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SC-265H自动运动粘度测定仪
  仪器简介 本仪器是按照国家标准《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要求设计制造的,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指牛顿液体)在某一恒定温度条件下的运动粘度。本仪器采用按键计时,自动计算运动粘度值与测试平均值,打印和存储测定结果。广泛应用于石油、电力、部队、化工、铁路、科研等行业。测试方法:在某一恒定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液体的运动粘度。动力粘度可由测得的运动粘度乘以液体在当前温度下的密度所得。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2、显示方式:液晶屏显示 3、控温范围:室温~120℃任意设置(高于80度需更换介质) 4、装样数量:4路 5、计时范围:0.1s~999.9s 6、计时精度:±0.1S 7、恒温浴缸:250×250mm 6、打 印 机:低能耗热敏打印机 7、测温元件:进口精密PT100铂电阻 8、毛细管粘度计:符合SH/T0173 JJG155 性能特点 1、采用先进单片机智能控温,液晶屏适时显示温度、时间、参数。 2、自动计算运动粘度值与测试平均值,并自动打印和存储测定结果。 3、10升恒温浴缸,外层有机玻璃保温罩,浴内温度分布均匀,控温效果好。 4、键盘设定粘度计常数、控制温度值、微调温度值、试验次数等参数。 5、试验次数1~6次自由调节,可同时对两种以上油样进行平行试验。 网址链接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726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0
SC-265H自动运动粘度测定仪
仪器概述 本仪器是按照国家标准《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要求设计制造的,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指牛顿液体)在某一恒定温度条件下的运动粘度。本仪器采用按键计时,自动计算运动粘度值与测试平均值,打印和存储测定结果。广泛应用于石油、电力、部队、化工、铁路、科研等行业。测试方法:在某一恒定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液体的运动粘度。动力粘度可由测得的运动粘度乘以液体在当前温度下的密度所得。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2、显示方式:液晶屏显示 3、控温分辨率: 0.1℃与0.01℃(可选)4、控温精度:±0.1℃,±0.01℃(可选) 3、控温范围:室温~120℃任意设置(高于80度需更换介质) 4、装样数量:4路 5、计时范围:0.1s~999.9s 6、计时精度:±0.1S 7、恒温浴缸:250×250mm 6、打 印 机:低能耗热敏打印机 7、测温元件:进口精密PT100铂电阻 8、毛细管粘度计:符合SH/T0173 JJG155 性能特点 1、采用先进单片机智能控温,液晶屏适时显示温度、时间、参数。 2、自动计算运动粘度值与测试平均值,并自动打印和存储测定结果。 3、10升恒温浴缸,外层有机玻璃保温罩,浴内温度分布均匀,控温效果好。 4、键盘设定粘度计常数、控制温度值、微调温度值、试验次数等参数。 5、试验次数1~6次自由调节,可同时对两种以上油样进行平行试验。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726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4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综合训练实验装置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综合训练实验台把电气控制和机械的组装调试结合到一起,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既训练了学生的运动方案设计能力,又培养了亲自动手组装调试的能力;既有机械设计的整机思想,又有控制与机械结合的系统观念。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综合训练实验旨在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设计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不同原动机的性能分析,不同传动装置的分析比较,确定合适的传动方案来实现工作机的往复直线运动。了解各种原动机的性能,参数,应用场合,分析往复直线运动的实现方式,设计出多种传动方案,并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后得到较优的方案。 在实验台上对设计好的各种方案进行搭建,从组装过程,运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最终的方案。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综合训练的特色在于通过多个环节的训练,使学生不但对设计的总体过程有更深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哈尔滨工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22
XM-618A运动神经元模型
XM-618A运动神经元模型   XM-618A运动神经元模型由神经元胞体和神经纤维在电子显微镜下的放大结构2个部件组成,并显示神经细胞轴丘、树突、尼氏体、神经丝、髓鞘板层、雪旺细胞、朗飞结以及微管等结构。 尺寸:放大2500倍,30×42×12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艾本运动蓝牙耳机 不会“掉”的蓝牙耳机
