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XK2420数控龙门镗铣床及五面加工中心
机床为工作台移动、定梁龙门式镗铣类大型机床。工作台长度×宽度:8000×2000mm、立柱间通过宽度2500mm,机床自重76500Kg、工作台可承载工件重量5000Kg。适合于各类板类、箱体类和机架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可进行铣、镗、钻、铰、攻丝等各种操作,对复杂型面和空间曲面进行三座标联动数控插补加工。机床还配套有可交换的卧式镗铣头和万能镗铣头,能对工件一次装夹后实现五面加工。 机床采用SIEMEN数控系统,主轴功率41/30kW;X、Y、Z进给伺服配有HEIDENHAIN直线光栅尺,实现闭环控制;X、Y向导轨采用THK重负载型线性导轨,确保精确的定位;Z向镗铣头垂直运动导轨采用淬硬的矩形滑动导轨与贴塑导轨面相配合的导轨副,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和耐磨性。由于工作台行程超过了8000mm,X向驱动采用了双齿轮消隙、斜齿条啮合传动方式,有效地提高工作台进给的稳定性和行程长度。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电弧增材与铣削复合加工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弧增材与铣削复合加工的方法,包括:(1)将需要加工零件的STL三维模型进行分层切片及路径规划,生成相应的G代码,然后导入至电弧增材和铣削加工复合装置中进行加工;(2)控制焊枪的开关,氩气的开关以及复合装置的运动,来进行电弧增材制造;(3)当使用焊枪堆积达到需要铣削加工的阈值时,暂停电弧增材加工,同时G代码控制焊枪相对于铣刀抬高,成形件移动至铣刀下方进行轮廓和顶面的铣削加工;(4)如果加工满足结束条件,结束加工,获得加工零件;否则转到步骤(2),循环执行。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产品。本发明可以使得电弧增材与铣削复合加工能够有效融合,加工效率高,加工零件的精度以及形貌尺寸控制更好。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微型皮拉尼计与体硅器件集成加工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皮拉尼计的制备方法及其与体硅器件集成加工的方法。集成加工的方法包括:在硅基片正面制备体硅器件所需的绝缘层及电路引线;在硅基片的背面或正面沉积一层绝缘隔热材料,刻蚀去除其四周部分得到绝缘隔热层;在绝缘隔热层上制备加热体和电极;在没有加热体的一面制备图形化的光刻胶掩膜;在有加热体的一面沉积金属膜;将金属膜粘贴在表面有氧化层的硅托片上;对有光刻胶掩膜的一面进行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干法刻蚀,刻穿硅基片;去除光刻胶掩膜和金属膜,得到集成结构。本发明能有效提高皮拉尼计的制备与其它工艺的兼容性,解决皮拉尼计与体硅器件集成封装工艺难度大,风险高,成本高且产量低的技术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低胆固醇高纯度蟹黄油的加工方法
河蟹是营养和食疗价值较高的水产食品。蟹中以蟹黄的营养价值最高。它含 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胶原蛋白、钙、磷等多种人体必须的营养成份,有“海中黄金”之称。目前在我国,螃蟹以鲜销为主,以蟹黄包、蟹黄饼及炒制的蟹黄油酱料为辅。 其食用有季节性限制,而且蟹黄中胆固醇含量高。人体内过多的胆固醇将引起高血脂,并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因此控制饮食胆固醇摄入是非常必要的。 蟹黄不仅含脂量高,而且其所含的油脂具有优良的品质及较高的营养保健功能,如 EPA 和 DHA 等。 本发明采用较为成熟的酶水解和溶剂萃取两步单元操作技术的组合,工艺条件温和、常规、成熟,产品总出油率高。上述得到的蟹黄油胆固醇含量较高,用 β-环糊精包埋技术脱除胆固醇,即可得到低胆固醇的蟹黄油。本产品保持了蟹黄的鲜美风味和营养价值,且胆固醇含量低,是一种营养、美味、健康的水产食 品。 
江南大学 2021-04-11
冷藏即食小龙虾、河蟹加工技术及系列产品
小龙虾的消费以餐饮为主,而其加工以冷冻产品为主,主要在电商及餐饮渠 道销售。但是对于电商渠道,冷冻小龙虾的感官差、等待解冻时间长,再加热品 质差,即其消费体验性很差。大规格河蟹的消费以直销零售为主,小规格河蟹的 加工产品非常不规范,基本以手工作坊加工为主,卫生指标不合格,缺乏监管。 将小龙虾和河蟹加工成高温杀菌的软罐头产品可保藏一段货架期,但是产品 肌肉软烂,完全没有水产品的食用新鲜感,食用品质极差。 本项目利用独有技术处理小龙虾与河蟹,使其调味产品可以在 0-5℃保藏 30 天以上,非常适合电商销售,极适合在车站、超市等公共场所建立直营店。 产品性能: 调味和处理后虾蟹 0-5℃保藏 30 天以上,肉质接近新鲜烹制虾蟹。 效益分析: 产品可以即食,口感好,体验感增强,属于小龙虾与河蟹新产品。可进行电 商和直销店销售,有很强竞争能力。
江南大学 2021-04-11
茶叶综合深度加工关键技术、装备及产业化
采用原料—>连续逆流浸提—>超滤—>反渗透—>溶剂连续逆流浸提 —>国产填料柱层析—>分部收集—>浓缩回收—>干燥—>超临界的最新技术工艺,同时生产速溶茶粉和各种纯度茶多酚,也可以同时得到茶氨酸和茶多糖,提取率 95%以上,茶多酚含量 30%~98%。技术装备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江南大学 2021-04-11
潮流能发电装置
