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双行星式球磨机
产品详细介绍特点: 球磨罐采用两个行星式运转,直线冲击,  球磨效率大大提高,出料更细、更均匀。 (最细出料0.06微米即60纳米、引进德国最新技术) (全国首创产品是实验室细磨、混合的首选设备)   用途:SHQM型系列双行星式球磨机是实验室、细磨、混合、小批量生产高科技材料的必备装置。该机美观新颖、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细磨粒度均匀。是科研、教学、试验、生产的优选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磁性、医药、陶瓷、地质、矿产、冶金、建材、化工、轻工、美容、环保等行业使用。   工作原理:SHQM 型系列双行星式球磨机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公转)的大转盘上安装有在(自转)的两个大行星轴,作单行星式运转。同时又在两个大行星轴上安装有两个小转盘在(公转)两个小转盘上安装有四个球磨罐保护座(放球磨罐之用)在(自转),作双行星式运转。球磨罐在这种高速运转的情况下,球磨罐内的研磨球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对物料形成了很大高频冲击力、直线碰撞力、磨擦力、对物料进行快速细磨,混合与分散样品。   技术参数: 1、  球磨罐采用两个行星式运转,具有高频冲击力、直线碰撞力、磨擦力的运转下球磨效率高,粒度细等优点。(该产品是引进德国最新技术、全国首创)可替代进口球磨产品。 2、  同时可以装四个球磨罐,一次可做四种不同材料的试验,为技术人员研究新配方,开发新技术材料提供了方便。 3、  进料粒度:土壤应小于10mm     其它材料应小于3 mm 。 根据用户需求球磨罐可做成抽真空型(50ml----5000ml)。 4、  该机可以采用湿法、干法的形式对物料进行超细研磨或混合,研磨出的材料最小可达到0.06微米,即60纳米。 5、  该机的传动方式是采用链条装置带新技术,传动扭巨大,运转平稳,不用维护免除了因传动带磨损而调整、更换传动带的麻烦。 6、  变频控制,可根据试验效果选定理想转速。 7、 大转盘公转:50—400转/分钟           小转盘公转:100—800转/分钟  大行星轴自转:100—800转/分钟    球磨罐自转:200—1600转/分钟 8、  整机一体具有定时关机、定时正、反转与自由选择单向、交替、连续、定时和不定时运行方式,提高研磨效率。 9、  电机功率 0.4L、2L、4L、为0.75KW、220V、50HZ。 16L、20L、为5.5KW、380V、50HZ。 10、该机重心低、性能稳定、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噪音低、无污染、损耗小。   型号 规格 球磨罐 备  注 规格(ml) 配备相应数量罐 数量(只) SHQM-0.4L 0.4L 50~100 4 可配50ml真空球磨罐 SHQM-2L 2L 50~500 4 可配50~250ml真空球磨罐 SHQM-4L 4L 50~1000 4 可配50~500ml真空球磨罐 SHQM-16L 16L 50~4000 4 可配50~3500ml真空球磨罐 SHQM-20L 20L 5000 4 可配4000ml真空球磨罐 注:球磨罐材质 不锈钢、不锈钢真空、玛瑙、陶瓷、氧化锆、聚四氟乙烯、尼龙、聚胺脂、硬质合金等。每四只球磨罐为一套,每套球磨罐配备相应的球与垫片。    
连云港市春龙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再生式脱氧管
产品详细介绍 再生式脱氧管  生式脱氧管  在使用纯气的实验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用于无氧操作的有效装置,如色谱载气、半导体研究、制取高纯气体。  一. 原料气指标流量 ≤ 1nm/hr     O2 ≤ 1000ppm 压力 ≤ 0.5MPa    H2O ≤ -20℃  二.出口气标准O2 ≤ 0.1ppm       H2O ≤ -76℃  再生式脱氧管  1. 脱氧管内装高效脱氧剂,经其纯化后的气流中残留氧浓度最低可达0.01ppm,残留水最低可达0.1ppm。2. 管体由不锈钢管制成,耐高压,最大耐压1.5MPa,装填量多,脱氧容量大,再生简单,不易损坏,使用安全可靠。3. 如原料气中含养浓度为1000ppm,每只脱氧管可吸收5000ml氧气(标准状态下)。4. 气体流量为10L/min,管压降为0.08MPa。5. 使用时必须接不锈钢管或紫铜管,接管尺寸φ6~φ10  本公司生产各种高效气体脱氧管、高效气体小净化器、高纯和超纯气体净化设备、402高效气体脱氧剂、HC-1型脱氧催化剂、OC-2和OC-3型脱烃催化剂、高强度分子筛、特种气体吸附剂等  李 丽 : 1 5 8 0 1 2 6 6 4 3 4   联 系 电 话 :0 1 0 –5 8 4 3 1 7 8 1  /  8 0 3 3 6 3 7 3  Q Q 号;5 2 5 5 0 0 9 8 8  
北京华博科技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杠杆式体重秤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曲张式写生桌
南京宇迪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回旋式震荡器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参数振荡频率:0-300RPM振荡幅度:20毫米 工作方式:回旋 定时范围:0-120分钟工作负载:20公斤 工作尺寸:43X35厘米 外型尺寸:45X36X20厘米价格:2500.00元/台
北京金安景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风琴(传统式)
产品详细介绍
重庆市宏扬乐器厂 2021-08-23
隐蔽式风罩
生物实验室设备|实验室通风设备|实验室水槽|实验室水龙头|实验室工作台|实验室操作台|实验室仪器设备|试验室设备|实验室家具|实验室家具生产商请到育人教仪,我们将以最诚挚的服务,最合理的价格,最完善的售后对待每位顾客。 备注:以上是隐蔽式风罩的详细信息,如果您对隐蔽式风罩的价格、型号、图片有什么疑问,请联系我们获取隐蔽式风罩的最新信息。 咨询电话:0577-67473999