产品详细介绍一.产品导读: 头戴式蓝牙耳机 艾本B5机身极轻巧,开机即可配对连接,采用硅胶耳垫,带给你前所未有的蓝牙极致体验。高端配置无论是听音乐还是通话都拥有立体超清晰的感官听觉享受!空出双手,让音乐通话“享”不停!二.头戴式蓝牙耳机艾本B5十大优点1.蓝牙兼容性强,几乎兼容市面上的所有蓝牙立体声设备2. 双环形立体声道高保真立体声,带给您百分百完美听觉感受!3. 耳机轻质小巧,外观独特新颖4. 头环采用可记忆钢丝,转轴折叠设计,不用时既可折叠恢复原状,便于携带,出差旅行更方便!5. 钢琴烤漆工艺,时尚绚丽6. 内置锂电,可循环充电使用,一根USB就可轻松搞定,听音乐可长达10小时以上。7. 开机即可配对连接,配对更方便简单8. 蓝牙高保真原音无线传输,空旷距离可以传达10米9.耳机内置麦克风,可直接和好友通过蓝牙耳机进行QQ语音聊天。10方便少辐射,可大大减少直接打电话带来的辐射三. 头戴式蓝牙耳机艾本B5技术参数1、品    牌:艾本2、型    号:B53、颜色种类: 黑色,白色等4、佩戴方式:后挂式5、耳机类型:蓝牙无线6、蓝牙版本:V2.1+EDR Class II7、蓝牙芯片:CSR(英国)  8、蓝牙模式:立体声,免提,远程控制9、充电电池:240ma10、充电时间:3个小时           11、工作时间:10小时以上12、充电方式:USB充电13、频率范围:2400.2-2483.5MHZ  14、传输距离:>10米15、输出功率:≥2*10MW16、扬声器规格:φ30MM  32Ω250MW17、信 噪 比:大于65DB18、工作电流:≤30MA19、接收灵敏度:调频(FM)优于8dbv了解更多信息进入艾本官网   http://www.aiben.com.cn       http://www.aiben.cn 联系电话: 0371-67851996  4008-111-600在线QQ: 1925992450艾本耳机 专业头戴式蓝牙耳机厂家! 12年用心服务,集蓝牙无线耳机设计,研发,生产于一体.最新,最全的蓝牙耳机供您选择,打造蓝牙耳机厂家第一品牌.
郑州高新区佛光电子电器厂 2021-08-23
小学科学资源箱力与运动资源箱
力与运动资源箱 型号:QWL1201   实验清单: 运动形式的观察 运动快慢的测量 摆的研究
青华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人体呼吸运动电动模型(电动呼吸系统模型)
XM-D010人体呼吸运动电动模型   XM-D010人体呼吸运动电动模型(电动呼吸系统模型)由透明的塑料人体胸廓外部形态和PVC塑料的肋骨、胸骨、膈肌等内骨结构形成,并由力学机械和同步电子电路组合而成,能形象演示人体呼吸运动过程中体现的生理机制,适用于大、中医学院校及中等学校讲解人体呼吸运动时作直观教具。 一、功能特点: ■ 根据解剖学原理制作,由透明的塑料人体外部形态和PVC塑料肋骨、胸骨、膈肌等内部结构构成。 ■ 由力学机械和同步电子电路程序控制组合成,能动态模拟呼吸运动。 ■ 动态演示顺序:吸气过程为肋骨向外上提,膈肌下降,胸廓、肺扩张产生负压,使体外氧气经呼吸道与气管输入肺(绿色发光管),同时肺内的亮度加强。 ■ 呼气过程为肋骨向下降,膈肌上移,胸廓、肺缩小产生正压,使肺内的气体由肺、气管和呼吸道排出体外(红色发光管),同时肺内亮度减弱。 二、技术参数: ■ 尺寸:43×26×74cm ■ 材质:PVC材料+木框 三、标准配置: ■ XM-D010人体呼吸运动电动模型:1台 ■ 电源线:1根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揭示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韧性的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梁赛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在《自然》子刊《自然·食品》(Nature Food)以研究论文形式在线发表(Network resilience of phosphorus cycling in China has shifted by natural flows, fertilizer use and dietary transitions between 1600 and 2012)。该研究分析了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研究结果表明,受自然流动、化肥使用和饮食转变的影响,近几十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呈下降趋势。 磷元素是人类生存和生态系统运转所需要的一种必要营养元素。对人类和生态系统而言,磷循环网络在遭受外部冲击时仍能持续保障磷供给的能力(即韧性)至关重要。已有研究主要通过磷元素代谢路径分析来研究磷资源使用和磷排放问题,较少关注磷循环网络的韧性。本研究首次综合运用生态网络分析等方法,对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进行了测度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为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食品消费总量和结构的需求,中国磷循环网络从由土壤自然磷流主导转变为由化肥生产的工业磷流主导,并不断强化。这种变化降低了网络中的冗余路径,从而导致近几十年来磷循环网络的韧性呈下降趋势。城市化进程加剧了磷的单向流动,进一步降低了磷循环网络的韧性。特别是在2000-2012年间,由于人群饮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比重不断提高,磷循环网络的韧性下降了11%。如果按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在社会环境的冲击和干扰下,磷供应会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提高磷循环网络的韧性,本研究提出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提高“农田到餐桌”食物供应链效率、减少化肥使用、提升磷循环率等措施,并进一步量化这些措施对磷循环网络韧性的提升程度。此外,本研究的框架和指标也适用于分析其他地区和资源的网络韧性,可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领衔,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意大利欧洲-地中海气候变化中心和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美国陶森大学、捷克共和国马萨里克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等单位组成团队共同完成。北京师范大学梁赛教授和华东理工大学余亚东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梁赛教授、华东理工大学余亚东副教授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米志付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合作作者杨志峰院士对论文完成给予了重要指导。