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子痫前期分子水平发病机理及其临床防治
本项目属于医药卫生领域应用技术类研究成果,主要研究了子痫前期的分子水平发病机理及其临床防治。本项目在四川成都地区子痫前期患者中系统检测了多个候选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进行血清脂质和载脂蛋白分析、候选基因在血清及胎盘组织的表达检测,从分子水平探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理。本项目对该病防治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尤其是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我们比较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以34孕周为界)保守治疗的临床结局,探讨保守治疗的意义;不同孕周期待治疗和积极治疗后的围产结局,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以及重度子痫前期导致的不同类型早产的母儿结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本项目已经公开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收录4篇),另外还有3篇论文待发表,曾在国内学术会议上公开宣读研究成果,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本研究筛选出了可能与该病发病相关的因子和易感基因,为该病发病机理的进一步研究、疾病的预测和基因治疗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具有开发价值。本研究探讨总结了子痫前期临床防治的相关重点和难点,具有广泛的指导临床决策的作用,已在一些医院进行应用,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和意义,而且便于推广,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四川大学 2016-04-25
功能性高分子微孔膜材料
成果创新点 团队以加工路线图为指导,研发能源环境为应用导向 的微孔功能膜、信息显示为应用导向的光学膜和可持续农 业发展的功能农膜,力争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服务我国 高性能薄膜产品研发的基地。成果基于薄膜加工参数空间 材料基因图谱可实现多重尺度结构精确调控,解决了行业 薄膜结构、形貌稳定性差,力学性能低,厚度波动大、产 品一致性差,成品率低,生产效率低下等关键技术挑战。 技术成熟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功能性高分子微孔膜材料
团队以加工路线图为指导,研发能源环境为应用导向的微孔功能膜、信息显示为应用导向的光学膜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功能农膜,力争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服务我国高性能薄膜产品研发的基地。成果基于薄膜加工参数空间材料基因图谱可实现多重尺度结构精确调控,解决了行业薄膜结构、形貌稳定性差,力学性能低,厚度波动大、产品一致性差,成品率低,生产效率低下等关键技术挑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25
氯化废气分子捕获与资源化集成工艺
针对氯化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机无机混合废气(主要有氯气、氯化氢、有机化合物等),研发了氯化废气分子捕获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吸收和吸附技术的柔性耦合,通过优化捕获的内部结构,采用自主研发的多级多孔填料,增加了物相传动,实现对有机成分的大容量、高选择性地捕集,并通过控制空塔流速与滞留时间保证这一过程的充分与稳定。且同步制得高品质的副产盐酸,饱和后的捕获剂可以再生,实现循环利用。该技术还可直接应用于有回收价值的VOCs的治理。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优化
1、塑料注射成型仿真及优化 2、塑料产品工艺分析及模具结构设计,如汽车内外饰件、精密电子产品外壳等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42003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标本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BOPP · 预涂膜高分子材料
山东顺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2021-08-31
李天来院士团队许涛课题组在Science子刊发布植物器官脱落分子机制最新研究成果
李天来院士团队许涛课题组在Science子刊发布植物器官脱落分子机制最新研究成果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21
亲水性PVDF油水分离超滤膜的制备技术
含油污水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源,每年全世界范围内都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含油污水化学需氧量(COD)高,若不经过有效处理就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膜法处理含有污水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不需加入其它试剂、浓缩产物易于回收或处理、分离过程受油的组成的影响小、设备费用和运转费用低等优点,具有较大的优势。膜法处理含油污水要求膜具有较高的亲水性或者较高的疏水性,但是常见的疏水膜材料有水通量低和易污染的缺点,常见的亲水膜材料又往往具有成膜性能差或者在水中稳定性差的缺点,因此本课题采用成膜性能良好的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亲水改性,以期得到机械强度、成膜性能及油水分离性能均良好的超滤膜。制备的中空纤维膜具有良好的性能,纯水通量可达400L·m-2·h-1以上,对煤油浓度为50mg·L-1的含油污水的截留率可达95%以上,对浓度范围在5~100mg·L-1之内的含油污水均有较高的截留率,且具有良好的抗污染能力,机械强度也符合使用要更多。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环保型生物质组分分离产业化技术
"生物质特别是木质生物质包括农业秸秆、木材等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可再生有机碳资源,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组分结合构成。探索木质生物质的清洁高效并有规模化应用前景的分离与转化新方法新途径,以替代不可再生的石油、煤等化石基化学品、材料和能源,是本世纪初以来的科学热点领域之一。 本团队探索性发现并初步建立了一种固体碱-活性氧蒸煮分离木质生物质组分的方法,并由此建立了弱碱氧化体系制浆的新方法体系。利用该方法实现生物质组分分离过程中,采用环境友好的不溶于水但在水溶液中产生弱碱性的Mg基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固体碱),并加入O2这一清洁化合物,蒸煮过程不含水溶性强酸、强碱和含硫化合物,生产过程中无传统分离方法的恶臭味产生,安全有效,固体碱可以回收再利用。分离的生物质组分一方面可用作纸浆等材料,另一方面可直接作为转化纤维素合成燃料乙醇和航空燃油的重要原料。 "
厦门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69 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