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纳米纤维基凝胶电解质
凝胶电解质具有电导率高,界面电阻小,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等优势,有望替代传统锂金属电池液体电解液,解决锂金属电池的电解液泄露、高温胀气、锂枝晶等安全问题。 纳米纤维具有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柔软、耐高低温及有机溶剂腐蚀等特点,保证纳米纤维锂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具有很强的吸液和保液能力。纳米纤维作为凝胶电解质支撑层不仅保证具有足够的吸收聚合物液体的能力,而且保证电解质的柔性,为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柔性电源。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轻质高强隔热聚酰亚胺气凝胶
气凝胶是一种有着纳米多级结构的特殊多孔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诸多优越的性能,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制约其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的最大瓶颈就是其极差的力学性能,因此获得高模量的气凝胶是研究人员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聚酰亚胺气凝胶作为一种力学性能较好,热稳定性高,隔热性能好的有机气凝胶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常线性聚酰亚胺气凝胶是通过等摩尔的初始单体二酐和二胺合成,其主要缺点在于样品收缩大,热、力学性能差强人意。收缩大是聚酰亚胺气凝胶制备过程中较难解决的问题,较大的收缩导致气凝胶的密度一般较高。由于隔热材料的热导率这一性能和材料的密度是紧密相关的,通常密度低意味着隔热效果更好,因而降低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密度是提升其隔热性能的有效手段。同时,较低的密度也会导致材料的模量下降,影响其力学性能。所以,获得低密度、高模量,也就是高比模量的聚酰亚胺气凝胶是正真提升其应用价值的核心问题。相较之下,交联型的聚酰亚胺气凝胶有着更为优异的性能,这是由于在其凝胶网络中引入了某些功能化的胺类,也叫交联剂。交联剂的引入使得聚酰亚胺聚合物链通过共价键进行结合,形成丰富的三维网络结构,可以极大降低样品的密度和热导率,同时提升其热、力学性能。然而,交联剂的售价异常昂贵,或是需要通过复杂的合成工艺获得,这一瓶颈极大地限制了交联型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因此,采用更为廉价易得的交联剂获得低收缩、低密度、低热导的聚酰亚胺气凝胶成为研究学者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难点。本团队的相关科技成果提供了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反应周期短、可能工业放大的低密度、高模量交联型聚酰亚胺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反应周期短、可能工业放大的低密度交联型聚酰亚胺气凝胶类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方法。 聚酰亚胺气凝胶作为一种力学性能较好,热稳定性高,隔热性能好的有机气凝胶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技术研制了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反应周期较短、可能工业放大的交联型聚酰亚胺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同济大学 2021-02-01
轻质高强隔热聚酰亚胺气凝胶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同济大学 2021-04-10
纳米纤维基凝胶电解质
凝胶电解质具有电导率高,界面电阻小,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等优势,有望替代传统锂金属电池液体电解液,解决锂金属电池的电解液泄露、高温胀气、锂枝晶等安全问题。纳米纤维具有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柔软、耐高低温及有机溶剂腐蚀等特点,保证纳米纤维锂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具有很强的吸液和保液能力。纳米纤维作为凝胶电解质支撑层不仅保证具有足够的吸收聚合物液体的能力,而且保证电解质的柔性,为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柔性电源。纳米纤维凝胶电解质具有以下优势:1)具有足够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有一定的耐湿性和耐腐蚀性;纳米纤维凝胶电解质膨胀收缩现象不明显,小于 5%,电化学稳定窗口在 0-5 183 / 298V,满足锂离子电池使用要求,甚至为高压正极材料提供保证。2)对电解液润湿性好,有足够的吸液保湿能力;纳米纤维高的孔隙率,且大部分孔都是连通孔,保证了凝胶电解质与电极之间良好的浸润性,增加了离子导电性,提高电池的容量,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性能。3)高低温性能优异,电导率高;电池的使用温度范围通常在-20-60 ºC,商用 PP 膜在 100 ºC 保持 10 min 收缩率达 10%,但纳米纤维隔膜在 140 ºC 下横向和纵向收缩率<2%,在 50 ºC 高温条件下,相比于商用隔膜循环小于 100 次,纳米纤维隔膜在循环 300 次后容量保持在 83.5%。4)具有一定的抗张强度和抗刺穿强度;纳米纤维膜的垂直拉伸强度>3.035 N,避免了凝胶电解质被锂枝晶刺穿,发生短路,提高安全性。5)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我们从设备到工艺已实现自主研制和开发,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已实现大规模生产。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智能水凝胶的合成及其应用
