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裸眼光场三维显示的产业化应用
"本项目通过改进现有裸眼三维显示各方面指标,全方位提升了三维显示技术应用于产业化能立。可应用于展览展示、文化娱乐、军事电子沙盘。 "
浙江大学 2021-04-10
用于光纤激光、高功率激光传输的大模场光纤
项目简介 本成果提出大模场光纤的系列解决方案,基于新型环形纤芯、非对称型微结构包层、 以及模式正交耦合及分离技术获得新型大模场光纤,光纤同时具有大模场、低损耗、单 模传输特性,实现高质量光束输出。已申请发明专利 9 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 4 项 (ZL201010589053.3、ZL201010590795.8、ZL201110356877.0、ZL201210391185.4)。 性能指标 (1)模场面积可达 1500μm 2 以上。 (2)光纤可在弯曲半径为 20~30cm 的
江苏大学 2021-04-14
用于光纤激光、高功率激光传输的大模场光纤
本成果提出大模场光纤的系列解决方案,基于新型环形纤芯、非对称型微结构包层、以及模式正交耦合及分离技术获得新型大模场光纤,光纤同时具有大模场、低损耗、单模传输特性,实现高质量光束输出。已申请发明专利9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4项(ZL201010589053.3、ZL201010590795.8、ZL201110356877.0、ZL201210391185.4)。性能指标 (1)模场面积可达1500μm2以上。 (2)光纤可在弯曲半径为20~30cm的条件下
江苏大学 2021-04-14
高强韧金属结构材料的外物理场改性技术
提高金属结构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对拓展材料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对于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耐磨、耐疲劳、低热膨胀性、低密度、高微屈服强度、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导热性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在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是新型结构材料中的新生中坚力量。本项目在掌握了颗粒相设计、复合材料熔体制备、铸造、挤压和热处理工艺的前提下,以低温场和电磁场为加工途径,通过调控低温处理时的降温速度、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和循环次数,调控电磁场强度、磁场作用时间等参数,对固溶时效态的
江苏大学 2021-04-14
力-热-化多场耦合理论与数值模拟技术
随着人类对自然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凝胶等软物质的应用、锂电池、燃料电池等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力热与化学作用之间也存在着不可忽略的耦合作用。本成果完成人通过引入化学反应进度,基于非平衡态热力学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描述可变形固体材料质量传递、热传导以及化学反应耦合问题的力-热-化连续介质理论框架,该理论适用范围宽广,针对包含化学反应的各演化过程有相应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方程。针对所建立力-热-化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裸眼光场三维显示的产业化应用
全球可应用显示市场中,三维显示是新型技术发展方向。现有的三维显示存在视角串扰、视角信息不够等缺陷,因此会导致观看不自然和头晕等问题。浙江大学团队构建的裸眼光场在三维显示技术保有裸眼三维显示特性的基础上,实现了超大视角、观看自然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展览展示、文化娱乐、医学图像等各个领域。 浙江大学团队在三维显示技术研究领域中,首次创新构建裸眼光场中实现三维显示技术的优化,通过技术路线调整,实现了柱面屏清晰成像、画幅横宽比可调、输出端增强三维体感、光场准确校正等新功能,为三维显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力助推。
浙江大学 2021-09-23
基于零件强度场的疲劳寿命仿真技术
提出了结构和零件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特征预测模型,并通过结构和零件的静强度和强度特征而非材料的静强度和强度特征进行疲劳仿真。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新一代空气冷却器的研发
冷却器是换热设备的一类,用以冷却流体。通常用水或空气为冷却剂以除去热量。主要可以分为列管式冷却器、板式冷却器和风冷式冷却器。冷却器是冶金、化工、能源、交通、轻工、食品等工业部门普遍采用的热交换装置 。 空气冷却器是以环境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横掠翅片管外,使管内高温工艺流体得到冷却或冷凝的设备, 简称“空冷器”,也称“空气冷却式换热器”。
北京大学 2021-02-01
基于微型高效蒸气压缩制冷技术的个体冷却系统
技术团队来自北航太阳能及特种环境控制实验室 ,于2011年在国内首先设计、研制成功了实用化的便携式微型高效个体冷却系统,该系统由微型高效制冷机和液冷服组成,已在我军多军种批量装备使用,相关技术于2015年获得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GFFMJ2012)。核心的微型高效制冷技术在国防、通航、物流、电子设备冷却等众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获得近10项核心关键技术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微型高效个体冷却系统满足高温环境、高强度工作条件下人体的降温需求,有效地解决了直升机、坦克、装甲车、舰船等乘员在高温环境下的热应激难题。截止2018年上半年,已交付军方近千套。 该微型制冷机体积小、重量轻、启动快、连续供冷、能耗低、可靠性高,克服了传统的相变蓄冷式、液冷式、风冷式等个体冷却装置制冷量小、使用不便等不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一种用江河水/污水作为冷却介质的换热器
利用地表水为低位冷热源实现冬夏空调的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对于含沙量较大的水体,水质处理上占用了 很大的增量成本。降低水处理措施,让地表水直接进入机组是降低能耗,降低系 统投资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传统热泵的蒸发器、冷凝器无法接受非工业标准冷 却水进入换热器的不足,发明了 一种全新两器结构,实现地表水直接进入。在冬 夏季利用地表水换热管束两端由管板固定于壳体上,两端的管板和封头分别围成 两个管箱,换热管束的两端分别与管箱相通;两个管箱上分别设有被冷却或加热 介质的入口和出口;壳体两侧上部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出口;换热管束横向布置 在壳体内的中上部,壳体下部设有具有锥度的集沙斗,其下部接排沙管,实现换 热与泥沙分离。当含有固体杂质的液体在壳体内流动时,由于水流冲击和重量作 用泥沙落入集沙斗,解决了换热器易堵塞,管箱内沉淀淤积、清洗不便、复杂的 水处理过程等问题,可明显减少初投资和运行成本,适合于以江河水和污水等含 固体杂质多的液体为冷却介质的换热器。目前适合国家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地表水 源热泵最大的障碍是水处理工艺。而该成果可以实现免水处理,发展应用前景巨 大。
重庆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34 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