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通过新机制靶向p53通路的抗肿瘤天然产物候选药物分子
 TP53作为最著名的抑癌基因之一,其编码的p53蛋白控制着一个广泛而灵活的生物网络,并承担着基因组守护者的角色。TP53基因的缺失或突变与各种癌症的形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正是由于p53蛋白在控制肿瘤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不论是医药企业还是科研界都在积极地开发靶向p53生物通路的抗肿瘤候选药物。本研究利用仿生合成策略首次合成了天然产物rhytidenones家族中化学结构最为复杂的rhytidenone A分子,并且运用化学生物学手段进一步阐明了该家族中抗肿瘤活性最强的rhytidenone F的靶点蛋白及生物作用机制。该研究发现:rhytidenone F通过共价作用于蛋白酶体激活因子PA28γ的Cys92位点,从而阻碍了p53蛋白的有效降解,进一步导致p53蛋白在细胞内积累,最终激活Fas信号通路并引起肿瘤细胞凋亡。该工作揭示了天然产物rhytidenone F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PA28γ小分子抑制剂,有望成为靶向p53信号通路的新一代抗肿瘤候选药物分子;同时,该分子也可以作为化学探针,帮助进一步研究p53蛋白降解途径的新的生物机制。目前正在进一步将积极推进该候选药物分子的转化医学研究和临床前抗肿瘤药物开发。
北京大学 2021-04-11
基于绿色功能介质的天然海洋多糖高分子分离及高值化利用清洁新技术
本成果基于廉价易得的功能型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可从海洋废弃生物质(比如虾蟹壳,海藻,海带等)中高选择性制备甲壳素、壳聚糖、海藻酸等天然多糖高分子化合物,进而实现相应化合物的结构性能提升(如抗菌等)或者转化为高附加值衍生产品(如医药用品或者药物载体等)。该新技术有望解决传统酸碱制备方法中水耗高、污染大等问题,具备水耗低、污染少、能耗低、流程少等潜在优点。此外,新技术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灵活性,可从虾蟹壳直接制备甲壳素敷料、绷带等医疗用品。 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处理的原料来源于当地的虾蟹壳,海带/海藻等,无需特别分级处理。 (2)所得甲壳素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聚合度可调,介于400——4000。 (3)所得壳聚糖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脱乙酰度值大于85%,符合国家标准GB 29941-2013。 (4)所得海藻酸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 (5)可制备得海藻酸基功能材料(膜、纤维、水凝胶、气凝胶等),具备自愈合、阻燃等特点。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5-09
基于绿色功能介质的天然海洋多糖高分子分离及高值化利用清洁新技术
本成果基于廉价易得的功能型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可从海洋废弃生物质(比如虾蟹壳,海藻,海带等)中高选择性制备甲壳素、壳聚糖、海藻酸等天然多糖高分子化合物,进而实现相应化合物的结构性能提升(如抗菌等)或者转化为高附加值衍生产品(如医药用品或者药物载体等)。该新技术有望解决传统酸碱制备方法中水耗高、污染大等问题,具备水耗低、污染少、能耗低、流程少等潜在优点。此外,新技术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灵活性,可从虾蟹壳直接制备甲壳素敷料、绷带等医疗用品。 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处理的原料来源于当地的虾蟹壳,海带/海藻等,无需特别分级处理。 (2)所得甲壳素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聚合度可调,介于400~4000。 (3)所得壳聚糖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脱乙酰度值大于85%,符合国家标准GB 29941-2013。 (4)所得海藻酸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 (5)可制备得海藻酸基功能材料(膜、纤维、水凝胶、气凝胶等),具备自愈合、阻燃等特点。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4-08
李学宝课题组在棉纤维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李学宝教授课题组在棉纤维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著名植物学期刊《The Plant Journal》(Li et al. 2018,DOI:10.1111/tpj.14108)。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01
