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实时数据采集协同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数据采集协同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其系统包括上位机、数字IO板和电源模块。本发明通过在设计初期引入数学模型,能够实现对复杂控制算法的精确描述,从而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和系统性能;可直接从模型生成硬件平台可执行代码,避免了传统手工编码的繁琐过程,使得开发人员无需深入掌握硬件编程技术即可完成系统的建模、调试与优化,大幅减少了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率,并简化了系统集成过程,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响应能力;同时,系统能够在动态环境中实时感知、快速响应并进行高效决策,为复杂控制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可视化各向异性、分步记忆压致变色MOF单晶
提出了一种配位空间双配体定向配置策略,分别将刚性三角配体和具有柔性动态压敏变色属性的四角配体定向配置于微晶格的“基座”和“立柱”方位。这种设计赋予三维MOF框架单向形变的特征,并由此带来各向异性压力响应的荧光分步变色性能。利用微米尺度的MOF单晶,首次可视化观察到独特的各向异性压致变色效应,即沿六棱柱状单晶的上下底面施压,荧光颜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而沿侧面施压则无变色效应。该压致变色特性同时具有超敏感(Pa~MPa压力范围)、分步化和信号记忆与逐级放大的效果,为多色压敏荧光纸、高等级防伪条形码、单向压敏荧光开关、程序性压力-荧光信号收集和放大器等微材料与器件构造提供了相关的模型基础,在微纳光电子学等材料和信息产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中山大学 2021-04-13
红土镍矿直接还原—酸浸分步提镍铁新技术
世界70%的镍矿资源为红土镍矿,而目前世界90%的镍是从硫化镍矿中提取的,且能供传统工艺提取的镍金属矿物日益短缺,由于镍是现代工业重要的战略技术资源,形势严峻。而大量红土镍矿难以应用的原因是技术的限制,本技术采用直接还原—酸浸分步提镍的方法将火法与湿法方法相结合,通过红土镍矿直接还原方法选别铁,富集镍的尾矿进行酸性湿法浸出,浸出液纯化后制备电镍。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深大泥浆坑原位分步固化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大泥浆坑原位分步固化处理方法,先使用浅层固化的方法对上部泥浆层进行固化处理,使其形成坚硬固化层;然后在上部固化层上按设计挖孔,利用高含水率泥浆的良好流动性,使泥浆在固化层的自重压力挤压作用下由形成的孔道溢出于固化层表面,而原先形成的固化层也随之下沉;待溢出泥浆达到一定深度,再对溢出泥浆进行固化、挖孔,使新的固化层下沉并挤压出其下部泥浆,如此循环操作,直至所有泥浆完成固化处理。 本发明原位处理泥浆,解决了因场地条件限制不能清除外运处理泥浆的难题,同时节省了挖掘、运输和堆放泥浆的费用,避免了在此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只需在表面进行固化处理,施工快捷方便,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东南大学 2021-04-11
重载机械装备多缸协同控制液压伺服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大型重载机械装备是是我国基础设施、资源开发和国防建设急需的重大技术装备。这类装备具有重承载、强冲击和极端环境运行的特点,液力驱动工作中大功率传递和液-固耦合现象极为突出。 基于电液控制发明了阀控缸液压伺服系统的位置和压力主从控制方法,解决重载机械装备运行过程中位置和压力耦合干扰问题,实现多缸液压伺服系统位置和压力的精确控制。同时发明了液压滚切式金属板剪切机的液压系统,通过建立多变量解耦矩阵和多缸运动方程以及无节流损失的压力和位置双向精确控制方程,实现了液压泵、蓄能器组和伺服阀的同步控制,提高了阀控缸液压伺服系统的运动平稳性和可控性。提出多缸液压系统失稳判定方法,得到液压伺服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提高大型重载设备的稳定性。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5-04
一种基于真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多目标协同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真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多目标协同控制方法,同一换流站内正、负两极换流器独立控制;其中一极换流器采用恒交流电压幅值/频率控制方式,作为电压控制极提供稳定交流电压;另一极换流器采用有功/无功解耦控制方式,作为功率驱动极,通过修改有功功率参考值实现换流站所传输功率在正负极直流电网中的主动灵活分配。本发明通过极间协同控制策略,根据系统的有功消纳需求和运行工况协同两极间具体功率分配,功率驱动极具有良好的功率调节特性,而电压控制极的直流电压保持稳定,且能够在非正常工况下由健全极主动承担部分故障极功率,避免故障极传输功率过剩,增强了双极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高速公路与关联城市快速路交通信息共享与协同控制系统
该项目是863计划项目,现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项目成果受专利保护。 1、项目概述 本项目针对高速公路进出城路段交通拥堵严重、事故频发,以及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和城市快速路监控系统各自为政、协同性差的普遍现象,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交通特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不同监控系统的信息共享;借助信息共享平台,系统分析了结合部的动态交通特征,提出了适应不同交通条件的短时交通特征预测技术;采用分层递阶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的方法,研发了多匝道的协同控制系统软件,并实现了结合部道路交通系统的微观仿真。 2、技术创新点 在监控系统的信息共享研究方面,初步建立了交通特征信息共享的平台,其中对异构监控系统之间交通特征级信息共享的内容和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异构信息进行了融合处理,实现了特征级信息的发布。 在短时交通特征预测研究方面,已对京津塘高速公路及北京市快速环路监控系统的海量交通流实测数据进行了特征与关联分析,完成了短时交通特征的预测,并实现了交通拥挤的预判。 在结合部的协同控制方面,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的建模和学习方法,对高速公路多匝道控制系统算法进行设计,并进行了控制效果仿真。   