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二维反铁材料MnPS3中磁振子输运的实验进展
近年来,磁振子电子学在信息计算和信息传输领域表现出了极具价值的应用潜力。磁振子电子学利用以磁振子为载体的电子自旋进动来实现信息处理,有望实现无热量产生、低耗散的信息传输,相比于传统意义上通过操纵电荷来实现信息的处理的微电子学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磁振子电子学领域的进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够有效传输磁振子的新材料的发现,而获得长距离的磁振子输运始终是磁振子电子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与通常的三维磁性绝缘体(如Yttrium Iron Garnet)相比,二维尺度下的磁振子被理论预言有很多的新颖物理效应,例如自旋能斯特效应,拓扑磁振子,以及外尔磁振子等。 在最新的研究文章中,量子材料科学中心韩伟课题组在二维磁性体系中展开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观测到了二维反铁磁体系中磁振子的长距离输运。MnPS3晶体是一种层状反铁磁材料,利用机械剥离手段得到了二维的MnPS3薄片。MnPS3薄片上制备了用于测量磁振子输运的非局域器件,器件结构如图A所示。器件左侧Pt电极通过热方法来注入磁振子,右侧Pt电极探测在二维MnPS3中扩散传输的磁振子。在二维反铁磁MnPS3中,实验上观测到了几微米的磁振子扩散长度。并且从图B中可以看出,随着注入端和探测端距离的增加,探测到的非局域信号表现出e指数衰减的形式,跟一维漂移扩散模型的理论模型一致。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系统研究了MnPS3厚度对磁振子弛豫性质的影响。随着MnPS3厚度从40nm降低至8nm,磁振子弛豫长度由4μm减小到1μm(图C),这可能是由较薄的MnPS3中较强的表面杂质散射效应导致的。 该文章中的结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二维材料中的磁振子输运实现为二维磁性材料在磁振子电子学的应用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有望推动磁振子在量子尺度下的新颖量子物理性质研究。图:二维反铁磁体系中磁振子输运研究。(A)二维反铁磁MnPS3中的磁振子输运测量结构示意图。(B)自旋信号R_NL^*随电极间距的依赖关系,与理论预言的e指数衰减吻合。(C)磁振子弛豫长度随MnPS3厚度的依赖关系。 该工作于2019年2月7日在线发表于物理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X上(Phys. Rev. X 9, 011026 (2019) )。 DOI: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X.9.011026。该工作由韩伟研究员设计和指导完成,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2015级博士生邢文宇为文章第一作者,物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邱露颐为第二作者(今年9月份将去哈佛大学读博士),韩伟研究员为文章通讯作者。本工作的顺利完成得到了量子材料科学中心贾爽教授和谢心澄院士的合作帮助,以及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支持。
北京大学 2021-04-11
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强化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强化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从改进生物脱氮除磷活性污泥絮体结构为切入点,采用人工调控技术手段,强化铁离子在电子传递体系中电子传递作用与酶促反应的激活剂作用,提高脱氮除磷微生物的生化反应代谢活性与适应外界环境因素变化的能力,提高生物脱氮除磷效率,解决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系统存在的固有矛盾与瓶颈问题。       该技术不仅大大提高生化反应系统微生物活性(DHA、ETS 与 SOUR 分别提高 30%左右),而且提高了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效率与系统运行稳定性,与普通活性污泥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相比较,其生物脱氮与除磷效率分别可提高10%、25%左右,特别在解决低温硝化影响问题上具有突破性进展,系统抗低温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在反应温度 10℃条件下,系统硝化效率可以保持 70%以上,同时除磷效率达到 90%)。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4-22
工信部:推动5G在高铁等人流密集区域深度覆盖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2022年是5G应用规模化发展的关键之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完善5G网络覆盖,加快推动5G与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其中,将提升5G网络在高铁等人流密集区域以及在工业、医疗等重点行业的深度覆盖水平。
人民网 2022-01-21
铝熔体自生Al2O3-铁铝原位复相增强行为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采用原粉或中间合金直接在铝熔体中原位反应生成复合增强相的办法熔炼复合材料,分别在不同压力状态下(自重状态、100吨液压机上和1.5KW超声波发生器中)和约束状态下(将三维金属网预置于金属型中)凝固,在不同的工艺控制条件下(温度、压力、时间等),研究凝固组织中三维立体金属网、Al2O3、铁铝系金属化合物的形态及其微界面传热和传质规律,并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三维立体金属网络、自生弥散质点Al2O3、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对金属基体复相强化特点。从而获得了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模量、耐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含铁污泥热解残渣的污泥复合调理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含铁污泥热解残渣的污泥复合调理剂及其制备与应用,该污泥复合调理剂包括含铁污泥热解残渣及与该含铁污泥热解残渣配合使用的氧化剂;其中,含铁污泥热解残渣是以含铁元素试剂参与的高级氧化技术中得到的含铁污泥为对象,脱水后得到含铁泥饼,接着再将该含铁泥饼进行热解处理得到的热解残渣。本发明其中通过对含铁污泥泥饼的后续处理工艺整体、再利用方式,以及各个后续处理工艺步骤的具体反应条件参数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末端的泥饼处理处置的问题,再利用含铁污泥泥饼形成可用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东南大学张含悦团队发现铁电新范式——共价键重组型铁电体
