性能,研发出专利技术—自平衡加载反力架并 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插板式拉索节点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解决了平面及平面组合 型张弦结构分析计算和拉索连接节点方面的技术难题。 3、提出两种弦支穹顶分类方法和预应力二阶段分析方法,创建连续折线索 单元分析技术,建立了弦支穹顶从找形、预应力设定到结构性能分析的设计方法, 基于模型和实物试验及理论分析揭示了弦支穹顶结构静动力性能和稳定特性,研 发了空间张弦结构的节点专利技术—预应力钢结构滚动式张拉索节点,形成弦支 穹顶分析设计理论体系,解决了弦支穹顶应用中分析设计和节点构造的技术难题。 4、研发出张弦结构施工工艺仿真系统,提出了预应力施加方法和摩擦损失 补偿方法,开发了张弦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解决了张弦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全过程 控制、监测、安全和预应力损失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地面整体拼装、一 次张拉外斜索成形”的施工方法,突破了大跨度索穹顶结构张拉成形的技术瓶颈。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172 该项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 72 篇(其中 SCI 检索 9 篇、EI 检索 27 篇), 获发明专利 7 项,实用新型专利 8 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 项,天津和 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本项目关键创新成果代表了现代大跨度结构技术的水平,引领了世界空间结 构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中国大跨度技术在世界工程领域的地位,增强了国际竞争 力,可应用于体育场馆、会展中心、交通枢纽站房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工程中。 项目发表论文 72 篇(9 篇 SCI、27 篇 EI),获发明专利 7 项,成果编入 10 本 著作和 6 本规程,推动了土木工程学科发展, 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结构工程科技 人才,对现代大跨结构的技术进步以及推动中国空间结构从大国向强国迈进都具 有重要的意义。 应用领域: 该项目科研成果已应用于包括奥运会场馆在内的近百项大跨度结构工程中, 可广泛应用于大型体育场馆、会展文化中心、重大交通枢纽、大型厂房等基础设 施工程中,可推广应用程度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工程节支总额超过二亿 元,对我国大跨结构技术的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天津大学 2021-04-11
基于纳米多孔材料的结构设计和表面修饰工程
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三维、连续多孔结构,在超级电容器、催化和传感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以纳米多孔金、纳米多孔钛为基体材料,利用磁控溅射沉积、去合金法、电化学沉积等方法。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高性能车辆底盘结构创新设计与协同控制关键
"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组经过数年的研究,创新设计底盘驱动/制动、转向、悬架等系统的关键组件,构建了智能底盘多智能体动态协调控制架构,提出纵向、横向及垂向耦合集成与协同控制技术,形成以四项创新点为代表的技术群: 1、驱动/制动关键部件结构优化设计及车辆行驶敏捷性、稳定性协同控制技术。鉴于现有研究多聚焦于车辆驱动/制动系统独立控制且忽视内在耦合关系,割裂影响机理、系统结构及控制方法。从驱动/制动系统结构优化与方法设计两个方面,提出融合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的车辆驱动防滑(ASR)、能量回馈型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及制动力精细调节技术、驱动/制动协同的车辆稳定性强鲁棒控制技术,解决车辆行驶敏捷性与稳定性控制所面临的参数摄动、控制时滞、多执行器耦合与冗余等难题。 2、车辆线控转向系统优化设计及转向操纵主动控制技术。针对转向系统存在的耦合摆振、结构参数时变不确定和线控时滞问题,项目组分别提出了考虑悬架与摆振问题耦合机理的车辆系统优化设计技术、减轻操纵负荷的前轮主动转向驾驶员共享控制技术和全电控四轮线控转向轨迹精确跟踪及横摆稳定性控制技术。
东南大学 2021-04-10
进料分流强化双反应段蒸馏塔的综合与设计