3、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技术 (1)基于服务水平的特征级交通动态信息融合技术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监控系统所采集的交通流基础数据格式和像素级融合技术都有所不同,控制目标参数不统一的现实情况,项目提出的交通特征信息共享平台首先要处理现有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服务水平判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其次需要解决区域交通监控系统的特征级数据融合问题,寻求基于服务水平的动态信息融合技术和方法。 (2)交通特征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技术 针对集中式信息共享平台投资大、实施困难的缺点,提出采用成熟的互联网技术,以及分布式技术建立交通信息共享平台,为异构监控系统的信息共享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建设思路。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投资、操作方便,就现有的管理体制来说,也容易实现。 (3)基于关联分析和智能控制技术的短时交通特征预测模型 将时间序列理论与关联理论引入交通状态分析,并根据不同交通条件建立的短时交通预测模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预测方法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利于预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4)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结合部实现协同控制的关键技术 基于区域道路交通网络动态信息采集系统数据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共享,在交通服务水平判定技术的支持下,运用系统论、控制论的思想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实现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结合部的协同控制。 4、相关的行业发展水平,以及同类技术产品或成果比较 目前,我国已建设的交通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基本上是作为一个个分支存在的,不仅子系统自身的数据尚未实现充分融合,集成度很低,而且系统之间存在行政分割问题,异构情况严重;在信息共享平台设计上,大都采用集中式为主,需要新建一个监控总中心,投资大,操作困难。 与本项目所提出的预测思路及预测方法相比,现有预测方法的适用性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交通控制所采取的区域控制策略尚未形成较成熟的控制模式,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协同控制模式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技术产品。 应用范围: 本课题针对的主要对象是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的结合部,课题研究成果不仅充分利用了现有的道路监控系统硬件资源,节省了建设成本,而且可以满足结合部的交通控制与管理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在实际的应用和推广中,还需进一步扩充和细化协同控制目标,优化大范围内的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及其算法,并对具体的控制策略和控制设施进行详细设计,以提升协同控制的实际效果。 预期效果: 运用系统论和其他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探索建立区域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交通信息共享平台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在系统平台的基础上研究协同控制的策略和方法,并形成整套协同控制系统算法和软件。在实践中,研究成果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并且能够部分解决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结合部的交通问题。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适于柔性电子标签封装过程的多参数协同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柔性电子标签封装过程的多参数协同控制方法,包括:输入天线基板和热压头的工艺参数参考值,并采集获取当前状态参数值;将热压头的当前工作温度与其温度参考值比较处理,输出控制信号并实现温度的闭环控制;将基板、热压头各自的当前状态参数与其参考值相比较,并通过张力-位置混合控制方式对基板的张力和位置共同进行调整;通过热压头执行热压固化处理,由此实现柔性电子标签的封装过程。通过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基板张力、基板与热压头的对位以及热压头压力之间的相互耦合影响,从系统上对多个工艺参数进行闭环控制,相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人机协同智能软件测试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互联网带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移动应用软件是最关键的载体。移动应用以其特有的优质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低廉的成本以及良好的可扩展性,成为未来软件行业的主流趋势。同时,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周期相对较短、门槛较低,应用数量发展迅猛,使得同质化现象严重。如何保证移动应用的质量成为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同时也影响到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自动化测试的巨大发展,移动应用自动化测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自动化测试
南京大学 2021-04-14
分步蒸发结晶分离回收废水中碳酸钾及对甲苯磺酸钾
本发明(名称为:分步蒸发结晶分离回收废水中碳酸钾及对甲苯磺酸钾)涉及一种碳酸钾、碳酸氢钾与对甲苯磺酸钾的分离回收工艺。该混合物可通过如下方法分离:在废水中加入与碳酸氢钾等摩尔量氢氧化钾,将碳酸氢钾转变为碳酸钾,再蒸除适量水,降温至适当温度恒温,过滤出不溶固体即为对甲苯磺酸钾,烘干备用;过滤所得液体蒸发至干,烘干即得碳酸钾。回收所得对甲苯磺酸钾在适当溶剂中,适当温度下,经与适当氯化试剂反应制得对甲苯磺酰氯,再与L‑乳酸乙酯在适当缚酸剂存在下反应制得L‑乳酸乙酯对甲苯磺酸酯。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55 1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