抗凝血小分子药物——岩藻糖基化硫酸软骨素九糖的开发
项目简介研发背景:抗凝血药物的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在骨科手术,心脏手术,抗脑卒中等方面具有数十年的使用历史。肝素类药物,包括目前大范围应用的低分子肝素与合成肝素等是针对诸多临床适应症不可替代的抗凝血药物。作为肝素结构上的类似物,岩藻糖基化硫酸软骨素(FuCS)是近年来被重点关注的具有抗凝血活性的新结构分子。其可从天然海参中提取得到,深入的天然产物化学研究表明 FuCS 九糖片段具有与市售低分子量肝素相当的抗凝血活性,且已观测到此类结构多糖的口服抗凝活性。继续研究这一新结构多糖的抗凝活性机制并对相关分子结构进行优化是开发新一代类肝素抗凝药物的必要举措。前景预测:肝素的抗凝活性极为出色,目前每年的全球销售额可达数十亿美元并继续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由于其口服无活性的性质,使得相关临床应用仅局限于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另一方面,肝素的潜在出血风险是限制肝素大范围应用的另一问题。我们所研究的 FuCS 九糖是肝素寡糖的结构类似物,同属于糖胺聚糖家族,但由于 FuCS 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得其具有口服抗凝活性,且药理活性机制表明其可选择性激活内源性凝血通路,因而在出血倾向方面相比肝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项目团队开发了一种可以简便合成 FuCS 九糖的化学合成工艺。这一工艺的实现可以提高 FuCS 的可获得性,降低目标药物的获取难度,并且保障其后续开发中的质控水平。该工艺是支撑目前 FuCS 分子库建立、后期药物筛选与中式放大的最优合成路线,应用前景广阔项目团队 团队由药学院李中军教授领导。李教授是北京大学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北京大学药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其在糖类药物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具有 30 年的实操经验。获得包括施维雅科学奖在内的众多学术荣誉,发表超过 150 篇 SCI 论文,拥有超过 20 项授权发明专利。团队成员包括 3 名副教授,1 名讲师,5 名博士研究生及 10 名硕士研究生。李教授领导的团队与国内领先的疫苗生产企业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李教授本人曾长期担任上市公司——深圳信立泰股份公司的独立董事;李教授曾开发一条红景天苷的合成工艺并成功实现了技术转让。李教授在国内糖化学与糖类药物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学术经验,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应用范围 临床抗凝血用,包括手术抗凝血,居家日常抗凝血使用等。项目阶段 候选药物(细胞水平研究阶段)。知识产权 已申报两项中国发明专利:  1、 岩藻糖基化硫酸软骨素寡糖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用途,申请号:2018107787336  2、 岩藻糖基化硫酸软骨素寡糖糖簇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 2017103131376合作方式 技术入股、技术转让。
北京大学 2021-04-13
抗凝血小分子药物——岩藻糖基化硫酸软骨素九糖的开发
研发背景:抗凝血药物的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在骨科手术,心脏手术,抗脑卒中等方面具有数十年的使用历史。肝素类药物,包括目前大范围应用的低分子肝素与合成肝素等是针对诸多临床适应症不可替代的抗凝血药物。作为肝素结构上的类似物,岩藻糖基化硫酸软骨素(FuCS)是近年来被重点关注的具有抗凝血活性的新结构分子。其可从天然海参中提取得到,深入的天然产物化学研究表明FuCS九糖片段具有与市售低分子量肝素相当的抗凝血活性,且已观测到此类结构多糖的口服抗凝活性。继续研究这一新结构多糖的抗凝活性机制并对相关分子结构进行优化是开发新一代类肝素抗凝药物的必要举措。 前景预测:肝素的抗凝活性极为出色,目前每年的全球销售额可达数十亿美元并继续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由于其口服无活性的性质,使得相关临床应用仅局限于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另一方面,肝素的潜在出血风险是限制肝素大范围应用的另一问题。我们所研究的FuCS九糖是肝素寡糖的结构类似物,同属于糖胺聚糖家族,但由于FuCS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得其具有口服抗凝活性,且药理活性机制表明其可选择性激活内源性凝血通路,因而在出血倾向方面相比肝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项目团队开发了一种可以简便合成FuCS九糖的化学合成工艺。这一工艺的实现可以提高FuCS的可获得性,降低目标药物的获取难度,并且保障其后续开发中的质控水平。该工艺是支撑目前FuCS分子库建立、后期药物筛选与中式放大的最优合成路线,应用前景广阔。