反应蒸馏技术是反应操作与分离操作相互耦合的产物,虽然它是一种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具有大幅度降低设备投资成本与操作能耗的潜力,但是这种优势并没有在所有的反应物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某些条件下,反应蒸馏技术的劣势甚至比那些传统的工艺流程(一个反应器和几个传统的蒸馏塔组成的工艺流程)还要明显。例如,在分离不利物系(反应物与产物的相对挥发度相间排列,即αR1>αP1>αR2>αP2或αP1>αR1>αP2>αR2)和最不利物系(反应物是最轻和最重组分,产物是中间组分,相对挥发度的排列顺序为αR1>αP1>αP2>aR2)时,使用常规反应蒸馏技术的能耗较大或者根本无法完成分离,这影响了反应蒸馏技术优势的发挥及其使用范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前人提出了不同的反应蒸馏结构和改进措施,但是这些方案中都存在着一个结构缺陷,即他们都忽略了未反应的反应物通过产品侧线采出口塔板的量和浓度对于反应蒸馏塔设计的影响。为了研究这种影响,本文提出了“不利浓度”的概念,并提出了“不利浓度”判据,以度量“不利浓度”的大小和研究其对系统稳态性能的影响。为了消除“不利浓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过程强化方案,即采取进料分流强化双反应段蒸馏塔的设计,得到新的蒸馏塔设计方案——分料双反应段蒸馏塔。分料比、分料的数量和分料的进料位置是分料双反应段蒸馏塔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变量,它们的合理设计可以显著加强蒸馏塔的内部能量耦合与物质耦合,这使得双反应段结构首次应用于分离不利物系并获得了良好的稳态性能。通过对6个反应体系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大幅度降低了“不利浓度”的影响,大大降低了蒸馏塔的操作能耗,与现有反应蒸馏塔的结构方案相比,本文提出的分料双反应段蒸馏塔具有最优的经济性能。对于最不利物系,分料双反应段蒸馏塔比现有最优设计降低能耗最高达133.2%;对于不利物系,分料双反应段蒸馏塔比现有最优设计降低能耗最高达4.92%。本项目的主要研究目标是“不利浓度”对蒸馏塔设计的影响,建立以“不利浓度”及其判据为核心的理论框架,针对最不利物系以及不利物系,系统地研究分料双反应段蒸馏塔的优化与设计主要的研究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利用平衡级模型对分料双反应段蒸馏塔进行了模型化研究,并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2、分别针对双反应段蒸馏塔和现有研究中稳态性能最优的外部环流反应蒸馏塔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对比重要设计和化学参数变化对两种结构稳态设计的影响,论述了两种结构在稳态设计方面的优缺点,说明了双反应段蒸馏塔的研究意义。3、提出了影响反应蒸馏塔分离效率和能耗的因素,并提出了“不利浓度”的概念和“不利浓度”判据。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一种高速电主轴转子-轴承-外壳系统动态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电主轴转子?轴承?外壳系统动态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高速电主轴转子?轴承?外壳系统简化为双转子耦合动力学模型;步骤2,高速电主轴转子?轴承?外壳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步骤3,高速电主轴转子?轴承?外壳系统动态设计,以获得尽可能大的转子临界转速和轴端静刚度。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高速电主轴转子?轴承?外壳系统动态设计方法,能够大幅提高该类电主轴动态设计精度,并缩短设计周期,为该类高速电主轴设计提供有效的方法。
东南大学 2021-04-11
数字电视接收机系统及方案设计
1 成果简介经过 10 余年技术积累,清华大学在数字电视接收机开发及产业化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研发成果,包括:符合地面和有线数字电视标准的标清机顶盒、高清机顶盒产品样机硬件、软件系统,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一体机设计方案,数字电视中间件及应用软件平台,交互数字电视系统及软件。在研发成果基础上,生产企业可以迅速掌握数字电视机顶盒和接收机技术,具备产品开发和生产能力, 应用成果包括全部软件、硬件设计文件及相关文档等。2 应用说明可形成到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数字电视接收机产业规模,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3 合作方式商谈。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种环境设计用的多功能图纸放置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境设计用的多功能图纸放置架,包括放置架主体、盖体、绘图工具放置槽和图纸放置槽,所述盖体表面的边缘处皆设置有磁条,所述磁条上设置有吸铁石,所述透气孔的内部设置有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内侧的透气孔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图纸放置槽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安装有滑块,所述固定部件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插销,所述滑块的表面安装有限位挡杆,所述绘图工具放置槽外侧的放置架主体表面通过合页安装有门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放置架不仅便于存放图纸,还能够便于绘图。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3 44 45
  • ...
  • 64 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