水凝胶是交联高聚物在水中溶胀所形成的体系,它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 及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医用材料领域可以用于药物缓释载体、组织 工程材料、栓塞微球、皮肤伤口敷料、手术防粘剂、降温冰袋等用途。合成所用 原料是天然产物,例如海藻酸钠、透明质酸、壳聚糖、纤维素及改性淀粉等,也 可以用小分子单体进行合成。 本团队长期进行水凝胶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合成了各种类型的水凝胶。我们 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要进行各类水凝胶产品的设计和制备,优化合成工艺,解决 用户在制备和使用水凝胶过程中碰到的技术问题,对产品性能和质量进行控制, 满足用户的要求。 技术特点:经济技术指标与应用效果:用天然材料制备水凝胶,产物具有优 异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成本低廉,产品附加值高。 2、创新要点: 采用了现代先进合成方法、包括纳米材料制备技术,所得水凝胶产品具有优 异的环境响应性和适宜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 3、效益分析: 医用材料具有巨大的市场,本项目投资与规模:可根据用户需要确定。 4、推广情况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提供技术服务。
江南大学 2021-04-13
化学和物理双重交联的高强度甲壳素凝胶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化学和物理双重交联的高强度双交联甲壳素凝胶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 法在低于甲壳素溶液的凝胶化温度下加入交联剂进行部分化学交联,然后将部分化学交联的甲壳素凝胶 浸入非溶剂中进行物理交联,水洗后得到双交联甲壳素水凝胶;将双交联甲壳素水凝胶中的水置换为有 机液体得到甲壳素有机凝胶,双交联甲壳素水凝胶或有机凝胶经过干燥得到双交联甲壳素气凝胶;将双 交联甲壳素水凝胶或气凝胶热压制备双交联甲壳素生物塑料。本发明制备的双交联甲壳素凝胶材料具有 优良的力学性能、低密度和高比表面积等优点,并且容
武汉大学 2021-04-14
微纳米颗粒复合制备功能性性粉体材料
1 成果简介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纳米粉体技术的发展,如何合理分散和使用纳米粉体材料已经成为制约该技术应用的瓶颈。因此,各类纳米粉体根据用途而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制备用户方便使用的“功能性微纳米复合粉体材料” 也就逐渐形成了市场。 该技术的特点是:借助微米级母粒子与纳米级子粒子的复合,完成对纳米粉体的有序分散和实现纳米颗粒对微米颗粒的包覆;或者是将不规则的颗粒整形处理,从而制备不同类型的功能性复合粉体,满足新材料功能的需要。这一新成果已经实现产业化,解决了许多航空、航天、电子、生物、材料、医药、涂料、冶金等行业对新一代粉体材料的需求。2 应用说明 图 1 生产功能性微纳米复合粉体材料的技术路线 采用我们研制的 PCS-II 型粉体复合机,借助机械冲击的方法对粉体颗粒进行表面处理,有目的地改变其物理化学特征、表面结构和颗粒的形貌特征。 产品的特点是:功能性:根据需要制备具有特定新性能的复合粉体材料,如导电导热粉体、高流动性粉末、球形化石墨粉体、氧化铝弥散铜粉、碳化硅弥散铝粉等;以壳代核:节约贵重原料,如包覆银的聚合物(铜、铝)粉体、包覆铜的铁(铝)粉体等;以微米颗粒为载体分散纳米粉体,如包覆碳纳米管的聚合物(铜)粉体、包覆纳米二氧化硅的橡胶粉体、包覆纳米氧化铝的聚合物粉体等。3 效益分析不同产品的市场背景和成本都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系统分析。4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新产品开发、装备提供。
清华大学 2021-04-13
聚氨酣弹性体/无机纳米功能复合材料
项目简介: 本项目以纳米 TiN 等陶瓷颗粒为填料, 用聚四氢映喃配二醇
西华大学 2021-04-14
介孔干凝胶快速止血剂
出血是任何创伤均可发生的并发症,是威胁人体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日常交通、战时火器、恐怖袭击、抢险救灾等引起的人体组织器官损伤和手术以及塌方、台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创伤时有发生,而止血是外伤、战伤急救的重要环节。因此,研制用于应急状态下大面积群伤救治的快速止血剂具有重大意义。 高比表面积的介孔硅基干凝胶具有均一的介孔结构、比较窄的孔径分布。材料由于存在介孔结构,因而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超常的吸附能力。可选择性地吸收血液中的水,导致血液 浓缩,激活凝血因子,从而加速凝血,达到快速止血。介孔硅基干凝胶止血敷料能直接覆盖整个伤口表面;也可外加医用纱布做成各种便于携带的止血敷料和止血绷带,可在几分钟内控制包括动脉的大血管出血。特别适用于中度、重度的开放性创口的止血。 介孔硅基凝胶止血敷料可用于普通外科,肝胆外科,妇产科,口腔科,微创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需要止血的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少病人出血,加速创伤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介孔硅基凝胶快速止血剂作为一种方便、卫生、实用、高效、易于长期保存的止血剂,可应用于军队、警察、消防队员、急救人员、医护人员以及家用止血急救,也能在重大突发事件如地震、爆炸、矿山意外等发挥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电泳凝胶染色、脱色与移动装置
电泳装置是医学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仪器之一。研究、开发新型电泳凝胶染色、脱色与移动装置,有利于改进我国生物大分子研究的实验装备和教学仪器,对于核酸、蛋白质等重要生物大分子的分析以及生物、医药、食品、化学等产业的发展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项目研制了一种集安全性、简便性、实用性、通用性、经济性于一体的新型电泳凝胶染色、脱色与移动装置,并将其运用到医学研究生实验教学与科研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装置由染色盒、脱色盒(内设胶铲支架)和镂空结构的电泳胶铲组成,可用于核酸、蛋白质、酶、糖等多种生物大分子的电泳实验,适合于含有溴化乙锭、考马斯亮蓝、甲苯胺蓝等染料的染色液和脱色液,适合于不同支持介质和不同尺寸电泳凝胶的染色、脱色、固定、透明等过程。本发明在我校医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促进医学教学科研工作。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288 28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