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疫情大数据实时可视分析系统
北京大学信息学院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袁晓如研究组设计开发了一系列大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工具。针对目前在新冠疫情方面形势变化,通过处理、分析、接入多种数据,提供多维度、多视角的交互式可视化。 项目组件包括1.疫情变化晴雨表,可视化各地每日新增病例和变化趋势;2.各类动态时空地图,提供在地图空间浏览分析和多角度对比国内外各地疫情趋势;3.相关舆情可视分析,分析媒体和社交媒体舆情影响;4.综合态势可视分析系统,支持面向专家或者决策判研。
北京大学 2021-02-01
RFID 安全漏洞分析与检测系统
RFID 安全漏洞分析与检测系统旨在通过漏洞扫描和模拟攻击行为尝试读取、复制、篡改、销毁和拒绝服务等攻击,对已有RFID 应用系统进行测试。系统具备开放式体系架构可以方便的增加新的攻击手段和升级漏洞库。系统具备安全性评估功能,可对被测系统生成检测报告。系统包含漏洞扫描模块及报表生成模块、漏洞管理模块和插件管理等四个功能模块。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RFID安全漏洞分析与检测系统
RFID安全漏洞分析与检测系统旨在通过漏洞扫描和模拟攻击行为尝试读取、复制、篡改、销毁和拒绝服务等攻击,对已有RFID应用系统进行测试。系统具备开放式体系架构可以方便的增加新的攻击手段和升级漏洞库。系统具备安全性评估功能,可对被测系统生成检测报告。系统包含漏洞扫描模块及报表生成模块、漏洞管理模块和插件管理等四个功能模块。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网格应变自动测量分析系统GMAS
GMAS是一套便携式的自动化应变网格采集分析系统,采用数码相机与便携式电脑,轻便快捷,利用先进的电脑成像与自动化识别技术,辅助以各种板成形应变网格制作技术,迅速生成成形极限图(FLD),以及进行各种应变分析,可用于板材开发成形性能研究和直接指导冲压成形模具调节及零件生产,为板料成形性应变分析、成形极限(FLD)、工艺过程分析和模具设计等研究提供直观可靠的数据与报告。 自动生成三维零件网格,自动计算应变,计算机辅助图像编辑,彩色应变云图显示,成形极限图的生成与分析,不同区域拼接,切片线生成;测量精度:<2%(应变值);网格尺寸与类型:1~5mm,方网格、邻接圆网格、分离的圆网格、实心圆网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微电子芯片关键尺寸测试/分析系统
微电子芯片结构关键尺寸(CD)的测试,是保证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芯片研制、加工等工艺实现能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关键测试/分析技术。该技术(OCD)的产业化在国内还是空白,目前我们的系统研究可PK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具备产业化转移的能力。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多模态医学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研发
1.痛点问题 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会产生医学图像、电子病历、生命组学等多种类型的医学数据,这些数据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刻画。因此实现多模态临床医学数据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分析,有利于推动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我国不同地区医疗水平差异较大,医疗资源在空间上分配不均。某些科室如影像科、病理科有较大的医师缺口,供需矛盾突出。这种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也造成了医生工作负担加重,患者等待检查结果周期变长等诸多问题。在当前情况下,短期内无法通过培养更多的新医生来缓解医疗资源供需紧张的问题。 为缓解上述问题,目前已有企业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疗产品,但这些产品大都针对单一模态的医学数据,无法从整体的视角进行辅助诊断和决策,辅助诊断的准确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基于以上痛点问题和产业机遇,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一套有效的多模态医学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应用“多模态医学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模式,缓解当前医疗资源供需紧张的社会问题。 2.解决方案 本项目旨在研发对多模态医学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分析的人工智能方法。处理的数据类型包括:患者的医学图像、电子病历、生命组学等多种模态的医学数据。针对医学图像数据,构建目标检测与分割、特征提取、相似图片检索等智能化算法;针对电子病历数据,构建分词、医学实体识别和标准化算法;针对生命组学数据,研究基因突变致病性预测的深度学习算法。上述多模态医学数据智能分析技术为基础,研发多模态医学数据智能分析的系列软件产品,为医院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应用产品。 3.合作需求 寻求与医疗机构、医疗设备耗材企业、远程病理运营企业开展相应的合作。
清华大学 2022-10-09
大规模公交拥挤实时分析系统