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揭示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韧性的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梁赛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在《自然》子刊《自然·食品》(Nature Food)以研究论文形式在线发表(Network resilience of phosphorus cycling in China has shifted by natural flows, fertilizer use and dietary transitions between 1600 and 2012)。该研究分析了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研究结果表明,受自然流动、化肥使用和饮食转变的影响,近几十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呈下降趋势。 磷元素是人类生存和生态系统运转所需要的一种必要营养元素。对人类和生态系统而言,磷循环网络在遭受外部冲击时仍能持续保障磷供给的能力(即韧性)至关重要。已有研究主要通过磷元素代谢路径分析来研究磷资源使用和磷排放问题,较少关注磷循环网络的韧性。本研究首次综合运用生态网络分析等方法,对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进行了测度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为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食品消费总量和结构的需求,中国磷循环网络从由土壤自然磷流主导转变为由化肥生产的工业磷流主导,并不断强化。这种变化降低了网络中的冗余路径,从而导致近几十年来磷循环网络的韧性呈下降趋势。城市化进程加剧了磷的单向流动,进一步降低了磷循环网络的韧性。特别是在2000-2012年间,由于人群饮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比重不断提高,磷循环网络的韧性下降了11%。如果按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在社会环境的冲击和干扰下,磷供应会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提高磷循环网络的韧性,本研究提出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提高“农田到餐桌”食物供应链效率、减少化肥使用、提升磷循环率等措施,并进一步量化这些措施对磷循环网络韧性的提升程度。此外,本研究的框架和指标也适用于分析其他地区和资源的网络韧性,可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领衔,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意大利欧洲-地中海气候变化中心和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美国陶森大学、捷克共和国马萨里克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等单位组成团队共同完成。北京师范大学梁赛教授和华东理工大学余亚东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梁赛教授、华东理工大学余亚东副教授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米志付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合作作者杨志峰院士对论文完成给予了重要指导。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中国北方金露梅灌丛(Potentilla fruticosa)植物功能属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刘一瑶 地理科学学部/资源环境科学 2018.09/2022.07 索旌尧 地理科学学部/资源环境科学 2018.09/2022.07 卢冬燕 地理科学学部/资源环境科学 2018.09/2022.07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黄永梅 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 教授 植被资源与资源生态 四、项目简介 金露梅灌丛是青藏高原高寒区最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2020年7-8月,在青海省祁连山区和青藏高原腹地共计19个采样点进行采样,构成2550-5100m的海拔梯度。对金露梅的形态属性(冠幅、株高、比叶面积和叶片干物质含量)和化学计量属性(叶、茎、花的碳、氮、磷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并从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中提取气象数据。通过统计均值和变异系数,采用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青藏高原金露梅植物功能属性随海拔的变化规律及对气候的响应特征,为认识亚高山灌丛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规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金露梅的形态属性对海拔响应明显,随海拔升高,株高和冠幅都趋于矮小,叶片干物质含量同样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金露梅的化学计量属性随海拔变化的规律在不同器官中有明显差异。株高、冠幅的可塑性较大,为响应海拔的敏感属性;化学计量属性为惰性属性。不同属性间的变异程度存在差异,敏感属性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化学计量属性比形态属性更稳定。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降低,金露梅外形趋于矮小。叶片N、P元素含量与温度的显著负相关符合温度-植物生理假说。据此推测,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金露梅分布范围可能进一步向高海拔、更干旱的生境扩张。
北京师范大学 2022-07-2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65 6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