项目成果/简介: 轴流式潮流能发电装置是针对我国潮流能资源区潮流流速偏低的状况专门开发研制的,具有启动流速低、转换效率高等特点。机组采用半直驱变桨距控制的水平轴水轮机,利用变桨距机构,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实现最大能量捕获、低速启动和换向;水下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机组的运行状况监测和变桨距控制,同时保证了机组安全运行;基于GPRS技术实现了装置的远程数据采集与控制;机组的支撑结构采用了浮潜式载体专利技术,可通过注排水实现升沉,便于机组的拖航、移址、回收及机组的维护保养。项目阶段: 完成工程样机研发及海上示范运行阶段效益分析: 该成果在潮流能开发利用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适用于我国潮流能资源区潮流流速偏低的状况,易于在潮流能发电规模化工程中应用,有利于产业化推进。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知识产权编号:ZL201510602258.3 ZL201610459673.2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4-11
岩心压实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是岩心压实装置,这种岩心压实装置包括框架座、柱塞式液压缸、填料管、填砂管、填砂管后托座,柱塞式液压缸水平坐落在框架座的后端,其柱塞前端设置有压实头,压实头上设置刻度线,填砂管与填料管连接且相通,填料管与压实头相对应设置,填砂管、填料管、压实头处于同一水平轴线;柱塞式液压缸后端恰好坐在框架座后支座中,柱塞式液压缸前端处于后支撑板中;框架座的前支座具有U型槽,前支撑板也具有U型槽,填料管和填砂管的两端均具有法兰,填料管一端的法兰处于框架座前支座的U型槽中,填料管另一端的法兰处于前支撑板的U型槽中,填砂管前端的法兰安装在填砂管后托座上,填砂管后端的法兰处于框架座前支座的U型槽中。本发明可实现均匀地一次性压实岩心,且填料管和填砂管不受直径的限制。
东北石油大学 2021-04-30
间歇联动码垛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歇联动码垛装置,属于农作物收获领域;包括机架、传输装置和收集装置,传输装置和收集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传输装置设置在挖掘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所述传输装置包括可伸缩运输带,可伸缩运输带包括运输带和运输带伸缩机构,运输带伸缩机构包括齿轮Ⅰ、齿轮Ⅱ、短连杆Ⅰ、短连杆Ⅱ和长连杆,齿轮Ⅰ和齿轮Ⅱ均设置在固定在机架后部的固定板上,齿轮Ⅰ和齿轮Ⅱ之间相啮合,齿轮Ⅱ设置在齿轮Ⅰ和短连杆Ⅱ之间,短连杆Ⅱ的一端与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长连杆的一端连接,长连杆的另一端与运输带的中部连接,短连杆Ⅰ的一端与齿轮Ⅱ偏心连接,另一端与长连杆的中下部连接。其实现了农作物在收集框内自动均匀的码垛,提高了收获机的收获效率。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自然风模拟装置
项目概况 该装置能够根据自然风的旋律特征,采用现代控制技术、现代仪表技术,实现手工手段产生各种自然风,使得在室内温度不够理想的情况下,人体也能得到同样的舒适感。 本项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特点 本装置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的舒适感受,结合现有建筑特点和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理论结合实践,从碳排放、节能、舒适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等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开发。 具体来说,突出以下几点。 1)注重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理论是基础。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的手段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2)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不拘泥于理论,而是将自然风及热舒适理论用在工程实践中。 3)注重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考虑自然风模拟装置的成本、性能、技术水平的平衡。 4)注重技术与社会的结合。考虑自然风场对建筑节能减排的意义、影响,紧密结合时代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将技术研究探索建立在全球气候环境的大背景下进行考虑。 5)注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抓住风场环境与音乐环境本质上的共同点,将音乐的旋律概念引入风场技术领域。技术指标    抓住自然风的旋律特征指标、人体的舒适感评价指标以及风场的节能指标,有针对性地开发,可用于风扇、中央空调风口等。市场前景    该装置立足国际先进理论,符合低碳经济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已有相关企业前来考察。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9 40 41
  • ...
  • 308 30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