北京大学 2021-04-11
以食品大分子为基质的脂溶性功能因子纳米载体制备关键技 术
项目针对国内外脂溶性功能因子微胶囊化产品储藏稳定性差、生物利用率低、 配料安全性问题等诸多品质不足,提出以构建乳化和成膜特性俱佳的食品大分子乳化体系为基础,进行包载脂溶性功能因子的高生物利用率、高稳态化、可控型纳米颗粒及固态粉末产品的绿色制备。产品结构多样,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缩小了我国食品配料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针对脂溶性营养素微胶囊化产品载量低、生物利用率差等问题,利用天然蛋白质的分子柔顺性和复杂大分子结构,采用增溶、乳化-溶剂挥发高效制备技术,提高营养素载量,同时收缩载体分子体积、减小粒径,制备获得高载量、安全、无油型包载营养素的蛋白质纳米颗粒。该产品粒径范围在 60-100nm,β-胡萝卜素载量较普通含油型载体提高了 100 倍,具有抗胃蛋白酶消化和完全的小肠吸收特性,β-胡萝卜素生物利用率是未包埋时的 25 倍,抗氧化活性提高了 2-8 倍。针对蛋白质易在等电点 pH、高盐、高温等极端环境下因变性而失稳,采用Maillard 糖基化反应对其进行接枝,通过控制反应进程及糖基供体,获得等电点不沉淀、乳化稳定性提高 5-7 倍,变性温度提高 10℃以上的高稳定蛋白。以 其为载体制备的抗环境因子干扰型纳米颗粒在pH2.0-10.0 范围内粒径均稳定在 100nm 以下,4 °C 下储藏 6 个月,营养素保留率达 92%以上。 针对液态乳化产品在储藏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利用淀粉的结构可塑性,在确低黏度且兼具乳化和成膜双重特性的辛烯基琥珀酸(OSA)酯化淀粉的改性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同步改性-乳化-干燥技术,构建了脂溶性营养素的粉末化制品。通过分析 OSA 淀粉分子分散密度和取代度与功能因子储藏稳定性及生物有效性之间的相关性,获得了生物利用率提高 10 倍以上的乳化粉末产品。复水后乳液 保持纳米级粒径,室温下储藏半年保留率达 95%以上。 针对不易使用热处理手段的热敏性风味油脂,提出纳米乳液包埋-多孔淀粉 吸附的两步非热固化技术。创新性的采用“热液处理”原淀粉结合生物酶法打孔,制备得到吸油率为 135%的高吸附型多孔淀粉。强挥发性薄荷油纳米乳液多孔淀粉吸附产品,在室温敞口放置 40 天,保留率可达 98%以上,且产物在 160-200℃ 高温条件下具有缓释特性。
江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低轨卫星无线电测距信号的单星定位与授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低轨卫星无线电测距信号的单星定位与授时方法。本发明使用单颗低轨卫星测距信号实现用户三维坐标的确定,可用于基于通信卫星信号的用户位置确定。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低轨卫星无线电测距信号的单星定位与授时方法,所述基于低轨卫星无线电测距信号的单星定位与授时方法利用非迭代的近似坐标求解方法计算地面接收机的近似三维坐标和接收机钟差,再利用计算地面接收机的近似三维坐标和接收机钟差的结果作为近似值进行迭代计算,求解出用户三维坐标和接收机钟差; 进一步,所述基于低轨卫星无线电测距信号的单星定位与授时方法进一步包括:利用多种形式的测距信号进行计算,包括使用测距码,导频码,载波相位,激光,周期性复现的数据帧头和机会信号,用于实现信号发射器与接收机之间距离测量方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面向产业化的舌压触发舌肌电刺激的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舌在食物搅拌、食团形成和运送中起重要作用,是进食的动力源泉。各种疾病导致的吞咽障碍常伴有 舌肌功能受损。目前治疗方法有限、效果欠佳,亟待探索更有效的评估和治疗手段。
中山大学 2021-04-10
工信部: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破解老旧小区、高速公路“充电难”问题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近日主持召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2022年度工作会议,其中提到目前我国已建成充电桩93.6万个、充电站1.4万座、换电站725座,下一步还将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破解老旧小区、高速公路“充电难”问题。
人民网 2022-01-1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8 99 100
  • ...
  • 107 10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