温州市育人教仪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大规模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是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其发电、负荷、设备故障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多重不确定性交互渗透,对信息控制系统产生严重依赖,使系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全面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防御风险的能力,华北电力大学刘文霞和张建华教授团队在 2007 至 2016 年间 ,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 5 个纵向课题,同时与贵州、海南和吉林省等多家电力公司合作,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本项目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开展风险评估理论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   (1)创新提出了表征新能源不确定性影响的电压波动风险量化评价方法,突破了复杂大电网风险评价效率和风电场模型精度低的技术难题,研发了计及多重风险的大规模风电并网规划方案辅助决策系统(见图1、图2a);   (2)提出了大规模风电并网下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与运行风险评估新方法,建立了融合运行风险的优化调度框架,率先研发了电网短期和超短期风险评估系统(见图2b),填补了国内外该应用领域空白;   (3)提出了电力系统大停电风险的辨识与预警方法,解决了大规模风电接入情况下电网自组织临界态的辨识难题,首次建立了区域电网大停电风险的应急管理体系;   (4)系统地提出了设备、厂站及广域系统三个层面的电力信息安全评估方法,突破了信息-物理域耦合带来的安全性量化难题,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信息安全技术支撑。   基于此项目,研究团队共申请发明专利 11 项,已授权 7 项;软件著作权 3 项;发表论文 76 篇,其中 SCI 论文 10篇、 EI 期刊论文 46 篇,总被引用量 29237 次;专著 1 册。同时,此项目成功应用于北京、华北电网的安全和应急体系建设,有利支撑了奥运保电;研发的应用系统应用于贵州、海南和吉林等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燃气天然气的热气机能源岛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节能技术领域的重要议题.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是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一种有效手段,该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高,一般均可达到70﹪以上.本文阐述了分布式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原理和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热气机的天然气能源岛系统.并指出充分推动分布式区域冷热电联供技术的应用,对于能源节约,环境保护,能源安全以及资本有效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04
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自然能源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的研究成果
环境温湿度、光照强度、水分、盐碱度、作物生理指标……这些参数关系农作物生长,现代农业通过农业信息智能感知技术便可轻松“一网打尽”。 然而实时监测这些指标需要电力驱动,电力无疑是智慧农业蓬勃发展的“源头活水”。田间地头常常难以铺设管线,而电池有限续航能力和污染风险又比较突出。因此发展农业信息“无源感知”是未来智慧农业一大趋势。 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IBE团队平建峰研究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自然能源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首次将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应用于农用纺织品中,并用于降雨时雨水能的收集,通过能量转化获取电能。 这项研究,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纳米能源》( Nano Energy )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姜成美 ,通讯作者为平建峰研究员。 功能化纱线的制备流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场景把摩擦纳米发电机装进农用纺织品的纱线里 南方地区经常暴雨成灾,造成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农用纺织品在大棚设施中最为常见,它能够遮阴挡雨,保护农作物。 如何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能源? 浙大科研人员将这两者巧妙结合,通过纱线表面功能化,将摩擦纳米发电机依附在纱线上,织成智能化农用纺织品,利用雨水冲刷时的电子转移与流动产生电流,源源不断地为智慧农业供能。装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纱线可以说是智慧农业的“无源活水”。 这个研究灵感来自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仲夏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透过来不及关闭的窗户摧残了窗台边的绿植。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思考:“农作物所处的环境只会更恶劣,那么我们就想办法利用它的恶劣。”大棚不仅可以作为作物、动物的“保护伞”,还可以作为雨滴能的收集器。 实验数据显示,在9.5牛顿的连续力作用下,3厘米长的纱线就能产生7.7伏的电压。 平建峰介绍,未来通过连接储能设备,这些被改造的农用纺织品,不仅可以为种植业和畜牧业提供保护以提高农畜产品质量与产量,还可以为物联网感知器件源源不断地输送电能,从而开展农业信息的无源监测和实时提供天气状况。 功能化纱线在农用纺织品上的应用绿色能源在智慧农业中具有广阔应用 为什么雨滴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电能呢? 这是因为对农用纺织品的纱线进行了特殊改造。科研人员在其表面覆盖了两层特殊材料——导电的碳化钛纳米材料和不导电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一种高分子聚合物)。 功能化纱线收集雨滴能的原理 该聚合物能够防水并与环境中的雨水发生电子转移。而碳化钛感应电极,不仅具有高导电性能,还因其高电负性可以助力表面聚合物抢夺电子。因此在实现农用纺织品原有的农用保护材料、保温、遮阳、水土保持、排水灌溉、种子培育基材的功能基础上,还能从农业环境中源源不断地获取能源,为智慧农业提供驱动力,实现农业信息“无源实时感知”。 平建峰说,这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整个制备过程易于规模化和工业化。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9 40 41
  • ...
  • 225 2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