该文章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铁电范式(即共价键重组型铁电体),设计了一例二芳烯基有机光铁电体DTh-Py,实现了不同铁电态间快速、无损、无接触式地光控切换。
东南大学 2023-05-08
一种废塑料为碳源的铁基含碳球团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348368.7)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塑料为碳源的铁基含碳球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冶金工业领域。本发明的含碳球团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含铁基材料70~85%和废塑料15~30%,其中:废塑料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酰胺、聚碳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其制备方法的步骤为:原料制备;原料混合,按照配比称取各物料后充分混合;球团制备,将混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考虑铁损的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命令滤波模糊控制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永磁同步感应电动机的混合控制方法,先通过速度检测单元和电流检测单元测得永磁同步感应电动机的实际转速参数和电动机电流值,然后将实际转速参数和电动机电流值分别送给信号控制器模块和能量控制器模块,两个控制模块根据实际转速参数、电动机电流值和给定转速计算出控制电压值并送给选择开关模块,再由选择开关模块根据判断条件选择控制电压值并送给相逆变器,然后三相逆变器根据控制电压值将直流电源转变为三相交流电源驱动被控的永磁同步感应电动机,实现电动机稳定输出;其设计原理简单,安全可靠,控制步骤简单,控制速度精确,控制环境友好。   
青岛大学 2021-04-13
键合型抗微生物高分子材料
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既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与舒适,同时也增添了病菌传播的机会。近年 来世界上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的时有发生,例如,1996年日本发生的O-157大肠杆菌感染事件, 2000年日本、韩国、蒙古等国家发生的口蹄疫事件,2003年我国流行的SARS事件,至今在许 多国家相继爆发的禽流感及致人死亡事件,以及霍乱、肺炎、疟疾、结核病和肝炎等,都给世 界带来了震惊和恐慌,也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促进了人类对健康生存环境的追 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各样的抗微生物材料发展十分迅速。抗微生物制品在保护人类 健康、减少疾病、改善生活环境等方面可以起到绿色屏障的作用。据CBS调查,52%的美国民 众购买日用品时,会注意产品是否抗菌、防霉、防臭的功能。 然而无论是以欧美为代表采用有机抗菌剂,还是以日本为代表采用无机银离子或纳米级 二氧化钛直接混入树脂基体制备聚合物制品的抗微生物技术都存在不足。理论而言,作为一种 抗微生物材料不仅应该同时对绝大多数微生物有效,而且不应该是溶出性的,否则所制成的饮 水管道、食品包装膜、饮水机等都会因人体摄入而造成毒害,不耐洗涤、抗微生物效果持久性 差。另一方面,大多数有机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在于影响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进而达到抑制其生 长繁殖的目的,然而这类抗生素的滥用,将导致微生物抗药性的增加,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更大 的危害。因此新一代基于物理作用而可避免上述抗生素缺点的抗菌剂,如阳离子型抗菌剂,通 过正负电荷的静电吸引作用,破坏细胞膜而杀死微生物,成为抗菌剂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项目创建了一类高效、广谱、对人体安全无毒的抗微生物材料,其特点是将特定的阳 离子型功能团齐聚物键合到应用广泛的大宗树脂的分子链上,成为非溶出型的分子组装抗菌材 料,经久耐洗、持久高效抗菌、抗病毒,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是抗微生物材料方面一个有 突破意义的发明。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可预防冠状病毒感染作用的候选分子研究
南开大学药学院与天津大学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组建新药开发联合攻关团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点、传播特征和公共卫生风险防控的潜在需求,开展了病毒防治相关药物的研发,从药食同源分子中发现了可预防冠状病毒感染作用的候选分子。 南开大学药学院与研究院联合攻关团队,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的虚拟药物筛选系统,从中药单体库、药食同源天然分子库和成药化合物库中筛选潜在的互作界面抑制剂,尤其关注药食同源类物质所含的活性分子。通过筛选和既往药理信息的综合分析,观察到多种药食同源的中药中含有抑制病毒与受体结合的潜在活性分子,为中医药方剂的配伍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南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1 62 63
  • ...
  • 107 10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