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高效压缩空气干燥技术及装备
工艺干燥、制药、食品加工、工业气源等生产过程需要大量不同干燥程度的压缩空气。目前主要采用冷冻干燥或者固体吸附干燥技术,前者需要采用冷冻机组,后者需要高品位热源(一般大于100oC,通常采用电加热)实现吸附再生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电能。 本技术利用空压机废热驱动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实现一种无需额外电能驱动的压缩空气溶液除湿干燥技术,满足了对不同干燥程度压缩空气的需求。 干燥空气含湿量能达到0.1g/kg以下(常压露点-40oC以下),相对常规压缩空气冷冻干燥系统,不需要电驱动制冷除湿机组,节约大量电能。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件。
东南大学 2021-04-13
非接触式高效换气热回收机组
    基于公共建筑节能和空调系统余热回收,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小温差常温热虹吸管为核心元件的高效非接触式换气热回收机组,有效化解了热回收效率与气流交叉污染间的矛盾。主要特点是:(1) 高效节能,热回收效率可达 66%; (2) 废气与新鲜空气不接触,杜绝交叉污染;(3) 智能控制,与环境温度最佳匹配,变工况下仍保证高效运行;(4) 无运动部件,热回收过程不消耗能量,成本低,可靠性高;(5) 安装位置灵活,不需要附属设施,通电即可使用。若按全新风工况计算可使整个空调系统节能30% 以上。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盾构刀头刃口用耐磨堆焊药芯焊丝
研发的堆焊药芯焊丝焊接工艺性能良好,满足刀具修复及制造的施焊条件和刀具的性能要求。堆焊金属有良好的强、韧组合,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可应用于有冲击载荷情况下的高应力磨粒磨损,可  提高刀具刀体耐高应力磨粒磨损和耐冲击性能,增强对刀体上钎焊硬质合金的保护,自保护药芯焊丝无 需气体保护即可完成施焊。项目获得两项授权专利。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猪用保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猪用保定装置,包括猪舍地面和保定架,猪舍地面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滑道,所述保定架设置在所述滑道上方,所述保定架和所述滑道通过设置在所述保定架地面的滑轮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保定架设有颈枷,所述保定架内设有保定板,所述保定板通过升降装置与所述猪舍地面固定连接,所述保定板的中部设有嵌入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按摩装置,所述保定板的四个边角处各设有一个缺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装置,可以为猪只的诊疗过程提供一个安全方便的操作环境,有效解决诊疗过程中猪只的挣扎问题,一人即可进行猪只的操作,同时,猪只“前进后出”,依次进行,避免了重复诊疗,实现流水线式的保定操作。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微生物法高效合成灯盏乙素
已有样品/n首次实现利用葡萄糖为原料微生物高效合成灯盏乙素,在3升发酵罐,发酵93h,灯盏乙素产量可达500毫克/升,预计近期内能达到3克/升,并已初步建立了提取工艺。灯盏乙素微生物合成技术与传统生产方法相比,灯盏乙素生产能不受土地种植面积和植物生长时间限制、生产效率不受自然条件限制、对环境更加友好、灯盏乙素含量高成份单一、分离提取更容易、成本大幅降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灯盏乙素年产量约10吨,随着国内市场逐年增长,五年内灯盏乙素需求量至少可增长到70吨,如果国际市场打开,灯盏乙素纯品需求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辐射技术制备水处理用氟吸附树脂
已有样品/n该项目采用电子束辐射技术研发高性能水处理吸附水中氟离子的树脂材料。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辐射高分子基材产生活性点诱发化学反应,在粉体微球表面导入有吸附分离功能的官能团。本项目开发一种基于纤维素基材的高效除氟吸附树脂。利用电子加速器辐射接枝技术结合化学修饰在微晶纤维素基材表面上导入对氟有选择性吸附能力的功能单体。通过对辐射接枝条件的控制和单体种类的筛选,实现具有高效除氟特性的吸附树脂的合成。在此基础上,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输送机用输送臂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机用输送臂,包括有侧壁和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和托架均为桁架构成,侧壁和托架构成槽型输送臂。具有臂体自重轻、输送荷载大、伸展距离长、臂体可折叠、折叠过程对船体平衡性能影响小、折叠后占用空间少、工作稳定性、安全系数高、特别是托辊更换方便简单等特点。
长沙理工大学 2021-01-12
高效和高功率密度电机驱动系统
Ø  成果简介:高功率大转矩交流感应电机驱动系统峰值转矩达1400Nm,应用效果良好;车用高效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突破了高速稳定弱磁调速技术难,比功率大于1.45kW/kg。该成果已在大洋电机、北京公交集团、627厂、福田、618厂、山东华盛集团、北京飞驰绿能、安徽安凯公司等企业得到推广应用。Ø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Ø  技术领域:电气工程、新能源汽车Ø &n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四轮驱动车辆用液体粘性联轴器
Ø  成果简介:带液体粘性传动的四轮驱动车辆,是当前车辆传动发展的一种新潮流。传统的四轮驱动车辆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急转弯制动现象、前后轮互相干涉、传动效率低、传动系的振动和噪声大。粘性联轴器则不会产生轴间和轮间的转速干涉,消除了轴间的功率循环现象。同时,由于其本身的特点,也衰减了传动系统中的很大一部分振动和噪声。当然,由于存在转速差的原因,会有功率损失。但是,综合所有因素,装备液粘联轴器的车辆仍比不装备液粘联轴器的四轮驱动车辆传动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所研制的液粘联轴器传递功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车用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技术
01. 成果简介 近年来,随着氢能利用技术发展逐渐成熟,应对气候变化压力持续增大,以及氢能市场前景巨大,氢能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世界发达国家均将氢能及综合应用作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燃料电池汽车融合了内燃机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优点,不仅具有零排放、高效与高功率密度的优势,而且续驶里程足够长,被业界公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经过北京奥运会23辆、上海世博会的196辆燃料电池汽车的批量示范验证和多轮技术迭代优化,燃料电池汽车开始进入交通运输领域的主战场,从2013年开始,欧、美、日、韩的燃料电池汽车相继上市销售。与国外发展路径不同,我国从燃料电池商用车切入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已实现小批量生产并在上海、北京、河北、广东等地示范运营。氢能行业迎来了产品孕育的发展机遇。 膜电极作为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代表企业如美国GORE公司、英国Johnson Matthey公司。本项成果提供了一种制备膜电极的技术,创新点为:1)采用“热定型法”工艺制备催化层,优化电化学三相界面和促进多相传质,解决了传统膜电极性能低、寿命短瓶颈问题;2)发明了将质子交换膜和催化层封装在气体扩散层内的一体化膜电极产品,提升了燃料电池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并提高了电堆生产效率。该项成果已应用于示范项目,应用情况良好。性能指标:1)面电导: >40S/cm22)拉伸强度: >35MPa3)H2渗透率:<2mA/cm24)0.6V@2.5A/cm2 (测试条件:1.5atm,70℃,空气计量数2.3,湿度80%)5)寿命:20000小时(加速老化法,10%性能衰减)02. 应用前景 燃料电池03. 知识产权 本项成果已申请专利22项。04. 团队介绍 团队在燃料电池应用研究方面已有超过20年的技术积累,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过程中,先后获得“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发明奖”金奖、北京市第三届发明专利奖一等奖、“清华大学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效益奖”二等奖、“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奖”金奖、湖北省技术发明奖等多项奖励。负责人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累计在多个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96多篇,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05.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06.联系方式 lijiaoli2016@tsinghua.edu.cn wangcheng@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5 46 47
  • ...
  • 143 14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