成果概述: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来自全市公交车辆的车载视频进行分析,实时计算出这些公交车量的实际承运人数目,提供给上海市公交中心数据分析平台。基于现有公交车载一体机的摄像系统获取的车内运行的实时视频信息,运用物联网通信技术(4G、5G、LORA)汇集来自当前运行的公交车辆的当前视频图片,利用基于GPU云并行计算分析支撑技术,实现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公交车辆乘客数目状态的实时分析方法,实现了支持上万台公交车辆乘客数目的实时评估的能力,构建了超大规模数据库,对接上海交通数据中心,提供实时的全市公交车辆运行乘客状态的大规模采集分析系统。目前已经在上海逐步展开应用。“公交视频智能分析系统”已经率先在99路成功试点。支持整个上海市约有1万3千余辆公交车,若想在整个大城市推广这一系统,那么至少要实时处理2万至3万个车载摄像头的“海量”信息,利用传统的视频分析技术根本无法实现。陈庆奎教授团队的“视频图像实时分析技术”,该技术曾获得过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上海技术发明奖。目前,国内包括新华社、文汇、上观、新浪等各大媒体均报导此上海十大惠民应用。 知识产权情况:申请2项发明专利。 技术的成熟度:    陈庆奎教授团队的“视频图像实时分析技术”,该技术曾获得过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上海技术发明奖。目前,国内包括新华社、文汇、上观、新浪等各大媒体均报导此上海十大惠民应用。 相关技术指标:   支持整个上海市约有1万3千余辆公交车,若想在整个大城市推广这一系统,那么至少要实时处理2万至3万个车载摄像头的“海量”信息,利用传统的视频分析技术根本无法实现。精度达95%。 技术创新点: 1、大规模视频信息汇集系统; 2、公交车辆视频图片预处理系统; 3、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公交车运行乘客数目计算模型; 4、基于多摄像源信息的车辆乘客数目评估系统; 5、基于物联通信的大规模信息汇集系统; 7、基于GPU集群的大规模视频特征计算技术; 8、基于GPU集群的深度神经网络大规模视频特征识别系统; 9、超大规模数据库系统实现。 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2项发明专利。 技术的成熟度:    陈庆奎教授团队的“视频图像实时分析技术”,该技术曾获得过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上海技术发明奖。目前,国内包括新华社、文汇、上观、新浪等各大媒体均报导此上海十大惠民应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7-17
热电厂水分析数据采集系统
本系统在国内属首家研制,可推广到所有热电厂,以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三维运动捕捉及分析系统
康复医疗 • 步态分析 NOKOV可实时进行动作数据采集,与三维测力平台、表面肌电仪、足底压力测量仪等设备同步,采集行走、跑步等运动学数据。 • 动作损伤防护 捕捉人体易发损伤动作的运动学数据,结合力学、解剖学分析,明确损伤发生的机制,了解可能造成损伤的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护方法。 • 假肢矫形 通过对比、模拟正常人数据,探讨不同矫形器具在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 康复评估 提供患者在运动中实时客观的康复疗效评定与偏瘫患者、脑瘫痪儿童的定量分析运动学特征。 体育 • 运动装备设计与研发 通过NOKOV(度量)光学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可获取针对受试者穿戴测试装备时特定动作的数据分析,进而了解到运动装备的对特定动作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 • 科研和诊断 NOKOV(度量)光学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实现细微动作的精确捕捉和数据分析,比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生物力学特征、动作合理性等,帮助教练员科学量化地分析和纠正运动员的动作,找出正确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成绩。 可用性实验室/人因工程/人机工效 NOKOV(度量)光学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可以采集研究对象亚毫米级精准的位置信息、路径形状和运动行为数据,供进一步进行可用性分析、用户体验分析、舒适度分析、用户行为观察等人机工效学研究,适应不同大小的实验空间。
北京度量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ErgoSIM人体振动工效学分析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ErgoSIM人体振动工效学分析系统ErgoSIM人体振动工效学分析系统产品的开发旨在使作业过程中获得人体振动数据并将其与国际工效学标准进行比对分析。人体振动可由操作员作业过程中对工具、器械、装备以及各种车辆的操作产生,由于共振频率具有毁坏性,当传递给操作员的振动量在振幅和时间上增加时,可以产生噪声和疲劳。如果暴露量过大,则会有受伤的风险。在职业安全与健康,职业卫生和职业工效学研究领域,作业过程中装备对身体的振动和手臂的振动都可能造成身体伤害,由于人体作业过程中暴露于电动工具,机械车辆、武器装备的振动有关的危害长期存在。存在较高的安全和健康风险,降低作业效能。ErgoSIM的功能包括能够处理多个部位人体振动传感器,并进行工效学分析,以便进行人因评估和职业工效学评价。全球领先的组织都在使用国际标准对人体振动进行评估。其中包括车辆和工具制造商,政府组织,大学,企业和顾问机构。为了解决这个重要的职业工效学危险区域,国际上已经实施了各种标准。ErgoSIM基于国际标准要求进行研发,可用于手臂或全身振动工效学分析。手臂振动分析Hand-Arm Vibration(HAV)Anaylsis基于针对手臂振动的ISO 5349和ACGIH标准。全身振动分析基于ISO 2631-1、2631-5,BS 6841和ACGIH关于全身振动(WBV)的标准。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91 59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